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雅砻江干流沿线地质灾害空间分布规律及风险性评价
1
作者 倪吉吉 沙鹏 +2 位作者 王天佐 刘梦扬 伍法权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6-888,共13页
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是西部水能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受青藏高原急剧隆升、活动断裂、河流快速下切和降雨作用的影响,雅砻江流域内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灾害极其发育。开展雅砻江流域沿线的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对水电工程建设具有重... 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是西部水能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受青藏高原急剧隆升、活动断裂、河流快速下切和降雨作用的影响,雅砻江流域内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灾害极其发育。开展雅砻江流域沿线的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对水电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雅砻江干流地质环境与沿线276处滑坡与崩塌灾害点数据,选取地形坡度、坡向、起伏度、高程、工程地质岩组、断裂带密度、与雅砻江干流距离、PGA、年平均降雨量等9个评价因子。利用频率比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影响因子指标赋值和权重值,通过ArcGIS平台完成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在此基础上选取人口密度、与水电站距离、地均GDP、土地类型、与道路距离5个因素开展承灾体易损性分析,最后结合易发性和易损性评价完成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雅砻江流域中上游受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岩组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质灾害易发性较大,极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水电站坝址附近。下游区域出现高风险区主要受人口密度和经济影响,但地质灾害易发性较小。本次易发性评价精度达到91.57%,评价模型适用于雅砻江流域,可为雅砻江流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水电工程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砻江 水电工程 地质灾害 风险评价 ARC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HUI组合钢板桩力学性能研究
2
作者 张永杰 吴早生 +3 位作者 钟振 黄睿 包春燕 徐东阳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5-101,共7页
组合钢板桩兼具良好的止水效果、抗弯刚度大以及可回收利用等众多优点,为进一步丰富组合钢板桩的组合形式及应用范围,提出一种新型的HUI组合钢板桩,其通过在H型钢的翼缘上焊接双向锁扣使H型钢与U型钢板桩之间连接更加便利和多样。在此... 组合钢板桩兼具良好的止水效果、抗弯刚度大以及可回收利用等众多优点,为进一步丰富组合钢板桩的组合形式及应用范围,提出一种新型的HUI组合钢板桩,其通过在H型钢的翼缘上焊接双向锁扣使H型钢与U型钢板桩之间连接更加便利和多样。在此基础上,综合采用理论计算、室内试验以及ABAQUS数值软件对HUI组合钢板桩的抗弯性能、锁扣抗拉性能以及抗弯刚度折减效应展开研究。结果显示:HUI组合钢板桩的截面抗弯刚度对比单一U型钢板桩有明显提升,锁扣的抗拉承载力为832kN。HUI组合钢板桩的抗弯试验表明,锁扣焊接试件的抗弯性能明显优于锁扣自由连接的试件,锁扣焊接试件的最大抗弯强度为400kN,而锁扣自由连接的试件的最大抗弯强度只有300kN。基于抗弯试验的挠度测量,通过增量法得到实际应用中钢板桩的抗弯刚度折减系数介于055~064之间。最后,通过对比抗弯试验与数值模拟的结果,发现两者结果相对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钢板桩 双向锁扣 组合形式 抗弯性能 抗拉性能 刚度折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性教学在岩石力学实验课程改革中的探索 被引量:9
3
作者 黄倩 潘益鑫 +3 位作者 彭岩岩 伍法权 沙鹏 易红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98-201,289,共5页
岩石力学实验课是岩石力学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工程生产项目中往往需要通过岩石力学实验测定重要的岩石力学参数作为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判定依据。针对传统的岩石力学实验教学受实验设备、场地、资金、教学课时等方面的限制,难... 岩石力学实验课是岩石力学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工程生产项目中往往需要通过岩石力学实验测定重要的岩石力学参数作为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判定依据。针对传统的岩石力学实验教学受实验设备、场地、资金、教学课时等方面的限制,难以达到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问题,在岩石力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中基于关联性教学的理念,通过将实验教学与优化的教学内容、先进的科研仪器、工程实例关联,开展关联性教学在岩石力学实验课中的应用探索,旨在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培养学生的研究和探索能力,切实做到学以致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实验 关联性教学 教学改革 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部多年冻土区主要交通基础工程冻融灾害考察研究进展(Ⅰ):融沉灾害
