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宠家庭沾毛织物的洗涤技术探讨
1
作者 吴美娜 王琳 +1 位作者 何美林 蔡国强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25年第4期21-27,共7页
通过考察不同洗涤条件(洗衣机类型、洗涤参数、干燥条件、助洗工具)和洗涤剂类型对沾毛织物的除毛效果影响,探讨了织物上宠物毛发洗除的规律,旨在为养宠家庭沾毛织物的洗涤提供借鉴,为宠物除毛织物洗涤剂配方的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宠物 毛发 洗涤方式 洗涤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表面活性剂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周伟 李晓芳 +5 位作者 余早红 方艺静 郑圣怡 张蕾 刘英 蔡国强 《化学分析计量》 2025年第1期135-144,共10页
综述了液相色谱(LC)和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在表面活性剂分析中的应用。比较了不同色谱模式和检测器分析表面活性剂的原理及优缺点,介绍了LC-MS技术在表面活性剂的结构鉴定、商业产品分析、质量控制、环境检测、残留检测和代谢... 综述了液相色谱(LC)和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在表面活性剂分析中的应用。比较了不同色谱模式和检测器分析表面活性剂的原理及优缺点,介绍了LC-MS技术在表面活性剂的结构鉴定、商业产品分析、质量控制、环境检测、残留检测和代谢组学研究中的进展,总结了LC-MS技术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和挑战。最后,对LC和LCMS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预计高分辨质谱(HRMS)技术、二维液相色谱(2D-LC)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以及新型色谱填料和固定相的开发,有望显著推动表面活性剂分析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技术进展 结构鉴定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不同洗涤剂中的应用性能
3
作者 严羽欢 潘鹤潮 +2 位作者 鲍红洁 赵建红 何一波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0-938,共9页
分别利用凝胶色谱仪、表面张力仪和激光粒度仪表征了聚醚-聚丙烯酸/酯高分子表面活性剂HS-PA的分子量、表面张力以及胶束聚集体的粒径分布。并考察了HS-PA在分别以LAS/AES/AEO_(9)为主表面活性剂的非结构型/结构型洗涤剂中的增稠性能、... 分别利用凝胶色谱仪、表面张力仪和激光粒度仪表征了聚醚-聚丙烯酸/酯高分子表面活性剂HS-PA的分子量、表面张力以及胶束聚集体的粒径分布。并考察了HS-PA在分别以LAS/AES/AEO_(9)为主表面活性剂的非结构型/结构型洗涤剂中的增稠性能、去污性能、液晶形态、悬浮性能以及流变行为。性能表征结果表明:HS-PA的重均分子量为4244,临界胶束浓度为3×10^(-7)mol/L,平衡表面张力为42.06 mN/m;当HS-PA分别与LAS、AES、AEO_(9)形成混合胶束时,聚集体的平均粒径增大;在非结构型洗涤剂中的应用测试结果表明:HS-PA对LAS/AES/AEO_(9)为主表面活性剂的配方均有提升黏度的作用,同时有利于改善洗涤剂在JB03皮脂污布上的去污力;在结构型洗涤剂中的应用测试结果说明:HS-PA将有助于LAS/AES/AEO_(9)体系形成球形层状液晶,且HS-PA用量越多,AES体系的液晶数量越多;离心结果表明,含HS-PA的结构型洗涤剂具有稳定悬浮微胶囊的能力;经旋转流变仪测定,HS-PA可提高LAS配方体系的屈服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结构型洗涤剂 非结构型洗涤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连续流制备碳量子点的创新实验设计
4
作者 林良良 常宽 +2 位作者 何一波 张磊 倪邦庆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68-172,共5页
为探索新工科背景下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兼具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化工人才,自主设计开发了微通道反应平台用于本科化学工程实验教学中。以牛奶为原料设计连续流制备碳量子点的综合实验平台,通过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为探索新工科背景下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兼具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化工人才,自主设计开发了微通道反应平台用于本科化学工程实验教学中。以牛奶为原料设计连续流制备碳量子点的综合实验平台,通过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碳量子点的形貌、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通过该实验训练,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微通道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掌握相关的实验操作及表征方法。此外,该实验涉及化学、化工、材料、自动化控制等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能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其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合作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技术 过程强化 碳量子点 创新实验 微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微生物源异味与相关清洁产品开发趋势
