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McBride术及改良McBride术联合第一跖骨截骨治疗踇外翻 被引量:9
1
作者 胡灏 王之宇 林格生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3期124-125,共2页
目的总结单纯改良McBride术及改良McBride术联合第一跖骨基底外翻截骨治疗踇外翻的疗效。方法我科2004年6月~2009年9月共实施57例踇外翻矫形手术,其中行单纯McBride法30例(47足)、行改良McBride法联合第一跖骨基底外翻截骨术27例(44足... 目的总结单纯改良McBride术及改良McBride术联合第一跖骨基底外翻截骨治疗踇外翻的疗效。方法我科2004年6月~2009年9月共实施57例踇外翻矫形手术,其中行单纯McBride法30例(47足)、行改良McBride法联合第一跖骨基底外翻截骨术27例(44足)。结果经过1年2个月~3年3个月(平均2年4个月)的随访,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5.7%、97.7%。结论两种方法尤其是改良McBride法联合第一跖骨基底外翻截骨术为软组织结合骨性手术,术后踇外翻角、跖骨角及足的外形等各个方面矫形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踇外翻 改良McBride术 第一跖骨基底外翻截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侧方椎间融合术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在腰椎退变性疾病中前凸矫正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陈意磊 朱志海 +6 位作者 王玉康 范顺武 方向前 万双林 张建锋 赵兴 赵凤东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5期1990-1995,共6页
目的比较斜侧方椎间融合术(OLIF)和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临床效果和术后矢状面前凸恢复等方面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收治的OLIF和TLIF病例共73... 目的比较斜侧方椎间融合术(OLIF)和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临床效果和术后矢状面前凸恢复等方面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收治的OLIF和TLIF病例共73例。其中男31例,女42例;年龄36-88岁,平均65.8岁。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钙化9例,腰椎管狭窄症34例,退变性腰椎滑移症17例,退变性腰椎侧凸症12例,腰椎峡部裂性滑移症1例。按手术方式为分OLIF组(34例)和TLIF组(39例)。记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是否输血,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DI),并测量术前和术后腰椎前凸角(LL)和融合节段前凸角(FSL)。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t检验。结果OLIF组有10例(29.4%)使用后路固定,TLIF组全部39例(100%)均使用后路固定(X。=41.013,P〈0.05)。OLIF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小于TLIF组[(163±68)比(233±79)min、(116±148)比(434±201)ml,t=4.019、6.964,均P〈0.05]。OLIF!且和TLIF组在手术后VAS及ODI下降分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716、0.522,均P〉0.05)。OLIF组LL恢复4.0°±10.0°,TLIF组为4.2°±6.1°;OLIF组FSL恢复4.1°±7.0°,TLIF组为5.2°±4.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39、0.805,均P〉0.05)。使用后路固定的OLIF组LL恢复显著大于TLIF组(9.9°±11.1°比4.2°±6.1°,t=2.180,P〈0.05)。结论OLIF和TLIF都能一定程度上恢复腰椎前凸,但OLIF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上有明显优势。同时,在加用后路固定的情况下,OLIF对前凸矫正的效果比TLIF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 斜侧方椎间融合术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前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