4
作者 王文辉 车富强 +16 位作者 金会军 李善珍 唐建军 李向龙 翟金榜 张泽 黄帅 薛广垠 陈思宇 王永平 肖子旺 金晓颖 杨雪 周刚义 陈敦 李国玉 李安原 《冰川冻土》 2025年第2期354-371,共18页
作为东北多年冻土典型区,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大兴安岭山区多年冻土广泛快速退化,并导致了冻融灾害的频发。为系统地掌握该区工程融沉灾害分布及冻土退化情况,我们采用电阻率层析成像(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 作为东北多年冻土典型区,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大兴安岭山区多年冻土广泛快速退化,并导致了冻融灾害的频发。为系统地掌握该区工程融沉灾害分布及冻土退化情况,我们采用电阻率层析成像(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ERT)、浅层测温(0~2 m)和无人机航测等方法于2023年8—9月开展了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融沉灾害调查。结果表明,沥青路面下融沉长度和融沉量最大且以路基融沉(包含路基倾斜和波浪路面)为主;混凝土路面以长大深纵裂为主,而林区铁路和中俄原油管道(China-Russia Crude Oil Pipelines,CRCOPs)以管基和施工运营作业带(right-of-way,或ROW)融沉和热喀斯特为主。融沉灾害地理分异特征明显:融沉灾害多发现于地势平坦且冻土保存条件较好的位置,融沉灾害的年平均地温与坡度呈正相关关系,且破坏长度与坡度呈负相关关系。阳坡的融沉灾害平均破坏长度大于阴坡破坏长度。低纬度的融沉灾害平均破坏长度大于高纬度破坏长度。年平均地温较低的草甸土和森林土的融沉灾害平均破坏长度大于年平均地温较高的暗棕壤融沉灾害的破坏长度。融沉灾害对交通工程设施地基基础的安全运营造成了威胁:CRCOPs I和II线(漠河-大庆段)对多年冻土的热影响范围在水平方向大于伴行公路(如G111部分路段)的相应范围,垂直(深度)方向两者热影响范围相似。初步分析表明,交通基础设施施工运行以及局部微地形地貌(如阴阳坡和坡脚积水积雪)分异是融沉灾害的重要诱发因素。野外实践表明,探针式数字温度仪是开展浅层地温测量的实用工具,具有测量快速、操作便捷、经济高效等显著优势。但是,本次调查研究存在着覆盖范围、冻融灾害类型不够全面和相关监测内容不够细致全面、时间序列较短等问题。研究成果可为东北冻融灾害的监测和治理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为东北多年冻土区工程建设和后期维护提供多要素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冻土退化 冻融灾害 电阻率层析成像(ERT) 无人机(UA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泡沫混凝土的传热和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5
作者 黄睿 王意邢 倪扬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为探究玻璃纤维体积率和发泡剂含量对泡沫混凝土的传热、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以泡沫混凝土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含量的耐碱玻璃纤维和发泡剂,设计了对比试验,分析研究了混凝土的传热性能、受压力学性能、细观气孔结构随掺量的... 为探究玻璃纤维体积率和发泡剂含量对泡沫混凝土的传热、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以泡沫混凝土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含量的耐碱玻璃纤维和发泡剂,设计了对比试验,分析研究了混凝土的传热性能、受压力学性能、细观气孔结构随掺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少量耐碱玻璃纤维可以改善泡沫混凝土内部气孔的分布和大小,从而有效提升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同时,纤维对泡沫混凝土的传热性能影响不大。增大发泡剂剂量会增大混凝土内部气孔孔径,从而导致泡沫混凝土干密度减小,导热系数、导温系数、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降低。泡沫混凝土的典型破坏模式为纵向裂坏,添加玻璃纤维后,材料的韧性增强,出现斜截面剪切等其他破坏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压缩试验 发泡剂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卸载方式下饱和岩石力学特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杰林 洪流 +2 位作者 周科平 夏才初 朱龙胤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19,32,共6页
为研究不同加卸载方式下饱和岩石的力学演化特征,开展了等增幅加卸载、多重加卸载和微扰动加卸载3种不同方式的加卸载试验,分析了不同加卸载方式下的岩石力学特征。结果表明,3种加卸载方式下各循环曲线大体呈下凹型;等增幅加卸载下塑性... 为研究不同加卸载方式下饱和岩石的力学演化特征,开展了等增幅加卸载、多重加卸载和微扰动加卸载3种不同方式的加卸载试验,分析了不同加卸载方式下的岩石力学特征。结果表明,3种加卸载方式下各循环曲线大体呈下凹型;等增幅加卸载下塑性阶段的各循环曲线会在应力峰值前突变为上凸型,并在加载段后期发生振荡,且出现越来越早的下跌;多重、微扰动加卸载下曲线连续性好,首循环应变远大于多重或微扰动循环;多重加卸载下,随着循环次数增加,应力零点处的曲线斜率越来越大,多重循环较首循环的加载曲线斜率大;微扰动加卸载下,塑性阶段的卸载曲线为近似垂直线,加载段曲线斜率呈现"增-减-增"三段式变化。