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与隐患排查综合防控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烨晟 吴勇 +1 位作者 张文君 赵焕 《市政技术》 2020年第2期121-124,共4页
针对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复杂性、高风险性的特点,在分析工程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风险与危险源、风险因素及隐患等相关概念的内在联系与区别进行了梳理;进而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综合防控机制的建设进行了阐述... 针对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复杂性、高风险性的特点,在分析工程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风险与危险源、风险因素及隐患等相关概念的内在联系与区别进行了梳理;进而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综合防控机制的建设进行了阐述;最后结合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实践,基于集合思想,提出了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综合防控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了导致安全事故可能发生的5条路径以及如何全面防控工程建设事故的针对性措施,从而建立了统一有效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该模型的建立,对其他各类复杂工程建设的安全管控工作,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风险 危险源 隐患 综合防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边线的现浇箱梁自适应建模技术研究
2
作者 贾冉冉 曾敏 +3 位作者 严晶晶 郭培栋 杜雪松 柏华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188,206,共8页
桥梁现浇箱梁传统三维建模方法存在通用性差、建模精度和模板复用性低且无法联动变更等不足。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边线的现浇箱梁自适应建模技术方法。该方法采用路线识别算法,快速精准提取拟建路线完整的三维空间信息,自... 桥梁现浇箱梁传统三维建模方法存在通用性差、建模精度和模板复用性低且无法联动变更等不足。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边线的现浇箱梁自适应建模技术方法。该方法采用路线识别算法,快速精准提取拟建路线完整的三维空间信息,自动生成桥梁高精度三维边线;结合自建的高度参数化现浇箱梁模板库,智能计算确定关键横断面重要参数;最后,采用拓扑拉伸实现现浇箱梁在多场景下的高准度、高复用性的自适应快速建模。将该建模技术应用于雄安某高速互通、某铁路大跨度连续梁桥、诸暨某快速路等多个实际桥梁工程,并与传统技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所提技术具备高效高精度处理斜桥、曲线桥、超高、变箱室、变高梁、变桥宽、鼻端等复杂结构或复杂工况的建模能力,体现了该技术的广泛适用性;(2)所需的建模时间分别为0.4~2 h和2~10 h,表明该技术能大幅度提高现浇箱梁建模效率,建模时间相比传统技术节省约80%;(3)进行桥梁宽度变更,所需耗时分别为0.5 h和4~8 h,表明该技术通过联动变更能显著提升效率,变更耗时相比传统技术节省88%~94%。本文自适应建模技术方法为现浇箱梁快速建模和变更提供了广适、智能、高效的BIM解决方案,是推动桥梁设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现浇箱梁 自适应技术 参数化建模 BIM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M的轨道交通工程保护系统研究
3
作者 于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1年第6期390-391,393,共3页
本文探索将CIM作为基础平台,展现地铁周边环境及建设现状,通过信息集成,实现地铁周边建设实况的展示,结合信息化技术和物联网监测技术,搭建保护区管理、工程监测管理的系统模块,实现临近地铁保护区的非地铁项目建设的线上管控,做到责任... 本文探索将CIM作为基础平台,展现地铁周边环境及建设现状,通过信息集成,实现地铁周边建设实况的展示,结合信息化技术和物联网监测技术,搭建保护区管理、工程监测管理的系统模块,实现临近地铁保护区的非地铁项目建设的线上管控,做到责任明确到人、管理痕迹上线,确保地铁保护工作的有效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地铁保护 CIM 数字化 监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协同设计流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龚铖 胡贤国 +1 位作者 彭孔曙 陈诗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第17期32-34,共3页
