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肠癌肝转移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肝功能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童澎成 钟亚珍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9期1687-1689,共3页
目的研究结肠癌肝转移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肝功能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42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肿瘤细胞有无肝脏转移分为无转移组37例与转移组105例,同期抽取本院135例健康体检... 目的研究结肠癌肝转移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肝功能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42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肿瘤细胞有无肝脏转移分为无转移组37例与转移组105例,同期抽取本院1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不同分组受检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242(CA242)],肝功能指标[乳酸脱氢酶(LDH)、谷氨酸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结果结肠癌患者的血清CEA、CA19-9、CA242、LDH、GGT及AL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肠癌肝转移组患者的血清CEA、CA19-9、CA242、LDH、GGT及ALP水平分别为(92.54±12.01)ng/mL、(106.48±13.30)kU/L、(63.99±7.69)IU/mL、(350.26±45.98)U/L、(113.22±14.56)U/L、(200.18±26.55)U/L,高于结肠癌无肝转移组患者的(49.98±4.95)ng/mL、(64.03±7.01)kU/L、(25.04±2.36)IU/mL、(293.08±31.09)U/L、(52.12±7.08)U/L、(125.61±9.24)U/L(P<0.05)。结肠癌肝转移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血清CEA、CA19-9、CA242、LDH、GGT及ALP水平明显高于结肠癌肝转移预后良好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肝转移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肝指标指标对结肠癌肝转移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作用,可用于结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肝转移 肿瘤标志物 肝功能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地夸磷索钠滴眼液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性干眼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子彬 张蕊 +1 位作者 李能 来坚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71-1276,共6页
目的:研究3%地夸磷索钠滴眼液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性干眼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05/2021-05就诊于杭州市中医院眼科的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性干眼患者2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160例320眼)及对照组(120例240眼)。对照... 目的:研究3%地夸磷索钠滴眼液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性干眼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05/2021-05就诊于杭州市中医院眼科的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性干眼患者2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160例320眼)及对照组(120例240眼)。对照组予养血润目颗粒剂联合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组予养血润目颗粒剂联合3%地夸磷索钠滴眼液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4wk。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wk测定以下指标:眼表疾病评分指数(OSDI)评分,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眼表综合分析测定泪河高度(TMH)、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TBUT),睑板腺睑脂分泌通畅度评分,睑板腺管缺失评分,测定泪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95.6%、81.7%(P<0.05)。治疗2、4wk后两组OSDI评分、NITBUT、睑板腺管缺失评分、睑板腺睑脂分泌通畅度评分、泪液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有差异(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SⅠt与TMH组间均无差异(P>0.05)。结论:3%地夸磷索钠滴眼液可通过延长泪膜的稳态促进睑板腺的正常分泌,还可抑制泪液中炎症因子的释放等作用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性干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性干眼 3%地夸磷索钠滴眼液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性血尿中医分型与尿液炎症因子IL-6、TNF-α、MCP-1表达和肾脏免疫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陈银凤 朱晓玲 +8 位作者 王永钧 林宜 孙琳 胡一舟 杨汝春 汤绚丽 张华琴 王军 俞东容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12期1053-1056,共4页
