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增强MR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1
作者 朱希松 毛明香 +1 位作者 陆炜 张露钢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53-455,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增强MR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价值。方法:对83例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行三维增强MR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用3DFLASH序列(TR/TE 4.6/1.8msec)冠状位采集对比剂注射前后原始图像,先进行减影处理,... 目的:探讨三维增强MR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价值。方法:对83例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行三维增强MR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用3DFLASH序列(TR/TE 4.6/1.8msec)冠状位采集对比剂注射前后原始图像,先进行减影处理,再进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重建,图像质量采用优、良、差3级评价。同时观察三维增强MR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下肢动脉斑块、狭窄、闭塞等情况。结果:图像质量均达到优良并能清晰显示下肢动脉血管结构及病变情况,83例中发现下肢动脉斑块和/或狭窄和/或闭塞72例。结论:三维增强MR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能较好显示下肢动脉情况,图像分辨率高,是一种简便、易行、有效的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减影技术 下肢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小腿静脉交通支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交通支功能不全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李华 陆炜 +1 位作者 余耀生 栗正中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598-599,共2页
目的 探讨电视内镜下小腿静脉交通支离断术对下肢静脉曲张伴交通支功能不全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40例 (5 3条下肢 )静脉曲张伴皮肤营养性改变的病人施行内镜下小腿交通支离断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溃疡在术后 5~ 2 5d内... 目的 探讨电视内镜下小腿静脉交通支离断术对下肢静脉曲张伴交通支功能不全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40例 (5 3条下肢 )静脉曲张伴皮肤营养性改变的病人施行内镜下小腿交通支离断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溃疡在术后 5~ 2 5d内愈合。 40例病人均获随访 ,平均随访 14 (5~ 19)个月 ,所有病人足靴区色素沉着明显改善 ,无复发。结论 内镜下小腿静脉交通支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交通支功能不全的效果满意 ,术后并发症少 ,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 :静脉曲张 /外科学 ;内窥镜术 ;静脉交通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静脉交通支离断术 下肢静脉曲张 交通支功能不全 内窥镜术 合并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C-反应蛋白水平及血气分析检测在血栓性肺栓塞临床分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陈芳建 王李华 +2 位作者 祝超霞 朱庆文 陆炜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36期131-134,F0003,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血气分析检测在血栓性肺栓塞(PTE)临床分型中的应用,为临床分型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96例确诊为PTE的住院患者,根据栓塞面积分为两组:大面积栓...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血气分析检测在血栓性肺栓塞(PTE)临床分型中的应用,为临床分型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96例确诊为PTE的住院患者,根据栓塞面积分为两组:大面积栓塞组(A组)42例,非大面积栓塞组(B组)54例;同期健康体检33例作为对照租,分析三组的血浆D-D、CRP和血气分析结果 。结果 A、B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中血浆D-D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O_2明显低于对照组,且B组中PCO2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A组中血浆D-D、CRP、PCO2较B组升高,PO_2较B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检测指标对PTE的敏感性随栓塞面积增加而增高;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诊断大面积肺栓塞的特异度明显高于任意指标单项检测。结论 血浆D-D、CRP联合血气分析检测对肺栓塞临床分型具有较大参考价值,对及时给予适当的治疗及制定诊疗方案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肺栓塞 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血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肺动脉血栓栓塞12例 被引量:7
4
作者 方智敏 王李华 +1 位作者 程华煜 俞大刚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分析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并发肺动脉血栓栓塞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并发肺动脉血栓栓塞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表现,分析其动脉血气分析、血浆D-二聚体及心电图的临... 目的:分析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并发肺动脉血栓栓塞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并发肺动脉血栓栓塞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表现,分析其动脉血气分析、血浆D-二聚体及心电图的临床特点,并观察溶栓或抗凝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肺栓塞发生时间为创伤性骨折后4~22 d。胸闷、呼吸困难为临床主要症状。12例中2例猝死。血气分析显示12例均为低氧血症,动脉血氧分压40~60 mm Hg;3例血浆D-二聚体浓度为0.5~1.0 mg/L,9例〉1.0 mg/L;心电图显示异常。6例行CT肺动脉造影,阳性率为100%。12例中6例行溶栓治疗痊愈,4例行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抗凝症状缓解,2例因大面积肺栓塞死亡。