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心工作导向下数字乡村建设的实践样态与优化策略
1
作者 沈费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6-84,共9页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数字乡村战略,在各项国家政策的引导支持下,地方政府为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在实践中将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作为中心工作重点落实。中心工作导向下的数字乡村建设在取得乡村振兴绩效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系列需要予以纠正...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数字乡村战略,在各项国家政策的引导支持下,地方政府为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在实践中将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作为中心工作重点落实。中心工作导向下的数字乡村建设在取得乡村振兴绩效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系列需要予以纠正的治理样态,呈现出重设施建设、轻运维管理,重技术应用、轻文化内涵,重试点项目、轻特色品牌,重速度推进、轻社会保障的治理问题。为促进中心工作导向下数字乡村建设绩效持续提升,需要重塑科学发展理念,重视社会资本参与,因地制宜地开展分类治理,建立健全科学监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工作 数字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社会的振兴机理:基于治理结构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沈费伟 《观察与思考》 2020年第10期67-76,共10页
乡村振兴是现代化背景下乡村转型与变迁的必然选择。在乡村振兴"一主两辅"合理治理结构达成与演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三个阶段的演进与发展:首先,在乡村振兴初始期突出村民自治组织力量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其次,... 乡村振兴是现代化背景下乡村转型与变迁的必然选择。在乡村振兴"一主两辅"合理治理结构达成与演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三个阶段的演进与发展:首先,在乡村振兴初始期突出村民自治组织力量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其次,在乡村振兴过渡期需要突出政府组织力量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最后,在乡村振兴提档期需要突出市场组织力量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在乡村振兴中构建"一主两辅"合理性治理结构的现实绩效具体包括:化解各类冲突矛盾,降低村庄治理成本;挖掘整合村庄资源,重塑村庄公共精神;保障村民合法权益,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衰败 振兴机理 合理性治理结构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住社区选择、主观认知和流动人口的城市身份认同 被引量:11
3
作者 邹静 邓晓军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7,共16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如何使流动人口从生存认知转移到身份认同,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推动流动人口建立城市身份认同的进程中,其居住问题不容忽视。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社会融合和心理健康专题调查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如何使流动人口从生存认知转移到身份认同,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推动流动人口建立城市身份认同的进程中,其居住问题不容忽视。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社会融合和心理健康专题调查数据,在运用PSM和工具变量法有效缓解内生性问题的前提下,分析了居住社区选择对流动人口的城市身份认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居住在正规社区对流动人口的城市身份认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以居住在城中村社区的流动人口为参照组,发现居住在商品房社区、经济适用房社区和单位房社区的流动人口的城市身份认同显著高于城中村社区的流动人口,而老城区旧房社区和城中村社区的流动人口的城市身份认同无显著差异。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居住社区选择并非完全直接作用于流动人口的城市身份认同,而是通过提高流动人口的主观地位认知和受尊重感知,进而提高流动人口的城市身份认同。应鼓励流动人口居住在正规社区,加快非正规社区的改造;多方位提高流动人口的主观地位认知和受尊重感知;同时还应保障流动人口的合理购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社区选择 主观认知 城市身份认同 流动人口 中国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乡村振兴的乡村农户综合福祉水平测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琳婕 曹轶蓉 +2 位作者 傅嘉艺 童磊 苏飞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4期868-873,878,共7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乡村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持续存在,推动乡村精准振兴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农户问卷调查,了解浙江省平原、海岛、山区3类乡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户福祉的真实状况,通过构建乡村农户综...