文章提出了基于BENTLEY软件平台的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协同设计流程,依次为召开策划会、设计环境配置、模型创建、三维模型出图;并在某地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对该流程进行了应用,有效解决了传统设计中的碰撞、图纸不一致、提资不及时、会... 文章提出了基于BENTLEY软件平台的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协同设计流程,依次为召开策划会、设计环境配置、模型创建、三维模型出图;并在某地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对该流程进行了应用,有效解决了传统设计中的碰撞、图纸不一致、提资不及时、会签烦琐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数字化 协同设计流程 三维出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BIM技术总体咨询服务模式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胡贤国 郑利龙 《建筑技术开发》 2021年第17期69-70,共2页
结合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技术应用现状,对BIM技术应用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轨道交通BIM技术总体服务模式,并对轨道交通BIM技术总体咨询模式内容进行阐述,希望能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借鉴和依据。
关键词 轨道交通 BIM技术 总体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结构安全风险管控平台研发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烨晟 黄江华 +2 位作者 吴勇 彭书生 吴卫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9-155,共7页
为有效监控城市轨道交通全线网设施结构安全状态及影响因素,提前预控相关风险,对当前安全监护管理现状进行调研并充分借鉴建设期风险评估及管理理论成果,探索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结构安全风险监控管理基本方法及理论,形成风险管控体系,并... 为有效监控城市轨道交通全线网设施结构安全状态及影响因素,提前预控相关风险,对当前安全监护管理现状进行调研并充分借鉴建设期风险评估及管理理论成果,探索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结构安全风险监控管理基本方法及理论,形成风险管控体系,并研发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结构安全风险管控平台。该平台从系统架构设计、功能模块设置等方面综合考虑当前轨道交通设施结构安全监护管控现状,融入风险、隐患双重管控机制,可实现对轨道交通设施结构建设、运维全寿命周期数据的有效查询、管控及内、外部影响因素的全过程有效跟踪管控。通过引入结构智能安全评估与分析模块,可辅助判断当前轨道交通设施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运维期 设施结构安全 安全风险管控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设施安全保护监测技术体系建设研究
7
作者 姜叶翔 黄江华 +4 位作者 羊逸君 吴勇 王烨晟 张文君 李忠诚 《华南地震》 2021年第2期149-156,共8页
基于当前地铁设施保护安全监测工作实践总结,针对地铁设施保护监测技术体系建设开展研究。重点阐述了地铁设施安全保护监测技术体系建设意义,并基于现行规范、规程及实施案例调研分析,对涉及设施保护监测技术及相关要求的条文中尚未作... 基于当前地铁设施保护安全监测工作实践总结,针对地铁设施保护监测技术体系建设开展研究。重点阐述了地铁设施安全保护监测技术体系建设意义,并基于现行规范、规程及实施案例调研分析,对涉及设施保护监测技术及相关要求的条文中尚未作统一及明确的部分,以及安全保护监测的对象、监测等级、监测范围、监测项目、监测频率及相关技术要求等进行了系统性梳理研究,研究建立了一套内容全面、概念清晰、逻辑关系明确的地铁设施安全保护监测技术体系,该体系可为各类涉及外部影响源情况下各类大型市政地下工程结构保护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针对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设施 安全保护监测 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注意增强的多时空残差网络交通预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志鹃 张文标 +3 位作者 孙兴 于淼 龚朝晖 王巍琳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26-1435,共10页