目的:探索尿液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表达与肾性血尿中医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原发性... 目的:探索尿液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表达与肾性血尿中医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原发性单纯性血尿(肉眼或镜下血尿且24 h尿蛋白定量〈1.0 g)或血尿伴蛋白尿(24 h尿蛋白定量〈3.5 g)的行肾穿刺的患者,排除继发性、遗传性及其他非肾小球来源的血尿患者共237例,通过中医症候辨证分型,将其分为气阴两虚型80例,风湿内扰型59例,脉络瘀阻型98例,并设40例正常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患者尿液炎症因子IL-6、TNF-α和MCP-1表达,通过免疫荧光检测肾脏组织病理改变。结果:气阴两虚型、风湿内扰型和脉络瘀阻型之间,尿液的IL-6、TNF-α和MCP-1浓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以风湿内扰型尿液的IL-6、TNF-α和MCP-1浓度最高(P〈0.05-0.01);气阴两虚型、风湿内扰型和脉络瘀阻型不同中医证型与肾脏免疫病理存在相关性,气阴两虚型肾脏Ig A、Ig G和Ig M表达最低,Ig A和Ig M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IgG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补体C_3、C1q和Fib亦以气阴两虚型表达最低,其中C3和C1q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Fib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性血尿中医辨证分型之气阴两虚型、风湿内扰型和脉络瘀阻型,各型尿液中IL-6、TNF-α和MCP-1浓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肾脏免疫病理的IgA、IgG、IgM和补体C3、C1q表达亦不尽相同,该类生物标志物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物质基础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血尿 中医辨证分型 炎症因子 肾脏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部核心肌群锻炼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何欣 何若男 董玉红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3年第3期500-502,共3页
目的:观察腰部核心肌群锻炼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LD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LDH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予卧硬板床、腰椎间歇式牵引疗法等基础治疗。常规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予腰部核心肌力训练,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腰部核心肌群锻炼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LD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LDH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予卧硬板床、腰椎间歇式牵引疗法等基础治疗。常规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予腰部核心肌力训练,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中药穴位湿热敷,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背部疼痛及腰椎功能变化,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疼痛NRS评分和MPQ评分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较常规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腰椎功能ODI评分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较常规组更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常规组(77.1%)(P<0.05)。结论:腰部核心肌群锻炼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LDH疗效确切,能明显减轻腰背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部核心肌力训练 中药湿热敷 腰背部疼痛 腰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张蕊 蔡伟军 《浙江创伤外科》 2019年第6期1151-1153,共3页
目的 分析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房角粘连范围≥270°的原发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病史资料,将89例患者分为A组与B组,分别接受白内障... 目的 分析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房角粘连范围≥270°的原发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病史资料,将89例患者分为A组与B组,分别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共89例(92眼)患者资料入选,术后随访3个月.对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进行随访观察.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眼压及BCVA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BCVA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眼压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且B组眼压较低.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视力,控制眼压;对于慢闭青合并白内障患者,选择手术方式需结合术前房角镜检查结果 、病史长短、房角功能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房角分离术 小梁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探讨清肺合剂对于肺癌小鼠疗效及肠道菌群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振宇 钱祥 张爱琴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第12期878-880,共3页
目的:探讨清肺合剂对于小鼠瘤体的干预作用;探讨肺癌小鼠、常态小鼠及清肺合剂干预后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方法:采用C57BL/6小鼠,通过尾静脉注射混有Matrigel的细胞悬液进行肺癌小鼠造模后,共计48只,将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清肺合... 目的:探讨清肺合剂对于小鼠瘤体的干预作用;探讨肺癌小鼠、常态小鼠及清肺合剂干预后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方法:采用C57BL/6小鼠,通过尾静脉注射混有Matrigel的细胞悬液进行肺癌小鼠造模后,共计48只,将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清肺合剂组各16只。通过测量及活体成像评估瘤体大小,提取肠道菌群DNA,16S rRNA基因扩增,lllumina平台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物种注释、多样性分析、物种差异分析。结果:清肺合剂可以抑制肺癌小鼠的肿瘤生长;各组肠道菌群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肠道菌群组间差异性分析发现5个差异菌。分别是Akkermansia(艾克曼菌)、Alistipes(另枝菌)、Erysipelotrichaceae(韦荣球菌)、Ruminococcus(瘤胃球菌)、Saccharibacteria(螺旋体菌)。结论:肺癌能够降低Erysipelotrichaceae的丰度,提高Alistipes的丰度,从而影响着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而Akkermansia、Alistipes是清肺合剂在肠道中的靶向菌群,清肺合剂可以降低Alistipes的丰度以及提高Akkermansia的丰度,起到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合剂 肺癌 肠道菌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行指动脉旋转推进皮瓣治疗指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沈安强 袁丞达 《浙江创伤外科》 2021年第4期732-733,共2页
