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应用卡马西平联合复方倍他米松神经阻滞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郑闱颖 蔡琪 沈和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期120-121,共2页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中老年颌面部较常见的神经疾病,以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为症状[1],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而Ⅲ支(下颌支)痛更易误诊为急性牙髓炎[2].经口腔科诊断为三叉神经痛Ⅲ支的患者多转入神经内科单纯口服药物治疗.本研究对72...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中老年颌面部较常见的神经疾病,以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为症状[1],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而Ⅲ支(下颌支)痛更易误诊为急性牙髓炎[2].经口腔科诊断为三叉神经痛Ⅲ支的患者多转入神经内科单纯口服药物治疗.本研究对7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Ⅲ支的患者分别采用单纯卡马西平药物口服及联合复方倍他米松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复方倍他米松 神经阻滞治疗 疗效观察 卡马西平 应用 药物口服 急性牙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丹丹 储志远 +1 位作者 沈宇斐 官俏兵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12期2358-2360,共3页
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在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结构和功能逐渐丧失,最终导致神经元死亡为主要特征,是一类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复杂疾病,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亨廷顿病(HD)、帕金森病(PD)和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研究... 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在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结构和功能逐渐丧失,最终导致神经元死亡为主要特征,是一类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复杂疾病,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亨廷顿病(HD)、帕金森病(PD)和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研究证实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蛋白质发生错误折叠聚集、Ca2+失衡、神经免疫炎症、细胞凋亡等病理过程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退行性疾病 微小RNA 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 线粒体功能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元结构 神经元死亡 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D62P、HMGB1和IMA与急性脑梗死神经元损伤和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5
3
作者 周蓓群 王琰萍 +1 位作者 郝亚南 沈宇婓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7期54-57,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P选择素(CD62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缺血修饰白蛋白(IMA)与急性脑梗死神经元损伤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为观察组,根据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42例、中... 目的分析血清P选择素(CD62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缺血修饰白蛋白(IMA)与急性脑梗死神经元损伤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为观察组,根据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42例、中度组72例、重度组36例,根据脑梗死后3个月改良Rankin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86例与预后不良组64例,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各组血清CD62P、HMGB1、IMA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例数及TG、TC、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CD62P、HMGB1、IM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中、重度三组间血清CD62P、HMGB1、IM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D62P、HMGB1、IMA水平在三组间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以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为因变量,血清CD62P、HMGB1、IMA水平为自变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D62P、HMGB1、IMA水平升高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受损呈明显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CD62P、HMGB1、IMA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D62P、HMGB1、IMA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呈明显高水平,三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急性脑横死患者神经元损伤程度,并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状况,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62P HMGB1 IMA 急性脑梗死 神经元损伤 预后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全解析:从认知到应对
4
作者 姚晓英 《家庭医生(月末版)》 2024年第12期38-39,共2页