各加卸载方式下软化阶段、峰值应变的关系均为:多重加卸载>等增幅加卸载>微扰动加卸载;塑性阶段的长短关系为:等增幅加卸载>多重加卸载>微扰动加卸载,而依此顺序岩石也由剪切破坏向张拉破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岩石 岩石力学 加卸载 等增幅加卸载 多重加卸载 微扰动加卸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三轴卸载试验不同倾角组合煤岩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彭岩岩 郦亦凡 +3 位作者 余虎 韩攀嵘 朱淳 何满潮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为深入研究煤炭开采过程中顶板结构面倾角对煤岩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自主研发的地声过程模拟试验系统,开展不同结构面倾角条件下组合煤岩真三轴加卸载试验,并利用声发射探测系统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结构面倾角的增大,试样的破... 为深入研究煤炭开采过程中顶板结构面倾角对煤岩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自主研发的地声过程模拟试验系统,开展不同结构面倾角条件下组合煤岩真三轴加卸载试验,并利用声发射探测系统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结构面倾角的增大,试样的破坏强度逐步下降,裂隙发展也逐渐减弱,其破坏形态从张拉剪切破坏逐渐向剪切破坏转变,直至倾角达到40°时,试样整体发生滑移破坏;在卸载破坏前,倾角<30°的试样发生充分的塑性变形,其承载力得到充分发挥,而倾角≥30°的试样达到临界破坏极限时迅速破坏,出现部分或完全滑移破坏;声发射信号集中于卸载破坏阶段,试样的结构面倾角越大,声发射累计计数越少,当倾角达到40°时发生滑移破坏,最大振铃计数大幅下降,对其累计计数略有影响。研究成果可为深入认识顶板结构面倾角引起的卸载破坏机制及矿山安全开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煤岩 真三轴试验 结构面倾角 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理念下地方高校实验室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贺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16-120,共5页
随着高校科研能力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特种设备”走进地方高校实验室,为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帮助.高校实验室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工作也是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要方面.本文在“课程思政”理念下,结合高校实验室特种设备安全... 随着高校科研能力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特种设备”走进地方高校实验室,为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帮助.高校实验室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工作也是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要方面.本文在“课程思政”理念下,结合高校实验室特种设备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五方面问题,提出了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的三条主要路径,为地方高校实验室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实验室 特种设备 安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掌上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9
作者 苏海阔 张贺 孙强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80-85,共6页
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是高校实验室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使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更加便捷、高效,开发出“掌上实验室”微信小程序.它是一款跨平台的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实验室管理工具,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且针对性强,能够完善实验室... 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是高校实验室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使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更加便捷、高效,开发出“掌上实验室”微信小程序.它是一款跨平台的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实验室管理工具,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且针对性强,能够完善实验室安全教育手段和提高实验室管理信息化水平,使用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 安全管理 微信小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结构面Grasselli二维粗糙度指标优化及其JRC估算 被引量:1
10
作者 洪陈杰 翁寒倩 +3 位作者 王凯 黄曼 陶志刚 杜时贵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6-1154,共9页