目的分析指端组织缺损患者行顺行指动脉旋转推进皮瓣修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就本院收治的68例指端组织缺损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病例组,参照组(n=34)行动脉逆行岛... 目的分析指端组织缺损患者行顺行指动脉旋转推进皮瓣修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就本院收治的68例指端组织缺损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病例组,参照组(n=34)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病例组(n=34)行顺行指动脉旋转推进皮瓣修复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病例组治疗总有效率、指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12%、97.06%、11.76%,均优于参照组的73.53%、82.35%、3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端组织缺损患者施行顺行指动脉旋转推进皮瓣修复术治疗有助于修复指端外观与功能,且安全性更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行指动脉旋转推进皮瓣修复术 指端组织缺损 临床效果 指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在脊柱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钱业韬 王栋 +1 位作者 刘锦鹏 严志强 《浙江创伤外科》 2021年第6期1152-1153,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评价,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患者采用随机检查分组的原则,回顾性检查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本院门诊收治的93例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相关临床检查资料,其中车祸35例,高处坠落30例,老龄骨...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评价,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患者采用随机检查分组的原则,回顾性检查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本院门诊收治的93例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相关临床检查资料,其中车祸35例,高处坠落30例,老龄骨质疏松28例。X线组46例接受X线检查,螺旋CT组47例接受CT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手段的准确性。结果与X线比较,螺旋CT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脊柱压缩性骨折,诊断检查螺旋CT优于X线,且能够明确骨折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 螺旋CT 脊柱压缩性骨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尖放血治疗肝阳上亢证高血压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傅颖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88-190,共3页
目的对耳尖放血疗法在肝阳上亢证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并观察该治疗措施对患者症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杭州市丁桥医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试验组(n=58)和对照组(n=58)。... 目的对耳尖放血疗法在肝阳上亢证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并观察该治疗措施对患者症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杭州市丁桥医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试验组(n=58)和对照组(n=58)。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应用耳尖放血疗法。本研究将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血压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耳尖放血疗法在肝阳上亢证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89.7%(52/58)〕高于对照组〔75.9%(44/58)〕(χ^(2)=3.867,P=0.049)。试验组治疗后眩晕头痛评分、脉弦数评分、头重脚轻评分、耳鸣心悸评分、舌尖红评分、手足心热评分、苔薄白评分、心烦失眠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眩晕头痛评分、脉弦数评分、头重脚轻评分、耳鸣心悸评分、舌尖红评分、手足心热评分、苔薄白评分、心烦失眠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血疗法可有效促进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症状的缓解,并能够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对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有着促进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耳尖放血 肝阳上亢证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源三岐”理论浅述针药兼施辨治月经病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灵巧 章勤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第9期648-648,共1页
任督冲三脉同起于胞中,又同出于会阴而异行,故被称作“一源三岐”。督脉行身后正中线,名“督脉”“阳脉之海”,与任脉一前一后,一阴一阳,协调女性的经、孕、胎、产等生理过程。笔者基于“一源三岐”理论,通过针药兼施辨治月经病... 任督冲三脉同起于胞中,又同出于会阴而异行,故被称作“一源三岐”。督脉行身后正中线,名“督脉”“阳脉之海”,与任脉一前一后,一阴一阳,协调女性的经、孕、胎、产等生理过程。笔者基于“一源三岐”理论,通过针药兼施辨治月经病。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源三岐 月经病 针药兼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探讨肺腺癌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振宇 钱祥 张爱琴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第10期710-711,共2页