如何准确且快速地预测长期的交通流量十分具有挑战。大多数研究采用的图卷积网络(graph convolution network,GCN)模型多用k阶切比雪夫多项式近似,同时需要特征分解或类似计算复杂的矩阵操作,且感受野有限,无法捕获动态的空间相关性。... 如何准确且快速地预测长期的交通流量十分具有挑战。大多数研究采用的图卷积网络(graph convolution network,GCN)模型多用k阶切比雪夫多项式近似,同时需要特征分解或类似计算复杂的矩阵操作,且感受野有限,无法捕获动态的空间相关性。为了改进这种做法,提出了一种结合图注意增强网络(enhanced graph attention network,EGAT)、双向长短时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网络和残差网络(residual network,ResNet)的多时空残差网络(multi-spatial-temporal residual network,MST-Res-Net),用以捕获交通流量的时空动态相关性。该网络采用了EGAT提取道路路段之间的动态空间依赖关系。同时,将EGAT的输出作为输入,该网络引入Bi-LSTM提取时间和周期特性,同时增加残差模块以构建时空残差网络,最后三组件融合进行预测。基于2个真实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MST-Res-Net用于预测多步交通流量快速有效,优于现有先进的基线方法,且其训练时间仅需要先进基线方法的一半,更便于实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量预测 深度学习 时空相关性 图注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软土深基坑工程分层开挖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烨晟 张文君 +2 位作者 郭剑锋 赵焕 李忠诚 《施工技术》 CAS 2020年第S01期8-13,共6页
主要运用概率统计等方法,针对浙江地区软弱土层地铁建设过程涉及的深基坑工程分层开挖变形监测数据开展分析研究。共选取了近2~3年施工完成的20个围护结构形式相近、土层参数类似的典型软土地铁深基坑工程,统计了约300个地表沉降断面及... 主要运用概率统计等方法,针对浙江地区软弱土层地铁建设过程涉及的深基坑工程分层开挖变形监测数据开展分析研究。共选取了近2~3年施工完成的20个围护结构形式相近、土层参数类似的典型软土地铁深基坑工程,统计了约300个地表沉降断面及其对应围护结构变形监测断面的全过程开挖数据。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较全面统计分析了此类软土深基坑工程分层开挖围护结构主要变形特征、其与地表沉降关系、与插入比关系、开挖引发工程沉降影响范围及特征等主要指标,分析得到浙江软弱地层地铁深基坑开挖总体变形规律,可为后续类似工程分层开挖变形预测、控制措施选取、设计优化及安全风险防控等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软土 分层开挖 变形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交叉口跟驰模型及其参数标定研究
10
作者 沈鑫 罗程 +3 位作者 闫莉莉 于淼 龚朝晖 王巍琳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15-1425,共11页
为了更好地运用跟驰模型描述车辆在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过程,提出一种考虑信号灯变化对车流瞬时冲击的交叉口全速度差和加速度(full velocity difference and acceleration at intersection,FVDA-I)模型,并根据车辆轨迹数据标定了跟驰模型... 为了更好地运用跟驰模型描述车辆在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过程,提出一种考虑信号灯变化对车流瞬时冲击的交叉口全速度差和加速度(full velocity difference and acceleration at intersection,FVDA-I)模型,并根据车辆轨迹数据标定了跟驰模型参数。首先,构建位置-时间临界轨迹来判断车辆能否在绿灯时间内通过交叉口,并提出转弯车辆优化速度。然后,使用S-G滤波器对车辆位置进行平滑拟合,结合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 maximum,EM)算法标定模型参数。最后,运用FVDA-I模型估计车辆在交叉口的通行时间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改进全速度差(full velocity difference,FVD)模型,FVDA-I模型具有头车启动舒适缓慢、跟随车辆启动快、车队总通行时间短的特点,通行效率提高了11.3%,车辆的通行时间与实际采样轨迹的估计时间对比误差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应用 城市交通 跟驰模型 稳定性分析 信号交叉口 参数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注浆纠偏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高翔 龚晓南 +3 位作者 朱旻 黄晟 刘世明 严佳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80-1490,共11页