5
作者 李凯利 俞婕 +2 位作者 蔡国强 黄涛杰 何一波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CAS 2024年第5期35-42,共8页
根据人体生理特点,介绍了几种微生物导致的人体异味及代表性物质,分析了目前人体异味清洁产品的开发思路,讨论了人体微生物源异味清洁产品的开发趋势。
关键词 人体异味 微生物源 清洁产品 开发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茶油纳米乳液的制备、表征及抗氧化性分析
6
作者 蔡国强 徐雯雯 +3 位作者 罗天骥 潘卫 张蕾 何一波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6-152,共7页
为扩大山茶油的商业应用范围,采用超声技术制备山茶油纳米乳液,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添加量、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对纳米乳液粒径和多分散性指数(PDI)的影响,对山茶油纳米乳液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扫描... 为扩大山茶油的商业应用范围,采用超声技术制备山茶油纳米乳液,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添加量、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对纳米乳液粒径和多分散性指数(PDI)的影响,对山茶油纳米乳液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接触角及粒径测定等对山茶油纳米乳液形貌进行表征,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其包埋效果。此外,考察了山茶油纳米乳液的长期物理稳定性和抗氧化性。结果表明:山茶油纳米乳液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HP-β-CD添加量10%、超声功率500 W和超声时间15 min,在此条件下山茶油纳米乳液的平均粒径为66.01 nm;山茶油纳米乳液外观透明泛蓝光,粒径小且分布均一,HP-β-CD/T80纳米晶的存在可能提高了乳液的稳定性;FT-IR结果表明山茶油被成功包裹;山茶油纳米乳液具有较好的长期物理稳定性,其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显著高于同质量分数的山茶油乙醇溶液。综上,山茶油纳米乳液制备工艺简便可行,所得产品稳定性良好,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油 纳米乳液 超声技术 制备工艺 表征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工艺的侧柏叶提取物成分研究
7
作者 洪晓华 刘英 +6 位作者 周丽聪 蔡国强 陈斌 单承莺 聂韡 万静 何一波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5年第2期48-54,共7页
目的:通过对2种不同工艺的侧柏叶提取物成分进行研究,对比超临界流体提取工艺与传统有机溶剂提取工艺下侧柏叶提取物的成分差异。方法:以总黄酮含量和具体的成分为指标,通过酶标仪、高分辨质谱仪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别进行分析测试... 目的:通过对2种不同工艺的侧柏叶提取物成分进行研究,对比超临界流体提取工艺与传统有机溶剂提取工艺下侧柏叶提取物的成分差异。方法:以总黄酮含量和具体的成分为指标,通过酶标仪、高分辨质谱仪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别进行分析测试。结果:传统有机溶剂提取下获得的侧柏叶提取物总黄酮含量为(21.59±0.20)mg/g,高分辨质谱解析得芦丁、山柰酚等33个重要成分。超临界流体工艺获得的侧柏叶提取物总黄酮含量为(9.68±0.80)mg/g,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得β-石竹烯、α-石竹烯等9种挥发性成分。结论:传统有机溶剂提取下获得的侧柏叶提取物黄酮含量较高,超临界流体提取工艺获得的侧柏叶提取物挥发性成分较多,应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结合成分效果,选取合适的工艺条件,以更好地提高侧柏叶的综合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工艺 侧柏叶 总黄酮 挥发性成分 成分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同时分析洗涤剂中9种螯合剂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晓芳 周伟 +3 位作者 杨立威 王梦瑶 张蕾 蔡国强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9-706,共8页
