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5例女性生殖道腺瘤样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吴丽娟 章美珍 +2 位作者 翟梅娟 赵再秋 黄雅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93-494,共2页
关键词 女性 生殖道腺瘤样瘤 病理检查 免疫组化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癌27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红胜 金利刚 +3 位作者 翟梅娟 赵再秋 章美珍 黄雅萍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54-55,57,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病理特征及临床特点,提高甲状腺微小癌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7月-2005年5月间27例甲状腺微小癌的病理改变特点,27例用光镜,其中11例做免疫组织化学,1例做特殊染色,分析其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检索。...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病理特征及临床特点,提高甲状腺微小癌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7月-2005年5月间27例甲状腺微小癌的病理改变特点,27例用光镜,其中11例做免疫组织化学,1例做特殊染色,分析其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检索。结果24例为女性发病,24例为单发结节,20例合并甲状腺其它良性疾病发生。甲状腺癌组织分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25例,滤泡型乳头状微小癌1例,髓样癌1例;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者3例,病理检查均阴性。免疫组织化学结果:髓样癌TG(-)、Cal(+)、CgA(+)、CEA(+)、Syn(-)、并且淀粉样物质染色(±)、余10例乳头状微小癌TG(+)、Cal(-)、CK(+)、CgA(-)、p53(±)。结论甲状腺微小癌女性发病率高,多为单发结节,以乳头状癌为主,掌握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仔细检查,可提高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微小癌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原发性血管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翟梅娟 赵再秋 黄雅萍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12-413,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光镜、免疫组化对3例乳腺血管肉瘤进行观察。结果临床表现不典型,组织学显示肿瘤由弥漫增生的异常血管组成,但不同分化程度组织学变化大。免疫组化示3例均表达CD31、CD34和Ki-6... 目的探讨乳腺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光镜、免疫组化对3例乳腺血管肉瘤进行观察。结果临床表现不典型,组织学显示肿瘤由弥漫增生的异常血管组成,但不同分化程度组织学变化大。免疫组化示3例均表达CD31、CD34和Ki-67。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结论乳腺原发性血管肉瘤少见,预后与分化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血管肉瘤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章美珍 倪型灏 +2 位作者 翟梅娟 赵再秋 吴丽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3年第5期408-410,共3页
目的 观察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临床及病理形态特点。方法 对3例HAML临床相关资料,采用常规处理,HE染色,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光镜观察。结果 3例肿瘤均可见到血管、平滑肌、脂肪三种主要成分混合存在。上皮样细胞排列... 目的 观察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临床及病理形态特点。方法 对3例HAML临床相关资料,采用常规处理,HE染色,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光镜观察。结果 3例肿瘤均可见到血管、平滑肌、脂肪三种主要成分混合存在。上皮样细胞排列呈弥漫状、条索状、小梁状,其间有散在脂肪区域和薄壁血窦状血管和少量厚壁畸形血管。免疫组织化学:上皮样细胞HMB45强阳性,3例平滑肌细胞表达desmin、actin和vimentin。结论 平滑肌表达HMB45是诊断HAML的可靠依据,同时平滑肌也表达actin,desmin和vimentin。电镜下的组织形态对诊断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病理形态学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Ki-67表达与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蔡路兵 翟梅娟 陈晓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3期24-27,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多肿瘤抑制基因P16、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表达与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12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60例直肠癌患者术后的肿瘤及癌旁正常组织,以免疫组织法检测P16、Ki-67的表达情况,观察P16... 目的研究多肿瘤抑制基因P16、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表达与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12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60例直肠癌患者术后的肿瘤及癌旁正常组织,以免疫组织法检测P16、Ki-67的表达情况,观察P16、Ki-67在不同年龄、病理类型、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有无转移中的阳性率,比较P16、Ki-67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术后1年的生存情况,通过Spearman系数分析P16和Ki-67的相关性。结果直肠癌癌组织中P16及Ki-67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TNM分期Ⅲ期、高分化程度患者P16、Ki-67阳性率显著高于TNM分期Ⅱ期、低-中分化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Ki-67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有淋巴结转移患者P16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均P<0.05)。P16阴性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阳性患者(P<0.05)。Ki-67阳性患者1年生存率显著低于Ki-67阴性患者(P<0.05)。经相关性分析P16和Ki-67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性(r=0.157,P=0.461)。结论直肠癌癌组织内P16和Ki-67水平表达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可能为直肠癌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肿瘤抑制基因 细胞增殖核抗原 直肠癌 预后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化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再秋 翟梅娟 +1 位作者 赵贺秋 金利刚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99-200,共2页
