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肝益肾明目汤治疗干眼症的疗效及对眼表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王美玲 毛景璟 陆霞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5年第2期303-305,共3页
干眼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泪液蒸发过多和(或)分泌不足所致,可引起一系列眼部不适症状,例如眼部干涩、疲劳、异物感等[1-2],严重者可出现角膜溃疡、角膜混浊等,对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临床上针对干眼症的治疗,主要以局部用... 干眼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泪液蒸发过多和(或)分泌不足所致,可引起一系列眼部不适症状,例如眼部干涩、疲劳、异物感等[1-2],严重者可出现角膜溃疡、角膜混浊等,对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临床上针对干眼症的治疗,主要以局部用药为主,较常用的是玻璃酸钠滴眼液,其属于一种人工泪液,具有湿润眼表组织、缓解眼部干涩、稳定泪膜等作用,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总体疗效有待提升。中医治疗干眼症疗效较好,且可从整体辨证施治。中医认为,干眼症属于“白涩病”“神水将枯”等范畴,以肝肾阴虚证最为常见,治疗应以补益肝肾、生津明目为主[3-4]。因此,本研究将自拟养肝益肾明目汤用于干眼症的治疗,并观察其疗效及对眼表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肾阴虚证 角膜溃疡 分泌不足 补益肝肾 人工泪液 异物感 角膜混浊 局部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联合咪唑安定药物在眼科局部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根红 刘锦秀 +1 位作者 田均池 方永亮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318-319,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咪唑安定联用在眼科局部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组眼科患者均根据其实际病情决定选择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咪唑安定局部麻醉,研究组在给予咪唑安定局部麻醉前提供相应心理干预,记录2组眼科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情...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咪唑安定联用在眼科局部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组眼科患者均根据其实际病情决定选择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咪唑安定局部麻醉,研究组在给予咪唑安定局部麻醉前提供相应心理干预,记录2组眼科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结果2组眼科患者手术成功率均为100.00%,研究组手术过程中、手术结束时、术后6 h等各时间点NRS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心理干预、咪唑安定联合应用于眼科手术可显著提高患者局部麻醉效果,有利于保障患者手术成功率、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局部麻醉 咪唑安定 心理干预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联手术治疗高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毛景璟 阮静雅 彭坤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2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并植入超薄人工晶状体+小梁切除术治疗高龄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1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70例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5...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并植入超薄人工晶状体+小梁切除术治疗高龄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1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70例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使用超声乳化术并植入超薄人工晶状体治疗)与观察组(35例,使用超声乳化术并植入超薄人工晶状体+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后3个月,比较2组患者眼压、前房深度、视野缺损状况、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术前,两组眼压、前房深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眼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前房深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两组视野缺损状况、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角膜内皮细胞数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术并植入超薄人工晶状体+小梁切除术在干预高龄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中能有效降低眼压,提升中央前房深度,且不会损伤角膜内皮、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三联手术 高龄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巩膜扣带术与玻璃体切除术治疗RRD视网膜复位率及血清氨基酸和VEGF变化比较
4
作者 阮静雅 毛景璟 范银波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3期470-473,共4页
目的 研究巩膜扣带术(sclera buckling,SB)与玻璃体切除术(parsplana vitrectomy,PPV)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 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 ent,RRD)视网膜复位率、血清氨基酸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目的 研究巩膜扣带术(sclera buckling,SB)与玻璃体切除术(parsplana vitrectomy,PPV)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 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 ent,RRD)视网膜复位率、血清氨基酸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变化比较。方法 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RRD患者,共76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SB组38例(38只眼),PPV组38例(38只眼)。