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监护室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细菌耐药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锦华 王晓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6期134-136,共3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院内感染细菌耐药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长兴县中医院ICU 487例患者资料,对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感染部位及种类进行分析;同时对病原菌进行药敏分析,判断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院内感染细菌耐药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长兴县中医院ICU 487例患者资料,对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感染部位及种类进行分析;同时对病原菌进行药敏分析,判断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 ICU院内感染率为23.2%,感染组高龄患者、发生低蛋白血症的患者比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采取中心静脉置管和呼吸机患者的比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5),口腔黏膜和呼吸道系统是感染的常见部位。细菌耐药性检测发现,ICU细菌耐药情况十分严重,有的甚至已经完全耐药。结论 ICU应加强规范性操作,尤其是对老龄患者、发生低蛋白血症患者及采取中心静脉置管和呼吸机患者应给予高度重视,减少患者病原菌暴露机会。此外,需要注意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避免耐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耐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真菌感染特点及氟康唑预防治疗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锦华 王晓辉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8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ICU真菌感染的特点并分析氟康唑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 120例真菌感染患者资料,对真菌感染的诱发因素、分布及种类进行分析;并分析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对真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我院ICU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为8... 目的探讨ICU真菌感染的特点并分析氟康唑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 120例真菌感染患者资料,对真菌感染的诱发因素、分布及种类进行分析;并分析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对真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我院ICU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为8.23%,导致发生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为侵入性操作如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雾化吸入、长期使用抗生素和激素;ICU真菌感染常见于肺部,其次是泌尿生殖系统,其中白色念珠菌是主要的病原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谷丙转氨酶、胆红素以及直接胆红素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CU真菌感染有其自身特点和诱发因素;采用氟康唑早期治疗真菌感染疗效确切,无明显肝脏损害和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真菌感染 氟康唑 治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律透析合并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内瘘爆破1例
3
作者 施红燕 潘长林 《中国乡村医药》 2025年第6期55-56,共2页
该院2024年收治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伴尿毒症患者1例,在行血液透析(以左上肢动静脉内瘘进行)治疗中突发内瘘爆破,医护人员紧急处理出血,予及时加压止血,并通过手术修补瘘口,防止因血肿造成患者局部组织张力过高,保证了血透通路... 该院2024年收治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伴尿毒症患者1例,在行血液透析(以左上肢动静脉内瘘进行)治疗中突发内瘘爆破,医护人员紧急处理出血,予及时加压止血,并通过手术修补瘘口,防止因血肿造成患者局部组织张力过高,保证了血透通路的持续性。后续护士通过术后血肿、水疱、皮肤、疼痛等局部护理,同时辅以心理护理方案照料患者,最终其内瘘血流通畅,震颤明显,得以继续维持规律血液透析治疗。本文提示,在为拟行血液透析患者行内瘘血管穿刺前,需对患者内瘘血管充分、有效评估,不可盲目穿刺。一旦出现血肿,应立即行有效的按压止血,有条件者应及时行血肿清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律 透析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内瘘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脓毒血症胃肠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7
4
作者 李海峰 胡国强 刘雯雯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通过对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脓毒血症胃肠功能障碍临床疗效的观察,为治疗脓毒血症胃肠功能障碍提供临床新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将40例脓毒血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鼻饲枸橼酸莫沙必利、双歧... 目的:通过对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脓毒血症胃肠功能障碍临床疗效的观察,为治疗脓毒血症胃肠功能障碍提供临床新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将40例脓毒血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鼻饲枸橼酸莫沙必利、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静脉滴注奥美拉唑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加针刺T6—T12华佗夹脊穴30min,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10d。观察两组治疗第1、3、6、10天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腹腔内压、胃残余量、肠鸣音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0d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腹腔内压、胃残余量均降低(P<0.05),肠鸣音升高(P<0.05)。治疗第3、6、10天,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腹腔内压、胃残余量降低(P<0.05),肠鸣音升高(P<0.05)。结论: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脓毒血症胃肠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佗夹脊穴 脓毒血症 胃肠功能障碍 腹腔内压 胃残余量 肠鸣音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提高机械通气脱机成功率
5
作者 潘长林 《国际呼吸杂志》 2012年第13期1001-1003,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提高有创性机械性通气脱机率疗效。方法共入组70例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经药物等治疗无效需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5)和对照组(n=35),实验组采用对照组基础上鼻饲补肺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加...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提高有创性机械性通气脱机率疗效。方法共入组70例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经药物等治疗无效需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5)和对照组(n=35),实验组采用对照组基础上鼻饲补肺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加强营养支持、提高呼吸肌力等治疗,采用z。检验统计学方法验证。结果治疗组在运用了补肺汤加减鼻饲胃肠内给药后脱机成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补肺汤可显著提高有创性机械性通气脱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脱机成功率 中西医结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