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西格玛管理法在地市级医院缩短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DNT的实践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恩 金文扬 +9 位作者 柯绍发 金笑平 王楠 王轶宁 李俊 单仁飞 陈建萍 丁建荣 谢晓梅 王凤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22期2483-2486,共4页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法在地市级医院缩短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进院至溶栓治疗时间(DNT)的实践及成效。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脑梗死并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403例。本院于2018年4月1日启动流程...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法在地市级医院缩短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进院至溶栓治疗时间(DNT)的实践及成效。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脑梗死并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403例。本院于2018年4月1日启动流程优化项目,以该时间为界,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为改进前,共有患者166例;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为改进后,共有患者237例。分析项目启动前后溶栓患者的各项数据,应用MiniTab软件进行流程能力分析,经过鱼骨图、快赢措施和潜在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针对影响因素进行多种方式的整改优化,通过比较项目启动前后12个月的溶栓DNT差异探讨本院2018年4月1日启动的六西格玛管理法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流程优化中的成效。结果项目实施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静脉溶栓年DNT中位时间由改进前的47.5(31,48)min缩短至改进后的38(40,5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法能缩短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DNT,值得在地市级医院的卒中管理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溶栓 进院至溶栓治疗时间 六西格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结合病理特征术前预测胃癌隐匿性腹膜转移价值
2
作者 陈金耀 邵燕 +1 位作者 章潇潇 方存昊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3期25-33,共9页
目的探讨CT结合病理特征对胃癌隐匿性腹膜转移(OPM)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31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活检病理特征、术前肿瘤指标及CT影像,按7∶3将患者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将训练集... 目的探讨CT结合病理特征对胃癌隐匿性腹膜转移(OPM)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31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活检病理特征、术前肿瘤指标及CT影像,按7∶3将患者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将训练集中的患者根据是否存在OPM分为OPM阳性组和OPM阴性组,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胃癌OPM的影响指标,采用LASSO回归分析以进一步筛选变量,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独立预测因子,构建列线图模型。通过校准曲线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模型校准度,并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价预测效能,同时通过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临床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肿瘤分化程度、原发灶外轮廓、胃壁增厚程度、肿瘤长径、瘤周脂肪间隙CT值及少量腹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SO回归分析,筛选的变量为CEA、CA125、肿瘤分化程度、肿瘤长径、瘤周脂肪间隙CT值及少量腹水。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OR=4.389,95%CI:1.351~14.261)、肿瘤长径(OR=1.040,95%CI:1.014~1.067)和少量腹水(OR=21.060,95%CI:6.248~70.993)是胃癌OPM独立预测因子(P<0.05),并以此构建列线图模型。ROC曲线结果显示,模型训练集AUC为0.940(95%CI:0.904~0.977),验证集AUC为0.901(95%CI:0.830~0.972);Delong检验表明两者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列线图模型灵敏度为87.9%,特异度为89.5%;校准曲线及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该模型拟合良好(训练集P=0.965,验证集P=0.273)。决策曲线分析表明该模型具备良好的临床效能。结论基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长径和少量腹水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够在术前有效地预测胃癌O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 隐匿性腹膜转移 列线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台州市3家三级医院合并后学科整合的探讨
