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见性护理在肛肠外科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小燕 张焱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1期161-164,共4页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肛肠外科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20例肛肠疾病手术后住院的患者,采用随机奇偶数字的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患者予临床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肛肠外科常规护理;通过...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肛肠外科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20例肛肠疾病手术后住院的患者,采用随机奇偶数字的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患者予临床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肛肠外科常规护理;通过2周的实验性研究,按对住院患者护理效果的满意度调查、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以及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等标准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量化分析,探讨预见性护理在促进肛肠疾病手术后住院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63,P=0.013);实验组在基础护理评价和分级护理评价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6,P=0.041;t=8.163,P=0.034);实验组患者的直接护理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73,P=0.021);在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等护理敏感指标方面,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肛肠外科患者救治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外科 预见性护理 压疮 敏感指标 基础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重症急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友根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8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老年人 外科手术 急性 胆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抑制剂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3
作者 申屠华松 程振宇 +1 位作者 陈亦华 傅斌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抑制剂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20只12月龄健康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AH组、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抑制剂组,每组24只。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作大鼠...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抑制剂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20只12月龄健康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AH组、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抑制剂组,每组24只。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作大鼠SAH动物模型,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抑制剂组分别给予10 mg/kg、20 mg/kg和40 mg/kg剂量MIF抑制剂注射大鼠腹腔,测定五组大鼠炎症因子、神经细胞凋亡、脑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和神经功能情况。结果大鼠脑组织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6蛋白表达、神经细胞凋亡指数、脑水肿指数、伊文氏蓝含量及神经行为学评分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6.406、62.664、64.106、40.211、24.869、60.229、43.664,均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SAH组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6蛋白表达、神经细胞凋亡指数、脑水肿指数和伊文氏蓝含量增高,神经行为学评分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IF抑制剂腹腔注射可逆转上述作用,且呈剂量-疗效依赖关系(P<0.05)。结论MIF抑制剂对SAH大鼠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呈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大鼠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损伤 量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囊肿腹腔镜开窗引流术后复发原因的探讨 被引量:20
4
作者 蒋国祯 裘华森 +1 位作者 朱友根 朱建敬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8期647-648,共2页
目的探讨肝囊肿腹腔镜开窗引流术后复发的原因. 方法回顾性总结1998年6月~2003年8月54例肝囊肿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 52例随访1~6年,5例复发,复发率9.6%(5/52).3例由于囊肿位置特殊开窗过小,1例由于多发囊肿之间的透明... 目的探讨肝囊肿腹腔镜开窗引流术后复发的原因. 方法回顾性总结1998年6月~2003年8月54例肝囊肿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 52例随访1~6年,5例复发,复发率9.6%(5/52).3例由于囊肿位置特殊开窗过小,1例由于多发囊肿之间的透明隔未予切开,1例系多囊肝术后复发. 结论适应证选择不当、囊肿开窗过小、遗漏多发囊肿以及黏膜处理不当是导致复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囊肿 腹腔镜 开窗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小结节胸腔镜术前CT引导硬化剂定位的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范庆浩 吴晓明 +3 位作者 汪军峰 吴康康 章晓毅 叶建明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8期16-19,23,共5页