为研究注浆纠偏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规律,对深圳地铁1号线鲤鱼门—前海湾区间的注浆纠偏工程进行介绍。据现场注浆纠偏结果显示,外部注浆可有效纠正隧道横向偏位,竖向注浆纠偏效果不如水平注浆纠偏效果。提出一种应用于实际工程模拟注浆... 为研究注浆纠偏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规律,对深圳地铁1号线鲤鱼门—前海湾区间的注浆纠偏工程进行介绍。据现场注浆纠偏结果显示,外部注浆可有效纠正隧道横向偏位,竖向注浆纠偏效果不如水平注浆纠偏效果。提出一种应用于实际工程模拟注浆的数值方法。依托实际注浆纠偏工程,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运用提出的注浆模拟方法建立考虑浆液注入的二维流固耦合模型。从注浆管打设角度、注浆压力和注浆范围3个角度,对通过打设斜管注浆对隧道进行竖向纠偏的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注浆管角度为60°时,对隧道竖向直径收敛减小效果较好,角度越大,对竖向位移纠偏效果越好。注浆压力不宜超过600 kPa。向下延伸注浆范围可以提升注浆纠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注浆 纠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漏水对隧道管片接头氯离子侵蚀劣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齐 刘四进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2-149,共8页
海底盾构隧道管片接头易发生渗漏水而加速衬砌结构侵蚀劣化。文章考虑管片内海水渗透、氯离子侵蚀及渗漏水等,建立了海底隧道管片接头渗漏-侵蚀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外水压及不同接缝渗水量等工况下管片接头氯离子侵蚀运移规律及影... 海底盾构隧道管片接头易发生渗漏水而加速衬砌结构侵蚀劣化。文章考虑管片内海水渗透、氯离子侵蚀及渗漏水等,建立了海底隧道管片接头渗漏-侵蚀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外水压及不同接缝渗水量等工况下管片接头氯离子侵蚀运移规律及影响。结果表明:接缝渗漏水导致临近区域渗流场分布形态改变,孔隙水压增大,且外水压的影响作用大于渗水量;接缝渗漏水加重管片接头内侧混凝土侵蚀,外水压越大,其劣化增幅越明显,而渗水量大小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外水压的增大提高了钢筋表面离子含量,使得离子分布不均匀性减小,缩短了钢筋达到临界离子浓度时间,仅外水压较小时渗水量增大可提高同一时间内钢筋表面离子含量;渗漏水状态下,离子运移轨迹向接缝面靠拢,渗水量越大,接缝处离子运移曲线轨迹越密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管片接头 渗漏水 氯离子侵蚀 钢筋腐蚀 离子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隧道管片错台检测 被引量:8
13
作者 成枢 桑泽磊 +2 位作者 吴勇 郑佳佳 卢建军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2年第4期5-9,共5页
地铁隧道管片错台检测是保证地铁安全运营的重要工作,传统错台检测主要依赖人工巡检,由于天窗期短、隧道结构复杂,存在效率低、易漏检、成果难以量化等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错台检测方法,通过对点云数据生成... 地铁隧道管片错台检测是保证地铁安全运营的重要工作,传统错台检测主要依赖人工巡检,由于天窗期短、隧道结构复杂,存在效率低、易漏检、成果难以量化等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错台检测方法,通过对点云数据生成的正射影像图进行环缝识别,提取环缝两侧断面,采用RANSAC-LSM方法对断面点云进行去噪、拟合,再将两侧断面套合即可分析管片错台情况。最后以杭州地铁某区间为例进行错台检测,并选取72处错台成果进行人工复核。结果表明:基于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错台检测,整体精度在±3 mm以内,能够满足盾构隧道管片错台检测要求,在地铁隧道安全检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三维激光扫描 地铁隧道 随机采样一致性 断面拟合 管片错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注浆纠偏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朱旻 龚晓南 +2 位作者 高翔 刘世明 严佳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60-667,共8页
针对已建盾构隧道注浆纠偏加固的问题,设计并进行常重力模型试验,根据纠偏试验的参数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注浆压力和注浆位置下隧道变形的发展规律。试验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隧道的侧下方注浆,会使已建隧道产... 针对已建盾构隧道注浆纠偏加固的问题,设计并进行常重力模型试验,根据纠偏试验的参数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注浆压力和注浆位置下隧道变形的发展规律。试验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隧道的侧下方注浆,会使已建隧道产生水平向位移和竖向抬升,隧道横断面整体受压,局部受拉,水平直径减小,竖向直径增大。随着注浆压力的增大,隧道轴线的水平位移均增大,隧道断面变形程度增加。