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点灯工程: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创新建设模式——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文化管理系党支部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钱杏芬 胡卓群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10期81-83,共3页
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是党建工作的活力之源。基于此,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文管系党支部"点灯工程"为切入点,通过分析高校党支部创新建设"点灯工程"的现实意义、... 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是党建工作的活力之源。基于此,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文管系党支部"点灯工程"为切入点,通过分析高校党支部创新建设"点灯工程"的现实意义、基本方面和工作成效,对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建设创新模式进行经验总结与有效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基层学生党建 创新 点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构建和探索——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晶 《科教文汇》 2020年第18期65-67,共3页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开设文博相关文物专业已有二十余年,2015年以前叫"文物鉴定与修复",后统一更名为"文物修复与保护",多年来致力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提升,本文以学分制改革后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主要研究...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开设文博相关文物专业已有二十余年,2015年以前叫"文物鉴定与修复",后统一更名为"文物修复与保护",多年来致力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提升,本文以学分制改革后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自身的发展和历次人才培养方面调整后的总结与探索,根据现有学情,构建了更适合本专业发展的纸质和陶瓷两个模块,这一新构建,在多次调研和探索中渐渐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修复与保护 调研 学分制 模块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子达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4期83-86,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文化强国口号的提出,高职院校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专业教育特征的需要,将实践技能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实践教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提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文化强国口号的提出,高职院校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专业教育特征的需要,将实践技能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实践教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既要利用现有资源优势,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校内实践教学活动,同时又要大力发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现零距离对接相关职业岗位及就学与就业之间的无缝对接,真正办出高职教育的特色,突出"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校内实训 校外实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艺术类高职院校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子达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2期83-86,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意识的增强给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艺术类高职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上有地域优势、教学经验优势及办学综合性优势等。因此,艺术类高职院校需要在其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地域文化认知,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意识的增强给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艺术类高职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上有地域优势、教学经验优势及办学综合性优势等。因此,艺术类高职院校需要在其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地域文化认知,建设特色教材,把非遗传承与教学、科研创作进行有机结合,建设特色专业,培养特色人才,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创建学校特色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 艺术类高职院校 地域特色 学校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赋能共同富裕的路径研究——以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余杭区为例
5
作者 张高传 吕佳佳 +1 位作者 李小兰 陈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34期87-91,共5页
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已成为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动能,是新时代值得深入探讨的命题。该文以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余杭区的文化赋能实践为切入点,立足于余杭地区当前的文化赋能现实情况,探讨了文化赋能的概念,分析了文化赋能与共同富裕... 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已成为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动能,是新时代值得深入探讨的命题。该文以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余杭区的文化赋能实践为切入点,立足于余杭地区当前的文化赋能现实情况,探讨了文化赋能的概念,分析了文化赋能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同时,梳理了余杭地区文化赋能资源的总体状况、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从健全文化赋能的管理制度、打破文化赋能的要素制约、强化文化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加快文化赋能的数字化转型等多个角度出发,探讨了余杭文化赋能共同富裕的主要路径。以期为文化赋能更好地支持余杭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勾画新的蓝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余杭 路径 文化 赋能 共同富裕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现状与建议——以浙江475名乡镇文化员调研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蒋曼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0期256-258,274,共4页