目的探讨肺小结节胸腔镜术前CT引导硬化剂定位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胸外科治疗的68例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35个病灶);在CT引导下,对照组对肺... 目的探讨肺小结节胸腔镜术前CT引导硬化剂定位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胸外科治疗的68例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35个病灶);在CT引导下,对照组对肺小结节予以Hookwire单独定位,试验组对小结节进行硬化剂定位,定位后根据情况予以切除或者行肺段、肺叶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的定位成功率及定位时间。结果 CT扫描结果显示,70个肺小结节病灶中左肺31个(44.29%),右肺39个(55.71%)。56例患者由结节切除后送冰冻病理证实为恶性且进行肺叶切除以及纵隔内淋巴结清扫术,14例患者由于存在结节或胸壁粘连严重,转至开胸手术。各病灶病理检查结果提示浸润性腺癌占34.29%,微浸润腺癌占10.00%,原位腺癌占17.14%,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占15.71%,慢性炎性病变10.00%,肺内淋巴结7.14%,肉芽肿5.71%。试验组定位成功率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试验组定位时间(19.97±3.21)min,低于对照组的(34.37±4.53)min(P<0.05)。结论肺部小结节胸腔镜术前予以CT引导硬化剂定位能够显著提高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下切除孤立性肺结节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胸腔镜术 术前定位 硬化剂定位 Hookwire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内胆管囊腺癌(附5例报告) 被引量:4
6
作者 蒋国祯 朱友根 +1 位作者 朱建敬 严秋亮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1999年第2期44-45,共2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内胆管囊腺癌的诊断及外科处理.方法 回顾1982年1日至1998年底收治的5例原发性肝内胆管囊腺癌诊治经验并结合文献贸料加以讨论.结果 5例中2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分别存活了4.5年和3年,另3例肿块不能根治性切除,2例存活...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内胆管囊腺癌的诊断及外科处理.方法 回顾1982年1日至1998年底收治的5例原发性肝内胆管囊腺癌诊治经验并结合文献贸料加以讨论.结果 5例中2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分别存活了4.5年和3年,另3例肿块不能根治性切除,2例存活8目和20个月,1例已治疗5月,仍在治疗中.结论 原发性肝内胆管腺癌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和经皮肝穿刺活检,最佳的治疗方法是肿块的根治性切除.如果肿块能完整切除,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内胆管囊腺癌 肝肿瘤 诊断 外科治疗 手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脑心清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亦华 邵林华 程振宇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14期75-76,共2页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脑心清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 1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在低分子肝素钙用药的基础上加用脑心清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25%,高于对...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脑心清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 1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在低分子肝素钙用药的基础上加用脑心清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25%,高于对照组的8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脑心清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疗效可靠,副作用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清片 低分子肝素钙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组织中MMP-9,CD_(44)V_6与nm23-H_1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龚道军 谢志徵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352-354,共3页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HCC)组织中MMP-9,CD44V6及nm23-H1的表达水平,了解HCC中MMP-9,CD44V6与nm23-H1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HCC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HCC中MMP-9,CD44V6及nm23-H1的表达。结果侵袭转移倾向高危组的35例...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HCC)组织中MMP-9,CD44V6及nm23-H1的表达水平,了解HCC中MMP-9,CD44V6与nm23-H1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HCC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HCC中MMP-9,CD44V6及nm23-H1的表达。结果侵袭转移倾向高危组的35例HCC标本中,MMP-9,CD44V6及nm23-H1表达的强阳性率分别为71.4%(25/35),68.6%(24/35)和25.7%(9/35);侵袭转移倾向低危组的25例HCC标本中,MMP-9,CD44V6及nm23-H1表达的强阳性率分别为40.0%(10/25),36.0%(9/25)和60.0%(15/25);MMP-9及CD44V6的表达与HCC侵袭转移倾向呈正相关性(P<0.01),nm23-H1的表达与HCC的侵袭转移倾向呈负相关性(P<0.01),MMP-9与CD44V6的表达呈正相关性,而MMP-9,CD44V6与nm23-H1的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MMP-9,CD44V6及nm23-H1的表达可能作为HCC预后及转移潜能判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浸润 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MMP-9 CD44V6 nm23-H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4
9
作者 蒋国法 付宝娟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5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入选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为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奥曲肽)和对照组(基础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入选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为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奥曲肽)和对照组(基础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48h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治疗药物之一,适于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女性肝细胞癌预后因素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蒋国祯 徐冠南 李先兴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01-103,共3页