本研究通过新一代的高通量测序,对肠道菌群进行基因测序,了解原发性肺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性。1材料与方法1.1标本采集:选取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外科新人院患者,充分沟通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关键词 肺腺癌 肠道菌群 肺与大肠相表里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金元四大家针刺治疗“上火”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星瑜 王曾 +1 位作者 高良云 范永升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第12期859-860,共2页
"上火"是对人体阴阳失衡而表现出各类火热症状的俗称,金元四大家都有通过针刺治疗的临证经验和学术特点。文章介绍何谓"上火"和其症状,并归纳了金元四大家针刺治疗"上火"的特点。金元四大家针刺治疗"... "上火"是对人体阴阳失衡而表现出各类火热症状的俗称,金元四大家都有通过针刺治疗的临证经验和学术特点。文章介绍何谓"上火"和其症状,并归纳了金元四大家针刺治疗"上火"的特点。金元四大家针刺治疗"上火"各有特色,对"上火"的理论和临床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元医家 针刺 上火 中医学术发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廉臣《当代全国名医验案类编》学术特色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鲍玺 何迎春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第3期166-168,共3页
《当代全国名医验案类编》是清末民初著名医家何廉臣晚年的扛鼎之作。该书为何氏搜集当时全国90位名医的验案371则分类汇编而成。书中内容以急性外感热病的中医治疗为主,并附以何氏按语进行点评,具有很高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价值。笔... 《当代全国名医验案类编》是清末民初著名医家何廉臣晚年的扛鼎之作。该书为何氏搜集当时全国90位名医的验案371则分类汇编而成。书中内容以急性外感热病的中医治疗为主,并附以何氏按语进行点评,具有很高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价值。笔者从选题、医案、评语等三方面对其学术特色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廉臣 当代全国名医验案类编 学术特色 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针治疗皮肤病验案三则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珊珊 王敏磊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第5期386-386,共1页
脐针是指在脐部实施针刺术,能够达到平衡阴阳、祛除疾病的一种新型针刺方法。其具有针刺数量少,治疗范围广,取效迅速等特点。脐针取针之法较多,有单针、双针、三针、四针和多针针法;进针之法多样,有压痛点进针法、皮下结节进针法、八卦... 脐针是指在脐部实施针刺术,能够达到平衡阴阳、祛除疾病的一种新型针刺方法。其具有针刺数量少,治疗范围广,取效迅速等特点。脐针取针之法较多,有单针、双针、三针、四针和多针针法;进针之法多样,有压痛点进针法、皮下结节进针法、八卦定位进针法和五行生克制化法等。笔者通过临床发现,将脐针疗法运用于皮肤病的治疗中能够收到较好的疗效,兹举案三则,供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针 皮肤病 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频率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高良云 胡日红 +2 位作者 姚国明 王利峰 朱星瑜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0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06月~2019年06月杭州市中医院肾内科留治的MHD患者15...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06月~2019年06月杭州市中医院肾内科留治的MHD患者151例,按照在常规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基础上增加不同频率的HDF治疗分为HD组34例(常规HD治疗,不进行HDF治疗)、HDF1组25例(每月1次HDF)、HDF2组47例(每月2次HDF)、HDF4组45例(每月4次HDF)。所有入组患者每4周复查一次血红蛋白,根据血红蛋白水平调整EPO用量,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测定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尿素氮、甲状旁腺素、干体重等指标。结果:治疗24周后,各组患者较入组时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上升(P均<0.05);HDF1组患者较入组时红细胞压积水平上升(P均<0.05);HDF1、HDF2、HDF4组患者较入组时ERI值、甲状旁腺素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下降(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ERI值与铁蛋白、KT/V呈负相关关系,与甲状旁腺素、超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关系。结论:不同频率的HDF治疗均能提高患者EPO的疗效,但提高HDF治疗的频率不能明显改善EPO疗效,就有效纠正MHD患者肾性贫血而言,可在常规HD基础上联合每月1次HDF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透析 促红细胞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在肩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范湘华 贾高永 严志强 《浙江创伤外科》 2022年第4期787-789,共3页
目的 探讨MR在不同类型肩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本院初步诊断怀疑肩关节损伤患者资料,对不同肩关节损伤下MR影像学特点进行判断,观察肩袖肌肉及肌腱形态和信号,盂唇形态及信号,是否合并撞击,之后以... 目的 探讨MR在不同类型肩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本院初步诊断怀疑肩关节损伤患者资料,对不同肩关节损伤下MR影像学特点进行判断,观察肩袖肌肉及肌腱形态和信号,盂唇形态及信号,是否合并撞击,之后以肩关节镜术中所见为标准,评价MR在不同类型肩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110例患者经关节镜检查确诊为肩袖损伤82例,MR诊断为肩袖损伤阳性80例,阴性30例。MR诊断肩袖损伤敏感性91.46%、特异性82.14%、准确性89.09%;撞击综合征23例,MR诊断为撞击综合征阳性25例,阴性85例,MR诊断撞击综合征敏感性82.61%、特异性94.25%、准确性92.73%。关节镜诊断盂唇撕裂5例,MR诊断为孟唇撕裂阳性6例,阴性104例,MR诊断孟唇撕裂敏感性80%、特异性98.09%、准确性97.27%。结论 在不同类型的肩关节损伤诊断中,MR检查均能够良好地完成术前诊断的要求,可获得与关节镜较为相符的诊断效果,可为肩关节损伤术前评估病情提供良好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肩袖 撞击综合征 损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沈俊枫 胡劲涛 《浙江创伤外科》 2022年第3期442-444,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MCSM患者66例,按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组(n=33)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LAMP)组(n=33)。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住院时间、...