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乡村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持续存在,推动乡村精准振兴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农户问卷调查,了解浙江省平原、海岛、山区3类乡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户福祉的真实状况,通过构建乡村农户综合福祉评价指标体系对浙江省3类乡村农户福祉水平差异进行评估,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探讨乡村振兴与农户福祉间的关系,以此探寻乡村精准振兴的路径。研究表明:生产资料满意度及休闲状况对农户福祉的影响程度较大,而收入要素对福祉的影响反而较小;浙江省乡村农户整体福祉水平较高,其中平原类、山区类乡村农户福祉水平高于海岛类乡村农户福祉水平;乡村振兴的五大方面“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都对增进农户福祉有正向积极的作用,但精准化振兴仍需在收入、就业和社会组织方面有所提升,以进一步提高农户综合福祉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户福祉 指标体系 精准振兴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运场馆在城市空间的分布模式——以21世纪以来亚运会为例
5
作者 戴智妹 华晨 童磊 《华中建筑》 2021年第8期43-48,共6页
亚运场馆在主办城市中的空间分布情况于赛前引导城市建设,赛时影响赛事进行,赛后又作用于城市空间发展与转变。以21世纪以来亚运会场馆为研究对象,从场馆分布与亚运村的关系、与城市空间的关系两个层级,对其在城市空间中的分布形式进行... 亚运场馆在主办城市中的空间分布情况于赛前引导城市建设,赛时影响赛事进行,赛后又作用于城市空间发展与转变。以21世纪以来亚运会场馆为研究对象,从场馆分布与亚运村的关系、与城市空间的关系两个层级,对其在城市空间中的分布形式进行分析与总结,据此得出以下四种分布模式:非平衡放射式、平衡放射式、分散式、集群式,其中集群式又可分为内置集群式与拓展集群式。亚运场馆的不同分布模式适用于不同地理区位、经济情况、空间发展阶段的城市,主办城市需根据城市发展现状与意图进行场馆分布模式的选择与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运会 场馆 分布模式 城市空间 21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住环境对老年人跌倒风险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2015年数据 被引量:26
6
作者 刘悦 米红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3-132,109,共11页
基于2015年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应用Logit模型和边际效应,分析居住环境对老人跌倒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老年人的住房有问题时,其跌倒风险、跌倒就医风险、在家跌倒的风险均显著上升,其中地面过滑、门槛绊脚/地面不... 基于2015年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应用Logit模型和边际效应,分析居住环境对老人跌倒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老年人的住房有问题时,其跌倒风险、跌倒就医风险、在家跌倒的风险均显著上升,其中地面过滑、门槛绊脚/地面不平和没有扶手等三种情况最为显著;在有室内厕所的情况下,即使厕所存在问题,跌倒风险也会降低;房屋年代久,房屋类型为平房,社区道路照明良好均会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建议通过对老年人居住的室内环境、建筑和社区进行适老化改造,降低老年人的跌倒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环境 跌倒风险 老年人 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归精英助推数字乡村建设的实践逻辑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8
7
作者 沈费伟 王政武 陈春潮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6-156,248,共12页
近年来,受政府政策、制度变革、新型村镇建设、互联网技术发展、乡土情结等多重因素影响,一些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人群选择从城市返回农村生产生活,这部分人群被称为“城归精英”。从资源动员理论的资源动员、成员动员、框架动员三个维度... 近年来,受政府政策、制度变革、新型村镇建设、互联网技术发展、乡土情结等多重因素影响,一些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人群选择从城市返回农村生产生活,这部分人群被称为“城归精英”。从资源动员理论的资源动员、成员动员、框架动员三个维度来阐述城归精英整合村庄资源从而助推数字乡村建设的实践逻辑,有助于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其中,资源动员和成员动员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基础,框架动员则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动力源泉。尽管在城归精英的资源动员与集体行动努力下,农村地区呈现出振兴之势,但是政府层面、社会层面、市场层面以及城归精英自身层面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数字乡村建设的绩效提升。因此,当前迫切需要采取因应措施,培育城归精英在数字乡村建设中的资源动员能力,以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归精英 数字乡村 资源动员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家“卫生之经”的当代休闲启示
8
作者 谷成城 金立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9-65,共7页
物质生活的极其丰富与精神世界的极度匮乏构成了当代生活的鲜明对比,物质的无穷欲望使人们陷入了“身乏神劳”的困境之中。对此,西方休闲学虽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其弊端和短板也是显见的。道家哲学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合一’关系... 物质生活的极其丰富与精神世界的极度匮乏构成了当代生活的鲜明对比,物质的无穷欲望使人们陷入了“身乏神劳”的困境之中。对此,西方休闲学虽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其弊端和短板也是显见的。道家哲学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合一’关系”“物欲对人束缚”等议题的探讨构成了对人的“身乏神劳”现象的独特解读与深刻批判。《庄子·庚桑楚》中所提及的“卫生之经”更是从宇宙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三个维度全面探讨了人应当如何卫护生活乃至生命,这为突破当下的休闲困境带来了深远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哲学 卫生之经 休闲困境 休闲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休闲语境下的亚里士多德闲暇观刍议