建立了一种离子色谱测定洗涤剂样品中9种螯合剂含量的分析方法。洗涤剂样品经去离子水稀释,IC-RP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选择高容量的Dionex IonPac^(TM)AS11-HC型阴离子色谱柱进行分离,以自动淋洗液发生器电解产生的高纯KOH溶液为流动相... 建立了一种离子色谱测定洗涤剂样品中9种螯合剂含量的分析方法。洗涤剂样品经去离子水稀释,IC-RP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选择高容量的Dionex IonPac^(TM)AS11-HC型阴离子色谱柱进行分离,以自动淋洗液发生器电解产生的高纯KOH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淋洗,流速1.0 mL/min,采用高压离子色谱仪电导检测器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葡萄糖酸钠、甲基甘氨酸二乙酸三钠、次氮基三乙酸、羟基乙叉二膦酸、柠檬酸钠、焦磷酸钠、谷氨酸二乙酸四钠和三聚磷酸钠在1~200 mg/L范围内、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在50~5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EDTA-2Na的检出限(S/N=3)为12.5 mg/L,定量下限(S/N=10)为40 mg/L;其余8种螯合剂的检出限为0.02~0.07 mg/L,定量下限为0.06~0.25 mg/L。9种螯合剂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92.7%~10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7.9%,均满足检测要求。该方法无需衍生化处理,前处理简单,测定快速,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洗涤剂样品中9种螯合剂的定量分析,为洗涤用品的质量评价提供了强有力的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螯合剂 洗涤剂 同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蔡国强 徐志杰 +2 位作者 权琰 徐雯雯 何一波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3年第4期78-85,共8页
随着大健康时代的到来,天然产物的开发利用已成为热点研究方向。然而,天然产物的提取过程中仍面临着化学成分多样、活性成分含量低、基质复杂等挑战。传统提取技术难以解决上述问题,而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革新,天然产物的提取技术... 随着大健康时代的到来,天然产物的开发利用已成为热点研究方向。然而,天然产物的提取过程中仍面临着化学成分多样、活性成分含量低、基质复杂等挑战。传统提取技术难以解决上述问题,而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革新,天然产物的提取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在提取效率、选择性、能耗以及绿色环保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文对天然产物提取技术进行总结、概述,以期为天然产物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提取工艺 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再沉积聚合物在衣料用浓缩洗涤剂中的应用探讨
10
作者 施若凡 屠吉利 +2 位作者 刘英 李婷艳 纵萧琳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23年第5期60-65,共6页
为探讨不同抗再沉积聚合物在衣料用浓缩洗涤剂中应用效果,选择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改性丙烯酸聚合物、聚酯聚醚聚合物、聚乙烯亚胺乙氧基化合物、非离子聚合物和聚丙烯酸钠六种不同抗再沉淀聚合物,考察其在浓缩洗涤剂中的稳定性、抗... 为探讨不同抗再沉积聚合物在衣料用浓缩洗涤剂中应用效果,选择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改性丙烯酸聚合物、聚酯聚醚聚合物、聚乙烯亚胺乙氧基化合物、非离子聚合物和聚丙烯酸钠六种不同抗再沉淀聚合物,考察其在浓缩洗涤剂中的稳定性、抗再沉积性能和去污性能。稳定性结果表明,除聚丙烯酸钠外的聚合物均可在浓缩洗涤剂中保持稳定;除改性丙烯酸聚合物外的聚合物均表现出加量增多,黏度降低,低至约0.2 Pa·s。抗再沉积分析结果表明,添加抗再沉积剂对纯棉布、涤棉布和涤纶布均有一定的白度提升作用,提升幅度为4%~58%,但不同布料上呈现的效果有所不同;除聚乙烯亚胺乙氧基化合物外的聚合物表现出添加量越高,抗再沉积效果越好。去污分析结果表明,加入抗再沉积剂对浓缩洗涤剂的蛋白去污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对皮脂的去污基本无影响或有一定提高。为浓缩洗涤剂中抗再沉淀聚合物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再沉积 浓缩洗涤剂 聚合物 去污力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硅油增强反应性聚氨酯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淋 张军锋 +4 位作者 何方 王卓 黄志超 孙福 戚栋明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8-115,共8页