3
作者 朱峰 杨慧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13年第6期410-412,共3页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机构各种形式的联合或合并已越来越常见,如何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减少整合中的阻力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本文从医院合并后同类学科整合的角度着手探讨其现实意义,提出整合过程中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三级医院 医院合并 学科建设 学科整合
原文传递
基于人工智能MRI脑区容积比变化对早期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庞坚信 张黄琦 +3 位作者 鲍统安 张美仙 陈邦文 季文斌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1381-1386,I0005,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MRI脑区容积比变化对早期帕金森病(P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11月至2023年8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早期PD患者60例,以及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88例作为对照。使用自动分割软件联影智能精确计...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MRI脑区容积比变化对早期帕金森病(P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11月至2023年8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早期PD患者60例,以及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88例作为对照。使用自动分割软件联影智能精确计算脑内各区域的容积比。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不同脑区容积比,选择差异性脑区及感兴趣脑区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及联合诊断分析。结果早期PD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海马、苍白球、壳核、丘脑、脉络丛等脑区容积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上这5个脑区容积比联合统计形成的诊断体系用于早期PD诊断的效能较好(AUC=0.939)。结论通过人工智能软件联影智能脑容积自动分割可辅助早期PD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磁共振成像 脑容积 联影软件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案例分享
5
作者 张晓婷 杨佩浓 李丽红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14期32-33,共2页
阑尾肿瘤在消化道肿瘤中发生率最低,占胃肠道肿瘤的0.2%~0.5%,以上皮来源为主,常见类癌,其次为黏液腺癌、腺瘤^([1])。由于阑尾肿瘤缺乏特异性症状,体积小,临床症状与急性阑尾炎相似,不易被CT或超声检查发现,误诊率较高。现回顾阑尾低... 阑尾肿瘤在消化道肿瘤中发生率最低,占胃肠道肿瘤的0.2%~0.5%,以上皮来源为主,常见类癌,其次为黏液腺癌、腺瘤^([1])。由于阑尾肿瘤缺乏特异性症状,体积小,临床症状与急性阑尾炎相似,不易被CT或超声检查发现,误诊率较高。现回顾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2例资料,探讨该病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1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69岁,2021年3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阵发性上腹部钝痛10 d入住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肿瘤 低级别 黏液性肿瘤 临床表现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肺磨玻璃结节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6
作者 陈盈 严珍珍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005-0009,共5页
临床对肺磨玻璃结节(GGN)进行诊断期间,评估多层螺旋CT(MSCT)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GGN患者197例,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MSCT对GGN良恶性的诊断鉴别价值,其中GGN直径增加、出现新的实性成分共79... 临床对肺磨玻璃结节(GGN)进行诊断期间,评估多层螺旋CT(MSCT)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GGN患者197例,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MSCT对GGN良恶性的诊断鉴别价值,其中GGN直径增加、出现新的实性成分共79例为生长组,剩下118例为稳定组,分析MSCT对GGN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按照病理诊断分析,良性和恶性结节分别为64例、135例;按照MSCT诊分析,发现GGN的准确率和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分别为97.46%、96.88%、97.74%;调查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38%、98.48%。观察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影像学分析,均表现为分叶、毛刺边缘边缘,且病灶的形状规则、内部结构存在实质成分、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结构改变表现为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总结果表现为P<0.05。GGN直径、平均CT值、CT差值在生长组和稳定组的比较,均表现为P<0.05。