目的观察p504S、p63、CK34βE12在前列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04S、p63、CK34βE12在前列腺癌、PIN和前列腺良性增生中的表达。结果72例前列腺癌中61例p504S阳性,但p63和CK34βE12大部分阴性。6例PIN中5... 目的观察p504S、p63、CK34βE12在前列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04S、p63、CK34βE12在前列腺癌、PIN和前列腺良性增生中的表达。结果72例前列腺癌中61例p504S阳性,但p63和CK34βE12大部分阴性。6例PIN中5例p504S阳性,但p63和CK34βE12均阳性。而良性增生表现为p504S阴性,p63和CK34βE12阳性。结论p504S和p63、CK34βE12联合检测可极大地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免疫组化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TPS与CEA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7
作者 赵贺秋 赵再秋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5年第6期978-979,共2页
关键词 癌胚抗原(CEA) 肺癌诊断 联合检测 临床价值 血清 TPS 肺部恶性肿瘤 女性恶性肿瘤 组织多肽抗原 疾病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40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共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6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8
作者 刘红胜 张艳杰 +3 位作者 黄斌 葛海燕 蔡路兵 陈苗苗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1-1116,共6页
目的:探讨p40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 1,TTF1)共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学、分子病理和预后等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3年12月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诊断的6例p40和TTF1共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总... 目的:探讨p40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 1,TTF1)共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学、分子病理和预后等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3年12月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诊断的6例p40和TTF1共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总结其临床病理资料,并回顾相关文献。结果:共表达p40和TTF1的非小细胞肺癌常见于吸烟男性,确诊时已处于Ⅲ~Ⅳ期。镜下观察:细胞呈实性巢片状分布,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可见,无明显角化和腺样结构证据。肿瘤分化差,肿瘤细胞弥漫p40和TTF1共表达,具有鳞状细胞癌与腺癌的双向免疫表型。本组中4例p40和TTF1共表达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子检测结果,除了常见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还检测出NRAS基因突变(突变比例2.09%)、EML4与ALK发生融合基因变异(变异比例24.77%),PIK3CA基因突变(外显子10 c.1658 G>C p.S553t,突变比例4.32%)。另外这6例肿瘤均为低分化癌,易侵袭,预后较差。其中4例患者于确诊或治疗后7~30个月出现肿瘤全身扩散死亡。结论:p40和TTF1共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改变和临床预后,病程进展快、患者预后差。病理医师应提高对其认识,避免误诊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免疫组织化学 DNA突变分析 基因表达 P40 甲状腺转录因子1
原文传递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八例临床病理分析
9
作者 黄斌 赵再秋 +1 位作者 黄雅萍 徐锦屏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8年第3期205-206,共2页
目的 探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AM)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8例AAM进行组织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对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由梭形和星形细胞组成,无明显异型.肿瘤细胞疏松并且间质呈黏液样或水肿样,内含散在分布... 目的 探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AM)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8例AAM进行组织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对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由梭形和星形细胞组成,无明显异型.肿瘤细胞疏松并且间质呈黏液样或水肿样,内含散在分布的厚薄不均血管.免疫酶标结果示,肿瘤细胞VIM+(8/8)、SMA+(8/8)、Des+(3/8),S-100-,NSE-,EMA-,Keratin-;8例Ki-67<1%.结论 AAM是一种少见的特征性的间叶性肿瘤,主要累及成年女性的会阴和盆腔,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但不发生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瘤 病理学 临床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胰腺导管腺癌肿瘤免疫相关的病理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灿铭 徐晨阳 +6 位作者 姜珊 周镪 蒋智君 程国平 吴梅娟 冯婷婷 尹文娟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19-424,共6页