影响女性肝细胞癌预后因素的初步探讨蒋国祯徐冠南李先兴随着对原发性肝癌研究的深入,已有较多的文献报导影响肝癌术后生存时间的因素,但女性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研究性别与肝癌预后因素的文献较少。对32例女性肝细胞癌与同期21... 影响女性肝细胞癌预后因素的初步探讨蒋国祯徐冠南李先兴随着对原发性肝癌研究的深入,已有较多的文献报导影响肝癌术后生存时间的因素,但女性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研究性别与肝癌预后因素的文献较少。对32例女性肝细胞癌与同期212例男性病人作一对照分析。旨在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肝细胞癌 预后 病理 肝硬变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部发际缘保留毛囊锯齿形切口除皱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郝立君 朱晓云 +3 位作者 肖志波 任丽虹 王洁 庞建华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62-264,共3页
目的探讨颞部发际缘保留毛囊锯齿形切口除皱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颞部发际缘保留毛囊锯齿形切口、眼轮匝肌悬吊固定、SMAS折叠缝合的方法,提升下垂的外眦角和颧部,去除鱼尾纹,减轻较深的鼻唇沟。结果本组66例患者,其中58例患者经... 目的探讨颞部发际缘保留毛囊锯齿形切口除皱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颞部发际缘保留毛囊锯齿形切口、眼轮匝肌悬吊固定、SMAS折叠缝合的方法,提升下垂的外眦角和颧部,去除鱼尾纹,减轻较深的鼻唇沟。结果本组66例患者,其中58例患者经6个月至3年的随访,除2例患者左侧、1例患者右侧切口前缘无毛发生长外,余者切口愈合佳且前缘有毛发生长隐蔽性好,鱼尾纹明显减轻,下垂的外眦角和颧部、较深的鼻唇沟有较明显的改善。结论颞部发际缘保留毛囊锯齿形切口、眼轮匝肌悬吊固定、SMAS折叠缝合的手术方法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且切口隐蔽的较新的除皱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皱术 保留毛囊 锯齿形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注表达VEGF的成纤维细胞和rAAV-VEGF基因对大鼠脑缺血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邵林华 孙青芳 +6 位作者 卞留贯 陈亦华 程振宇 郑龙 俞建华 张晨冉 顾吕伟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12-714,共3页
目的比较定向移植输注转染外源性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成纤维细胞(VEGF-成纤维细胞)和原位注射rAAV(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的VEGF基因对大鼠缺血性脑保护的疗效,从而寻找出适合临床的安全、有效的基因治疗方法。方法用线... 目的比较定向移植输注转染外源性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成纤维细胞(VEGF-成纤维细胞)和原位注射rAAV(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的VEGF基因对大鼠缺血性脑保护的疗效,从而寻找出适合临床的安全、有效的基因治疗方法。方法用线栓加环扎法建立SD大鼠大脑中动脉持续性闭塞(MCAO)模型。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移植输注组、直接注射组、MCAO组和正常对照组。其中,移植输注组和直接注射组于术后24h内将VEGF-成纤维细胞和rAAV1-VEGF基因从大鼠脑缺血边缘区注入。结果移植VEGF-成纤维细胞和原位注射rAAV-VEGF基因均能减少脑梗死体积,且移植VEGF-成纤维细胞的作用明显优于原位注射基因,VEGF-成纤维细胞移植14d后大鼠脑内表达VEGF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原位注射rAAV-VEGF治疗组。结论移植VEGF-成纤维细胞比原位注射rAAV-VEGF治疗基因对脑缺血更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成纤维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加贝酯冲击治疗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水平预后和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湛 张家敏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2期3841-3844,共4页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联合加贝酯冲击治疗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炎症水平、预后和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于我院就诊的98例AP患者,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9例)和试验组(49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乌司他丁治疗,试验组...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联合加贝酯冲击治疗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炎症水平、预后和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于我院就诊的98例AP患者,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9例)和试验组(49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乌司他丁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大剂量乌司他丁联合加贝酯冲击治疗,疗程1周,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生化指标[血尿淀粉酶、脂肪酶、血清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尿淀粉酶、血淀粉酶、脂肪酶以及TA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试验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2组患者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试验组上述指标显著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2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与29%,P=0.021);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8%和70%,试验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HR=0.357,95%CI(0.152,0.842),P=0.026],试验组患者胰腺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HR=0.269,95%CI(0.081,0.891),P=0.035]。结论大剂量乌司他丁联合加贝酯冲击治疗AP,可以显著降低淀粉酶水平,减轻炎性反应,并可以改善预后,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加贝酯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炎性反应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联合三腔二囊管治疗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倪德生 胡胜军 +1 位作者 林恒军 朱友根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46-247,共2页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三腔二囊管在治疗门脉高压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患者141例(入院前出血量在800ml以上)分成生长抑素组(对照组)和生长...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三腔二囊管在治疗门脉高压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患者141例(入院前出血量在800ml以上)分成生长抑素组(对照组)和生长抑素联合三腔二囊管组(治疗组),分别观察两组的止血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方面没有明显差异。结论生长抑素联合三腔二囊管在治疗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时显示更高的疗效且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三腔二囊管 高血压 门静脉 静脉曲张 大出血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例脾热诊治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龚道军 蒋国祯 朱建敬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5期631-631,共1页
