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巢肿瘤快速冰冻切片212例病理诊断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章骞 高明 +1 位作者 蔡红光 包磊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888-1889,共2页
目的:探讨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1年~2005年绍兴市妇幼保健院212例卵巢肿瘤术中冰冻切片诊断与术后石蜡切片诊断的符合情况。结果:利用冰冻切片诊断卵巢肿瘤与石蜡切片比较。冰冻切片诊断... 目的:探讨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1年~2005年绍兴市妇幼保健院212例卵巢肿瘤术中冰冻切片诊断与术后石蜡切片诊断的符合情况。结果:利用冰冻切片诊断卵巢肿瘤与石蜡切片比较。冰冻切片诊断的确诊率为94.34%,共有12例冰冻切片诊断错误,误诊率为5.66%。结论: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是术中确定卵巢肿瘤性质的有效方法,临床医师与病理医师团结协作是提高诊断准确性的有效途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快速冰冻切片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2例绝经后子宫出血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惠英 包磊 蔡红光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8-429,共2页
关键词 绝经后子宫出血 病理分析 临床 子宫异常出血 病因诊断 病理检查 出血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腹膜原发性苗勒管混合瘤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包磊 蔡红光 杨惠英 《浙江临床医学》 2002年第10期732-734,共3页
目的 观察女性腹膜原发性苗勒管混合瘤临床病理特点 ,探讨其组织发生、肿瘤类型及诊断要点。方法 用普通形态学结合免疫组化染色标记观察4例腹膜原发性苗勒管混合瘤的形态特点及肿瘤细胞对Vim、Act、CK以及ER、PR、CA125的表达情况。结... 目的 观察女性腹膜原发性苗勒管混合瘤临床病理特点 ,探讨其组织发生、肿瘤类型及诊断要点。方法 用普通形态学结合免疫组化染色标记观察4例腹膜原发性苗勒管混合瘤的形态特点及肿瘤细胞对Vim、Act、CK以及ER、PR、CA125的表达情况。结果 4例中例1为良性中胚叶混合瘤(囊腺纤维瘤) ,例2为乳头状囊腺纤维瘤 ,部分交界性 ,例3为低度恶性腺肉瘤 ,例4为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免疫组化显示Vim、CK在上皮和间质瘤细胞均有不同程度表达 ,同时对ER和PR也有表达 ,上皮成分尚表达CA125。结论 腹膜原发性中胚叶混合瘤起源于第二苗勒管系统 ,是一类独立的肿瘤 ,其类型包括良性腺纤维瘤 ,交界性以及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组织学特征与生殖系统分化程度相同的同类型肿瘤相一致 ,诊断时应排除生殖系统无同类型肿瘤存在。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中癌瘤成分是影响愈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腹膜原发性苗勒管混合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病理 苗勒型混合瘤 腹膜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温样丘疹病39例临床病理分析
4
作者 杨惠英 包磊 蔡红光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12期1331-1331,共1页
关键词 鲍温样丘疹病 病理分析 临床 皮肤疾病 病理检查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期先天性畸形儿的临床与病理解剖分析——附598例胎婴儿尸解
5
作者 杨惠英 包磊 蔡红光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年第7期72-73,共2页
目的研究围产期胎儿先天性畸形几的发病情况,探讨畸形几畸形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1月~2005年12月225例围产期先天性畸形胎婴儿尸检资料和临床资料。结果64286例围产几,225例胎婴儿患有先天性畸形,尸检畸形检出率为3.... 目的研究围产期胎儿先天性畸形几的发病情况,探讨畸形几畸形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1月~2005年12月225例围产期先天性畸形胎婴儿尸检资料和临床资料。结果64286例围产几,225例胎婴儿患有先天性畸形,尸检畸形检出率为3.5‰,神经系统畸形发病率最高。结论胎儿先天性畸形与孕妇年龄、受孕季节、遗传、环境等因素相关。应加强她们的优生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畸形 临床相关因素 病理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胃型腺癌和癌前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戈文舜 张鹏 +2 位作者 鲁波 耿文 李美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6-489,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子宫颈胃型腺癌(gastric-type endo cervical adenocarcinoma,G-EAC)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G-EAC和5例非典型小叶状子宫颈腺体增生(atypical lobular endocervical glandular hyperplasia,ALEGH)... 目的对比分析子宫颈胃型腺癌(gastric-type endo cervical adenocarcinoma,G-EAC)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G-EAC和5例非典型小叶状子宫颈腺体增生(atypical lobular endocervical glandular hyperplasia,ALEGH)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影像学表现,行HE、AB-PAS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36~75岁,G-EAC和ALEGH平均年龄分别为52.7岁、47岁。