观察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的BCVA、黄斑未复位发生率,术前、术后1周的血清中氨基酸,术后12月的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内术后不同时间点BCVA均低于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OCT提示:两组术前均累及黄斑区,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组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VEGF水平较术前均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SB组中组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VEGF水平下降幅度小于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组在术后12个月白内障进展方面(7.89%vs.60.53%)低于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余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上所述,SB在术后12个月白内障进展方面优于PPV组,PPV在术后1周减低谷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及VEGF水平及提高视网膜复位率,相较于SB更具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氨基酸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巩膜扣带术 玻璃体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与曲安奈德球内注射对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侯乒 范银波 +2 位作者 杨倍倍 阮静雅 王新丹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3期2165-2167,共3页
黄斑前膜是沿黄斑内界膜表面生长的无血管纤维细胞性增生膜,临床可分为特发性黄斑前膜、继发性黄斑前膜[1]。据临床统计,多数特发性黄斑前膜病变患者视力影响较为轻微,无需进行手术治疗,少数患者由于视力减退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2]。玻... 黄斑前膜是沿黄斑内界膜表面生长的无血管纤维细胞性增生膜,临床可分为特发性黄斑前膜、继发性黄斑前膜[1]。据临床统计,多数特发性黄斑前膜病变患者视力影响较为轻微,无需进行手术治疗,少数患者由于视力减退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2]。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是临床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有效手段,并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在术后有部分患者易发生黄斑水肿,影响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前膜 玻璃体切除 视力减退 临床统计 曲安奈德 黄斑水肿 内界膜剥除术 最佳矫正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 被引量:7
6
作者 包英俊 谢晓露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0-231,共2页
目的探讨有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护理的配合体会。方法对我院2005年11月~2009年9月30例(58眼)超高度近视患者施行有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后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30例(58眼)患者均能密切配合,顺利... 目的探讨有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护理的配合体会。方法对我院2005年11月~2009年9月30例(58眼)超高度近视患者施行有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后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30例(58眼)患者均能密切配合,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结论有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可获得满意的视觉效果,而有效的手术前后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晶体眼 人工晶体 高度近视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屈孕酮片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疗效 被引量:18
7
作者 陈俭勤 邓小中 姚周平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年第12期2807-2811,共5页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片治疗黄体功能不全(LPD)所致先兆流产(T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LPD所致TA患者99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屈孕酮组(n=50)和对照组(n=49),分别予口服地屈孕酮片或肌注黄体酮治疗。疗...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片治疗黄体功能不全(LPD)所致先兆流产(T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LPD所致TA患者99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屈孕酮组(n=50)和对照组(n=49),分别予口服地屈孕酮片或肌注黄体酮治疗。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记录两组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测定治疗前后血清孕激素[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雌二醇(E_(2))、孕酮(P)]、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并于疗程结束后随访至妊娠结束,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保胎成功率地屈孕酮组(90.0%)与对照组(81.6%)无差异(P>0.05);地屈孕酮组阴道流血、腹痛腹胀、腰背酸痛及宫缩频繁等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β-hCG、E_(2)、P、IL-10升高,而TNF-α、INF-γ降低,且地屈孕酮组血清E_(2)、P、IL-10高于对照组,TNF-α、INF-γ低于对照组(均P<0.05);地屈孕酮组不良反应(14.0%)、早产(2.0%)、胎膜早破(10.0%)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30.6%、16.3%、23.5%)(均P<0.05)。结论:采用地屈孕酮片治疗LPD所致TA能有效提升患者血清性激素并改善细胞因子水平,促进临床症状迅速缓解,保胎成功率与肌注黄体酮相当,但不良反应更少,且对母儿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流产 黄体功能不全 地屈孕酮 细胞因子 性激素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2
8
作者 包英俊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859-1860,共2页