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MCSM患者66例,按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组(n=33)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LAMP)组(n=33)。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住院时间、颈椎曲度、疼痛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结果术后12个月,ACDF组的颈椎曲度明显增加,且明显高于LAMP组(P<0.01);术后1个月,ACDF组和LAMP组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ACDF组明显低于LAMP组(P<0.01);术后12个月,ACDF组和LAMP组的JOA评分均明显增加,且ACDF组明显高于LAMP组(P<0.01)。结论与LAMP相比,ACDF治疗MCSM在维持颈椎曲度、减缓疼痛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硬膜联合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血流动力学及应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玲 宋潇潇 阮立奇 《浙江创伤外科》 2020年第3期430-432,共3页
目的探究腰-硬膜联合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血流动力学及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1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1)。给予研究组患者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给... 目的探究腰-硬膜联合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血流动力学及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1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1)。给予研究组患者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给予对照组患者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及麻醉后(T1)应激反应指标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T0时应激反应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在T1时,研究组应激反应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硬膜联合麻醉可有效减轻机体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膜联合麻醉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 血流动力学指标 应激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肾切除术围术期中采用胸膜横突中间点阻滞的镇痛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苗 肖国虎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1期186-188,共3页
目的 观察在腹腔镜肾切除术过程采取胸膜横突中间点阻滞(MTPB)的镇痛作用。方法 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肾切除患者共62例,根据不同的麻醉方法分为MTPB组及镇痛泵组,各纳入31例。MTPB组进行麻醉联合超声引导MTPB麻醉;... 目的 观察在腹腔镜肾切除术过程采取胸膜横突中间点阻滞(MTPB)的镇痛作用。方法 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肾切除患者共62例,根据不同的麻醉方法分为MTPB组及镇痛泵组,各纳入31例。MTPB组进行麻醉联合超声引导MTPB麻醉;镇痛泵组进行全身麻醉,两组术后采取静脉镇痛泵48 h。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瑞芬太尼总用量,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疼痛程度、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镇痛泵组比较,MTP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36.46±15.93) min、瑞芬太尼总用量(1.22±0.25) mg、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4.14±0.55)次显著降低(P<0.05);术后苏醒即刻(2.72±0.41)分、术后6 h(2.67±0.40)分、术后12 h(2.59±0.39)分MTPB组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分别明显少于镇痛泵组同时点(P<0.05);术后MTPB组(6.4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镇痛泵组(29.03%)(P<0.05)。结论于腹腔镜肾切除术中采取MTPB的镇痛效果明显,能显著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肾切除术 胸膜横突中间点 腹腔镜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单侧双通道内镜术后的MRI征象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丹丹 陈文 贾高永 《浙江创伤外科》 2022年第4期658-659,共2页
目的 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单侧双通道内镜术(UBE)后的核磁共振(MRI)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0月诊治的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UBE手术,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分别在复查时对患者进行评估和核磁共振检... 目的 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单侧双通道内镜术(UBE)后的核磁共振(MRI)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0月诊治的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UBE手术,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分别在复查时对患者进行评估和核磁共振检查并对患者的MRI征象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1个月患者的椎间隙高度率变化为(80.91±14.35)%,术后3个月患者的椎间隙高度率变化为(75.32±10.8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硬膜外压痕明显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患者的压痕与术后1个月的压痕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T2加权像表现为随着时间的迁移信号逐渐降低,T1信号无明显的改变,无信号增高的患者。其中T2矢状位像上有12例患者出现低信号影,且有受压变形的情况出现在患者的硬膜囊背侧。结论 MR征象可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也能作为继续为患者提供后续治疗的相关依据,值得临床上的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侧双通道内镜术 MRI征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