采用只考虑迎剪侧表观倾角而忽略内部起伏角的Grasselli二维形貌参数θ_(G)来估算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仍有待改进。从θ_(G)的物理意义出发,发现爬坡区内部凸起高度对粗糙度的贡献可表示为其在总爬坡水平距离上的坡角,所有爬坡区提供的... 采用只考虑迎剪侧表观倾角而忽略内部起伏角的Grasselli二维形貌参数θ_(G)来估算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仍有待改进。从θ_(G)的物理意义出发,发现爬坡区内部凸起高度对粗糙度的贡献可表示为其在总爬坡水平距离上的坡角,所有爬坡区提供的坡角之和定义为结构面内部起伏体粗糙贡献,将结构面迎剪侧表观平均倾角θ_(G)和爬坡区内部平均坡角θ_(H)叠加,提出岩石结构面粗糙度新指标θ_(C)。通过获取十条标准JRC剖面线的θ_(C),分析其与JRC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θ_(C)的JRC估算式。计算不同采样间距和不同采样方向下的新指标θ_(C),结果显示θ_(C)具有分形特征且能够反映结构面形貌各向异性。进一步将JRC估算式应用于JRC-JCS模型,通过对比已有研究得到的试验结果以及不同抗剪强度模型的预测效果,验证基于新指标θ_(C)估算的JRC可以准确预测结构面峰值抗剪强度。最后,对二维指标θ_(C)进行三维拓展,提出三维粗糙度新指标(θ_(C))_(3D),并通过结构面形貌各向异性表征验证了其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结构面 粗糙度 表观平均倾角 内部平均坡角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乡镇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琳 刘雄 +2 位作者 翁建 王锦阳 楼雄标 《科技通报》 2023年第4期93-102,共10页
针对浙江省山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台风频繁侵袭、地质灾害频发的特点,本文以浙东南某乡镇为例,将斜坡单元为基本评价单位,在选取适当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地质灾害时空分布及孕灾规律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完成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分别开展... 针对浙江省山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台风频繁侵袭、地质灾害频发的特点,本文以浙东南某乡镇为例,将斜坡单元为基本评价单位,在选取适当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地质灾害时空分布及孕灾规律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完成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分别开展不同重现期降雨量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基于承灾体识别、易损性分析的风险评价,总结提出一条基于GIS的高精度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技术路线,可为当前正在开展的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发性 危险性 风险评价 承灾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潜在危岩边坡地质灾害快速调查与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贺 芦覃 +1 位作者 陈萧瑶 郑尹君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3年第4期26-28,33,共4页
在浙江省全面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当下,要深入落实省地质灾害“整体智治”三年行动方案,切实保障山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以绍兴市某山区边坡为例,在野外地质灾害调查基础上,运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对潜在危岩边坡进行地质灾害... 在浙江省全面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当下,要深入落实省地质灾害“整体智治”三年行动方案,切实保障山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以绍兴市某山区边坡为例,在野外地质灾害调查基础上,运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对潜在危岩边坡进行地质灾害调查与稳定性评价,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危岩边坡 地质灾害调查 稳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岩石试件裂隙厚度和角度对其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刘阳 雍睿 +1 位作者 沈飞 田钱钱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第10期26-34,共9页
含裂隙岩石的力学特性对于工程岩体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深入研究含裂隙岩石的破坏机理,采用相似材料模拟含裂隙岩石,研究单轴压缩下具有不同裂隙厚度及角度的单裂隙岩石试件的裂纹扩展和破坏过程.同时,采用颗粒流离散元法对类岩... 含裂隙岩石的力学特性对于工程岩体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深入研究含裂隙岩石的破坏机理,采用相似材料模拟含裂隙岩石,研究单轴压缩下具有不同裂隙厚度及角度的单裂隙岩石试件的裂纹扩展和破坏过程.同时,采用颗粒流离散元法对类岩石试件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破坏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裂隙厚度的增大,试件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呈衰减趋势,但其随裂隙厚度变化的敏感度有所降低;随着裂隙角度的增大,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都呈现“V”字形的变化趋势;裂隙角度为90°时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最大;裂隙角度为45°时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最小,并且裂隙角度从45°到75°的过程中,峰值强度的增长幅度远大于其他阶段;随着裂隙数目的增加,应力-应变曲线上呈现的跌落次数也随之增加,当超过极限强度后,微裂纹迅速贯通并与裂隙共同构成破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岩石材料 裂隙 单轴压缩 离散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土木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建设研究