目的:研究胰腺导管腺癌(PDAC)肿瘤免疫相关的病理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192例PDAC患者的病理样本及临床信息,对肿瘤免疫微环境进行形态学评估,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肿瘤免疫相关蛋... 目的:研究胰腺导管腺癌(PDAC)肿瘤免疫相关的病理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192例PDAC患者的病理样本及临床信息,对肿瘤免疫微环境进行形态学评估,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肿瘤免疫相关蛋白,结合患者治疗及生存信息,统计分析诸因素之间相互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92例PDAC中,非特殊型腺癌163例(163/192,84.90%),腺鳞癌18例,(18/192,9.37%),其他少见亚型共11例(11/192,5.73%);110例(110/192,57.29%)见神经累犯,86例(86/192,44.79%)见血管侵犯;84例(84/182,46.15%)伴重度慢性炎;52例(52/192,27.08%)肿瘤浸润免疫细胞数量(TII-N)多,60例(60/192,31.25%)主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34例(34/192,17.71%)主要为粒细胞浸润,98例(98/192,51.04%)为混合浸润;缺乏CD3 +T细胞者124例(124/192,66.31%),缺乏CD8 +T细胞者152例(152/192,79.58%);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分子(MHC-Ⅰ)表达下调156例(156/192,81.25%);PD-L1阳性[综合阳性评分(CPS)≥1]者46例(46/192,23.96%)。统计学分析发现TII-N与脉管瘤栓( P=0.035)、神经累犯( P=0.002)、分期( P=0.004)及长期饮酒( P=0.039)呈显著负相关;免疫细胞种类(TII-T)与胰腺慢性炎呈正相关( P=0.002),与肿瘤分化呈负相关( P=0.024);CD8 +T细胞与CD3 +T细胞( P=0.032)、MHC-Ⅰ表达( P<0.001)、PD-L1表达( P=0.001)呈正相关,与长期吸烟呈负相关( P=0.016)。单因素分析发现组织学非特殊型( P=0.013)、TII-N多( P<0.001)为PDAC的良性预后因素,脉管瘤栓( P=0.032)、神经累犯( P=0.001)、分期晚( P=0.003)及长期饮酒( P=0.004)为其不良预后因素。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TII-N是PDAC的独立良性因素,而神经累犯为其独立的不良预后风险因素。 结论:PDAC中,TII-N与多种因素相关,它是PDAC独立的良性预后因素;长期饮酒及吸烟可能导致PDAC患者的肿瘤免疫功能受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免疫 细胞 预后
原文传递
以腹股沟疝为临床表现的腹膜黏液型上皮样间皮瘤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斌 寿乐意 +3 位作者 郑佳 齐广伟 陈晓丹 蔡路兵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2-64,共3页
黏液型上皮样恶性腹膜间皮瘤是一种较罕见的肿瘤,主要临床表现常为腹部不适等消化道症状,罕见以腹股沟疝为首发临床表现,其组织学类型及以腹股沟为发病部位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报道1例68岁男性患者,描述其组织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 黏液型上皮样恶性腹膜间皮瘤是一种较罕见的肿瘤,主要临床表现常为腹部不适等消化道症状,罕见以腹股沟疝为首发临床表现,其组织学类型及以腹股沟为发病部位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报道1例68岁男性患者,描述其组织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其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预后、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皮瘤 免疫表型 上皮样 组织学类型 腹股沟疝 黏液型 组织学特征 消化道症状
原文传递
膀胱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福锦 汤忠木 翟梅娟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膀胱镜检查 膀胱肿瘤 移行上皮细胞 全程肉眼血尿 膀胱组织 膀胱前壁 根治性膀胱切除 浸润性膀胱癌 病理检查
原文传递
阴囊Paget病五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福锦 朱肖峰 +1 位作者 赵永久 翟梅娟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4-134,共1页
关键词 阴囊PAGET病 病理特点 肿瘤转移 体征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伴破骨样巨细胞的胃肠道平滑肌肉瘤一例
14
作者 杨俊杰 黄斌 +1 位作者 陈晓丹 蔡路兵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7-529,共3页
伴破骨样巨细胞的胃肠道平滑肌肉瘤是胃肠道平滑肌肉瘤的一种罕见类型。患者女,63岁。因黑便1周入院,胃镜发现胃体中部前壁5 cm×4 cm×4 cm隆起性病灶,广基,表面坏死及渗血。镜下观察:肿瘤主要由两种细胞组成,一种是梭形细胞,... 伴破骨样巨细胞的胃肠道平滑肌肉瘤是胃肠道平滑肌肉瘤的一种罕见类型。患者女,63岁。因黑便1周入院,胃镜发现胃体中部前壁5 cm×4 cm×4 cm隆起性病灶,广基,表面坏死及渗血。镜下观察:肿瘤主要由两种细胞组成,一种是梭形细胞,另一种是破骨样巨细胞,两种细胞无规律分布,弥漫性浸润生长。免疫组织化学:梭形细胞波形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Caldesmon均阳性;多核巨细胞波形蛋白、CD68均阳性。病理诊断为伴破骨样巨细胞的胃肠道平滑肌肉瘤。该病变生物学行为属于高度恶性,手术治疗,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浸润 梭形细胞 平滑肌肌动蛋白 破骨样巨细胞 多核巨细胞 广基 波形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12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刘红胜 黄斌 +3 位作者 孙丽君 章美珍 徐锦屏 金利刚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9年第2期12-14,共3页
研究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恶黑)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对12例肛管直肠恶黑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免疫组化SP法作HMB45、S-100、Vimetin、Melan-A、E-cad、CyclinD1、Ki-67、p16等染色。结果显示,12例肛管直肠恶黑临床初步诊断恶... 研究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恶黑)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对12例肛管直肠恶黑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免疫组化SP法作HMB45、S-100、Vimetin、Melan-A、E-cad、CyclinD1、Ki-67、p16等染色。结果显示,12例肛管直肠恶黑临床初步诊断恶黑2例,误诊其它疾病10例。病理形态:上皮样细胞为主8例,梭形细胞为主3例,小细胞似淋巴细胞样细胞为主1例。免疫组化染色:12例HMB45、S-100均阳性,3例Melan—A阳性,9例Vimetin阳性,其中1例CK阳性,LCA阴性,3例E-cad部分阳性,3例CyclinD1部分弱阳性,9例Ki-67阳性(约10%),6例p16部分阳性。结果表明,肛管直肠恶黑临床表现以大便带鲜血,无明显黏液,肛门异物及息肉样肿物脱出肛门为特征,临床极易误诊。形态观察支持恶黑起源于表皮基底层黑色素细胞,免疫标记提示黑色素细胞起源于神经嵴。HMPA5、S-100、Vimetin,Melan-A联合应用能提高恶黑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肛管 直肠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