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吴丽媛 刘文广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3期143-145,149,共4页
目的探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 目的探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心理干预、药物指导、社会技能训练、健康教育等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服药依从率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各项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达9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服药依从率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疾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综合护理 服药依从性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培酮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洁琼 唐伟 +3 位作者 刘家洪 吴冰洁 黄瑜 梁芸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20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3)、干预组(n=43)。两组患者均予利培...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3)、干预组(n=43)。两组患者均予利培酮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对症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9.8%,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率为9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服药依从率76.7%,组间对比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物质生活、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干预组患者的物质生活、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服药依从性,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综合护理干预 依从性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吴丽媛 刘文广 +2 位作者 章金良 王颖 张素娟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34期138-141,共4页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5月入住我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综合干预组,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护理,综合干预组实施...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5月入住我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综合干预组,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护理,综合干预组实施包括心理护理、康复训练、家庭及社会支持等综合护理,两组均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IPROS中的工疗情况、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讲究卫生能力、关心和兴趣各项评分及GQOLI-74中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各项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后,结果显示,综合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出院时的IPROS中的工疗情况、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讲究卫生能力、关心和兴趣各项评分分别较入院时显著降低,且综合干预组IPROS中的工疗情况、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讲究卫生能力、关心和兴趣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出院时的GQOLI-74中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各项评分分别较入院时显著提高,且综合干预组GQOLI-74中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促进疾病康复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使其尽早恢复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慢性精神分裂症 康复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洁琼 唐伟 +6 位作者 刘家洪 吴冰洁 章飞雪 黄瑜 梁芸 戴琼瑜 洪中秋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5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住院药物治疗和护...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住院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上述常规住院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实施综合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药物指导、自我管理、社会支持、健康教育。研究周期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RBANS评分中的各项评分及STROOP评分分别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SF-36各项评分分别显著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患者的SF-36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促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综合护理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氧疗法对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引起的记忆功能损伤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德沈 叶敏捷 +3 位作者 陈远岭 章飞雪 李方敏 刘家洪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5期587-589,共3页
目的研究常压氧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抽搐电痉挛治疗(MECT)对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在每次行MECT后予常规处理,试验组在每次MECT治疗后行常压氧吸氧处理... 目的研究常压氧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抽搐电痉挛治疗(MECT)对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在每次行MECT后予常规处理,试验组在每次MECT治疗后行常压氧吸氧处理。进行治疗前、治疗后及结束治疗后4周各阶段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并用韦氏记忆量表(WMS)进行记忆测试。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后、结束治疗后4周与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结束后4周PANSS分别为17.0±3.1和11.0±2.9,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9.3±2.9和13.8±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结束治疗后4周一般病理症状评分为24.9±2.8,低于对照组29.3±2.2(P<0.05);试验组治疗后4周再认和图片评分分别为11.8±1.9和14.2±3.0,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4±1.2和11.8±1.5)(P<0.05);试验组治疗后4周联想和背数评分分别为15.6±1.2和15.7±2.5,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3.3±1.8和13.5±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压氧疗法能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MECT引起的记忆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 常压氧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外周血BDNF与认知功能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温亚平 刘小彩 +3 位作者 郑克 陈远岭 刘洪杨 惠李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7期8-11,共4页