为改善聚氨酯(PU)材料的力学性能,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蓖麻油、双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软段,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硬段,采用绿色环保的无溶剂体系制备了有机硅改性的反应性聚氨酯(Si-PU)涂层,考察了PDMS质量分数对PU... 为改善聚氨酯(PU)材料的力学性能,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蓖麻油、双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软段,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硬段,采用绿色环保的无溶剂体系制备了有机硅改性的反应性聚氨酯(Si-PU)涂层,考察了PDMS质量分数对PU涂层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高温热稳定性、耐低温性能、手感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改性PU涂层相比,Si-PU涂层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均得到明显提升。当PDMS质量分数为7.6%时,改性涂层的拉伸强度较未改性PU涂层增长了51.9%;当PDMS质量分数为9.9%时,改性涂层的断裂伸长率较未改性PU涂层增长了99.3%;随着PDMS质量分数提高,质量损失速率最大的温度有一定提高,涂层的玻璃化温度逐渐降低,耐低温性能提高,同时疏水性提高,手感变得更加柔软,综合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性聚氨酯 涂层 有机硅 无溶剂 微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敏变色调温双功能性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应用
12
作者 蔡钦泽 叶景鹏 +2 位作者 张国庆 刘国金 周岚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0-157,共8页
针对现有的热敏变色微胶囊中相变溶剂热焓值低、包覆率低等问题,以发色剂2′-氯-6′-(二乙氨基)荧烷、显色剂双酚A和相变材料十六酸十二酯作为复合芯材,以密胺树脂作为壁材,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兼具可逆热敏变色性和蓄热调温性的双功能... 针对现有的热敏变色微胶囊中相变溶剂热焓值低、包覆率低等问题,以发色剂2′-氯-6′-(二乙氨基)荧烷、显色剂双酚A和相变材料十六酸十二酯作为复合芯材,以密胺树脂作为壁材,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兼具可逆热敏变色性和蓄热调温性的双功能微胶囊,研究微胶囊的表面形貌、热性能和变色性能。结果表明:控制2′-氯-6′-(二乙氨基)荧烷、双酚A和十六酸十二醇酯三者质量比为0.3∶4∶60,在芯壁材料质量比0.8∶1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具有光滑的圆球形外观,平均粒径约3μm,包覆率达到86.4%时,微胶囊潜热值可达138.3 J/g,经120次升降温后仍有灵敏的颜色恢复性。将该热敏变色调温微胶囊以丝网印花的方式应用于棉织物,印制织物潜热值可达到9.74 J/g,在25~40℃范围内可实现红色到白色之间的快速变色,具有良好的蓄热调温性和热致变色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变色 蓄热调温 微胶囊 丝网印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聚集诱导发光光敏剂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13
作者 张亚南 许冰洁 +4 位作者 李梦玮 任浩天 高玉洁 王懿佳 吴金丹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39,共9页
为解决光动力抗菌纤维活性氧(ROS)产率低、光敏剂易泄露等问题,以聚集诱导发光(AIE)分子(TPE-TCF)为光敏剂,与聚丙烯腈(PAN)、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共混,通过静电纺丝制备TPE-TCF@PAN/PVP纳米纤维膜,表征其化学结构、微观形貌和表面亲水... 为解决光动力抗菌纤维活性氧(ROS)产率低、光敏剂易泄露等问题,以聚集诱导发光(AIE)分子(TPE-TCF)为光敏剂,与聚丙烯腈(PAN)、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共混,通过静电纺丝制备TPE-TCF@PAN/PVP纳米纤维膜,表征其化学结构、微观形貌和表面亲水性,并探究其ROS产率和抗菌效果。结果表明:TPE-TCF@PAN/PVP膜(TPE-TCF质量分数为0.4%)具有高亲水性、优异的光敏剂负载稳定性和高ROS产率,超低功率白光照射20 min后,可实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大于96.2%)和大肠杆菌(抑菌率大于99.9%)的高效灭菌。该研究结果可为高效广谱抗菌的医用防护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诱导发光光敏剂 活性氧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膜 光动力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和pH值对脂肪酶活力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怡 周伟 +4 位作者 张晋菲 杨宁 薛一航 苏淑倩 刘英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26-28,共3页