14
作者 张贺 冯晓东 《黑龙江科学》 2022年第17期132-134,共3页
探讨了高校土木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建设策略,指出了目前各高校开设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化学化工、生物医药类实验室安全教育为主,专门针对土木实验室安全教育开设的课程相对较少,提出了高校土木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 探讨了高校土木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建设策略,指出了目前各高校开设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化学化工、生物医药类实验室安全教育为主,专门针对土木实验室安全教育开设的课程相对较少,提出了高校土木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建设方案,以供相关课程建设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实验室 安全教育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载速率对煤岩力学特性及红外辐射规律研究
15
作者 彭岩岩 韩攀嵘 +2 位作者 王艳丽 王翀峘 樊啸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86,共5页
为了研究煤岩在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力学特性及其失稳破坏时的红外前兆信息,利用TP耦合试验机和高精度红外热成像仪,选取0.01、0.02、0.03、0.04和0.05 mm/s 5个加载速率对煤岩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煤岩线弹性变形阶段占比在原生裂... 为了研究煤岩在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力学特性及其失稳破坏时的红外前兆信息,利用TP耦合试验机和高精度红外热成像仪,选取0.01、0.02、0.03、0.04和0.05 mm/s 5个加载速率对煤岩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煤岩线弹性变形阶段占比在原生裂隙闭合阶段、线弹性变形阶段、失稳破坏阶段中随加载速率增大明显降低;煤岩平均红外温度最大最小温差随着加载速率增大逐渐缩小;煤岩失稳破坏时表现出降温前兆现象,增大加载速率对其提前发生具有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加载速率 红外辐射温度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石粉掺量和粒径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影响
16
作者 张博文 何富强 +2 位作者 何智海 王勇 周瑾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5期190-196,共7页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通过混料设计原理设计石灰石粉水泥配合比,对石灰石粉掺量及粒径对石灰石粉-硅酸盐水泥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展开了研究;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低场核磁共振技术(NMR)等技术对掺入0.44 mm和0.025 mm...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通过混料设计原理设计石灰石粉水泥配合比,对石灰石粉掺量及粒径对石灰石粉-硅酸盐水泥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展开了研究;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低场核磁共振技术(NMR)等技术对掺入0.44 mm和0.025 mm石灰石粉的硅酸盐水泥净浆水化物相及微孔结构展开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石灰石粉对早期抗压强度起负面作用;但随着水化的进行,在一定掺量范围内的石灰石粉对水泥后期强度有一定的增强作用,当掺量超过该范围后抗压强度随着掺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石灰石粉的掺入虽使得水化产物中生成了有利于水泥石力学性能的水化碳铝酸钙,但其对微孔结构的粗化,使得石灰石粉掺量超过一定值后石灰石粉水泥试件抗压强度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及复合材料 石灰石粉 强度 孔结构 水化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萧绍平原第四纪工程地质年代测定与地层划分
17
作者 黄曼 邢璐 +4 位作者 邵彩军 刘佳伟 赵建 李少和 邬志超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1-32,共12页