7例高危型HPV检测阴性;5例临床表现为阴道排液;影像学皆提示多囊性病变。免疫表型:p16阴性/斑片状阳性(8/8),p53(ALEGH:野生型5/5;G-EAC:突变型1/3),CEA(ALEGH:0/5;G-EAC:2/3),MUC6(ALEGH:5/5;G-EAC:3/3),PAX2(ALEGH:4/5;G-EAC:0/3),DPC4(ALEGH:5/5;G-EAC:0/3),Ki-67热点区平均增殖指数(ALEGH:21%;G-EAC:36.7%),AB-PAS(ALEGH:玫红;G-EAC:玫红/紫蓝)。患者随访1~31个月,1例G-EAC死亡、1例ALEGH进展,余均未见复发。结论子宫颈胃型腺体肿瘤性病变与HPV感染无关,但可伴有HPV相关的上皮病变;筛查子宫颈非HPV依赖性腺癌时需重点关注阴道排液和(或)MRI呈“cosmos”或“microcystic”成像模式者;免疫组化联合特殊染色有助于子宫颈胃型腺体肿瘤性病变的早期诊断,尤其是PAX2和DPC4在G-EAC与ALEGH的鉴别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胃型腺癌 非典型小叶状子宫颈腺体增生 PAX2 DPC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二级库电子系统管理病理科危险化学品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鲁波 李美平 +3 位作者 任丽芳 张鹏 沈寅 包磊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95-996,共2页
医疗机构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是确保本机构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正确贮存、使用、处理及人员安全的根本措施.作者借助医院His系统中的二级库管理对危险化学品实行全流程的动态管控,包括采购、入库、库存、使用等的时间和经办人等全套信息... 医疗机构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是确保本机构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正确贮存、使用、处理及人员安全的根本措施.作者借助医院His系统中的二级库管理对危险化学品实行全流程的动态管控,包括采购、入库、库存、使用等的时间和经办人等全套信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化学品 动态管控 系统管理 医疗机构 效果评价 二级库 病理科 全流程
原文传递
双拼对照法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鲁波 任丽芳 +3 位作者 李美平 沈寅 张鹏 包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7-338,共2页
免疫组化技术是现代病理诊断领域中一项不可缺少的研究与诊断手段,尤其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免疫组化实验中,各实验室会选择不同的检测系统,免疫组化染色的操作方法亦不尽相同.如何在降低成本、保证质量、提高效率... 免疫组化技术是现代病理诊断领域中一项不可缺少的研究与诊断手段,尤其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免疫组化实验中,各实验室会选择不同的检测系统,免疫组化染色的操作方法亦不尽相同.如何在降低成本、保证质量、提高效率的前提下采用更为有效的方法?作者现采用双拼对照法进行染色,效果较好.所谓双拼对照法,就是把两种病变组织合并到一张玻片上,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同一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由于实验的内、外部条件完全相同,结果更具有对比性和可靠性,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拼 对照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印片对易误诊为恶性乳腺良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包磊 蔡红光 +2 位作者 杨惠英 高学忠 俞国宝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34-436,共3页
关键词 恶性乳腺良性病变 诊断 冷冻切片 细胞学诊断 乳腺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化切片褪色再染HE方法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鲁波 包磊 +3 位作者 任丽芳 沈寅 张鹏 钱洁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1-342,共2页
随着人人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病理切片向高等级医院会诊也越来越多,患者不及时归还HE切片及组织蜡块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病理档案资料仅存有一些免疫组化切片,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褪色 再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染色机在制备涂胶载玻片中的改良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鲁波 钱洁芳 +5 位作者 任丽芳 张鹏 沈寅 李美平 戈文舜 包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02-1403,共2页