ROC曲线分析得出,GGN直径、平均CT值、CT差值、三者联合预测GGN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679、0.78、0.756、0.956;在最佳临界值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GGN直径为49.4%、93.2%;平均CT值为100.0%、44.9%;CT差值为51.9%、100.0%;三者联合为96.2%、97.5%。结论 MSCT对GGN良恶性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通过边缘形态、病灶形状、内部结构、临近结构改变、肿瘤界面清晰鉴别良恶性,GGN直径、平均CT值、CT差值三者联合对GGN预后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螺旋CT 肺磨玻璃结节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站立负重全长成像系统EOS的成像原理及其在骨科检查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侯怡迪 丁建荣 潘璟琍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22期2455-2459,共5页
骨科临床中对于全长片的拍摄需求越来越多。当前临床中常用的全长片拍摄设备主要有数字化X线摄影(DR)和CT。然而,DR图像本身存在放大失真的情况,还有可能出现拼接误差;CT只能拍摄仰卧位状态下的图像,无法评估负重位状态下的真实参数,并... 骨科临床中对于全长片的拍摄需求越来越多。当前临床中常用的全长片拍摄设备主要有数字化X线摄影(DR)和CT。然而,DR图像本身存在放大失真的情况,还有可能出现拼接误差;CT只能拍摄仰卧位状态下的图像,无法评估负重位状态下的真实参数,并且这两种摄影方法的辐射剂量均较高,不适合长期多次拍摄。近年来,一种低剂量双向站立负重全长成像系统EOS进入骨科领域,弥补了DR与CT在全长片拍摄领域的不足。本文阐述EOS的成像原理和技术进展,并对其在骨科领域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EOS的临床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OS 站立位成像 X线摄影 全长片 骨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良性气腹症误诊为消化道穿孔1例
8
作者 叶淑敏 黎胜苗 +3 位作者 林敏洁 於林军 单王永 张宇航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15期49-50,共2页
新生儿良性气腹症(NBPPT)是一种罕见疾病,90%以上是由空腔脏器穿孔引起^([1]),常表现为腹膜炎和败血症,通常需要紧急手术干预,以最大限度提高生存率。笔者遇到NBPPT误诊为消化道穿孔1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新生儿良性气腹症 消化道穿孔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联合诊治巨大骶尾部畸胎瘤1例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林敏洁 郑珂 +1 位作者 叶淑敏 李竞延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1期42-44,共3页
骶尾部畸胎瘤(SCT)是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存在一定的围产期并发症和死亡风险,使得其宫内诊断和后续治疗成为一个挑战。我院在多学科联合诊治团队模式指导下诊治胎儿巨大骶尾部畸胎瘤1例,现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 骶尾部畸胎瘤(SCT)是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存在一定的围产期并发症和死亡风险,使得其宫内诊断和后续治疗成为一个挑战。我院在多学科联合诊治团队模式指导下诊治胎儿巨大骶尾部畸胎瘤1例,现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病历摘要孕妇35岁,孕5产1,因“停经36^(+6)周,发现胎儿骶尾部囊实性占位3月余”于2022年10月17日收入我院治疗。孕妇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月1日,预产期11月8日;孕期产检胎儿颈项透明层未见异常,唐氏筛查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骶尾部畸胎瘤 产前诊断 联合诊治团队 多学科联合诊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腘窝颗粒细胞瘤1例报道
10
作者 徐意 罗一博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9期850-850,859,F0003,共3页
颗粒细胞瘤是较少见软组织肿瘤,在2020版世界卫生组织软组织肿瘤分类中~[1]被归属于周围神经鞘肿瘤,常以头颈部较为多见,累及下肢者较罕见。现将本院1例腘窝颗粒细胞瘤报道如下,旨在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颗粒细胞瘤是较少见软组织肿瘤,在2020版世界卫生组织软组织肿瘤分类中~[1]被归属于周围神经鞘肿瘤,常以头颈部较为多见,累及下肢者较罕见。现将本院1例腘窝颗粒细胞瘤报道如下,旨在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0岁,因“发现左腘窝处肿块3个月余”于2022年1月收住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颗粒细胞瘤 腘窝 神经鞘肿瘤 诊断水平 临床资料 头颈部 世界卫生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检查应用于诊断肺部肿瘤方面的效果观察
11
作者 杨麟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24-0127,共4页
观察分析在诊断肺部肿瘤中采取CT检查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疑似肺部肿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他们利用X线检查、CT检查与X线联合CT检查的结果。结果 X线联合CT检查的各方面数据均优于X线检查与C... 观察分析在诊断肺部肿瘤中采取CT检查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疑似肺部肿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他们利用X线检查、CT检查与X线联合CT检查的结果。结果 X线联合CT检查的各方面数据均优于X线检查与CT检查,CT检查各方面数据均优于X线检查。结论 CT检查对诊断肺部肿瘤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诊断结果的合理性、准确性与有效性,进一步提高良恶性鉴别效能,为后续的患者治疗提供准确可靠的影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检查 X线检查 肺部肿瘤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的介入性热化疗:最佳灌注温度的探讨 被引量:33