癫痫,俗称“羊癫疯”“羊角风”,是一种由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慢性脑功能障碍疾病,它不分种族、性别、年龄,可随时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其特点在于突然发作、自动终止,且反复发作,涉及运动感觉、精神和意识等多方面的障碍。癫痫不仅... 癫痫,俗称“羊癫疯”“羊角风”,是一种由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慢性脑功能障碍疾病,它不分种族、性别、年龄,可随时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其特点在于突然发作、自动终止,且反复发作,涉及运动感觉、精神和意识等多方面的障碍。癫痫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生理上的痛苦,还深刻影响着日常生活,包括学习、工作、婚姻乃至生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脑功能障碍 反复发作 神经元异常放电 日常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疗程甘露醇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晓玲 裘秀兰 +1 位作者 黄俊军 汤央洁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78-179,共2页
目的 观察不同疗程甘露醇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 应用 2 0 %甘露醇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 16 3例 ,观察组 85例 ,疗程 30天 ,对照组 78例 ,疗程 10天。在治疗前、治疗后 10天、30天、90天分别进行改良爱丁堡 -斯堪的那维亚评... 目的 观察不同疗程甘露醇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 应用 2 0 %甘露醇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 16 3例 ,观察组 85例 ,疗程 30天 ,对照组 78例 ,疗程 10天。在治疗前、治疗后 10天、30天、90天分别进行改良爱丁堡 -斯堪的那维亚评分 (MESSS) ,在 30天、90天加用日常生活能力评价 (ADL)。结果 两组在治疗后 10天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P>0 .0 5 ) ,在治疗后 30天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5 )。两组在治疗后 30天、90天的 ADL 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延长甘露醇的治疗时间能使脑出血患者得到较快的恢复 ,从而最大程度地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甘露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疼痛的格林-巴利综合征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翟丽萍 朱宇 +2 位作者 官俏兵 俞晓翔 张晓玲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4期552-554,共3页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一类免疫介导的急性炎性周围神经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检索国内外文献,疼痛虽不少见,但常被运动、感觉障碍等症状掩盖,一直未被重视。有关GBS疼痛的流行病学资料、相关临床特征所...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一类免疫介导的急性炎性周围神经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检索国内外文献,疼痛虽不少见,但常被运动、感觉障碍等症状掩盖,一直未被重视。有关GBS疼痛的流行病学资料、相关临床特征所知甚少。本院自2011年9月至2015年8月收治了52例伴有疼痛症状的GBS病例,给予规范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介导 周围神经病 感觉障碍 急性炎 丙种球蛋白针 甲泼尼龙 临床分析 关节痛 有核细胞数 颅神经受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晓玲 翟丽萍 +2 位作者 官俏兵 杜瑛媛 钱淑霞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11期846-848,共3页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另设立正常对照组60例。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给予常规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治疗,...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另设立正常对照组60例。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给予常规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动态测定两组患者发病第1、3、7、14天时血清VEGF浓度。同时记录入院时和治疗14天的脑梗死灶体积,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65例患者中风后1、3、7、14天各时间点的血清VEGF浓度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风后第3、7、14天治疗组血清VEG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后,治疗组平均脑梗死灶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天后治疗组NIHSS评分虽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能促进急性脑梗死后血清VEGF的表达,参与新生血管形成,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醒脑静注射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痴呆患者脑CT径线测量与认知功能测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翟丽萍 张晓玲 +4 位作者 官俏兵 俞晓翔 沈和平 王琰萍 沈宇斐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8期13-16,共4页