在日常免疫组化染色中防止组织切片在染色过程中脱落,是免疫组化的重要环节。因此,操作前必须将载玻片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Aminopropyitriethoxyssicane,APES)进行预处理。本科室利用全自动染色机制作涂胶载玻片,效果良好... 在日常免疫组化染色中防止组织切片在染色过程中脱落,是免疫组化的重要环节。因此,操作前必须将载玻片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Aminopropyitriethoxyssicane,APES)进行预处理。本科室利用全自动染色机制作涂胶载玻片,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染色机 涂胶载玻片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耐药基因蛋白表达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红光 包磊 杨惠英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2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P-gp、LRP、TOPOⅡ在化疗前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ER、PR、CerbB-2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6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P-gp、LRP、TOPOⅡ的表达水平。结果P-gp、LRP、TOPOⅡ...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P-gp、LRP、TOPOⅡ在化疗前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ER、PR、CerbB-2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6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P-gp、LRP、TOPOⅡ的表达水平。结果P-gp、LRP、TOPOⅡ在化疗前乳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8.9%(22/76)、84.2%(64/76)和80.3%(61/76)。LRP、TOPOⅡ与CerbB-2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LRP、TOPOⅡ与ER、PR之间无相关,P-gp与ER、PR及CerbB-2之间均无相关性。有无淋巴结转移对耐药相关基因LRP、P-gp、TOPOⅡ的表达无显著性影响。结论P-gp、LRP、TOPOⅡ与乳腺癌原发MDR的发生有相当关系,CerbB-2基因可能也参与了MDR基因的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多药耐药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卵巢性索样肿瘤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3
作者 杨惠英 包磊 +1 位作者 蔡红光 任丽芳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5期687-688,共2页
关键词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 卵巢性索样肿瘤 文献复习 临床病理特征 鉴别诊断 组织类型 免疫组化 国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非HPV依赖性胃型腺性病变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病理分析
14
作者 戈文舜 鲁波 +1 位作者 耿文 李美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5年第4期511-515,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非HPV依赖性胃型腺性病变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1例非HPV依赖性胃型腺癌(gastric-type endocervical adenocarcinoma,G-EAC)和2例小叶状子宫颈腺体增生(lobular endocervical glandular hyperplasi... 目的探讨子宫颈非HPV依赖性胃型腺性病变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1例非HPV依赖性胃型腺癌(gastric-type endocervical adenocarcinoma,G-EAC)和2例小叶状子宫颈腺体增生(lobular endocervical glandular hyperplasia,LEGH)合并HPV相关性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和(或)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理形态和免疫表型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33~51岁,平均39.7岁。高危型HPV检测均阳性;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影像学提示子宫颈多发囊肿,其中G-EAC的MRI呈“microcystic”成像模式。免疫表型:p16[AIS/HSIL弥漫强阳性(3/3)、LEGH/G-EAC阴性/斑片状阳性(3/3)],Ki67热点区(AIS/HSIL为80%、LEGH/G-EAC为5%),MUC6[AIS/HSIL阴性(3/3)、LEGH弥漫强阳性(2/2)、G-EAC斑片状阳性(1/1)],PAX2[AIS/HSIL阴性(3/3),LEGH弥漫阳性(1/2)、斑片状阳性(1/2),G-EAC阴性(1/1)],p53(野生型3/3),CEA(阴性3/3),特殊染色AB-PAS[LEGH/G-EAC玫红色(3/3),正常颈管腺体紫色/蓝色(3/3)]。患者随访12~34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非HPV依赖性G-EAC或前驱病变可合并HPV相关性HSIL和(或)AIS。阴道镜活检或子宫颈锥切发现胃型分化腺体时,提示可能处于病变进展期或伴有G-EAC,建议结合免疫组化、特殊染色和影像学检查辅助诊断并积极治疗,以减少漏诊、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胃型腺癌 小叶状子宫颈腺体增生 非HPV依赖 HPV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块p16联合高危型HPV检测在ASCUS患者分流管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戈文舜 任丽芳 +5 位作者 李美平 蔡红光 杨惠英 张鹏 鲁波 包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68-870,875,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块p16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检测在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atypical squamous cell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患者分流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8例子宫颈液基细... 