萧绍平原地区第四纪海陆交互频繁、沉积环境复杂,开展该地区第四纪工程地质层位划分研究对于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萧绍平原第四纪沉积物的颜色及岩性特征,选取典型层位的土样,进一步研究不同地层的放射性... 萧绍平原地区第四纪海陆交互频繁、沉积环境复杂,开展该地区第四纪工程地质层位划分研究对于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萧绍平原第四纪沉积物的颜色及岩性特征,选取典型层位的土样,进一步研究不同地层的放射性碳年龄和微体古生物种类、丰度、分布特征.试验结果表明:萧绍平原地区共包含了3个全新世时期沉积层、4个晚更新世时期沉积层和2个中早更新世沉积层;该地第四纪共经历了4次海侵,由此形成了4个冲海相-海相沉积地层和3个冲洪积、冲湖积陆相沉积地层.分析了各个地层成因,构建了萧绍平原标准工程地质分层,为实际工程中地质勘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绍平原 第四纪 放射性碳 古生物 地质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技术在全站仪实验教学中知识维度评价分析
18
作者 邵彩军 白文辉 +1 位作者 黄曼 刘广建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106-112,共7页
在高校教学改革中,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一直是热点问题。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一种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能助推工程测量的实验教学改革,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设计三种不同教学模式,探讨虚拟仿... 在高校教学改革中,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一直是热点问题。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一种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能助推工程测量的实验教学改革,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设计三种不同教学模式,探讨虚拟仿真技术在全站仪实验中的参与度与知识维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虚实混合教学模式,能够发挥线上线下两方面的优势,在事实性、概念性、程序性、反省认知性等知识方面均优于其他两种实验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维度 虚拟仿真技术 全站仪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对花岗岩细观及宏观力学断裂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磊 董玉清 +3 位作者 朱哲明 高维廷 杨正艳 王兴开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81-1391,共11页
为了研究高温环境下花岗岩材料力学性质与断裂力学性质的细观与宏观损伤机制,对直切槽式巴西圆盘试样(CSTBD)进行高温处理,冷却后借助于全自动电液伺服压力机进行巴西圆盘试样劈裂试验,并分别从细观和宏观角度对静力学断裂过程进行分析... 为了研究高温环境下花岗岩材料力学性质与断裂力学性质的细观与宏观损伤机制,对直切槽式巴西圆盘试样(CSTBD)进行高温处理,冷却后借助于全自动电液伺服压力机进行巴西圆盘试样劈裂试验,并分别从细观和宏观角度对静力学断裂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花岗岩的纵波波速在处理温度为600℃时降幅最大,花岗岩损伤因子达到0.832,随着处理温度升高,花岗岩从脆性破坏特征逐渐转变为延性破坏特征;花岗岩的断裂韧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呈现出线性衰减的特点,当高温处理温度达到700℃时,断裂韧度仅为常温(23℃)时的21.3%;花岗岩细观断裂面随着高温处理温度升高而逐渐变得粗糙,热损伤裂缝逐渐变得多而密集,晶体结构受到了很大损伤,且分形维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裂隙岩石 纵波波速 损伤因子 断裂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中阶煤孔结构的压汞—液氮联合表征及孔隙分形特征
20
作者 李奇 吴勇 乔磊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42,共13页
为研究深部中阶煤的孔隙结构特征与孔隙分形规律,利用压汞法和液氮吸附法对沈阳红阳三矿、开滦林西矿、淮南新集二矿和平顶山平煤六矿等典型深部开采矿区的主采煤层煤样进行了孔径、孔容、比表面积等参数测试,基于Menger海绵模型和FHH... 为研究深部中阶煤的孔隙结构特征与孔隙分形规律,利用压汞法和液氮吸附法对沈阳红阳三矿、开滦林西矿、淮南新集二矿和平顶山平煤六矿等典型深部开采矿区的主采煤层煤样进行了孔径、孔容、比表面积等参数测试,基于Menger海绵模型和FHH模型进行了孔隙分形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压汞法的孔隙结构参数测试中平均孔径31.10~34.70 nm,总孔容0.0483~0.0594 mL/g,总比表面积5.5909~7.6528 m^(2)/g,得出典型深部开采矿区的主采煤层孔隙发育比较接近;孔容分布以大孔孔容占主导,微孔与过渡孔孔容比重相当,中孔的孔容分布相对较小,表明大孔孔隙连通性较好,中孔较为闭塞;比表面积分布以微孔为主,占比达70%以上,而中孔和大孔的比重甚微,可见微孔吸附能力最强,不利于深部煤层瓦斯治理;Menger海绵模型分形维数介于2.6~3之间,表明孔隙形状很不规则,孔隙较为复杂,整体上孔隙表面较为粗糙。(2)基于液氮吸附法测试的有效孔径范围为3~177 nm,总孔容与比表面积不同的矿区差异明显,孔容分布以过渡孔和中孔为主,微孔分布较低,大孔为0,表明利用液氮吸附法对于中孔、过渡孔有很好的表征,而难以表征大孔结构,且微孔的孔隙连通性较差;比表面积分布中主要为过渡孔、微孔和中孔,大孔为0,其中以过渡孔为主,且其吸附能力也较强;FHH模型分形维数介于2.0~2.7,结构较为简单规则。(3)讨论了深部中阶煤孔隙结构差异性,其中压汞法和液氮法的孔隙结构参数(比表面积、孔容)随埋深的增加均呈非线性的凹曲线变化;Menger海绵模型与FHH模型分形维数则随埋深的增加呈凸曲线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中阶煤 压汞法 液氮吸附法 孔径结构 孔隙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