关键词 角膜移植 真菌性角膜炎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切口方式治疗白内障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毛景璟 彭坤 陈林勇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8期1494-1496,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切口方式治疗白内障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在本院进行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共88例(88眼),根据患者的切口方式分为3.0 mm切口组(采用3.0 mm标准切口超...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切口方式治疗白内障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在本院进行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共88例(88眼),根据患者的切口方式分为3.0 mm切口组(采用3.0 mm标准切口超声乳化术)40例(40眼)和1.8 mm切口组(采用1.8 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48例(48眼)。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视力变化情况、散光程度和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3.0 mm切口组和1.8 mm切口组患者超声乳化时间和超声乳化能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 d、术后1 W,两组患者视力均升高,1.8 mm切口组患者视力优于3.0 mm切口组(P<0.05);术后1 d、术后1 W,两组患者术后散光程度加重,1.8 mm切口组患者散光程度低于3.0 mm切口组(P<0.05);术后1 d、术后1 W,两组患者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均升高,1.8 mm切口组患者内皮细胞变异系数与3.0 mm切口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0 mm切口组和1.8 mm切口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1.8 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比采用3.0 mm标准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术后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2型糖尿病患者 超声乳化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TP激光联合置管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田 韩跃辉 +1 位作者 祝莲 吴辉霞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KTP激光联合置管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方法KTP激光联合置管治疗泪道阻塞患者232例250只眼,术后置管放置3个月,拔管后平均随诊2个月。观察泪道功能恢复情况,判断疗效。结果总治愈率为82.5%。泪总管阻塞的治愈率高于泪小管和鼻泪... 目的探讨KTP激光联合置管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方法KTP激光联合置管治疗泪道阻塞患者232例250只眼,术后置管放置3个月,拔管后平均随诊2个月。观察泪道功能恢复情况,判断疗效。结果总治愈率为82.5%。泪总管阻塞的治愈率高于泪小管和鼻泪管阻塞,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泪小管与鼻泪管阻塞治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男女患者各部位阻塞的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KTP激光联合置管治疗泪道阻塞方法简便,组织损伤小,疗效肯定,对不同阻塞部位的泪道阻塞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泪道阻塞 硅胶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手术期间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的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根红 刘锦秀 方永亮 《浙江创伤外科》 2018年第3期538-539,共2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后感染发生状况,并提出相关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266例(266只眼)患者进行研究,于患者入院时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等,然后制定合理的感染预防措施。结果用药后结膜囊和睑缘病原菌阳...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后感染发生状况,并提出相关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266例(266只眼)患者进行研究,于患者入院时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等,然后制定合理的感染预防措施。结果用药后结膜囊和睑缘病原菌阳性率分别为19.92%(53/266)、37.97%(101/266),明显低于用药前37.59%(100/266)、64.66%(172/266),P<0.05,用药后病原菌主要以G+球菌为主。手术开始前采集结膜囊和睑缘检测,结果显示无病原菌检出;手术结束时撕除患者眼部手术贴膜,其中结膜囊病原菌结果为阴性,睑缘处23例为阳性,为表皮葡萄球菌;前房水和超乳机受水袋液体标本检测结果为阴性。结论白内障围手术期感染危险因素较多且感染来源途径多,因此积极采取合理控制措施可降低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 围手术期 感染 预防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路径化管理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遵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包俊霞 祁建丽 包英俊 《中国医院统计》 2017年第5期380-382,共3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化管理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50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为2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化管理的280例设为观察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的220例设为对照组,分析比较各组患者术后遵医行为等管理指标的差...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化管理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50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为2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化管理的280例设为观察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的220例设为对照组,分析比较各组患者术后遵医行为等管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白内障知识掌握度评分、点药手法正确依从率(92.1%)、术后回院复诊依从率(89.6%)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化管理可有效增强患者白内障知识水平,提高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遵医行为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白内障 健康教育 遵医行为 路径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成像对玻璃体带状回声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汤广成 张云姣 《现代实用医学》 2007年第12期985-986,共2页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成像在玻璃体内带状回声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眼球病变患者40例40眼进行三维及二维超声成像检查,比较两者诊断结果。