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外科修补方案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7
1
作者 吴佳莹 张文渊 黄筱竑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3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与经阴道修补术式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PCSD)患者月经时间、宫内妊娠率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PCSD患者共100例,根据手术方案差异分为A组(50例)和B组(50例),分别采用宫腹腔镜联...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与经阴道修补术式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PCSD)患者月经时间、宫内妊娠率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PCSD患者共100例,根据手术方案差异分为A组(50例)和B组(50例),分别采用宫腹腔镜联合修补术式和经阴道修补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住院时间、月经时间恢复效果、治疗前后憩室宽度和深度、随访宫内妊娠率及复发率。结果 B组患者手术用时明显优于A组(P<0.05);A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B组(P<0.05);两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月经时间恢复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憩室宽度和深度明显短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憩室宽度和深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内宫内妊娠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修补方案治疗PCSD总体疗效接近,但宫腹腔镜联合修补术式有助于降低医源性创伤程度,减少术后阴道流血和住院时间,而经阴道修补术式则操作更为简便,手术难度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PCSD) 宫腔镜 腹腔镜 经阴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对围绝经期子宫全切妇女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吴佳莹 张文渊 黄筱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0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究生物反馈电刺激对围绝经子宫全切妇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98例围绝经期子宫全切治疗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训练联... 目的探究生物反馈电刺激对围绝经子宫全切妇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98例围绝经期子宫全切治疗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训练联合雌三醇阴道给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辅以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张力情况、盆腔脏器脱垂情况及压力性尿失禁(SUI)分度。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阴道收缩压(VSP)、阴道静息压(VRP)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VSP、VRP及PT较治疗前均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VSP、VRP及P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VSP、VRP及PT高于对照组。治疗后3及6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盆腔脏器脱垂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阴道、膀胱及直肠脱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3和6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SUI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SUI分度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围绝经期子宫全切治疗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综合康复疗法较盆底肌训练联合雌三醇阴道治疗能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张力和尿失禁情况,降低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子宫全切术 盆底肌训练 雌三醇 生物反馈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诊治绝经后子宫出血1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袁慧琴 钱晓燕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49-851,共3页
关键词 绝经后子宫出血 宫腔镜诊治 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子宫内膜癌 宫腔镜检查 细胞涂片检查 诊断性刮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例源于胃肠道卵巢转移癌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黄筱竑 章彤华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48-149,共2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癌卵巢转移的临床特征,指导临床诊疗。方法回顾分析42例源于胃肠道卵巢转移性癌的临床特征、病理改变、治疗情况。结果42例中来自胃29例,肠道13例,平均年龄42.4岁;临床以盆腔包块,腹痛、腹胀不适症状为主;术前确诊29例(69... 目的探讨胃肠道癌卵巢转移的临床特征,指导临床诊疗。方法回顾分析42例源于胃肠道卵巢转移性癌的临床特征、病理改变、治疗情况。结果42例中来自胃29例,肠道13例,平均年龄42.4岁;临床以盆腔包块,腹痛、腹胀不适症状为主;术前确诊29例(69%),误诊13例(31%);生存6月、1年、2年、3年分别为35例(83.3%)、15例(35.7%)、5例(11.9%)、2例(4.8%),其中8例行原发病灶和卵巢转移瘤同时根治性切除1年生存率87.5%。结论卵巢转移癌发病年龄较轻,术前误诊率高,预后差,联合根治手术和化疗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转移癌 诊治分析 卵巢转移性癌 临床特征 根治性切除 卵巢转移瘤 胃肠道癌 临床诊疗 回顾分析 病理改变 治疗情况 平均年龄 盆腔包块 不适症状 原发病灶 发病年龄 根治手术 生存率 误诊率 预后差 术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良性病变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黄筱竑 章彤华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第6期408-410,共3页
腹腔镜手术对组织损伤小,患者活动早,恢复快,因而理论上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发生率低。1996年Patel等^[1]报道,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DVT的发病率为55%,引起临床极大关注。Oshea等^[2]首次报道21例腹腔镜子... 腹腔镜手术对组织损伤小,患者活动早,恢复快,因而理论上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发生率低。1996年Patel等^[1]报道,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DVT的发病率为55%,引起临床极大关注。Oshea等^[2]首次报道21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2例(9.52%)发生DV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良性病变 腹腔镜 下肢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酶A及其抑制剂TIMP-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文渊 丁盛娣 +1 位作者 黄筱纮 沈俊俊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3期5-8,16,F0003,共6页