9
作者 来晓维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7-12,共6页
关于休闲,最早的理论可追溯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其笔下的“闲暇”与现代休闲概念相比,呈现出三个特征,即“与休息娱乐相区别”“与城邦政治不可分”“与终极幸福相联系”。这种在古希腊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下所衍生出的“闲暇”观... 关于休闲,最早的理论可追溯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其笔下的“闲暇”与现代休闲概念相比,呈现出三个特征,即“与休息娱乐相区别”“与城邦政治不可分”“与终极幸福相联系”。这种在古希腊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下所衍生出的“闲暇”观念带有明显的贵族特性,并只面向城邦男性公民,因此在现代社会具有一定的不适用性。但是,亚里士多德的闲暇观对于人类灵魂和理性的关注,有助于加深现代人对休闲概念的理解,并帮助现代人重新寻求自身的主体性,以此对抗工作世界对人的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闲暇 幸福 现代休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如何推动电子竞技行业高质量发展
10
作者 郭子龙 戴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2年第11期67-69,共3页
电子竞技起源于西方,因此在很多细节中都充分体现了西方文化,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电子竞技也成为众多年轻人炙手可热的娱乐项目。电子竞技在我国的发展期间,需要加强其中文化差异之间的协调,但我国相关部门未能意识到其中的文化特点,... 电子竞技起源于西方,因此在很多细节中都充分体现了西方文化,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电子竞技也成为众多年轻人炙手可热的娱乐项目。电子竞技在我国的发展期间,需要加强其中文化差异之间的协调,但我国相关部门未能意识到其中的文化特点,以至于电子竞技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电子竞技中的内涵文化不符合我国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缺乏成熟的社会文化作为支撑。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行业内部的监管,重视其内涵建设,积极开发与我国社会文化相贴合的电子产品,加大对行业的资金扶持,营造积极的市场准入环境,大力发展电子竞技周边产业,提升经营效益,促进电子行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竞技 行业发展 方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其时空特征
11
作者 邓晓军 徐诗莹 +1 位作者 王晴 邹静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6,共15页
基于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在构建指标体系测度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水平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和空间统计学方法,分析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其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和共同... 基于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在构建指标体系测度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水平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和空间统计学方法,分析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其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水平整体均呈现上升趋势,但存在发展差距逐渐扩大的问题。三大地区数字经济水平分布为下游>上游>中游,富裕度和共同度水平均为下游>中游>上游;(2)数字经济通过提高创业活跃度显著促进富裕度和共同度水平的提升,但其促进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下游地区数字经济对富裕度水平提升最显著,上游地区数字经济对共同度水平提升最显著,且数字红利对共同度水平的释放作用需要富裕程度达到一定水平;(3)数字经济影响富裕度和共同度的作用效果在下游地区最强,各地市影响系数的集聚形态主要为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空间延展性方面表现为东北—西南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影响机制 时空特征 创业活跃度
原文传递
现代国家三面相与工会改革的三重逻辑
12
作者 崔琳琳 《创意城市学刊》 2020年第3期-,共10页
与传统国家不同,现代国家具有民族-国家、民主-国家与民生-国家三种面相。在现代国家三种面相下,我国工会经历了三次改革。民族-国家面相下,工会进行了基于稳定逻辑的第一次改革,试图实现由革命型团体向建设型团体转型;民主-国家面相下... 与传统国家不同,现代国家具有民族-国家、民主-国家与民生-国家三种面相。在现代国家三种面相下,我国工会经历了三次改革。民族-国家面相下,工会进行了基于稳定逻辑的第一次改革,试图实现由革命型团体向建设型团体转型;民主-国家面相下,进行了基于分权逻辑的第二次改革,试图实现由政治依附型团体向自主型社会政治团体转型;民生-国家面相下,进行了基于权利逻辑的第三次改革,试图实现由传统二元主义功能模式向现代新型功能模式转型。国家对工会的直接要求是我国工会改革的直接动力,而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是导致我国工会改革困难重重的结构性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国家 工会改革 分权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