结论:肺栓塞是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严重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困难,动脉血气分析、血浆D-二聚体及心电图检查有鉴别意义,及时溶栓或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抗凝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折 肺栓塞 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痛中心管理模式在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救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徐芳芳 李晓阳 +1 位作者 朱慧芬 王李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6期80-82,87,共4页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管理模式在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进行胸痛中心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管理模式在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进行胸痛中心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诊疗时间、误诊率、漏诊率、溶栓成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诊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误诊漏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溶栓成功率和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痛中心管理模式在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救治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管理模式 急性肺动脉栓塞 救治 CTPA 急性胸痛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手术治疗原位两开窗术后新发升主动脉夹层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晓阳 陆炜 +2 位作者 程国兵 周珉 郑珍珍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30-231,共2页
患者因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胸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原位两开窗支架置入术,术后1个月复查胸主动脉CTA出现主动脉支架近端处新发升主动脉夹层。遂行升主动脉替换+半弓替换术,术后恢复良好。
关键词 左颈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外科手术治疗 支架置入术 升主动脉夹层 A型主动脉夹层 近端 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原文传递
机械血栓清除装置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疗效与安全性
7
作者 吴森焱 程国兵 +2 位作者 王盛 陆炜 徐有耀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6-934,共9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Acostream和Angiojet两种机械血栓清除装置已广泛应用于多种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治疗,但两者用于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ASMAE)治疗的报道不多,且未见两者治疗ASMAE的对比研究。因此,本研究对笔者单位采用Acostream或...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Acostream和Angiojet两种机械血栓清除装置已广泛应用于多种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治疗,但两者用于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ASMAE)治疗的报道不多,且未见两者治疗ASMAE的对比研究。因此,本研究对笔者单位采用Acostream或Angiojet治疗的ASMAE病例进行总结比较,以期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1月衢州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使用机械血栓清除装置治疗的23例ASMAE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采用Acostream血栓抽吸装置治疗(Acostream组),13例使用Angiojet机械碎栓治疗(Angiojet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性别、年龄、发病时间、腹膜炎体征、栓塞部位、合并其他部位栓塞情况、既往患病情况)、术中观察指标(术中出血量、球囊和支架使用情况)、并发症(靶血管夹层发生率、远端动脉栓塞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术后肠坏死和围手术期死亡情况。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NRS疼痛评分、白细胞(WBC)、D-二聚体和血红蛋白水平,以及随访期间两组患者腹痛缓解率、血栓再发率、管腔再狭窄率。结果: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costream组术中靶血管夹层发生率低于Angiojet组(10.0%vs.53.8%,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远端动脉栓塞、支架和球囊使用率、出血事件发生率、围手术期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例合并腹膜炎体征的患者中2例(两组各1例)在腔内手术后腹痛仍不缓解,腹腔镜探查明确肠坏死后行肠切除术。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但术后NRS疼痛评分、WBC和D-二聚体水平均较术前下降(部分P<0.05),且两组间变化趋势相似。术后随访,所有患者腹痛症状完全缓解。Acostream组1例患者因急性脑梗死再次入院。复查腹主动脉计算机体层成像血管造影或全腹部增强CT,所有患者肠系膜上动脉主干无再发血栓及重度狭窄,无死亡患者。结论:Acostream和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治疗ASMAE均安全、有效,Angiojet机械碎栓需注意靶血管夹层的形成,临床中需根据患者全身情况选择个体化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肠系膜缺血 机械溶栓 腹膜炎
原文传递
急性胆囊炎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 方案的效果观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8
作者 曹敏 朱慧芬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S02期431-432,共2页
目的评估急性胆囊炎围术期中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426例,经回顾研究的方式将研究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一组例数213例。对照组在围术期护理中施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围术期... 目的评估急性胆囊炎围术期中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426例,经回顾研究的方式将研究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一组例数213例。对照组在围术期护理中施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围术期护理中施予其综合护理方案,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组经过干预之后并发症的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经过干预之后其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长、手术时长以及首次下床时间比对照组短,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急性胆囊炎患者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方案提高了护理质量,应当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综合护理 效果 围术期护理 常规护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