目的探讨细胞块p16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检测在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atypical squamous cell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患者分流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8例子宫颈液基细胞学诊断为ASCUS的病例,同时行HR-HPV杂交捕获法Ⅱ(hybrid capture2,HC2)检测及免疫组化p16染色,均行阴道镜下活检。结果 (1)p16表达率和HR-HPV检出率在炎症组、湿疣/CIN1、CIN2、CIN3组中分别为12.5%(6/48)和31.25%(15/48)、60.53%(23/38)和84.21%(21/38),84.62%(11/13)和92.31%(12/13)、100%(9/9)和100%(9/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湿疣/CIN1组与CIN2/3组间p16表达率分别为60.53%(23/38)、90.91%(2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5)。(2)p16联合HR-HPV检测、单纯行p16和HR-HPV检测在ASCUS中分流子宫颈病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33%(59/60)、71.67%(43/60)、88.33%(53/60),97.06%(33/34)、71.19%(42/59)、82.5%(33/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HC2+者高级别病变检出率(44.19%,19/43)与p16-/HC2+者(8%,2/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16蛋白可以作为一种辅助诊断CIN的免疫组化标志物。细胞块p16联合HR-HPV检测可以有效分流ASCUS中的子宫颈病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 细胞块 P16蛋白 人乳头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lva分型在HPV相关性子宫颈腺癌及原位腺癌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戈文舜 李美平 +3 位作者 耿文 蔡红光 杨惠英 包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Silva分型在HPV相关性子宫颈腺癌(HPV-associated endocervical adenocarcinoma,HPVA)及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HPVA及AIS的镜下形态,应用Silva分型标准重新分类,比较不同... 目的探讨Silva分型在HPV相关性子宫颈腺癌(HPV-associated endocervical adenocarcinoma,HPVA)及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HPVA及AIS的镜下形态,应用Silva分型标准重新分类,比较不同Silva型别及AI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不同侵袭模式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患者年龄28~72岁,平均(44.9±9.2)岁,随访时间2~47个月,中位时间为17个月,均未见病变复发。78例中AIS 37例(47.4%,37/78),HPVA 41例(52.6%,41/78),其中Silva A型18例(43.9%,18/41)、B型12例(29.3%,12/41)、C型11例(26.8%,11/41)。不同Silva型别组间的临床分期、淋巴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术后放化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厚度与宽度组间比较(除AIS与Silva A型的肿瘤宽度、Silva A型与B型的肿瘤厚度和宽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S、Silva A型腺癌锥切标本的病变符合率明显高于活检标本(97.4%和68%、93.3%和40%)。结论Silva分型模式与HPVA临床分期、淋巴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术后放化疗密切相关。Silva两级分类模式可以更好地筛选非破坏性生长的子宫颈腺癌(AIS/Silva A型);若锥切标本切缘阴性,建议随访观察,其他类型也可制定个性化的处理方案,避免过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HPV相关性子宫颈腺癌 原位腺癌 Silva分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INK4a)和ki67在宫颈CINⅠ~Ⅱ中差异性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戈文舜 任丽芳 +5 位作者 李美平 鲁波 张鹏 蔡红光 杨惠英 包磊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8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p16^(INK4a)、ki67在CINⅠ~Ⅱ中的差异性表达,分析其在预测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绍兴市妇幼保健院门诊行阴道镜检查,活检病理诊断为CINⅠ~Ⅱ同时行免疫组化p16^(INK4a)、k... 目的探讨p16^(INK4a)、ki67在CINⅠ~Ⅱ中的差异性表达,分析其在预测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绍兴市妇幼保健院门诊行阴道镜检查,活检病理诊断为CINⅠ~Ⅱ同时行免疫组化p16^(INK4a)、ki67检测,后续治疗均行宫颈环型电切术(LEEP)病例共53例,分析其表达情况与宫颈病变分级的关系。