目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外周血BDNF水平与认知功能间相关性行观察与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为治疗组,并选择同期正常人群150例为对照组,均用ELISA测定患者外周血BDNF水平,并比较两组PANSS、... 目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外周血BDNF水平与认知功能间相关性行观察与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为治疗组,并选择同期正常人群150例为对照组,均用ELISA测定患者外周血BDNF水平,并比较两组PANSS、CPT与WCST得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WCST总应答数、WCST持续错误数、WCST随机错误数均较高(P〈0.05),WCST正确反应数、WCST完成分类数较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外周血BDNF与WCST随机错误数、持续性错误和总应答数呈明显负相关,CPT指标、完成分类数与BDNF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对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具有执行功能受损与血清BDNF下降情况,患者认知功能与外周血血清BDNF水平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外周血 认知功能 BDNF 执行功能 正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薰洗治疗老年期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洪沪津 徐枝楼 何丽洁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25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薰洗治疗老年期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7例老年期精神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配合中药薰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失眠症疗效评定... 目的探讨中药薰洗治疗老年期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7例老年期精神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配合中药薰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失眠症疗效评定标准等来评价患者的精神症状、认知功能、镇静催眠药物使用情况及睡眠状况的改善情况。结果中药薰洗对老年期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症状除思维障碍以外的其他症状的改善都有效果(P<0.05),对老年期精神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无差异(P>0.05),治疗组睡眠改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睡眠改善有效率为65.3%;中药薰洗对老年期精神病患者镇静催眠的使用率由63%降到21%。结论中药薰洗能改善老年期精神病患者的睡眠状态,从而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无明显副作用和依赖性,操作简单方便,适合长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薰洗 老年期精神病 精神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41
8
作者 章飞雪 于燕燕 +8 位作者 徐枝楼 戴晓知 黄瑜 王莲群 王晓秋 张素娟 何丽洁 洪中秋 黄建莉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1期128-130,133,共4页
为了提高精神科病房基础护理质量,我院护理部在精神科开展了围绕"如何提高基础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各圈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应用品管手法对临床基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 为了提高精神科病房基础护理质量,我院护理部在精神科开展了围绕"如何提高基础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各圈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应用品管手法对临床基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对策、持续改进。通过品管圈活动,增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发挥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进了基础护理工作缺陷和问题,提高了基础护理管理效率和质量,确保护理安全。实施后全院精神科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综合平均分[92.6%、(97.60±0.38)]均较实施前[73.7%、(92.03±0.74)]显著提高,2011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0.36%)较2010年(0.80%)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科 基础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 品管圈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HAMD-17评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素娟 徐枝楼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29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HAMD-17评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60例,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随机对症护理,干预组着重实施以心理...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HAMD-17评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60例,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随机对症护理,干预组着重实施以心理护理干预为主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HAMD-17评分及生存质量各项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HAM阅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第6个月、第12个月,干预组患者的HAM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宰匀韵-匝韵蕴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干预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降低HAMD-17评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HAMD-17评分 生存质量 综合性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实践 被引量:74
10
作者 章飞雪 王莲月 +3 位作者 于燕燕 李云霞 徐枝楼 黄建莉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27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以自愿报名方式先后成立11个QCC,共118名护理人员参加,医院及时请有关专家来院培训与辅导,帮助圈员掌握“品管圈”知识与手法,使各圈按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以自愿报名方式先后成立11个QCC,共118名护理人员参加,医院及时请有关专家来院培训与辅导,帮助圈员掌握“品管圈”知识与手法,使各圈按期顺利完成。在活动开展前后用自制评分表对参与“品管圈”活动的每位圈员进行综合素质调查,内容包括运用QCC手法、团队凝聚力、积极性、沟通协调、自信心、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参与管理意识8项,每项分值1~5分。结果经过1年的实践,分别统计各项素质分值,计算出每圈及总体平均分值并与活动前比较,每项均有一定程度的成长,活动前后所有参与人员每项分值总和的平均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过“品管圈”活动,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得到显著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品管圈活动 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颖 徐枝楼 +1 位作者 侯先芹 张素娟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5期145-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入住我院确诊的老年抑郁症患者84例作为观察对象,全部入选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两组均予西酞普...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入住我院确诊的老年抑郁症患者84例作为观察对象,全部入选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两组均予西酞普兰初始剂量20 mg,渐加量至40 mg,每日1次,口服,疗程6周。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对症护理;干预组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生活护理、安全护理、社会家庭支持干预、健康教育。结果治疗后,干预组的有效率为90.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3.8%,干预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应用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 西酞普兰 综合性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护理模式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莲群 侯先芹 +2 位作者 刘文广 郭红勤 朱丹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4期149-152,156,共5页
目的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老年精神科病房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协同模式护理组(协同组,n=50)和常规康复护理组(... 目的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老年精神科病房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协同模式护理组(协同组,n=50)和常规康复护理组(对照组,n=50),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ADL评分、ESCA评分、PANSS评分、SF-36评分、临床疗效。结果协同组患者的MMSE评分、ESC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ANSS量表中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躯体、情绪角色功能、躯体、心理健康、躯体疼痛、精力及总体健康、社会功能评分、SF-36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的总有效率98.0%(4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38/50)(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较常规康复护理更能有效提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护理模式 阿尔茨海默病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