随着注浆深度的减小,隧道轴线处的水平位移逐渐减小,断面变形程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注浆 模型试验 地表隆起 隧道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建筑物的沉降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臧延伟 刘长宝 +5 位作者 严佳佳 俞建霖 俞天赐 丁盼 朱建才 徐日庆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960-2964,共5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大中城市的地下工程不断增加,隧道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受到极大关注,尤其是对重要建筑物和敏感建筑物的影响有严格限制。结合杭州之江路隧道下穿白塔公园1号建筑的实际工程,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大中城市的地下工程不断增加,隧道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受到极大关注,尤其是对重要建筑物和敏感建筑物的影响有严格限制。结合杭州之江路隧道下穿白塔公园1号建筑的实际工程,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地基-隧道-1号建筑三维计算模型,考虑MJS倾斜桩基加固工况下分析计算盾构施工对既有1号建筑的沉降影响。结果表明:由盾构施工引起的既有建筑基础主要沉降发生在盾构穿越阶段;盾构施工引起的建筑物沉降在靠近隧道一侧更明显,其中同一建筑物下采用阀板基础的累积和差异性沉降均要小于独立基础;由于MJS隔离桩保护作用,有效控制了加固区段盾构掘进对地表及建筑物的沉降影响,可以满足规范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MJS倾斜桩基 既有建筑 沉降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下立交隧道交叉口施工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闫自海 章立峰 +1 位作者 路军富 邹金杰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6-184,共9页
城市立交隧道施工的难点在于两条隧道合并为一条隧道的交叉口施工,该处存在特大断面隧道、偏连拱隧道和小净距隧道型式的多重转换,施工风险高,对工法、工艺要求苛刻。文章以杭州市紫之隧道的地下立交交叉口工程为依托,提出了一种小洞开... 城市立交隧道施工的难点在于两条隧道合并为一条隧道的交叉口施工,该处存在特大断面隧道、偏连拱隧道和小净距隧道型式的多重转换,施工风险高,对工法、工艺要求苛刻。文章以杭州市紫之隧道的地下立交交叉口工程为依托,提出了一种小洞开大洞,然后再横向开挖,最后反向开挖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序。结合工程特点,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和监控量测方法验证了该施工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对隧道交叉口采用导洞爬坡反向施工方法可以保证分叉段施工安全,解决小洞往大洞方向开挖的难题;分叉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所受拉应力主要集中在拱顶、拱底及中间岩柱上,所受压应力主要集中在中间岩柱及大拱拱腰、小净距外侧拱腰处;衬砌结构最大拉应力出现在拱底,最大压应力发生在拱腰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隧道 地下立交 交叉口 导洞爬坡反向施工方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管片壁后注浆厚度对隧道抗浮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强 甘鹏路 钟小春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7-35,共9页
在富水粉砂土地层中,地震液化作用易引起盾构隧道管片上浮,进而导致隧道结构破坏。文章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盾构隧道采取壁后注浆措施前后周边液化地层的动力响应,揭示了盾构隧道的主要破坏模式为液化上浮... 在富水粉砂土地层中,地震液化作用易引起盾构隧道管片上浮,进而导致隧道结构破坏。文章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盾构隧道采取壁后注浆措施前后周边液化地层的动力响应,揭示了盾构隧道的主要破坏模式为液化上浮。在峰值加速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采取壁后注浆的方式虽然不能明显缓解地基土的液化趋势,但可以显著降低模型隧道的上浮位移量。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表明:砂土液化最先发生在地表及浅层土体处,随着模型深度的增加,砂土的液化程度逐渐降低,即增加隧道埋深有利于降低隧道液化程度。壁后注浆体通过与隧道结构形成整体,间接增大了上覆有效压力,能够抵消地基液化产生的上浮力。对于直径为6.2 m的盾构隧道,通过管片二次注浆孔进行注浆加固,浆液渗透半径达到1.0 m以上将能产生非常明显的抗液化上浮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砂土液化 隧道上浮 壁后注浆 模型试验 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顶管法中的水平盾构隧道管片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闫自海 周烽淼 +4 位作者 甘鹏路 魏新江 魏纲 王霄 章书远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726-735,共10页