目的研究明胶酶A及其抑制剂(TIMP-1)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7例子宫颈癌组织标本,31例CIN组织标本,31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明胶酶A及其抑制剂(TIMP-1)的阳性表达。结果明胶酶A、TIM... 目的研究明胶酶A及其抑制剂(TIMP-1)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7例子宫颈癌组织标本,31例CIN组织标本,31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明胶酶A及其抑制剂(TIMP-1)的阳性表达。结果明胶酶A、TIMP-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85%、57.45%,在CIN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26%、19.35%,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8%、6.45%;明胶酶A在三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80,P=0.00)。TIMP-1因子在三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516,P=0.00)。明胶酶A及TIMP-1在宫颈癌有无淋巴转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明胶酶A及TIMP-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生长类型、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组织类型、患者年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明胶酶A高表达与宫颈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有较密切关系,明胶酶A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酶A TIMP-1 基质金属蛋白酶 子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例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体会 被引量:8
7
作者 简会琴 龚小丽 《北京中医药》 2008年第9期750-751,共2页
目的通过对52例手足口病的护理,探讨手足口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52例患儿进行消毒隔离,对口腔、皮肤、心理等实施护理及病情观察。结果52例患儿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应实施消毒隔离措施,进行有效的治... 目的通过对52例手足口病的护理,探讨手足口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52例患儿进行消毒隔离,对口腔、皮肤、心理等实施护理及病情观察。结果52例患儿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应实施消毒隔离措施,进行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手足口病 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8例产褥感染妇女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调查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文渊 丁盛娣 吴佳莹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4期661-662,665,共3页
目的分析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人支原体(Mh)、沙眼衣原体(CT)、细菌感染与产褥感染的关系,总结减少及预防产褥感染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分娩发生产褥感染的15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别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 目的分析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人支原体(Mh)、沙眼衣原体(CT)、细菌感染与产褥感染的关系,总结减少及预防产褥感染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分娩发生产褥感染的15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别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细菌培养及衣原体检测,根据药敏给予相应的治疗,分析产妇的感染情况。结果158例患者中62例患者(39.24%)支原体培养阳性,30例患者(18.99%)细菌培养呈阳性,12例患者(7.59%)农原体检测呈阳性;非衣原体、支原体及细茵感染为9例(570%)。以上四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是产褥感染的高危因素,需加强妇女阴道炎的诊治,减少病原菌,切断感染途径,减少及预防产褥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培养及药敏 衣原体属 细菌 产褥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4v6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文渊 丁盛娣 黄筱纥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2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CD44v6因子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率及子宫内膜癌CD44v6的表达与临床各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三步法操作染色检测子宫内膜癌标本36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标... 目的探讨CD44v6因子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率及子宫内膜癌CD44v6的表达与临床各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三步法操作染色检测子宫内膜癌标本36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标本2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标本20例中CD44v6的表达,将子宫内膜癌组中CD44v6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各临床病理特征间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CD44v6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D44v6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子宫肌层侵袭深度之间无相关性(p〉0.05),但与有无淋巴结转移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CD44v6蛋白的高表达促进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降低CD44v6表达可望成为子宫内膜癌治疗新的靶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CD44V6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在幼女阴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袁慧琴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12期1259-1259,共1页
关键词 疾病诊治 宫腔镜 阴道 幼女 诊断治疗 疾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中HPV感染与Rap1GAP基因及蛋白水平改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薇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20期37-40,共4页
目的研究宫颈癌中HPV感染与Rap1GAP基因及蛋白水平改变的关系。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0例宫颈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正常宫颈组织7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对象的宫颈组织进行DNA提取、总RNA提取、cDNA合成、PCR反应扩增。并检测HPV感染、Rap1... 目的研究宫颈癌中HPV感染与Rap1GAP基因及蛋白水平改变的关系。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0例宫颈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正常宫颈组织7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对象的宫颈组织进行DNA提取、总RNA提取、cDNA合成、PCR反应扩增。并检测HPV感染、Rap1GAP基因外显子E11和E19缺失率、Rap1GAP mRNA表达及Rap1GAP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HPV感染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V阳性和阴性组E11和E19的缺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p1GAP mRNA、Rap1GAP蛋白在观察组HPV阳性组组织中的表达率、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HPV阴性组(P<0.05)。宫颈癌中HPV感染与Rap1GAP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578),与Rap1GAP蛋白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554)。结论宫颈癌中HPV感染与Rap1GAP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与Rap1GAP蛋白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HPV感染 Rap1GAP基因 Rap1GAP蛋白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惠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2年第8期1250-1250,共1页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切口 子宫内膜异位症 治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中期因子增强SMMC 7721细胞对5-Fu耐药及可能机制研究