“十三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但也存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专业背景、结构不合理;人才身兼数职负担重、职业存在感偏低;人才缺乏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人才综合素质偏低等问题。为此,建议创新... “十三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但也存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专业背景、结构不合理;人才身兼数职负担重、职业存在感偏低;人才缺乏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人才综合素质偏低等问题。为此,建议创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制度,保证人才稳定性;优化现有人才知识结构,提升人才专业能力;培养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军人物,建设高层次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进程,引导专业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 人才 现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景展示与形象造型——浙江自然博物馆海岛生态系统场景实践 被引量:2
7
作者 赵盛彪 陈子达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2期72-76,共5页
模特地为概念的自然类博物馆生态系统场景展示,是基于体验性生态展示教育和传播的理念,同时是现代工艺技术发展带来的更科学、更形象化的展示手段,是多元化展示理念的实践。本文以"绿色浙江"海岛生态系统场景展示实践为案例,... 模特地为概念的自然类博物馆生态系统场景展示,是基于体验性生态展示教育和传播的理念,同时是现代工艺技术发展带来的更科学、更形象化的展示手段,是多元化展示理念的实践。本文以"绿色浙江"海岛生态系统场景展示实践为案例,探析分解场景造型要素和展示构成,详细介绍了制作程序和造型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峙山列岛 展示系统架构 场景展示 形象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等艺术职业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教学之我见 被引量:4
8
作者 钱杏芬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10-113,共4页
高等艺术职业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是高等教育、艺术教育和学科教学三者的统一和融合。与普通高职院校相比,有着很大的特殊性。目前,公共基础课教学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只有从院情和学生情况出发,大胆探索,走符合实际的具有艺术教育特... 高等艺术职业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是高等教育、艺术教育和学科教学三者的统一和融合。与普通高职院校相比,有着很大的特殊性。目前,公共基础课教学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只有从院情和学生情况出发,大胆探索,走符合实际的具有艺术教育特色的改革之路,公共基础课教学才能在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艺术专门人才”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艺术职业院校 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 艺术教育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与行动路径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莉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1年第11期35-39,45,共6页
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具有良好的基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朝着标准化、一体化的方向不断提档升级,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在文化产品方面,打造了一批在全国富有影响力的公共文化活动品牌。在全国率先完成了公共文化服务... 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具有良好的基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朝着标准化、一体化的方向不断提档升级,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在文化产品方面,打造了一批在全国富有影响力的公共文化活动品牌。在全国率先完成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工作。公共文化领域的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结构合理,素质较高,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在我国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浙江省接下来应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数字化发展、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以及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社会化发展入手,整体推进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数字化 社会化 公共文化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环境污染犯罪因果关系推定原则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智武 王占霞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99-102,共4页
环境污染犯罪是一种新型犯罪,环境污染犯罪的特征决定了因果关系推定原则是认定环境污染犯罪因果关系的主流性原则。同时该原则有自己的特质,起主要内容在四大学说中体现出来。尽管环境污染犯罪推定原则的应用具有条件性但是它克服了传... 环境污染犯罪是一种新型犯罪,环境污染犯罪的特征决定了因果关系推定原则是认定环境污染犯罪因果关系的主流性原则。同时该原则有自己的特质,起主要内容在四大学说中体现出来。尽管环境污染犯罪推定原则的应用具有条件性但是它克服了传统刑法因果关系运用的缺陷,利于打击环境犯罪、与国际环境保护制度社会接轨。对我国司法实践有较大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犯罪 因果关系 推定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族艺术表演者权的主体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智武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9-53,69,共6页
民族艺术表演者权主体是因艺术表演而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人或组织。民族艺术表演者权主体有别于其他权利主体。民族艺术表演者权主体的界定,需考量民族艺术表演者权本体、艺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法律人格、民族艺术特性等因素。民族... 民族艺术表演者权主体是因艺术表演而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人或组织。民族艺术表演者权主体有别于其他权利主体。民族艺术表演者权主体的界定,需考量民族艺术表演者权本体、艺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法律人格、民族艺术特性等因素。民族艺术表演者权主体是多元、多层次的,其特有主体包括国家与政府、民间艺术表演者后代及传承人、族群及土著民社区等。从表演法律关系角度,民族艺术表演者权主体呈现层次化,即群体、组织体、自然人个体。民族艺术表演者权主体对于开民族文化艺术之"源",拓民族文化产业之"流",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艺术表演者权 权利主体因素 权利主体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杭州新叶古村文化空间保护与社区发展
12
作者 孙非寒 《新西部(中旬·理论)》 2016年第11期60-61,共2页
本文介绍了新叶村概况及农村社区与古村落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新叶村的旅游开发策略和社区发展途径。认为,其旅游开发应确立开发主体;打造金字招牌;开发新叶景观带和地方特色旅游纪念品;组建民俗文化演出队;设立新叶民俗生活馆,加强村落... 本文介绍了新叶村概况及农村社区与古村落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新叶村的旅游开发策略和社区发展途径。认为,其旅游开发应确立开发主体;打造金字招牌;开发新叶景观带和地方特色旅游纪念品;组建民俗文化演出队;设立新叶民俗生活馆,加强村落古物监管;打造生态农业,建好农家乐,配合村落旅游开发;成立新叶文化研究会,开设古村落保护(新叶)论坛。其社区发展应走文化传承型美丽乡村建设之路;坚持原生态、整体性保护原则;打造乡村社区发展的新叶模式(古建筑保护+创意农业+旅游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古村落 文化空间保护 社区发展 模式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参与安全社区建设调研
13
作者 郑士香 《新西部(中旬·理论)》 2015年第3期50-51,共2页
