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多发性创伤的急救护理
1
作者 林凤英 《浙江创伤外科》 2001年第4期235-235,共1页
我院地处城郊结合部,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发性创伤急诊患者较多.现将本组38例多发性创伤的急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关键词 多发性创伤 急救护理 基层医院 急诊护理 急诊患者 体会 城郊结合部 地理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在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2
作者 陈英 朱明丽 +6 位作者 娄秀芳 李艳艳 章玉娇 黄娟 卢孟清 丁莉琴 袁琼敏 《中华护理教育》 2016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评价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降低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1-7月收治的267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统计患者谵妄、镇静过度及非计划拔管率,并与2013年1-7月收治的实施经验性镇痛镇静护理的... 目的评价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降低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1-7月收治的267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统计患者谵妄、镇静过度及非计划拔管率,并与2013年1-7月收治的实施经验性镇痛镇静护理的298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2014年1-7月谵妄发生率为10.1%(27/267),镇静过度发生率为10.1%(27/267),非计划性拔管率为1.50%(4/267),低于2013年1-7月谵妄发生率(26.5%,79/298)、镇静过度发生率(23.2%,69/298)、非计划性拔管率(4.36%,13/2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4.844,16.983和3.959,P〈0.05)。结论运用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能够降低ICU谵妄、镇静过度及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镇痛 镇静 护理 插管法 气管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痛经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香萍 汪明德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65-68,共4页
收集了近几年有关原发性痛经中西医研究的文献资料,从中医病因病机认识、辨证论治研究、专病专方研究、固定成方治疗研究、周期治疗研究、针灸治疗研究、其它治疗研究、动物实验研究、现代医学对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同... 收集了近几年有关原发性痛经中西医研究的文献资料,从中医病因病机认识、辨证论治研究、专病专方研究、固定成方治疗研究、周期治疗研究、针灸治疗研究、其它治疗研究、动物实验研究、现代医学对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目前在中医药研究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中西医结合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稀释标本涂片复检在末梢血预稀释模式三分群血常规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宏杰 陈飞群 +10 位作者 鄢姣 王倩倩 应巧玲 余丽 王瑛 郑月萍 吕攀 胡苏球 王俊羽 应雄江 方杭 《中国医刊》 CAS 2015年第3期60-65,共6页
目的探讨剩余稀释标本涂片细胞形态学复检在新生儿、婴幼儿末梢血预稀释模式三分群血常规检查中的可靠性。方法对新生儿、婴幼儿末梢血血常规检查标本以Sysmex-kx-21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预稀释模式进行检测,并对筛查的结果进行手工复检;... 目的探讨剩余稀释标本涂片细胞形态学复检在新生儿、婴幼儿末梢血预稀释模式三分群血常规检查中的可靠性。方法对新生儿、婴幼儿末梢血血常规检查标本以Sysmex-kx-21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预稀释模式进行检测,并对筛查的结果进行手工复检;对剩余稀释标本的手工复检以离心沉淀或静置沉淀的方式进行浓缩与涂片瑞氏染色,镜检至少观察200个白细胞,同时每例检查补充末梢血直接涂片1~2张瑞氏染色镜检作为细胞形态学复检比对的金标准。结果根据复检规则对仪器法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到真阳性率为4.6%,假阳性率为20.3%,真阴性率为74.0%,假阴性率为1.1%,复检率为24.9%,仪器法测定的敏感度为18.3%,特异度为98.6%,阳性预测值为81.3%,阴性预测值为78.5%,准确性为78.6%;两种涂片方式复检结果一致(P>0.05)。结论基层单位末梢血预稀释模式三分群血常规检查简易形态复检能为新生儿、婴幼儿门诊保健和临床医疗提供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涂片 稀释标本涂片 末梢血 预稀释模式 三分群 血常规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和使用健康档案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被引量:30
5
作者 李莉 徐哲峰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4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 为了探讨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途径和方法。方法 从社区卫生工作的实际出发 ,参照国内文献 ,分析建立健康档案的意义、内容、基本要求以及存在的现状 ,寻求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的方法。结果 健康档案内容和格式应标准化 ,管理... 目的 为了探讨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途径和方法。方法 从社区卫生工作的实际出发 ,参照国内文献 ,分析建立健康档案的意义、内容、基本要求以及存在的现状 ,寻求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的方法。结果 健康档案内容和格式应标准化 ,管理和利用应计算机化与网络化。结论 建立和用活健康档案是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基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档案 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工作 方法 国内 管理 文献 途径 结论 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防治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陈丹 黄平 华健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6期561-562,共2页
糖尿病肾病(DN)属于中医“消渴”、“水肿”的范畴,早期病变表现为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继之出现临床蛋白尿并渐伴随有不断加重的。肾功能异常,最后可因慢性肾衰竭而死亡,是终末期肾衰竭和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但其确切... 糖尿病肾病(DN)属于中医“消渴”、“水肿”的范畴,早期病变表现为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继之出现临床蛋白尿并渐伴随有不断加重的。肾功能异常,最后可因慢性肾衰竭而死亡,是终末期肾衰竭和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但其确切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可能与多种因素参与有关:如糖、脂代谢紊乱,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多元醇旁路激活,细胞因子,氧化应激及遗传因素等。既往研究表明多种中药及其提取物对DN的防治有显著疗效,现就其在防治DN的应用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单味中药 提取物 防治 终末期肾衰竭 微量白蛋白 肾功能异常 慢性肾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辐射剂的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被引量:13
7
作者 吴红星 杨剑婷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抗辐射剂 研究现状 文献综述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50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香萍 陈美华 +1 位作者 姚芳 袁黎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1年第4期321-321,共1页
1临床资料 90例均来自我院2007-02~2010-02中医妇科、产科门诊及住院病人,分成对照组40例,治疗组50例,两组年龄、孕次、产次、平均停经天数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 1临床资料 90例均来自我院2007-02~2010-02中医妇科、产科门诊及住院病人,分成对照组40例,治疗组50例,两组年龄、孕次、产次、平均停经天数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早期先兆流产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经统计学处理 临床资料 中医妇科 住院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用药与术后排尿困难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9