12
作者 张家兴 樊树峰 +5 位作者 郑家平 叶强 汝复明 奚顺法 童乾纲 顾伟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450-452,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癌经肝动脉行介入性热化疗的最佳灌注温度。方法 实验猪 8头 ,按不同灌注温度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2头 ,分别灌注 4 5、5 0、5 5和 6 0°C(导管流出温度 )的生理盐水。术后 14d将实验猪处死 ,取出肝脏进行病理检查。同... 目的 探讨肝癌经肝动脉行介入性热化疗的最佳灌注温度。方法 实验猪 8头 ,按不同灌注温度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2头 ,分别灌注 4 5、5 0、5 5和 6 0°C(导管流出温度 )的生理盐水。术后 14d将实验猪处死 ,取出肝脏进行病理检查。同时观察热灌注前后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和一般情况的变化。评价热灌注的适宜温度。临床上选取肝癌 35例 ,采用温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将 80cm 5F导管超选至肿瘤的供血动脉内 ,先灌注 6 0~ 6 5°C ,导管流出温度 (4 7.5 5± 0 .4 4 )°C ,化疗药液。再用 6 0~ 6 5°C化疗药碘油乳剂栓塞。定期随访 ,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猪肝动脉热灌注显示 ,出导管温度 >5 0°C热灌注导致肝功能明显受损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等不良反应 ;其中 6 0°C组 ,热灌注区见大片状热凝固坏死 ,5 5°C组热灌注区可见点灶、斑片状的热凝固坏死。≤ 5 0°C对肝功能和机体影响不明显 ,热灌注区未见明显异常的病理改变。临床上以 (4 7.5 5± 0 .4 4 )°C进行介入性热化疗治疗肝癌 ,近期随访肿瘤的生长率为 - (0 .35± 0 .32 ) ,有效率 (PR +CR)为 79.2 % ;0 .5、1和 1.5年生存率分别为 10 0 % (35例 )、80 % (2 8例 )和 6 0 % (2 1例 )。不良反应与文献报道的常规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性热化疗 灌注温度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出血引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忠学 周锦红 +4 位作者 孙松 季文斌 陆文彬 黄金标 刘玲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486-488,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在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出血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及导管超选择插管技术行双侧子宫动脉造影,并栓塞治疗16例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患者,同时应用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治疗。结果中晚期妊...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在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出血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及导管超选择插管技术行双侧子宫动脉造影,并栓塞治疗16例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患者,同时应用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治疗。结果中晚期妊娠子宫动脉明显增粗增长,分支明显增多增粗卷曲,与妊娠月龄成正比,胎盘血供丰富。15例术后平均4.5h胎儿及其附属组织娩出,无产后出血。1例孕26周中央型前置胎盘因引产失败(合并瘢痕子宫,有宫颈性难产史),栓塞术后6d行剖宫取胎术,术中出血约100ml。术后平均32.4d恢复月经。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出血引产疗效可靠,保留生育功能,有促进引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术 中晚期妊娠 前置胎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14
作者 何海青 樊树峰 +2 位作者 陈邦文 李丽红 鄢广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目的:探讨DWI在前列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对30例前列腺癌(PCa)、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和3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前列腺DWI扫描,分析三者的DWI图、ADC图的信号表现,以及癌灶、增生结节灶、正常前列腺的ADC值,以及前两者病灶... 目的:探讨DWI在前列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对30例前列腺癌(PCa)、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和3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前列腺DWI扫描,分析三者的DWI图、ADC图的信号表现,以及癌灶、增生结节灶、正常前列腺的ADC值,以及前两者病灶ADC值与其周围正常外周带ADC值的相对比值变化规律。所有BPH和PCa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结果:①PCa、BPH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30例)DWI表现:PCa表现为高信号影为主;增生结节呈稍高信号为主,强度低于外周带,并且信号不均匀;健康志愿者外周带呈稍高信号为主,中央带呈等信号为主,外周带信号高于中央带,二者分界清晰;②PCa癌灶平均ADC值(0.878±0.056)×10-3mm2/s;BPH增生结节灶平均ADC值(1.379±0.201)×10-3mm2/s;健康者前列腺中央带平均ADC值(1.287±0.041)×10-3mm2/s;健康者前列腺外周带平均ADC值(1.636±0.064)×10-3mm2/s;③PCa癌灶、BPH增生结节灶(各30例)的平均ADC值与其周围正常外周带ADC值的相对比值平均分别为0.54±0.05,0.85±0.06。