本文介绍了安全社区建设现状,分析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参与安全社区建设调查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要将安全社区建设的相关理论渗透于教学中;加强广泛宣传和教育;将参加安全社区建设作为学生的实践课;学校与社区联合,大... 本文介绍了安全社区建设现状,分析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参与安全社区建设调查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要将安全社区建设的相关理论渗透于教学中;加强广泛宣传和教育;将参加安全社区建设作为学生的实践课;学校与社区联合,大力开发双赢教育基地;拓宽资金渠道,争取资金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区建设 学生参与 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命政治”到“文化治理”:对公共文化的一种定位与解构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莉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78,共7页
从“生命政治”到“治理”,新的权力形式在现代国家的治理机制中开始出现。这种新的权力遵循自由主义的治理原则,以人口为对象,为现代国家提供安全配置。文化作为治理的对象和手段,越来越多地被引入治理体系中,这是现代公共文化诞生和... 从“生命政治”到“治理”,新的权力形式在现代国家的治理机制中开始出现。这种新的权力遵循自由主义的治理原则,以人口为对象,为现代国家提供安全配置。文化作为治理的对象和手段,越来越多地被引入治理体系中,这是现代公共文化诞生和发展的背景。在公共文化体系中,符号技术系统和权力技术通过自我技术发挥作用,实现公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和良好社会秩序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政治 人口 安全配置 文化治理 公共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变迁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莉 《文化艺术研究》 2021年第3期9-15,111,共8页
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既有其内在逻辑,也有其现实需要,尤其是在当下的文化生态中,文化和旅游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发生了变化,从满足基本文化需求转变成为美好生活提供支撑,从注重提供文化产品... 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既有其内在逻辑,也有其现实需要,尤其是在当下的文化生态中,文化和旅游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发生了变化,从满足基本文化需求转变成为美好生活提供支撑,从注重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到注重发挥文化的效用和价值,公民从被动享受服务到主动参与体验,同时,公共文化服务也可从提升公众旅游意识、开辟旅游多元空间、丰富文化类旅游吸引物等方面拓展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应然与实然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非寒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4年第2期47-49,共3页
近年来,校本课程开发无论是在政策制定上还是在实际实施中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总体上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校本课程开发由于受学校内外部环境、学校领导与教师自身能力和意愿及学校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基本上还不够... 近年来,校本课程开发无论是在政策制定上还是在实际实施中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总体上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校本课程开发由于受学校内外部环境、学校领导与教师自身能力和意愿及学校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基本上还不够成熟。本文旨在对校本课程开发推行过程中的应然表现和实然状况进行分析,并对我国校本课程开发从政策上、教师自身、学校文化等方面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社会统计学教学困境与策略研究
17
作者 郑士香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74-77,共4页
社会统计学是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关联的一门方法论学科,也是高职院校相关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根据社会统计学学科特点,阐述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的现状,深入剖析教学困境,分析在教与学中双方难于实现预期目标的原因,提出引入项... 社会统计学是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关联的一门方法论学科,也是高职院校相关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根据社会统计学学科特点,阐述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的现状,深入剖析教学困境,分析在教与学中双方难于实现预期目标的原因,提出引入项目教学方式、开发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实际应用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统计学 教学困境 开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朝文人画兴起之原因再探
18
作者 陈子达 《中国美术》 2013年第3期96-99,共4页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南宋灭亡,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熟悉美术史的人大多知道,元朝的建立对于美术史的意义,绝非仅是一个政权的更替那样简单。虽然一些专家也指出元朝的建立,并非是元朝绘画转变的决定性原因,但其作为绘画转变...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南宋灭亡,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熟悉美术史的人大多知道,元朝的建立对于美术史的意义,绝非仅是一个政权的更替那样简单。虽然一些专家也指出元朝的建立,并非是元朝绘画转变的决定性原因,但其作为绘画转变的关键性因素却是没有质疑的。湖州,这个浙江北部的一个小镇,成为了元朝绘画的重要堡垒,以赵孟、钱选为代表的一种新的画风逐渐走向前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朝 原因 文人画 美术史 忽必烈 决定性 绘画 赵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安徽屯溪出土的“五柱器” 被引量:2
19
作者 齐韶花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87-94,共8页
屯溪M1出土的两件五柱器,脊上有五等距锥体,脊下为一圆角方座,这一造型,酷似南宋初期宋伯仁所画之"柷梅"。从文献学的角度考据,宋儒的乐器"柷"全盘接受自汉儒,而文献与考古两项都指证,周礼之中并无乐器"柷&quo... 屯溪M1出土的两件五柱器,脊上有五等距锥体,脊下为一圆角方座,这一造型,酷似南宋初期宋伯仁所画之"柷梅"。从文献学的角度考据,宋儒的乐器"柷"全盘接受自汉儒,而文献与考古两项都指证,周礼之中并无乐器"柷",则荀子钩沉回来的"柷"是否来自商礼?回答是肯定的。周礼对商礼有承袭也有割舍,具体到音乐上来,则周礼割舍了商礼中的巫祝文化,因此而放弃了商礼中巫祝用于候风、辨音的法器,也就是音官手中用于礼起、音始的乐器"柷"。而安徽屯溪之所以出现被周礼抛弃的古老乐器"柷",正是遭到周王朝灭杀的殷商贵胄南逃过江后,在吴越地区对殷商礼、乐器的青铜再铸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柱器 商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渐进式阶梯状”党课的教学设计 被引量:4
20
作者 钱杏芬 《高教论坛》 2019年第7期5-7,23,共4页
“渐进式阶梯状”党课教学是对高校党课教学创新的一种尝试与探索。它既是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党员的需要,也是夯实学生党员理论素养、增强高校党课教学实效的需要。在“渐进式阶梯状”党课教学设计中,校级党课和院系党课是总和分的关系,... “渐进式阶梯状”党课教学是对高校党课教学创新的一种尝试与探索。它既是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党员的需要,也是夯实学生党员理论素养、增强高校党课教学实效的需要。在“渐进式阶梯状”党课教学设计中,校级党课和院系党课是总和分的关系,党课与思政理论课是不同的课程体系,党课与学生思想政治及校园文化是知和行的关系。根据大学生在入党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高校党课可设计为专业化、立体式、开放性三级教学体系,分别以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党员意识和党性修养为递进过程中的各教学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党课 “渐进式阶梯状”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