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普液基细胞学联合肿瘤标记物检测在恶性胸腹水诊断中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傅燕萍 王伟 +3 位作者 王诚 王宁 刘芳 刘喜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6-627,共2页
关键词 胸腹水 液基细胞学 肿瘤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汁染色在组织切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喜波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1253-1253,共1页
墨汁染色通常用于检查脑脊液或分泌物涂片中的隐球菌,具有方便、快速、节约成本等优点,是涂片中检查隐球菌感染的首选方法。本文把墨汁染色应用于组织切片检查隐球菌感染,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墨汁染色 隐球菌病 显微切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针穿刺诊断囊性乳腺癌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喜波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1204-1204,共1页
患者,女性,44岁,发现右侧乳房肿块1年.查体,右侧乳房外侧象限可及一约8cm×7cm大小肿块,质地中等,边界清,无压痛,可活动,右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左侧乳房未及明显肿块.乳腺钼靶摄片考虑为右侧乳房巨大纤维腺瘤.诊断:右侧乳房肿瘤... 患者,女性,44岁,发现右侧乳房肿块1年.查体,右侧乳房外侧象限可及一约8cm×7cm大小肿块,质地中等,边界清,无压痛,可活动,右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左侧乳房未及明显肿块.乳腺钼靶摄片考虑为右侧乳房巨大纤维腺瘤.诊断:右侧乳房肿瘤,考虑乳腺癌或肉瘤.细针穿刺检查,抽出棕褐色液体70mL,肿块体积明显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组织检查 针吸 乳腺肿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嗜酸细胞瘤4例诊治分析
4
作者 徐刚 阎家骏 +2 位作者 刘芳 张关富 潘寿华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882-884,共3页
目的探讨肾脏嗜酸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报告4例肾脏嗜酸细胞瘤的临床资料,4例均为体检时偶然发现,肿瘤直径2.5~7.5cm,平均4.8cm。术前均诊断为肾癌,3例行肾癌根治术,1例行肾部分切除术。结... 目的探讨肾脏嗜酸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报告4例肾脏嗜酸细胞瘤的临床资料,4例均为体检时偶然发现,肿瘤直径2.5~7.5cm,平均4.8cm。术前均诊断为肾癌,3例行肾癌根治术,1例行肾部分切除术。结果术后4例均痊愈,平均住院时间9.5d,随访8~68个月,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肾脏嗜酸细胞瘤是一种良性的、有着良好预后的肾脏肿瘤,其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无明显特征性表现,术前诊断困难,主要依靠病理检查明确,治疗以保肾手术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嗜酸细胞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导管癌淋巴转移拟态组织芯片的构建
5
作者 刘喜波 孙爱静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944-946,共3页
目的建立一套模拟乳腺导管癌淋巴结转移过程的组织芯片。方法选用16例微小浸润性导管癌标本中的癌旁组织、导管原位癌和微小浸润癌组织;32例无淋巴结转移的浸润性导管癌标本中的非浸润性癌、浸润性癌和淋巴管癌栓以及32例淋巴结转移性... 目的建立一套模拟乳腺导管癌淋巴结转移过程的组织芯片。方法选用16例微小浸润性导管癌标本中的癌旁组织、导管原位癌和微小浸润癌组织;32例无淋巴结转移的浸润性导管癌标本中的非浸润性癌、浸润性癌和淋巴管癌栓以及32例淋巴结转移性浸润性导管癌标本中的非浸润性癌、浸润性癌、淋巴管癌栓和淋巴结转移性癌组织。按肿瘤发生发展的顺序制成组织芯片。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组织芯片所包含的信息和供体蜡块一致,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普通切片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乳腺导管癌淋巴结转移拟态组织芯片,为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G1和BRM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喜波 孙爱静 +2 位作者 王诚 陈丽荣 陈丽荣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91-594,共4页
目的 探讨SWI/SNF催化亚基BRG1/BRM蛋白在前列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前列腺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法配对评价前列腺癌及癌旁组织中BRG1和BRM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BRG1和BRM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 目的 探讨SWI/SNF催化亚基BRG1/BRM蛋白在前列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前列腺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法配对评价前列腺癌及癌旁组织中BRG1和BRM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BRG1和BRM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同一病例中,癌组织BRG1平均免疫反应得分为(57.0±9.8)分,远比前列腺癌旁组织的(19.0±4.1)分高,P=0.000 17,而且这种表达的差异在高级别的肿瘤中更显著;BRM呈现异质性表达,癌组织的平均免疫反应得分为(112±17)分,低于癌旁组织的(151±19)分,P=0.0047;同一病例的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BRG1和BRM表达相反;大肿瘤组中癌组织BRG1的平均免疫反应得分与相应癌旁组织的比值明显高于小肿瘤组(P=0.0112).结论 SWL/SNF复合物蛋白BRG1和BRM的异常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BRG1的表达增强可能促进前列腺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