竖向顶管法施工具有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施工便利等优点,与普通的水平盾构隧道管片的内力计算不同,在竖向顶管法施工过程中,竖向管节的重力、顶管机朝下的顶升反力、竖向开挖引起的土体卸载等因素会引起水平盾构隧道管片的内力变化,因此... 竖向顶管法施工具有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施工便利等优点,与普通的水平盾构隧道管片的内力计算不同,在竖向顶管法施工过程中,竖向管节的重力、顶管机朝下的顶升反力、竖向开挖引起的土体卸载等因素会引起水平盾构隧道管片的内力变化,因此,有必要对水平盾构隧道管片的内力计算进行研究。将竖向顶管法中的水平盾构隧道分为开口区、反力区、邻接区、主线隧道区四个区域,基于自由变形法,对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的管片进行了受力分析,根据不同区域及阶段下管片的受力情况,得到各组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公式,通过算例进行内力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管片环顶部和底部的弯矩在侧向水平地层压力处的差别最大,其它荷载对引起的顶底部弯矩值差异相对较小;除侧向水平压力外,其它各荷载引起的剪力值在管片环顶部和底部基本呈现出互为相反数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向顶管 水平盾构隧道 管片设计 内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下竖向顶管施工引起的土体变形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彭加强 闫自海 +3 位作者 魏新江 周烽淼 王霄 魏纲 《低温建筑技术》 2019年第4期100-105,共6页
建立掘进机与土体间的摩擦力、后续管道与土体间的摩擦力、开挖面前顶管推力、土体损失四个因素下竖向顶管法施工的力学模型.前三个因素引起的土体变形解根据弹性力学Mindlin解得到;土体损失引起的土体变形解通过随机介质理论得到,最后... 建立掘进机与土体间的摩擦力、后续管道与土体间的摩擦力、开挖面前顶管推力、土体损失四个因素下竖向顶管法施工的力学模型.前三个因素引起的土体变形解根据弹性力学Mindlin解得到;土体损失引起的土体变形解通过随机介质理论得到,最后二者相加获得多因素下总的土体变形理论解.通过算例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开挖面前顶管推力的改变对土体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体竖向位移的最大值随z的增大基本呈减小趋势;竖向顶管施工引起土体隆起的范围在距顶管横截面中心线D^10D之间,土体隆起值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水平位移的最大值出现在距竖向顶管横截面中垂线2.5D处;开挖面前顶管推力对竖向位移的影响范围主要在距顶管横截面中心线±2.5D之间,在影响范围内,其引起的竖向位移随开挖面前顶管推力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在0<z<0.5D时,开挖面前顶管推力引起的水平位移主要表现为较小的朝向竖向顶管的移动;在0.5D<z<4D时,主要表现为远离竖向顶管的移动,且随着深度增加,水平位移越大。因此,在竖向顶管施工时,需重点关注±2.5D范围内的竖向位移以及0.5D<z<4D范围内的水平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向顶管法 多因素 土体变形 随机介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载工况下软土盾构隧道衬砌纵向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勇 王烨晟 +4 位作者 丁智 罗宇勤 张雄健 任辉 俞国骅 《华南地震》 2020年第1期81-88,共8页
为了定量分析软土地区堆载工况下隧道衬砌内在力学性能的变化,对志波模型进行改进分析,并结合现有试验研究成果,创新性地提出衬砌纵向等效抗弯刚度折损率和极限弯矩折损率概念,计算得到软土地铁盾构隧道上覆堆载变化对衬砌纵向等效抗弯... 为了定量分析软土地区堆载工况下隧道衬砌内在力学性能的变化,对志波模型进行改进分析,并结合现有试验研究成果,创新性地提出衬砌纵向等效抗弯刚度折损率和极限弯矩折损率概念,计算得到软土地铁盾构隧道上覆堆载变化对衬砌纵向等效抗弯刚度及其极限弯矩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上覆堆载的增加,衬砌纵向等效抗弯刚度和极限弯矩都呈明显下降趋势,且两者的折损率都呈抛物线型增长。并进一步利用研究成果对杭州地铁盾构隧道上方堆载案例进行实际应用和合理加固,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覆堆载 软土 地铁盾构隧道 纵向等效抗弯刚度 极限弯矩 折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