13
作者 慎华平 徐杰伟 +5 位作者 朱霄峰 邱建 魏云海 张国雷 黄惠莲 严强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8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中期因子(MK)增强SMMC 7721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耐药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SMMC 7721细胞转染pIRES2-EGFP-MK重组质粒过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MK mRNA和蛋白的表达。5-Fu处理后,采用... 目的探讨过表达中期因子(MK)增强SMMC 7721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耐药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SMMC 7721细胞转染pIRES2-EGFP-MK重组质粒过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MK mRNA和蛋白的表达。5-Fu处理后,采用MTT法检测SMMC 7721细胞对5-Fu的耐药。采用WB法检测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NF-κB及Bcl-2、survivin、caspase-3的表达。结果将SMMC 7721细胞转染pIRES2-EGFP-MK重组质粒过表达后,MK 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ConC组细胞对5-Fu的IC50显著高于Con-A组、Con-B组[(27.36±4.31)mg/L vs (4.57±0.34)mg/L,(4.96±0.46)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Con-A组、Con-B组比较,Con-C组细胞p-PI3K(0.66±0.04 vs 0.35±0.03,0.57±0.03)、p-Akt (0.31±0.02 vs 0.17±0.02、0.25±0.02)、NF-κB (0.63±0.05 vs 0.27±0.02,0.53±0.04)、Bcl-2(0.42±0.04 vs 0.13±0.01, 0.38±0.04)、survivin(0.58±0.04 vs 0.18±0.02,0.51±0.04)呈现高表达,caspase-3(0.41±0.04vs 0.88±0.06,0.43±0.03)呈现低表达(P<0.05)。结论过表达MK可增强SMMC 7721细胞对5-Fu耐药,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SMMC 7721细胞 中期因子 5-氟尿嘧啶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二醇和孕酮对双侧卵巢切除小鼠子宫局部巨噬细胞及M-CSF表达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姚国荣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8期22-25,40,共5页
目的分析雌二醇和孕酮对双侧卵巢切除小鼠子宫内膜巨噬细胞及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双侧卵巢切除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雌激素组和孕激素组,对照组小鼠皮下注射芝麻油0.1 m L,雌激素组皮下注射雌二醇(100 ng/... 目的分析雌二醇和孕酮对双侧卵巢切除小鼠子宫内膜巨噬细胞及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双侧卵巢切除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雌激素组和孕激素组,对照组小鼠皮下注射芝麻油0.1 m L,雌激素组皮下注射雌二醇(100 ng/只),孕激素组皮下注射孕酮(2 mg/只),分析各组小鼠子宫内膜巨噬细胞的数量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表达强度。结果雌激素组和孕激素组小鼠子宫内膜巨噬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7.35,P<0.05,t雌激素6 h=9.21,t雌激素24 h=9.32,t孕激素6 h=9.56,t孕激素24 h=8.94);雌激素组与孕激素组小鼠子宫内膜M-CSF表达6 h、24 h后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03,P<0.05,t雌激素6 h=224.14,t雌激素24 h=218.15,t孕激素6 h=15.72,t孕激素24 h=13.44)。结论雌二醇和孕酮都对子宫内膜巨噬细胞有趋化作用,并可以诱导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孕酮 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女外阴阴道炎72例临床诊治分析
15
作者 朱丽明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2期204-204,共1页
关键词 外阴阴道炎 诊治分析 幼女 临床 阴道组织 妇科疾病 青春期前 诊治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花粉用于可疑宫外孕56例分析
16
作者 钱晓燕 章彤华 袁惠琴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5期402-402,共1页
关键词 天花粉 异位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附3例报告)
17
作者 孙惠瑛 《医药论坛杂志》 2000年第12期2-3,共2页
关键词 妊娠 格林巴利综合征 并发症 Wil克氏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镜检查宫颈病变316例分析
18
作者 徐彬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5年第3期91-91,共1页
关键词 妇幼卫生 阴道镜 宫颈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保留灌肠加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虹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6期364-364,共1页
关键词 子宫附件炎 物理疗法 慢性盆腔炎 中药灌肠 微波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同种异体输血对晚期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潜在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逢佳 黄筱竑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7期1161-1163,共3页
对晚期卵巢癌,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原则是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足疗程紫杉类和铂类联合化疗的标准方式,以减少肿瘤体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1,2].肿瘤减灭术中切除范围较广、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出血多,... 对晚期卵巢癌,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原则是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足疗程紫杉类和铂类联合化疗的标准方式,以减少肿瘤体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1,2].肿瘤减灭术中切除范围较广、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出血多,围手术期输血是纠正失血贫血的有效方式,可增强患者手术耐受力、保障手术安全、促使术后刀口愈合和身体恢复,肿瘤减灭术围手术期患者常需要输血治疗[3].异体输血对卵巢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探讨同种异体输血对晚期卵巢癌患者远期生存的影响对改善围手术期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行肿瘤减灭术的晚期卵巢癌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同种异体输血和自体输血,探讨2者免疫功能和生存期的差异,旨在为晚期上皮卵巢癌的围手术期管理提供参考数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卵巢癌 同种异体输血 围手术期管理 围手术期输血 联合化疗 肿瘤体积 切除范围 紫杉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