结果 (1)53例CINⅠ~Ⅱ患者后续LEEP术结果: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2例(41.51%,22/53)、HSIL 31例(58.49%,31/53,包含1例早期浸润性鳞状细胞癌;(2)53例p16^(INK4a)蛋白检测者,36例(67.92%,36/53)呈病变层细胞核与/或胞浆连续强阳性表达(++)和17例(32.08%,17/53)呈基底与/或副基底层细胞不连续或连续弱或至中等强度表达(+);p16^(INK4a)(++)联合ki67检测者,23例ki67(+,>30%)(63.89%,23/36)和13例ki67(+,≤30%)(36.11%,13/36);两者阳性表达情况与宫颈病变分级明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547、5.202,均P<0.05);(3)p16^(INK4a)(++)联合ki67检测和单纯行p16^(INK4a)检测在CINⅠ~Ⅱ中预测HSIL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00%(19/25)和80.65%(25/31)、63.64%(7/11)和50.00%(11/22)、82.61%(19/23)和69.44%(25/36)、53.85%(7/13)和64.71%(11/17)。结论 p16^(INK4a)蛋白病变层细胞核与/或胞浆连续强阳性表达是LSIL发展为HSIL的重要信号。在CINⅠ~Ⅱ患者中,若p16^(INK4a)(++)及ki67(+,>30%)则可作为HSIL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 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分流 P16INK4A KI67 宫颈上皮内瘤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管膜下瘤1例报道
18
作者 李美平 王建军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09年第3期204-205,共2页
1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50岁,反复头昏、健忘伴失眠一年。入院当日晨,突发剧烈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神经系统检查表现为远近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判断力、理解力略差及双眼右侧偏盲。头颅CT示左侧枕叶颞叶巨大占位,左侧侧脑室后角... 1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50岁,反复头昏、健忘伴失眠一年。入院当日晨,突发剧烈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神经系统检查表现为远近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判断力、理解力略差及双眼右侧偏盲。头颅CT示左侧枕叶颞叶巨大占位,左侧侧脑室后角受压;MRI显示:左侧顶枕部见大小约7cm×4cm类椭圆形肿块、边缘尚清晰,呈低T1WI高T2WI信号影,内见小结节样T1WI更低T2WI更高信号影,增强后内见斑片状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室管膜下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下段分泌型子宫内膜样癌累犯子宫颈伴MELF浸润模式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戈文舜 鲁波 +1 位作者 沈寅 李美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5-127,共3页
患者女性,47岁,不规则阴道出血1个月余。2020年2月23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阴道出血,未予重视;后出血量持续增多,于4月16日入院。妇科体检:子宫颈口可见一大小5 cm×4 cm肿块,表面渗血、菜花状、边界尚清。TCT检查示AGC、HPV阴性。子... 患者女性,47岁,不规则阴道出血1个月余。2020年2月23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阴道出血,未予重视;后出血量持续增多,于4月16日入院。妇科体检:子宫颈口可见一大小5 cm×4 cm肿块,表面渗血、菜花状、边界尚清。TCT检查示AGC、HPV阴性。子宫颈活检:子宫内膜样癌伴分泌型改变。术前MRI示子宫颈肿块,与子宫体下段分界不清,结合病理检查,首先考虑内膜癌侵犯子宫颈(Ⅱ期),子宫颈癌ⅠB2期不排除(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内膜样癌 分泌型 MELF浸润模式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群双 杨云 +1 位作者 赵敏 包磊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3423-3425,共3页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明确其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病理分级Ⅰ~Ⅲ级)中TGF-β1蛋白的表达,与正常宫颈组...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明确其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病理分级Ⅰ~Ⅲ级)中TGF-β1蛋白的表达,与正常宫颈组织及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作定量比较。结果:①正常宫颈组织及慢性宫颈炎组织中TGF-β1表达位于上皮细胞的胞浆内,两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宫颈鳞状细胞癌中TGF-β1表达位于癌细胞的胞浆内。②宫颈鳞状细胞癌中TGF-β1表达水平明显上升,与正常宫颈组织及慢性宫颈炎组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③随着宫颈癌病理分级的增加,TGF-β1表达水平逐步上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TGF-β1的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细胞癌 转化生长因子-Β1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