关键词 诊治分析 脾热 脾切除术后 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患者应用全程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小燕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S01期405-407,共3页
脊柱骨折为骨科常见病,主要病因为高处坠落等间接外力造成或原发性骨质疏松、肿瘤疾病等,常见于青壮年男性,多可并发脊髓损伤,严重时可引发瘫痪。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临床上以手术为主要治疗,但由于手术会引发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同时患... 脊柱骨折为骨科常见病,主要病因为高处坠落等间接外力造成或原发性骨质疏松、肿瘤疾病等,常见于青壮年男性,多可并发脊髓损伤,严重时可引发瘫痪。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临床上以手术为主要治疗,但由于手术会引发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同时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影响预后。常规围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但是往往忽视对其心理及精神方面的护理^([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原发性骨质疏松 间接外力 围术期护理 骨科常见病 脊髓损伤 肿瘤疾病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傅斌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23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4月~2010年8月收治的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手术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组)40例,对照组(内科保守治疗)3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4月~2010年8月收治的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手术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组)40例,对照组(内科保守治疗)3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以及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观察组痊愈12例,显效21例,有效5例,无效2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Fugl-Meyer值和Bartel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DL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安全简便,手术费用低,方便易行,有效率高,正确处理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可降低疾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肿 微创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女性肝细胞癌预后因素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国祯 徐冠南 李先兴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4期6-8,共3页
自1987年2月至1995年8月收治32例女性肝细胞癌及212例男性肝细胞癌,经随访发现,女性组术后存活期明显比男性组长。通过对两组病人临床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其发病年龄、临床表现、术前AFP水平,HBsAg阳性率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自1987年2月至1995年8月收治32例女性肝细胞癌及212例男性肝细胞癌,经随访发现,女性组术后存活期明显比男性组长。通过对两组病人临床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其发病年龄、临床表现、术前AFP水平,HBsAg阳性率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白:球蛋白倒置比率,r—谷氨酰转肽酶(r—GT)阳性率(≥40u)、肝癌合并肝硬变比率、肝内转移形成卫星结节的比率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作者认为女性组肝癌合并肝硬变较少,肝功能损害较轻、肝内转移较少,以及性激素的作用是导致女性肝癌术后存活期明显比男性组长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肝细胞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人胃癌21例病程 病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金禄 王建维 +1 位作者 方小斌 戴国平 《医师进修杂志》 1996年第5期16-17,共2页
我院胃镜检出30岁以下青年人胃癌21例,占同期胃癌(402例)的5.2%。男性16例,女性5例,最小年龄21岁,农民16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18例,早期胃癌1例,进展期胃癌20例,根治术10例(10/15),5年生存... 我院胃镜检出30岁以下青年人胃癌21例,占同期胃癌(402例)的5.2%。男性16例,女性5例,最小年龄21岁,农民16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18例,早期胃癌1例,进展期胃癌20例,根治术10例(10/15),5年生存率为16.7%(2/12)。本文分析了青年人胃癌的病程和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人 病程 病因 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小结节术前CT定位下硬化剂定位及护理干预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祝华英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9期1554-1556,共3页
肺小结节的直径一般都<3cm,位于肺实质当中,一般不会伴随有淋巴结肿大以及肺不张等情况,影像学当中也不会呈现出典型特点[1].肺小结节此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医学领域当中是难度比较大的问题,因此需要开展更加准确的病理学诊断[2,3]... 肺小结节的直径一般都<3cm,位于肺实质当中,一般不会伴随有淋巴结肿大以及肺不张等情况,影像学当中也不会呈现出典型特点[1].肺小结节此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医学领域当中是难度比较大的问题,因此需要开展更加准确的病理学诊断[2,3].当前高分辨率CT(HRCT)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发现了更多肺小结节.而电视胸腔镜技术的发展使其优势变得越来越显著,如并发症少、视野能够充分暴露等优点,使其成为了早期治疗肺小结节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但如果病灶体积小,和脏层胸膜之间的距离远,这些都会导致术中定位难度加大[4].从以上原因考虑,针对基于CT定位下的硬化剂定位和相关护理方法进行分析.选择我院的65例患者,70枚肺结节为研究对象,开展具体研究.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CT定位 硬化剂 护理干预 电视胸腔镜技术 病理学诊断 术前 早期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