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税收征管、税收收入与地方融资平台债务
1
作者 凌晨 吕梅萌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9-65,共17页
本文利用2006—2021年地方融资平台数据,借助金税三期实施的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税收征管对税收收入和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的影响,探讨其在平衡债务和财政收入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金税三期提高了税收收入,通过税债替代效应抑制了融资... 本文利用2006—2021年地方融资平台数据,借助金税三期实施的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税收征管对税收收入和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的影响,探讨其在平衡债务和财政收入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金税三期提高了税收收入,通过税债替代效应抑制了融资平台债务过快增长,同时通过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和改善非平台企业内部治理,挤出融资平台信贷,进一步抑制债务扩张。本文还对比了税收征管和税率调整在融资平台债务中的作用,发现税债之间可能存在非对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征管 税收收入 地方融资平台债务 金税三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薪酬税收激励与劳动收入份额 被引量:2
2
作者 钟晓敏 占泽英 鲁建坤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96,共14页
我国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多数偏向资本要素,而激励使用劳动要素的较少。前者通常不利于提升劳动收入份额,后者的影响又如何呢?对此,本文基于2008年薪酬抵税改革运用双重差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薪酬税收激励能提升劳动收... 我国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多数偏向资本要素,而激励使用劳动要素的较少。前者通常不利于提升劳动收入份额,后者的影响又如何呢?对此,本文基于2008年薪酬抵税改革运用双重差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薪酬税收激励能提升劳动收入份额,在样本均值处约上升4.62%。该政策促进企业提高薪酬待遇,且普通员工受益大于管理层,并且对企业效率和效益均有正向影响。综合来看,此类税收优惠政策能更好兼顾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践行“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宜更多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薪酬税收激励 劳动收入份额 双重差分法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福利效应研究
3
作者 张洪胜 谢月星 +1 位作者 杨高举 鲁建坤 《管理世界》 2025年第1期15-31,共17页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本文使用省际投入产出表,构建含复杂循环生产的一般均衡模型,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和结构估计方法量化评估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消费者福利增进效应。研究...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本文使用省际投入产出表,构建含复杂循环生产的一般均衡模型,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和结构估计方法量化评估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消费者福利增进效应。研究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显著提升了国内消费者福利水平,具体机制体现在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了最终品跨区域贸易、中间品跨区域生产和跨区域复杂循环生产。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福利效应存在明显异质性:高垄断行业通过行业间投入产出关系产生比行业内更高的福利收益;中间品流动的福利收益高于最终品流动福利收益。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利于通过复杂循环生产发挥区域协同生产比较优势,促进东部地区福利收益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相对福利收益差距的缩小。本文估计了《反垄断法》实施带来的跨区域一般均衡影响,为理解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效应机制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统一大市场 消费者福利 复杂循环生产 结构估计 反垄断法
原文传递
外出瓜农产业发展的实践启示
4
作者 余丽生 贾志轩 张梦滟 《当代农村财经》 2023年第7期53-55,共3页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经过多年培育发展,台州黄岩外出瓜农产业已成长为当地一个典型的特色优势产业,本文介绍了黄岩区委、区政府支持外出瓜农产业发展作法、成功经验及启示。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外出瓜农 经验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保护补偿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吗?——基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
5
作者 鲁玮骏 张超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2-98,共17页
本文利用2008—2017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准自然实验,构建交叠双重差分模型识别该政策对县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有利于缩小县域城乡收入差距。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通过促进县级... 本文利用2008—2017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准自然实验,构建交叠双重差分模型识别该政策对县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有利于缩小县域城乡收入差距。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通过促进县级政府调整发展战略,直接提高农民收入而不影响城镇居民工资,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还能够显著降低县域污染和碳排放。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在财政压力大的地区效果更显著。本文的研究对进一步完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补偿 城乡收入差距 转移支付
原文传递
基础设施维护投入与经济增长
6
作者 高琳 鲁玮骏 章倩宁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2-76,共15页
中国已建成规模庞大的基础设施,加强存量资产维护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本文评估了城市基础设施维护投入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并利用工具变量实证发现:城市基础设施维护投入有力促进了经济增长;异质性分析表明,维护投入的增... 中国已建成规模庞大的基础设施,加强存量资产维护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本文评估了城市基础设施维护投入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并利用工具变量实证发现:城市基础设施维护投入有力促进了经济增长;异质性分析表明,维护投入的增长促进效应取决于城市基础设施的使用强度及建成使用时间,在东部地区、人口规模大、建成区占比高的城市,维护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加强烈;进一步利用世界银行的企业调查数据证实,维护投入有力提升了基础设施质量从而保障企业经营的顺利进行,是维护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微观机制。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中国应加快落实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存量基础设施维护投入机制,实现基础设施优质供给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多重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维护 经济增长 高质量发展 基础设施质量
原文传递
中国环境保护税法与企业环境责任表现:政策效果与作用条件 被引量:11
7
作者 钟晓敏 楼蕾 鲁建坤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7-116,共10页
本文基于2015-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了《环境保护税法》实施的微观环境效应及其作用条件。实证发现:(1)提升征收标准是施行环境保护税法落实企业环境责任的关键。在提高征收标准的省份里,企业环境责任... 本文基于2015-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了《环境保护税法》实施的微观环境效应及其作用条件。实证发现:(1)提升征收标准是施行环境保护税法落实企业环境责任的关键。在提高征收标准的省份里,企业环境责任综合得分平均比其他省份相对提升了约7.2%;(2)政策效果既受到政府执法刚性的影响,也受到媒体监督力量的影响。当地执法刚性越强,或企业受到的媒体关注度越高,环境保护税的作用越大;(3)小规模企业、非国有企业和金融约束强的企业主动提升环境责任表现的内部动机相对较弱,环境保护税的政策效果更强。得到的启示为:尽管环境保护税以法的形式施加制度性约束,企业环境责任落实仍具有被动性,政策效果进一步释放还需加强执法等政府力量建设,应引入媒体监督等外部社会压力,形成共治共享的环境治理格局,并针对企业特征差异化精准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税 执法刚性 媒体关注 企业内部动机 企业环境责任
原文传递
数字财政、政务服务与制度性交易成本
8
作者 苏云晴 鲁玮骏 金子怡 《财政研究》 2024年第12期66-80,共15页
以数字财政建设驱动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府治理提质增效和政务服务持续优化,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金财工程”省市县三级应用支撑平台贯通的准自然实验,本文采用中国企业税收调查数据以及省市县三级面板数据,构造多时... 以数字财政建设驱动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府治理提质增效和政务服务持续优化,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金财工程”省市县三级应用支撑平台贯通的准自然实验,本文采用中国企业税收调查数据以及省市县三级面板数据,构造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识别数字财政建设对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影响。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发现,数字财政建设通过促进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和高效率,显著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财政建设的促进作用在小微企业、供应链下游企业、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较大、产业集聚度较小的样本中更明显。此外,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会强化数字财政的赋能效应,而网上政务服务基础薄弱会产生削弱作用。本文的研究对加强数字财政建设助力政务服务水平优化,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政务服务 政企互动 制度性交易成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