9
作者 祝剑敏 《河北医学》 CAS 2001年第6期563-563,共1页
关键词 硬膜外麻群 手术前用药 手术后 排尿困难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加健康教育控制血压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力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7期992-993,共2页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患者 药物治疗 健康教育 控制血压 心理社会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 治疗效果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多发性糖尿病神经病变——附45例西药对照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黎 李莉 《浙江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92-192,共1页
关键词 加味补阳还五汤 多发性 糖尿病神经病变 西药 对照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40例——附西药治疗30例对照观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黎 《浙江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473-473,共1页
笔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40例,并与西医治疗30例对照观察,现将观察情况介绍于下。1 一般资料全部70例均来自本院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40例中,男15例,女25例,年龄50~60岁;对照组30例中,男11... 笔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40例,并与西医治疗30例对照观察,现将观察情况介绍于下。1 一般资料全部70例均来自本院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40例中,男15例,女25例,年龄50~60岁;对照组30例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51~60岁。经统计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糖尿病 胃轻瘫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利湿化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210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贾美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96-97,共2页
自2002--2005年,笔者用扶正利湿化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21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扶正 利湿化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疏肝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贾美君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医药疗法 补肾疏肝化瘀法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Bmi-1和C—myc检测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月萍 金敏 +1 位作者 张兴翔 王敏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3期537-538,541,共3页
目的探讨P16、Bmi-1和C—myc表达在宫颈癌(SC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44例,SCC患者37例和健康体检(对照组)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其组织中P16、Bmi-1和C—... 目的探讨P16、Bmi-1和C—myc表达在宫颈癌(SC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44例,SCC患者37例和健康体检(对照组)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其组织中P16、Bmi-1和C—myc的表达水平。结果P16、Bmi-1和C—myc在对照组标本中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CIN及SCC组,CINI组阳性率显著低于CINⅡ、CINⅢ及SCC组Bmi-1和C—myc在CINⅡ组阳性率显著低于SCC组,Bmi—1在CINⅢ组阳性率显著低于SCC组(P〈0.05)。P16、Bmi-1和C—myc在SCC组Ⅰ~Ⅱ期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Ⅲ~Ⅳ期,P16在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单独检测敏感度较低,联合检测能达到89.19%。结论P16、Bmi-1和c—myc表达水平与SCC发生及发展相关,可作为宫颈CIN分级与SCC早期诊断的重要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 BMI-1 C—myc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菟参固胎饮治疗先兆流产60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贾美君 《浙江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菟参固胎饮 先兆流产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祝剑敏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141-141,共1页
目的:了解下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切口处理、预防及护理。方法:病例回顾性调查。结果:施行下腹部手术患者189例,发生手术切口脂肪液化4例,发生率2.12%。结论:手术操作规程、切口方式、缝合技术等有关因素,是预防术后切口... 目的:了解下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切口处理、预防及护理。方法:病例回顾性调查。结果:施行下腹部手术患者189例,发生手术切口脂肪液化4例,发生率2.12%。结论:手术操作规程、切口方式、缝合技术等有关因素,是预防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切口 脂肪液化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络病论治输卵管积水30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美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139-139,共1页
自2003—2005年,笔者采用自拟荔橘通络汤内服加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积水3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输卵管积水 从络病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口服加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119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钟浩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1年第5期428-428,共1页
1-般资料 本组199例为2008-01~2010-01门诊病人,其中男性85例,女性114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81岁,平均63岁;病程半年以内的42例,半年~5年132例,5年以上25例。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外敷治疗 中药口服 门诊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17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顾农 谢志杰 +1 位作者 陈纪海 张国静 《江西中医药》 2013年第11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及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功能性胃排空障碍34例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各17例,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效果...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及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功能性胃排空障碍34例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各17例,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的效果(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疗效显著,应尽量避免再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后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