目的研究痴呆患者脑CT径线测量结果与认知功能测评结果的特征。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6例痴呆患者,其中48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作为本次研究的VD组;38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lzheimer's diseas... 目的研究痴呆患者脑CT径线测量结果与认知功能测评结果的特征。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6例痴呆患者,其中48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作为本次研究的VD组;38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lzheimer's disease,AD)作为本次研究的AD组。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39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分别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颅脑CT扫描,并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ve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神经心理测评。结果 AD组和VD组研究对象头颅CT扫描各径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研究对象与对照组比较,MMSE各因子分及MMSE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研究对象与对照组比较,定向力因子分、注意和计算因子分、记忆因子分及MMSE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语言因子分、识记因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研究对象与VD组相比,其定向力因子分、语言因子分及MMSE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CT各径线有别于血管性痴呆患者。MMSE总分及其因子分在痴呆患者与正常老年患者之间及不同类型痴呆患者之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脑CT径线测量 认知功能测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朱敏初 姚云海 余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8期780-781,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结合组合针刺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早期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组合针刺,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各评定1次。结果治...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结合组合针刺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早期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组合针刺,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各评定1次。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 Assessment(FMA)、修订Barthel指数(MBI)和欧洲脑卒中评分量表(ESS)评分均有提高(P<0.05),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结合组合针刺疗法可改善急性脑梗性死患者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 组合针刺 急性脑梗死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病合并白质疏松7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黄俊军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7-138,146,共3页
分析脑血管病或脑血管病合并白质疏松(LA)142例,其中脑血管病合并LA76例。结果显示:(1)LA随年龄增长发生率增加,性别对发生率无明显影响。(2)脑出血组与腔隙性脑梗死组LA发生率比皮层脑梗死组与皮层下脑梗死组高(P<0.05)。(3)认知障... 分析脑血管病或脑血管病合并白质疏松(LA)142例,其中脑血管病合并LA76例。结果显示:(1)LA随年龄增长发生率增加,性别对发生率无明显影响。(2)脑出血组与腔隙性脑梗死组LA发生率比皮层脑梗死组与皮层下脑梗死组高(P<0.05)。(3)认知障碍随着LA的严重程度而加重。(4)高血压发生率LA组与非LA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认为LA的主要原因为脑白质小血管长期缺血、缺氧,导致白质髓鞘脱失所致。随年龄的增加,LA发生率亦增加。而高血压是重要的危险因素。LA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智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 磁共振成像 简易智力状态检测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例神经内科院外带入Ⅲ-Ⅳ期压疮的护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万里红 谈正叶 +1 位作者 钱美萍 冯志红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2年第11期1191-1193,共3页
目的:交流神经内科院外带入Ⅲ-Ⅳ期压疮的护理心得。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嘉兴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5例患者共28处Ⅲ-Ⅳ期压疮的护理进行回顾。所有伤口经评估后,选择适当的清创方法,选用贝复济与凡士林换药,全程给予气垫... 目的:交流神经内科院外带入Ⅲ-Ⅳ期压疮的护理心得。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嘉兴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5例患者共28处Ⅲ-Ⅳ期压疮的护理进行回顾。所有伤口经评估后,选择适当的清创方法,选用贝复济与凡士林换药,全程给予气垫床减压,积极的护理、营养支持等全身干预措施。结果:该组10例21处伤口1~3月痊愈;2例3处伤口经2月伤口处理后缩小,肉芽填平,患者带伤口出院;1例1处伤口经3个月换药后肉芽填平,转外科植皮治疗;2例3处伤口未愈,患者死亡。结论:Ⅲ-Ⅳ期院外带入压疮愈合的最佳方法是:彻底、有效的清创,选择合适的敷料及积极有效的全身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溃疡 清创术 伤口愈合 护理
原文传递
中枢性疼痛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思超 张晓玲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第8期742-744,F0003,共4页
中枢性疼痛(central pain)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脑干、脊髓)损伤或功能障碍引起的疼痛,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其常见病因有脑与脊髓的出血、梗死、肿瘤、外伤、感染、多发性硬化、神经元变性、脊髓空洞及帕金森病。临床上中枢... 中枢性疼痛(central pain)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脑干、脊髓)损伤或功能障碍引起的疼痛,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其常见病因有脑与脊髓的出血、梗死、肿瘤、外伤、感染、多发性硬化、神经元变性、脊髓空洞及帕金森病。临床上中枢性疼痛最常见类型是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entral post-stroke pain,CPSP)和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spinal cord injury pain,SC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中枢性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敏初 《浙江临床医学》 2003年第8期604-605,共2页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治疗 急性脑梗塞 疗效 安全性 速避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米三嗪-萝巴新对脑卒中后病人的免疫调节作用