结果40眼中,三维超声成像检查符合诊断38眼,诊断符合率95.0%;二维超声成像检查符合诊断32眼,诊断...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成像在玻璃体内带状回声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眼球病变患者40例40眼进行三维及二维超声成像检查,比较两者诊断结果。结果40眼中,三维超声成像检查符合诊断38眼,诊断符合率95.0%;二维超声成像检查符合诊断32眼,诊断符合率80.0%(28/3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三维超声成所建图像逼真、直观、形象、立体感强及空间关系明确,并可确定病变的形态、范围和其表面及内部的细微结构特征,可有效弥补二维超声不足,有助于对玻璃体带状回声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玻璃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MHRD)的临床疗效
14
作者 阮静雅 范银波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9期1684-1687,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MHR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11月浙江省金华眼科医院接诊的高度近视MHRD患者75例进行研究,通过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玻璃体切割...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MHR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11月浙江省金华眼科医院接诊的高度近视MHRD患者75例进行研究,通过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覆盖术治疗。比较两组泪膜稳定性、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BUT、BCV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L评分、眼压、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覆盖术能改善高度近视MHRD患者的泪膜稳定性,促进术后的视力恢复,改善眼压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水平,并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 内界膜剥除术 内界膜覆盖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性角膜炎76例护理
15
作者 钱俊 《中国乡村医药》 2009年第7期78-78,共1页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变。发病率高,多与植物外伤有关,在我国以农民患病率占首位,在炎热、潮湿地区和夏末秋初衣作物收获季节发病率高,故应以预防为主,加强科普宣传,特别是农忙季节注意防...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变。发病率高,多与植物外伤有关,在我国以农民患病率占首位,在炎热、潮湿地区和夏末秋初衣作物收获季节发病率高,故应以预防为主,加强科普宣传,特别是农忙季节注意防护,避免角膜外伤。2004年6月至2008年4月我院共收治76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现将临床资料及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角膜炎 护理 感染性角膜病变 农忙季节 角膜外伤 致病真菌 预防为主 科普宣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值引导下个体化LASIK治疗近视
16
作者 汤广成 胡珊珊 谷寅 《现代实用医学》 2008年第7期565-566,共2页
目的探讨Q值引导下个体化LASIK(F-CAT)治疗近视的疗效。方法对215例(427眼)近视患者行F-CAT术,随访1个月至2年,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矫正视力(BCVA)无一眼下降2行及以上,下降一行仅为2眼,术后无BCVA下降者达99.5%;术后6个月... 目的探讨Q值引导下个体化LASIK(F-CAT)治疗近视的疗效。方法对215例(427眼)近视患者行F-CAT术,随访1个月至2年,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矫正视力(BCVA)无一眼下降2行及以上,下降一行仅为2眼,术后无BCVA下降者达99.5%;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UCVA)为1.15±0.14,术后1个月为1.14±0.14,术后6个月88.2%病例术后残余屈光度在±0.50D以内;术后1个月、6个月、1年及2年等效球镜分别为0.32±0.39、0.25±0.34、0.18±0.23及0.17±0.23。结论F-CAT治疗近视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且术后视觉质量无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Q值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2016年单中心光明工程白内障手术后急性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病状况及预防措施探讨 被引量:26
17
作者 杨乾军 方永亮 +3 位作者 何根红 侯乒 项平逸 倪海栋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3期178-182,共5页
目的:分析光明工程白内障手术后急性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病状况及影响因素,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4 年1 月至2016 年12 月间在金华眼科医院实施白内障光明工程手术且术后发生急性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 目的:分析光明工程白内障手术后急性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病状况及影响因素,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4 年1 月至2016 年12 月间在金华眼科医院实施白内障光明工程手术且术后发生急性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该并发症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及可能的诱因。分析不同术式、不同围手术期处理方式对该病发病率的影响。各不同情况发病率的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12 年间20 131 例白内障光明工程手术中,共发生术后急性感染性眼内炎16 例,发病率0.079%。其中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5 371 例,发生术后急性感染性眼内炎2 例,发病率0.037%;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14 760 例,发生术后急性感染性眼内炎14 例,发病率0.095%。