结论:正常前列腺外周带、BPH、正常前列腺中央带、PCa在DWI图像上信号有较大差别,PCa癌灶信号最高。正常前列腺外周带、BPH、正常前列腺中央带、PCa癌灶的ADC值依次下降。BPH、PCa癌灶ADC值与其周围正常外周带组织ADC值的相对比值有明显差别。ADC值≤0.97×10-3mm2/s,特别是同时ADC相对比值≤0.62,是PCa DWI诊断的可靠依据,有临床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增生 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CT能谱技术提高肝硬化门静脉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谢继承 陈盈 +1 位作者 周亚敏 樊树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4期532-535,共4页
目的探讨能谱技术在提高肝硬化患者CT门静脉血管成像质量方面的价值。方法 45例肝硬化患者,采用的能谱扫描模式行动脉期门脉期扫描后,运用能谱分析软件获得门静脉期最佳对比信噪比(CNR)单能图像和传统混合能量图像(QC图像),并对门静脉... 目的探讨能谱技术在提高肝硬化患者CT门静脉血管成像质量方面的价值。方法 45例肝硬化患者,采用的能谱扫描模式行动脉期门脉期扫描后,运用能谱分析软件获得门静脉期最佳对比信噪比(CNR)单能图像和传统混合能量图像(QC图像),并对门静脉及侧枝血管进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重建。采用双盲法对重建质量进行评估。对二组图像的评分数据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最佳CNR单能图像的VR、MIP重建图像对门静脉与侧枝血管及肝内分支的显示级别均优于混合能量图像,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最佳CNR单能图像能明显提高肝硬化CTPV门静脉与侧枝血管及肝内分支显示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成像 门静脉成像 肝硬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视野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病变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杨飞 丁建荣 +4 位作者 潘璟琍 朱华勇 李丽红 何海青 季文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1907-1909,共3页
目的对比小视野和常规视野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3. 0T MR扫描仪对32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小视野DWI(r FOV DWI)和常规视野DWI(c FOV DWI)检查,对两种方法获取到图像质量进行评价... 目的对比小视野和常规视野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3. 0T MR扫描仪对32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小视野DWI(r FOV DWI)和常规视野DWI(c FOV DWI)检查,对两种方法获取到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同时测量前列腺癌病灶的ADC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r FOV DWI和c FOV DWI序列对图像质量的评级分别为4. 527±0. 464、3. 254±0. 534,P值<0. 01,有统计学意义; r FOV DWI、c FOV DWI序列在前列腺癌病变中测量得到的ADC值分别为0. 832×10^(-3)mm^2/s、0. 885×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 FOV DWI可更清晰显示前列腺癌的形态、边界,提供高分辨率的扩散图像,为前列腺癌的精确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视野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能谱在原发性肺癌病理分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7
作者 陈盈 姚婷 +3 位作者 郑昊 樊树峰 王官良 谢继承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7期1222-1225,共4页
目的 探讨CT能谱成像定量分析在鉴别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肺癌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1月间行能谱增强扫描并经病理确诊的鳞癌37例,腺癌43例,小细胞癌32例。将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肺癌分为3组,选择动脉期能谱成像对... 目的 探讨CT能谱成像定量分析在鉴别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肺癌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1月间行能谱增强扫描并经病理确诊的鳞癌37例,腺癌43例,小细胞癌32例。将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肺癌分为3组,选择动脉期能谱成像对各组进行能谱物质定量分析,测得其动脉期碘含量、有效原子序数,计算其55~125ke V的能谱曲线斜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肺鳞癌组、肺腺癌组及小细胞肺癌组动脉期碘含量分别为(15.79±3.81100)μg/L、(18.49±4.69100)μg/L、(14.98±3.05100)μg/L,有效原子序数为8.54±0.21、8.69±0.24、8.50±0.16,能谱曲线斜率分别为0.55±0.14、0.65±0.18、0.77±0.16,各组间动脉期碘含量、有效原子序数、能谱斜率均存在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21、8.40、15.20,P值均〈0.05);进行LSD-t两两比较发现肺鳞癌组与小细胞肺癌组的动脉期碘含量、有效原子序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能谱斜率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动脉单期能谱扫描多参数定量分析对鉴别不同类型原发性肺癌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假性动脉瘤经导管栓塞治疗2例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新建 吴娟 +2 位作者 朱芮 季文斌 樊树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77-879,共3页
