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蟾素胶囊联合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娟 李晓峰 +1 位作者 徐生志 唐凯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2期247-251,共5页
目的 探究华蟾素联合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浙江省荣军医院收治的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35,华蟾素联合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对照组(n=35,多西紫杉醇+顺铂化... 目的 探究华蟾素联合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浙江省荣军医院收治的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35,华蟾素联合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对照组(n=35,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用ELISA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CK19)、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用卡氏状态(KPS)评分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联合组疾病控制率(33/35,94.29%)高于对照组(25/35,71.4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EGF水平均降低,KPS评分均升高(P<0.05),联合组更佳(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联合组患者血清CEA、CA125和CK19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35,14.29%)低于对照组(13/35,37.14%)(P<0.05)。结论 华蟾素联合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较好,使肿瘤标志物以及VEGF水平下降并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 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疾病控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黏液表皮样癌的分子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庄武 王文娴 +7 位作者 林雪平 黄韵坚 许春伟 陈燕坪 方美玉 朱有才 陆燕 陈刚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年第7期1382-1386,共5页
目的:探讨肺黏液表皮样癌的分子特征。方法:回顾性对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13例病理确诊并接受治疗的肺黏液表皮样癌临床特征和分子特点进行分析。结果:EGFR基因突变率为1 5.3 8%(2/13),且2例均为L861Q点突变,EGFR基因状态与性别(P=1.0 ... 目的:探讨肺黏液表皮样癌的分子特征。方法:回顾性对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13例病理确诊并接受治疗的肺黏液表皮样癌临床特征和分子特点进行分析。结果:EGFR基因突变率为1 5.3 8%(2/13),且2例均为L861Q点突变,EGFR基因状态与性别(P=1.0 0 0)、年龄(P=1.0 0 0)、吸烟史(P=0.848)及分期(P=1.000)均无相关性;MAML2融合基因阳性率为45.45%(5/11),MAML2融合基因状态与性别(P=0.521)、年龄(P=0.521)、吸烟史(P=1.000)及分期(P=0.924)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肺黏液表皮样癌中EGFR基因最常见的突变为L861Q,EGFR基因野生型患者中存在MALM2基因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黏液表皮样癌 分子特征 EGFR基因 MAML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切除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庄武 王文娴 +6 位作者 黄章洲 黄韵坚 许春伟 方美玉 朱有才 杜开齐 陈刚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年第8期1659-1664,共6页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手术切除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基因状态,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其显著性检验分析用Log-rank法,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手术切除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基因状态,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其显著性检验分析用Log-rank法,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结果 :65例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状态改变以PIK3CA基因突变为主,小细胞癌(26.7个月)、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30.4个月)和类癌中位生存时间(未达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小细胞癌单因素分析基因类型、癌症分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神经内分泌癌基因状态改变少见,以PIK3CA基因突变为主,肺神经内分泌癌分子表达谱种类丰富且不同亚型表达谱不同,类癌生存明显高于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小细胞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癌 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类癌 基因状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接受埃克替尼治疗进展后继发性T790M突变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剑英 许春伟 +4 位作者 黄韵坚 黄章洲 庄武 陈华飞 魏建国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年第10期2038-2042,共5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接受埃克替尼治疗进展后的继发性T790M突变情况。方法:应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方法检测209例EGFR 19del或L858R突变NSCLC...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接受埃克替尼治疗进展后的继发性T790M突变情况。方法:应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方法检测209例EGFR 19del或L858R突变NSCLC患者接受埃克替尼治疗进展后T790M突变状态,并分析临床特征。结果:209例NSCLC样本中,19del有123例,L858R有86例,接受埃克替尼治疗耐药后检测T790M突变型患者占45.93%(96/209),耐药后T790M突变与19del/L858R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结论:EGFR常见突变的NSCLC患者,19del患者接收埃克替尼治疗后更易出现T790M突变,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19del L858R T790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原发灶和转移灶中EGFR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剑英 陈华飞 +4 位作者 徐建平 许春伟 周冬梅 朱有才 杜开齐 《贵州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342-344,共3页
目的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原发灶和转移灶EGFR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其相关性。方法收集原发灶288例,其中配对转移灶184例,统计得出EGFR基因突变率并分析原发灶与转移灶EGFR基因的一致性、EGFR基因突变与临床基线资料间的关系。结果 ... 目的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原发灶和转移灶EGFR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其相关性。方法收集原发灶288例,其中配对转移灶184例,统计得出EGFR基因突变率并分析原发灶与转移灶EGFR基因的一致性、EGFR基因突变与临床基线资料间的关系。结果 EGFR基因突变率原发灶为38.89%。EGFR基因突变率配对原发灶为35.87%,配对转移灶为40.76%;配对的184对原发灶、转移灶组织中,转移灶基因突变而对应的原发灶基因野生16例,原发灶基因突变而对应的转移灶基因野生7例;转移灶较原发灶检出EGFR基因突变率高,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00.807,P=0.000);转移灶和原发灶EGFR基因突变的一致率好(κ=0.740),通过转移灶判断原发灶基因突变的情况,敏感性为89.39%,特异性为86.44%。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中转移灶可以预测原发灶EGFR基因突变情况,在难以取得原发灶的情况下转移灶可以作为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备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EGFR基因 原发灶 转移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HER2基因突变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1