两种手术方法术后急性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剪睫毛(发病率0.121%)与不剪睫毛(发病率0.062%)患者术后急性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以0.5%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发病率0.059%)与术前未冲洗(发病率0.174%)患者术后急性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6 例术后急性感染性眼内炎患者中,4例男性患者有明确诱因,占总数的25%,其中1例患者在发病前1 d洗头;1例患者发病前1 d参与拆除自家房顶倒塌的旧墙;1例患者术后自购纱布盖眼,且7 d未更换;1例患者术后仅滴出院带药的其中一种滴眼液,且每天只点1次,余12例患者无明显诱因。另外在眼内炎玻璃体手术中发现2 例患者透明角膜主切口斜形,密闭性差。结论:白内障光明工程手术后急性感染性眼内炎发病率为0.079%。术前以0.5%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可降低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发病率。加强宣教,避免术后可能引起眼部感染的不恰当举措及活动是减少光明工程白内障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炎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白内障摘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局灶性脉络膜凹陷临床特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新丹 汤广成 +1 位作者 侯乒 任飞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3期229-233,共5页
目的:观察局灶性脉络膜凹陷(FCE)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在金华眼科医院就诊的FCE患者12例(22眼)。所有患者行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间接眼底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超广角激光... 目的:观察局灶性脉络膜凹陷(FCE)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在金华眼科医院就诊的FCE患者12例(22眼)。所有患者行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间接眼底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等检查,部分患者行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12例患者中,双眼FCE10例,单眼FCE2例。22眼中,正视10眼,近视12眼。患眼初诊BCVA(LogMAR)为0~0.5(0.18±0.11)。眼底检查FCE处17眼表现为大致正常,2眼有不同程度脱色素或黄白色病灶,2眼黄斑区见盘状水肿,1眼黄斑区见出血、渗出灶。OCT检查示22眼均呈单一FCE;16眼(16/22)为偏中心凹型FCE,6眼(6/22)为中心凹下型FCE。2眼(2/22)合并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经治疗后神经上皮层下积液吸收,FCE处无明显改变。1眼(1/22)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经多次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后病情反复。结论:FCE多双眼发病,也可单眼发病;可合并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也可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与屈光状态有一定的相关性;视力可正常或不同程度下降;FCE处眼底表现大部分完全正常,当出现合并症时可出现相对应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脉络膜凹陷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影像特征
原文传递
青少年近视的影响因素与预防管理对策 被引量:4
19
作者 赖仙球 戴晓丹 傅益美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6年第10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近视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分析研究其预防管理对策,以便将其落实到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减少青少年近视的患病率,有效控制其向高度近视发展,为社会、医务人员、教育工作者及青少年自身提供更多、更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青少年近视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分析研究其预防管理对策,以便将其落实到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减少青少年近视的患病率,有效控制其向高度近视发展,为社会、医务人员、教育工作者及青少年自身提供更多、更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分析总结近年来青少年近视的影响因素,并对所采用的方法对策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探讨对策要点。结果:认真对待青少年近视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加以防范,可明显减低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率,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结论:重视常见青少年近视影响因素的分析和防范措施的贯彻落实,把青少年近视影响因素降到最低,最终达到有效预防青少年近视发病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近视 影响因素 预防管理对策
原文传递
前房注射甲强龙在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尔罡 钱丽君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1年第10期743-745,共3页
目的探讨前房注射甲强龙在控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晶状体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后前房炎症反应的效果。方法对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实验组(23例,24眼)。术毕即刻给予0.5mg甲强龙... 目的探讨前房注射甲强龙在控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晶状体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后前房炎症反应的效果。方法对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实验组(23例,24眼)。术毕即刻给予0.5mg甲强龙前房内注射,对照组(24例,25眼)不注射。比较术后1d、3d、1周、2周前房炎症反应及视力、眼压、角膜、瞳孔。结果术后不同时间比较:对照组房水闪光较实验组程度重且吸收慢。结论前房内注射甲强龙能有效控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晶状体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后前房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房注射 甲强龙 青光眼 闭角型 急性 房角分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