子宫动脉假性动脉瘤(uterine artery pseudoaneurysm,UAP)是罕见的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现报道2例经导管成功栓塞治疗UAP,并作简要讨论。 临床资料 例1:患者61岁,因“阴道流血15d,腹痛1d”收入院,33年前曾因“宫外孕”行“右... 子宫动脉假性动脉瘤(uterine artery pseudoaneurysm,UAP)是罕见的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现报道2例经导管成功栓塞治疗UAP,并作简要讨论。 临床资料 例1:患者61岁,因“阴道流血15d,腹痛1d”收入院,33年前曾因“宫外孕”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绝经年龄55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 假性动脉瘤 产后出血 经导管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胃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4
19
作者 潘卫星 马玲飞 王官良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3期409-412,共4页
目的探讨胃神经鞘瘤的多层螺旋CT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神经鞘瘤,术前10例均行CT平扫,9例行双期增强扫描。结果胃体6例,胃窦部3例,胃底1例。CT表现主要为胃壁起源的圆形或类圆形的肿块,增强后呈均... 目的探讨胃神经鞘瘤的多层螺旋CT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神经鞘瘤,术前10例均行CT平扫,9例行双期增强扫描。结果胃体6例,胃窦部3例,胃底1例。CT表现主要为胃壁起源的圆形或类圆形的肿块,增强后呈均匀轻中度强化,无明显钙化及液化坏死。结论多层螺旋CT能较准确地显示肿瘤形态、部位、内部结构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对部分病例可作出提示性诊断,为临床制定手术方式及术后随访观察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神经鞘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冬女 郭世伟 +3 位作者 樊树峰 汪军峰 朱华勇 陆军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12期1564-1568,共5页
目的:探讨单一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试验、扩散加权成像诊断试验及其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定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比较其诊断效能。方法:对临床拟诊肿块的患者37例,同时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和扩散加权成像检查... 目的:探讨单一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试验、扩散加权成像诊断试验及其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定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比较其诊断效能。方法:对临床拟诊肿块的患者37例,同时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和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均获得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良性病灶18个,恶性病灶19个。对病变的边缘、形态特征、动态增强表现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采用评分法对病变性质分恶性、可疑恶性及良性三组进行判断。参照动态增强病变位置确定扩散图像病变所在,描记扩散图像上病变的感兴趣区,由软件计算获得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获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统计学方法进行良性和恶性ADC值比较。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和ADC值,采用评分法根据积分情况进行综合定性诊断。比较动态增强扫描、DWI ADC值及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定性诊断效能。结果:动态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形态学表现结合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诊断乳腺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9.5%、72.2%和3.221、0.146。良性病变组ADC值1.474±0.441(×10-3mm2/s),恶性病变组ADC值1.082±0.160(×10-3mm2/s),两者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2,<0.05)。ADC值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4.7%、66.7%和2.842、0.079。动态增强扫描和DWI-ADC值联合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4.7%、83.3%和5.684、0.063。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的定性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均较单一动态增强扫描或扩散成像诊断效能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扩散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