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1
作者 潘贤妃 方志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3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患者就诊后均予以控制颅内压、血压、血糖和保护、营养脑细胞等常规对症治疗。常规护理组在此基...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患者就诊后均予以控制颅内压、血压、血糖和保护、营养脑细胞等常规对症治疗。常规护理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康复护理,均连用8周。结果治疗8周后,康复护理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χ2=8.10,P<0.01);康复护理组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总改善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χ2=6.29,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均有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康复护理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及认知功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延缓患者认知功能下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恢复期 康复护理 认知功能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妍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1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新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新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炎症因子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t=14.691、8.840,P <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7.203,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t=40.414、18.038、38.436、15.992,P <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27.162、-22.531,P <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比粘度、全血低切比粘度、血浆粘度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t=17.814、11.454、32.635、19.212、22.497、17.884,P <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6.130、-13.393、-4.428,P <0.05)。结论前列地尔可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2型糖尿病 脑梗死 神经功能 炎症因子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42
3
作者 潘贤妃 王海英 +1 位作者 童巧薇 方志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3期135-137,共3页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4月6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患者人院后予以脑出血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常规护理组在此基础上予以...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4月6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患者人院后予以脑出血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常规护理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干预时间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负性情绪的变化,比较其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24.76±3.81)、(20.84±3.12)、(18.91±3.17)、(15.27±2.97)分]均较治疗前[(30.17±4.12)、(26.15±3.52)、(29.87±4.26)、(25.76±3.42)分]明显下降(t=2.21、2.26、2.89、3.02,P<0.05或P<0.01),且护理干预组下降幅度较常规护理组更明显(t=2.32、2.37,P<0.05);同时护理干预组的治疗总依从率(88.24%)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61.76%)(x2=6.35,P< 0.05),并发症发生率(14.71%)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41.18%)(x2=5.92,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急性脑出血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综合性护理 负性情绪 治疗依从性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1
4
作者 潘贤妃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24期2292-2293,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所选100例脑梗死患者为我院2008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病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所选100例脑梗死患者为我院2008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病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干预后,均根据中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疗效评定后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中疗效评定后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后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溶栓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超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疗效观察及临床意义
5
作者 吕志芳 俞雯雯 +4 位作者 方振辉 李妍 芦颖芝 吕少敏 赵灵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35期155-157,共3页
目的 观察脑梗死超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2月新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62例, 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依患者体重差异选择(100~150)万U的尿激酶进... 目的 观察脑梗死超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2月新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62例, 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依患者体重差异选择(100~150)万U的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辅以尼莫地平保护脑神经、甘露醇清除过多氧自由基、低分子肝素钠及阿司匹林预防再闭塞;对照组除未用尿激酶外,其余皆与观察组相同.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d、2d、7d 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对照组患者治疗后2d、7d 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及治疗后2h观察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1d、2d、7d观察组NIHSS评分分别为(8.8±2.9)分、(7.4±3.1)分、(5.1±2.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7±3.5)分、(10.3±2.8)分、(9.2±3.0)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只要严格掌握脑梗死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无需特殊设备,就能为基层医院所用以紧急救治脑梗死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尿激酶 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白质疏松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晓清 李妍 +4 位作者 丁菊妃 赵灵 何永明 吴新军 张宏坤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年第4期338-34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白质疏松(LA)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就诊于我院60~80岁经过确诊的LA患者180例,对每位患者经过B超筛选,依据是否存在脂肪肝,分为伴NAFLD组(观察组,再根据脂肪肝严重程度分为... 目的探讨老年脑白质疏松(LA)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就诊于我院60~80岁经过确诊的LA患者180例,对每位患者经过B超筛选,依据是否存在脂肪肝,分为伴NAFLD组(观察组,再根据脂肪肝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及中重度组)及不伴NAFLD组(对照组),各组按统一的研究方案,收集临床资料、实验室数据、影像学资料和神经心理学检查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LA患者中合并NAFLD的发生率61例(33.89)%,LA程度与NAFLD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r=0.28,P=0.03)。单因素分析显示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谷丙转氨酶、尿酸与LA伴NAFLD的发生相关,但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谷丙转氨酶、尿酸与其密切相关。LA伴NAFLD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20.67±2.5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3.18±1.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重度脂肪肝组MoCA评分(20.14±2.38)分低于轻度脂肪肝组(22.42±2.02)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中重度LA伴中重度NAFLD组MoCA评分(19.98±2.37)分较伴轻度脂肪肝组MoCA评分(21.78±1.92)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与NAFLD之间存在相关性,脂肪肝程度越严重的LA患者,认知功能减退越明显。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谷丙转氨酶、尿酸与LA伴NAFLD的发生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 非酒精性脂肪肝 危险因素 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晓清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4年第1期68-70,共3页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呈日益增长的趋势,特别是随着肥胖人群的逐渐增多,脂肪肝的发病年轻化,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一个公共健康问题。脂肪肝本身不产生明显症状,发病时不易被人们重视,但它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不仅可导致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呈日益增长的趋势,特别是随着肥胖人群的逐渐增多,脂肪肝的发病年轻化,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一个公共健康问题。脂肪肝本身不产生明显症状,发病时不易被人们重视,但它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不仅可导致肝病相关系列疾患,甚至死亡,而且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密切相关。本文对我院两年来收治的66例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脑梗死患者与单纯脑梗死患者作对比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预后等,为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患者伴肺部感染的个体化护理对策 被引量:5
8
作者 梁兰英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10期1597-1598,共2页
肺部感染是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有报道发生率为22.2%-25.3%,是影响出血性脑卒中(BCVA)死亡因素之一。脑血管意外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并发肺部感染远高于无意识障碍者。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肺部感染 急性期 护理对策 无意识障碍 个体 出血性脑卒中 脑血管意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