14
作者 张晓玲 官俏兵 丁美萍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3年第4期348-349,共2页
关键词 阿米三嗪-萝巴新 脑卒中 免疫调节作用 T细胞亚群 大脑神经组织氧供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诊断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徐从英 张晓玲 +1 位作者 官俏兵 王琰萍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5年第5期398-400,406,共4页
脑血管疾病可以导致记忆障碍、失语、失认、失用、视空间障碍等认知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导致痴呆[1]。痴呆的患者因认知功能障碍严重,丧失了治疗的机会而无法回归社会,因此早期诊断并干预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研究的深入,... 脑血管疾病可以导致记忆障碍、失语、失认、失用、视空间障碍等认知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导致痴呆[1]。痴呆的患者因认知功能障碍严重,丧失了治疗的机会而无法回归社会,因此早期诊断并干预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研究的深入,发现很多脑血管病患者在未达到痴呆诊断标准之前,已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神经心理学量表 神经电生理 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筛选未通过新生儿的听觉诱发电位
16
作者 裘秀兰 胡乐明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5年第4期236-237,共2页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o evoked potential,BAEP)在婴儿耳聋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500例婴儿从出生到6wk 内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s,OAE)3次未通过者,拟诊耳聋的患儿进行听阈及 BAEP 检查。如听阈在65dB S...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o evoked potential,BAEP)在婴儿耳聋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500例婴儿从出生到6wk 内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s,OAE)3次未通过者,拟诊耳聋的患儿进行听阈及 BAEP 检查。如听阈在65dB SPL 以上或 BAEP 异常者,1~2个月后来复查。如患儿月龄在6-12个月以上,听阈仍在65 dB SPL 以上者就进行干预及治疗。结果 1000耳中正常98耳、轻度耳聋515耳、中度耳聋234耳、重度耳聋80耳、极聋72耳。1~2个月后来复查的有754耳,正常的占233耳、轻度耳聋271耳、中度耳聋203耳、重度耳聋23耳、极度耳聋24耳。与首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BAEP 检查可以检测婴幼儿听力损害的程度,及跟踪随访,并早期干预,早期治疗及早期语言训练成为可能,使患儿聋而不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未通 新生儿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筛选 BAEP 早期语言训练 重度耳聋 应用价值 早期诊断 听力损害 早期干预 早期治疗 500 EP) 听阈 患儿 异常者 显著性 婴幼儿 婴儿 检查 复查 轻度 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ley复位后体位对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17
作者 朱敏初 沈和平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9年第7期69-70,共2页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眩晕最常见的类型之一,约占所有眩晕的25%^[1]。其特点为眩晕发作持续短暂,通常数秒至1min,与头部位置的改变密切相关。BPPV的年发病率为64/100000^[2],男女...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眩晕最常见的类型之一,约占所有眩晕的25%^[1]。其特点为眩晕发作持续短暂,通常数秒至1min,与头部位置的改变密切相关。BPPV的年发病率为64/100000^[2],男女比例为1:2,发病高峰期在40-50岁。国内外采用Epley复位法治疗BPPV取得很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疗效观察 复位后 体位 BPPV 发病高峰期 眩晕发作 头部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疗程甘露醇治疗急性脑出血(附120疗效分析)
18
作者 张晓玲 裘秀兰 +1 位作者 黄俊军 汤央洁 《浙江临床医学》 2000年第7期452-453,共2页
脑出血应用甘露醇,已被肯定,一般都主张个体化,本文提出用甘露醇要达一月,且远期疗效也好。本文材料中有些病例出血量低于10毫升,对这类病例是否必需要用甘露醇达一月?脑出血系常见病,每一位临床医师都有自己治疗的经验,阅读... 脑出血应用甘露醇,已被肯定,一般都主张个体化,本文提出用甘露醇要达一月,且远期疗效也好。本文材料中有些病例出血量低于10毫升,对这类病例是否必需要用甘露醇达一月?脑出血系常见病,每一位临床医师都有自己治疗的经验,阅读本文后,如有不同意见或其他材料,欢迎来稿对此提出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药物疗法 甘露醇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4例继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表现与CT分析
19
作者 朱敏初 刘红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404-404,共1页
关键词 继发性脑室出血 临床表现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防治绝经期后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20
作者 朱敏初 《中华综合医学》 2002年第2期157-158,共2页
关键词 丙戊酸钠 绝经期后 偏头痛 临床观察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