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风假肢使用者残肢溃疡的手术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严良斌 张国成 +2 位作者 钱坚革 居建文 徐超广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1期1078-1079,共2页
目的观察麻风假肢使用者残肢溃疡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残肢缩短和增生骨组织切除手术治疗残肢溃疡73例。结果术后残肢创面Ⅰ期愈合,随访3~12年,70例患者残肢未见新发和复发溃疡;3例残肢新发溃疡,经清创、休息、制动、维修假肢及更... 目的观察麻风假肢使用者残肢溃疡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残肢缩短和增生骨组织切除手术治疗残肢溃疡73例。结果术后残肢创面Ⅰ期愈合,随访3~12年,70例患者残肢未见新发和复发溃疡;3例残肢新发溃疡,经清创、休息、制动、维修假肢及更换内层垫,溃疡愈合未复发。结论外科手术切除残肢局部骨组织改变残端压力的分布,术后教患者掌握日常防护知识并坚持自我护理,可避免残肢溃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 假肢 残肢溃疡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风畸残患者术前心态的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严良斌 张国成 +1 位作者 钱坚革 徐超广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0期986-987,共2页
目的了解麻风畸残患者术前的心态及对术后效果的期望。方法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麻风病防治研究室的调查表,以问卷和面谈的方法对9省(区)拟接受国家彩票公益金麻风畸残手术矫治项目的937例麻风畸残者进行调查。结果麻风畸残... 目的了解麻风畸残患者术前的心态及对术后效果的期望。方法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麻风病防治研究室的调查表,以问卷和面谈的方法对9省(区)拟接受国家彩票公益金麻风畸残手术矫治项目的937例麻风畸残者进行调查。结果麻风畸残患者不配合手术的原因:收费(79.19%)和不了解国家的免费救治政策(64.78%)、害怕手术(48.88%)、对畸残有掩饰心理(46.43%)和担心术后暴露自己的身份(45.57%)、畸残后绝望意念(43.86%)、不了解手术效果(37.46%)、认为畸残是麻风的必然结果(32.98%)和以年龄不适合为由拒绝手术(30.63%)。90%以上患者期望术后改善身体功能、在家庭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减少帮助量和获得心理稳定,对回归职业的期望值不是很高。结论手术之前医务人员了解和掌握麻风畸残患者的心理状态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病 残疾 心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视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茅剑强 钱坚革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228-229,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透视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为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目的研究分析透视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为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抽剥手术,实验组患者给予透视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后,实验组患者中,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4.4%。对照组患者中,6例患者复发。可得,对照组患者复发率(13.3%)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对应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0.23±1.52)mL,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32.19±2.34)mL。可得,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和切开长度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视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较好,复发率较低,能够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视引导 聚桂醇泡沫硬化剂 下肢静脉曲张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聚左旋乳酸在体表软组织充填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7
4
作者 董诚挚(综述) 朱辉(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182-185,共4页
聚左旋乳酸(Poly-L-lactin acid,PLLA)在医学领域已有充分应用。2004年,美国FDA批准塑然雅注射用聚左旋乳酸作为一种填充材料治疗与艾滋病相关的面部萎缩。此后,多个注射用聚左旋乳酸品牌相继在不同国家或地区获批上市。近年来,注射用... 聚左旋乳酸(Poly-L-lactin acid,PLLA)在医学领域已有充分应用。2004年,美国FDA批准塑然雅注射用聚左旋乳酸作为一种填充材料治疗与艾滋病相关的面部萎缩。此后,多个注射用聚左旋乳酸品牌相继在不同国家或地区获批上市。近年来,注射用聚左旋乳酸被用来改善多部位软组织凹陷或缺失引起的外观不满意。本文从注射用聚左旋乳酸理化性质、基本原理、制备工艺、使用方法、临床疗效、安全性等方面对聚左旋乳酸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左旋乳酸 注射物 填充材料 软组织缺失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扫描系统用于评价细胞辅助自体脂肪移植术的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董诚挚 龙云 +3 位作者 雷蒙德·伍 胡祥 何毅欣 朱辉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9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扫描系统评价细胞辅助自体脂肪移植(CAL)面部填充效果及其对脂肪成活率的影响。方法2016年2—5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整形外科门诊要求行自体脂肪移植面部填充患者中选出14例,其中7例行CAL面部填充(CAL组),CAL组患者取部分... 目的探讨三维扫描系统评价细胞辅助自体脂肪移植(CAL)面部填充效果及其对脂肪成活率的影响。方法2016年2—5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整形外科门诊要求行自体脂肪移植面部填充患者中选出14例,其中7例行CAL面部填充(CAL组),CAL组患者取部分新鲜脂肪组织送实验室制备血管基质片段,将血管基质片段与脂肪混合后移植;7例行传统自体脂肪移植(对照组)。13例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行三维面部扫描,建立面部数字模型,计算移植脂肪成活率。结果CAL组平均脂肪移植量13.86 ml,对照组平均脂肪移植量12.14 ml,两组比较脂肪移植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三维扫描系统计算,CAL组患者平均脂肪成活率37.82%,对照组患者平均脂肪成活率27.54%,两组脂肪成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扫描系统能够提供面部脂肪移植术后的脂肪体积等相关数据,能够计算脂肪成活率。细胞辅助自体脂肪移植可能增加移植脂肪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自体 脂肪组织 美容技术 比较研究 三维扫描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