采用滴定法探究pH值、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对脂肪酶活力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肪酶在碱性条件下酶活力较好,当pH=8且表面活性剂溶液质量分数为10%时,两性表面活性剂椰油酰胺丙基二甲基氧化胺(CAO)... 采用滴定法探究pH值、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对脂肪酶活力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肪酶在碱性条件下酶活力较好,当pH=8且表面活性剂溶液质量分数为10%时,两性表面活性剂椰油酰胺丙基二甲基氧化胺(CAO)对脂肪酶活力影响最小,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脂肪酶活力影响最大,将CAO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酯钠(AES)在不同pH值下复配,结果表明,当AES与CAO复配比例为1∶1时,在pH=7.5条件下高温4周的脂肪酶活力仍可保持在9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表面活性剂 PH值 滴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卢国强 穆蒙 +1 位作者 李洋 张永民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CAS 2024年第1期30-45,共16页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是表面活性剂的重要分支之一,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在诸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工业应用价值。综述分别从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性质、合成方法、溶液性能(包括表面张力、界面张力、稳定性和抗菌性等)和应用(包括灭火...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是表面活性剂的重要分支之一,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在诸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工业应用价值。综述分别从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性质、合成方法、溶液性能(包括表面张力、界面张力、稳定性和抗菌性等)和应用(包括灭火剂、润湿剂、抗菌剂、抗氧化剂和抗紫外线剂等)四个维度对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合成工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青大孔树脂乙醇洗脱部位UPLC-Q-TOF-MS指纹图谱的建立及抗氧化谱效关系研究
16
作者 蔡国强 徐志杰 +3 位作者 乔晓红 罗天骥 张蕾 何一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13-321,共9页
目的:研究三叶青提取物与其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初步明确其发挥抗氧化活性的质量标志物。方法:制备三叶青提取物上大孔树脂柱,分别使用浓度为10%、30%、50%、70%、90%和100%的乙醇进行洗脱,得到6个不同洗脱部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 目的:研究三叶青提取物与其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初步明确其发挥抗氧化活性的质量标志物。方法:制备三叶青提取物上大孔树脂柱,分别使用浓度为10%、30%、50%、70%、90%和100%的乙醇进行洗脱,得到6个不同洗脱部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建立三叶青提取物及各洗脱部位的指纹图谱并筛选特征峰;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抗氧化指标,考察三叶青提取物及各洗脱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再综合Pearson相关系数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OPLS)法分析研究特征峰与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筛选其质量标志物并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在正、负离子模式下,三叶青提取物及各洗脱部位分别筛选出57、92个特征峰;综合Pearson相关系数与OPLS分析结果,其中14个离子峰对抗氧化活性贡献较大,分别为香兰素(P2)、儿茶素(P13、N19)、芦丁(P27、N54)、异槲皮苷(P28)、山奈酚-3-O-芸香糖苷(P33、N61)、原花青素B(N18)、原花青素C(N22)以及离子峰N23、N25、N26、N29。结论:建立了三叶青提取物及各洗脱部位的UPLC-Q-TOF-MS指纹图谱,揭示了三叶青抗氧化活性的质量标志物,为三叶青的质量标准制定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 抗氧化活性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谱效关系 质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季铵盐的合成及其在洗护领域中的应用
17
作者 蔡国强 王琳 +3 位作者 张艳 何美林 张蕾 何一波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2-820,共9页