6
作者 黄章洲 王文娴 +6 位作者 庄武 黄韵坚 许春伟 方美玉 朱有才 杜开齐 陈刚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年第9期1855-1860,共6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HER2基因突变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HER2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特征,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生存率显著性检验。结果:非小细胞肺癌中HER2基因突变率1.92%(15/781),女性患...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HER2基因突变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HER2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特征,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生存率显著性检验。结果:非小细胞肺癌中HER2基因突变率1.92%(15/781),女性患者突变率高于男性患者(3.76% vs 1.23%,P=0.022),吸烟患者突变率高于未吸烟患者(3.17% vs 0.74%,P=0.027),中位生存时间42.6个月,其中复合突变12例,中位生存时间42.6个月,单纯突变3例,中位生存时间40.3个月,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伴随EGFR基因突变8例,中位生存时间50.6个月,不伴随EGFR基因突变7例,中位生存时间42.6个月(P=0.19),伴随TP53基因突变9例,中位生存时间40.4个月,不伴随TP53基因突变6例,中位生存时间46.7个月(P=0.39),伴随SMARCA4基因突变2例,中位生存时间50.6个月,不伴随SMARCA4基因突变13例,中位生存时间42.6个月(P=0.33),伴随MTOR基因突变2例,中位生存时间44.3个月,不伴随MTOR基因突变13例,中位生存时间42.6个月(P=0.71),伴随APC基因突变2例,中位生存时间39.0个月,不伴随APC基因突变13例,中位生存时间42.6个月(P=0.92)。结论:非小细胞肺癌HER2基因突变在女性未吸烟患者中多见,伴随基因状态对HER2基因突变预后可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HER2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K/STAT通路EFhD2蛋白对肺癌大鼠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翟占强 江立群 +2 位作者 朱佳 张典钿 汤灵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672-1676,1681,共6页
目的:探讨螺旋-环-螺旋拓扑结构域蛋白D2(EFhD2)基于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通路对肺癌大鼠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气管内灌注致癌碘油液法建立肺癌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sh-EFhD2组(shRNA-EFhD... 目的:探讨螺旋-环-螺旋拓扑结构域蛋白D2(EFhD2)基于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通路对肺癌大鼠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气管内灌注致癌碘油液法建立肺癌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sh-EFhD2组(shRNA-EFhD2重组腺病毒载体^(+)生理盐水)、EFhD2组(mimic-EFhD2重组腺病毒载体+生理盐水)、EFhD2-AG490组(mimic-EFhD2重组腺病毒载体^(+)JAK2抑制剂AG490),同法灌注碘油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均尾静脉注射,1次/周,共8周。检测各组外周血CD3^(+)、CD4^(+)、CD8^(+)占比及CD4^(+)/CD8^(+),计算肺指数、脾脏指数,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检测肺组织中EFhD2、JAK2、磷酸化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量。结果:病理组织学显示,模型组、sh-EFhD2组、EFhD2组、EFhD2-AG490组分别有13、10、15、11只诱发肺癌。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h-EFhD2组、EFhD2组及EFhD2-AG490组外周血CD3^(+)、CD4^(+)占比、CD4^(+)/CD8^(+)及脾脏指数均降低,其中CD3^(+)、CD4^(+)占比:EFhD2组模型组和EFhD2-AG490组>sh-EFhD2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h-EFhD2组、EFhD2组及EFhD2-AG490组EFhD2、p-JAK2、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且EFhD2组>EFhD2-AG490组>模型组>sh-EFhD2组(P<0.05)。结论:抑制EFhd2蛋白表达可增强肺癌大鼠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可能通过抑制JAK2、STAT3蛋白磷酸化发挥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螺旋-环-螺旋拓扑结构域蛋白D2 基于Janus激酶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AB型胸腺瘤1例 被引量:2
8
作者 谢东方 林雪平 +3 位作者 陈冬 俞千 王桂华 杜开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1-502,共2页
患者女性,52岁,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睁眼无力,晨轻暮重,无明显视物模糊,无眼痛、眼胀,无头晕目眩,无四肢酸软无力等不适。入院后增强CT扫描示右肺(或纵隔)巨大软组织占位(图1),倾向于纵隔来源,胸腺瘤可能。遂行肿块穿刺,病理结果... 患者女性,52岁,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睁眼无力,晨轻暮重,无明显视物模糊,无眼痛、眼胀,无头晕目眩,无四肢酸软无力等不适。入院后增强CT扫描示右肺(或纵隔)巨大软组织占位(图1),倾向于纵隔来源,胸腺瘤可能。遂行肿块穿刺,病理结果考虑小圆细胞恶性肿瘤,倾向胸腺瘤,淋巴瘤待排。后在全麻下行胸腔镜辅助下右剖胸探查异位胸腺瘤切除术,术后未行放、化疗。术后1个月,患者恢复较好,出院并随访。病理检查眼观:纵隔巨大肿块,大小20 cm×17 cm×7.8 cm,椭圆形,灰红色,表面部分突起,切面灰白色,呈大小不一的结节状,部分区域呈淡黄色,质地偏硬,包膜完整(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AB型 纵隔 巨大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用于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兰纲 李晓峰 +3 位作者 翟占强 陈华飞 朱有才 高勇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851-1854,共4页
目的观察一体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用于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浙江省荣军医院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为观察组(n=... 目的观察一体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用于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浙江省荣军医院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经切口安置普通18~26 F引流管;观察组避开切口,在7~8肋间腋后线安置一体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引流管为16~22 F。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手术时间和胸腔引流量情况,术后并发症,拔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 d、3 d、5 d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手术时间和胸腔引流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5.00%(2/40)]少于对照组[30.00%(12/40)](χ^(2)=8.65,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3.54±1.14)d]和术后住院时间[(5.11±1.6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76±1.38)d和(6.72±1.72)d(t=4.31、4.28,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3 d、5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3.45±1.08)分、(2.35±0.64)分、(0.82±0.19)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6±1.21)分、(3.51±0.87)分、(1.54±0.28)分(t=5.10、6.79、13.45,均P<0.05)。结论一体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用于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临床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外科手术 胸腔镜检查 手术后并发症 康复 一体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