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波长数据融合的高速公路涵洞积水便携式无线传感器设计及应用
1
作者 官华 徐祖恩 +6 位作者 姜鹏 秦枭 朱凌峰 唐梦宇 许科 李柄谖 郑欢 《交通技术》 2025年第1期162-171,共10页
高速公路下穿涵洞积水经常带来交通堵塞,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问题,为了解决此类问题,设计出一款基于双波长数据融合的高速公路涵洞积水便携式无线传感器。该传感器由锂电池、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4G通讯模块和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通... 高速公路下穿涵洞积水经常带来交通堵塞,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问题,为了解决此类问题,设计出一款基于双波长数据融合的高速公路涵洞积水便携式无线传感器。该传感器由锂电池、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4G通讯模块和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通过算法设计实现毫米波雷达数据和激光雷达数据的双波长融合。该传感器在杭州绕城西复线S43湖州段内5处下穿涵洞及杭宁高速2处涵洞完成了安装布设,实测传感精度优于± 3 mm。本文设计实现的基于双波长数据融合的便携式无线传感器,可应用于高速公路涵洞积水监测,具有推广应用价值。Accumulation of water in highway culverts often leads to traffic congestion, casualties, and property damage.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a portable wireless sensor for highway culvert water accumulation based on dual-wavelength data fusion has been designed. The sensor mainly consists of a lithium battery, millimeter-wave radar, lidar, 4G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control circuit. It achieves dual-wavelength fusion of millimeter-wave radar data and lidar data through algorithm design. The sensor has been installed in five underpasses along the Hangzhou Western Expressway S43 Huzhou section, with a measured sensing distance of up to 10 meters and a sensing accuracy better than 3mm. The portable wireless sensor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dual-wavelength data fusion, can be applied to the monitoring of water accumulation in highway culverts and has the value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洞积水 数据融合 无线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索桥主缆除湿系统能效评价系统研究
2
作者 官华 姜鹏 《交通工程》 2025年第3期32-37,共6页
本文研究悬索桥主缆除湿系统的能效评价问题,针对传统除湿系统能耗高、除湿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套基于物联网技术和能效评价算法的解决方案。论文首先介绍悬索桥主缆除湿系统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随后,详细阐述了硬件... 本文研究悬索桥主缆除湿系统的能效评价问题,针对传统除湿系统能耗高、除湿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套基于物联网技术和能效评价算法的解决方案。论文首先介绍悬索桥主缆除湿系统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随后,详细阐述了硬件系统的搭建、能效评价算法的设计、能效评价系统的开发与优化,并通过实际测试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该系统实现对主缆除湿系统多维数据的实时采集、存储和分析,通过能效评价算法动态量化除湿效率,为优化运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提升除湿效率,降低能耗,为桥梁维护和设备能效优化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主缆除湿系统 能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索桥弱光环境主缆钢丝腐蚀标准图集采集与分析技术研究
3
作者 官华 闻洁静 《交通工程》 2025年第3期21-26,共6页
本研究针对悬索桥弱光环境下主缆钢丝腐蚀监测难题,开发一套基于多摄像头模块与AI技术的腐蚀标准图集采集与分析系统。系统通过在主缆钢丝与保护外壳间隔布置54个小型摄像头,结合补光、调焦功能,实现弱光环境下的全面图像采集。采用YOL... 本研究针对悬索桥弱光环境下主缆钢丝腐蚀监测难题,开发一套基于多摄像头模块与AI技术的腐蚀标准图集采集与分析系统。系统通过在主缆钢丝与保护外壳间隔布置54个小型摄像头,结合补光、调焦功能,实现弱光环境下的全面图像采集。采用YOLOv5等AI模型,优化腐蚀区域的自动检测与分类,准确率达到92.5%。开发的采集与分析程序集成多路摄像头控制、图像拼接与矫正、AI分析及标准图集生成等功能,为悬索桥主缆钢丝的腐蚀监测提供高效、可靠的技术方案。该系统无损检测、高效采集,并适应弱光环境,为桥梁维护的智能化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弱光环境 主缆钢丝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工程场地台风剖面及台风作用下结构气动阻尼研究
4
作者 吴向阳 官华 +3 位作者 徐祖恩 王诗涵 崔巍 赵林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6期93-101,共9页
台风是影响我国沿海地区大跨度、高耸结构安全的关键荷载,台风风剖面与常规良态风风剖面存在显著差异,准确评估台风设计风剖面对于指导沿海结构的抗风设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基于此,选取了国内外8种主要的规范和标准设计开阔地貌的风... 台风是影响我国沿海地区大跨度、高耸结构安全的关键荷载,台风风剖面与常规良态风风剖面存在显著差异,准确评估台风设计风剖面对于指导沿海结构的抗风设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基于此,选取了国内外8种主要的规范和标准设计开阔地貌的风剖面,并将其与实测台风风剖面进行对比,发现现行规范在描述台风风剖面时,难以充分反映其随高度和空间位置的变化特征。针对这一不足,提出了三种台风设计风剖面的方法,分别是:1.基于规范建议设计风剖面;2.设计不同高度相同重现期的组合风剖面;3.设计基于特定高度及重现期的真实风剖面,其中方法2和方法3考虑了台风剖面随高度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方法2和3所得的风剖面均大于规范风剖面,方法2获得的风剖面与方法3的平均风剖面较为接近,但方法2获得的风剖面在真实台风中可能并不存在,且方法3有接近一半的真实风剖面高于方法2的结果。进一步分析表明,现行规范中推荐的风剖面可能低估了台风实际风剖面的强度。同时,仅基于不同高度处100年重现期的风剖面也无法全面地反映台风的真实风剖面特性。因此,在考虑风对建筑物的静力响应时,建议采用方法3所得的风剖面作为台风设计风剖面,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剖面 设计风剖面 Monte Carlo随机模拟 结构气动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