利用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与不同分子量的端环氧聚醚硅油进行端环氧基开环反应,合成出不同硅氧链长的二甲基十二烷基有机硅季铵盐。通过FT-IR确定了有机硅季铵盐产物的合成结构;考察了不同分子量有机硅季铵盐与市场样以及纯棉织物经样... 利用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与不同分子量的端环氧聚醚硅油进行端环氧基开环反应,合成出不同硅氧链长的二甲基十二烷基有机硅季铵盐。通过FT-IR确定了有机硅季铵盐产物的合成结构;考察了不同分子量有机硅季铵盐与市场样以及纯棉织物经样品处理后的抑菌效果;考察了不同分子量有机硅季铵盐及其在柔顺剂体系中对织物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考察了有机硅季铵盐在柔顺剂体系中的柔顺效果、在多元表面活性剂体系中的抗再沉积性能。结果表明,研制的有机硅季铵盐具有优良的抑菌效果,在低质量分数(0.1%)下即可达到大于99.9%的抑菌率。同时有机硅季铵盐能吸附到织物表面,改变织物表面Zeta电位,仅1%有机硅季铵盐即可使织物表面Zeta电位从负电位提升至正电位,提升效果明显优于市场样。所研制的有机硅季铵盐不仅能提升柔顺剂对织物的柔顺效果,还能在洗涤剂体系中提高织物对炭黑和黄泥土的抗再沉积作用。相比于聚酯纤维,有机硅季铵盐在纤维素纤维上具有更好的抗再沉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季铵盐 抑菌 柔顺 抗再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款悬浮核桃壳颗粒的沐浴油配方设计及其性能
18
作者 牛梦园 刘英 +2 位作者 洪晓华 王南春 鲍红洁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4年第4期108-112,共5页
研究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和)氢化C6~20聚烯烃(和)HDI/三羟甲基己基内酯交联聚合物作为悬浮剂在沐浴油中的应用。考察了悬浮剂添加量对产品的透明度、黏度、泡沫和屈服值的影响,并考察了核桃壳颗粒不同添加量的感官性能。结果显示,随着悬... 研究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和)氢化C6~20聚烯烃(和)HDI/三羟甲基己基内酯交联聚合物作为悬浮剂在沐浴油中的应用。考察了悬浮剂添加量对产品的透明度、黏度、泡沫和屈服值的影响,并考察了核桃壳颗粒不同添加量的感官性能。结果显示,随着悬浮剂质量分数增加,产品的透明度和泡沫下降,黏度和屈服值增大。当悬浮剂质量分数为2%、核桃壳颗粒质量分数为0.3%时,在保持合适的透明度、黏度和泡沫性能后,既可稳定悬浮核桃壳颗粒,又可使产品具备良好的外观、磨砂舒适度和良好的去角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 沐浴油 浊度 屈服值 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柔顺珠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9
作者 杨珊 何成 +1 位作者 刘英 蒋唯峰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24年第5期30-34,41,共6页
开发了一款具有柔顺功能的固体柔顺珠,探究了不同种类柔软剂原料(如硬脂酰胺丙基二甲基胺、酯基季铵盐、聚二甲基硅氧烷等)与柔顺珠配方体系的适配性和柔软效果,结果发现硬脂酰胺丙基二甲基胺和酯基季铵盐的柔软效果最佳。同时探究不同... 开发了一款具有柔顺功能的固体柔顺珠,探究了不同种类柔软剂原料(如硬脂酰胺丙基二甲基胺、酯基季铵盐、聚二甲基硅氧烷等)与柔顺珠配方体系的适配性和柔软效果,结果发现硬脂酰胺丙基二甲基胺和酯基季铵盐的柔软效果最佳。同时探究不同添加量硬脂酰胺丙基二甲基胺的柔顺珠柔软效果,发现当硬脂酰胺丙基二甲基胺的添加量控制在5%左右能发挥出最佳柔软效果。当硬脂酰胺丙基二甲基胺与酯基季铵盐的质量比控制为1∶1复配添加时,具备最佳的柔软增效效果。此外还研究了柔顺珠与洗衣液同用时的去污影响,结果表明筛选所得柔顺珠不影响洗衣液的去污效果,在实际使用时可与衣物洗涤剂同用,新型柔顺珠的开发与研究为后续柔顺剂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软剂 柔顺珠 柔软度 去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洗衣粉的未来化发展
20
作者 何成 梁勇伟 +2 位作者 陈泳 刘英 张蕾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CAS 2024年第6期61-65,共5页
简述了目前织物洗涤市场的现状,指出了洗衣粉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深入分析洗衣粉产品的性能特点及与其它其他产品的差异化,指出未来洗衣粉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从各方面进行提升,包括去污力、溶解性、功能性、浓缩化等方面。其中,要提... 简述了目前织物洗涤市场的现状,指出了洗衣粉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深入分析洗衣粉产品的性能特点及与其它其他产品的差异化,指出未来洗衣粉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从各方面进行提升,包括去污力、溶解性、功能性、浓缩化等方面。其中,要提高洗衣粉的溶解性必须从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等多方面着手。洗衣粉产品未来需要保持洗净力优势的同时提高溶解性,增加更多让消费者能感知的功能性,这样才能够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衣粉 洗净力 溶解性 功能性 浓缩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