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全球及中国前列腺癌流行状况分析
1
作者 瞿旻 高旭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3,共5页
目的基于WHO公布的2022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描述和分析全球及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及死亡状况。方法基于2022全球癌症统计数据,系统性描述全球及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人数、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SIR)、死亡人数、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SMR)... 目的基于WHO公布的2022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描述和分析全球及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及死亡状况。方法基于2022全球癌症统计数据,系统性描述全球及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人数、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SIR)、死亡人数、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SMR),并根据年龄及人类发展指数(HDI)进行分层分析。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SIR、SMR及死亡发病比(M/I)与HD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022年,全球前列腺癌新发病人数共有146.7万,SIR为29.4/10万,在男性人群所有癌种中排第2位;全球前列腺癌死亡人数为39.7万,SMR为7.3/10万,在男性所有癌种中排第5位。2022年,中国前列腺癌新发病人数为13.4万,SIR为9.7/10万,SMR为3.3/10万,在中国男性人群所有癌种中均排第7位。全球前列腺癌的发病人数和SIR从45岁开始快速增长,死亡人数及SMR从50岁开始呈快速增长趋势;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人数和SIR自60岁开始快速增长,死亡人数和SMR从65岁开始快速增长。中国前列腺癌的M/I为0.337,在HDI高水平国家和地区中排第30位。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前列腺癌SIR与HDI(r=0.440,P=0.008)呈正相关,M/I与HDI呈负相关(r=-0.877,P<0.001),而SMR与HDI无关(P>0.05)。结论全球前列腺癌的疾病负担严重。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逐步上升态势,且存在死亡率高的特点。积极开展前列腺癌早筛、优化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及全程化管理可提高前列腺癌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流行病学 全球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在2型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碍小鼠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磊 任冠宇 +2 位作者 许成 张鑫辉 刘智勇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55-1162,共8页
目的利用野生型(WT)小鼠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基因敲除(Nrf2KO)小鼠构建2型糖尿病(T2DM)模型,探究Nrf2基因对T2DM小鼠膀胱功能障碍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雄性Nrf2基因敲除小鼠及同龄雄性WT小鼠构建T2DM小鼠模型,并随机分成Nrf... 目的利用野生型(WT)小鼠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基因敲除(Nrf2KO)小鼠构建2型糖尿病(T2DM)模型,探究Nrf2基因对T2DM小鼠膀胱功能障碍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雄性Nrf2基因敲除小鼠及同龄雄性WT小鼠构建T2DM小鼠模型,并随机分成Nrf2基因敲除小鼠T2DM造模组(Nrf2KO+T2DM组)、Nrf2基因敲除小鼠对照组(Nrf2KO组)、WT小鼠T2DM造模组(T2DM组)、WT小鼠对照组(WT组),每组10只。分析小鼠生理体征及24 h饮水与排尿量。提取小鼠膀胱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测,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蛋白质印迹法分析Nrf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质的表达。结果T2DM组小鼠体重、膀胱质量、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4 h饮水量及24 h排尿量均高于WT组(P均<0.05),提示T2DM小鼠模型建立成功。T2DM组小鼠膀胱组织中细胞核Nrf2和总Nrf2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WT组(P均<0.05)。Nrf2KO+T2DM组膀胱组织凋亡相关分子caspase 3及氧化应激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丙二醛、活性氧均高于WT组、Nrf2KO组和T2DM组(P均<0.05),抗氧化应激分子还原型辅酶/醌氧化还原酶1和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均低于WT组、Nrf2KO组和T2DM组(P均<0.05),神经生长因子表达低于WT组、Nrf2KO组和T2DM组(P均<0.05),而神经生长因子前体表达高于WT组、Nrf2KO组和T2DM组(P均<0.05)。结论Nrf2通路受到抑制后T2DM小鼠可出现氧化应激调节失衡、膀胱相关神经组织病变和凋亡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上调,可能是T2DM小鼠膀胱功能障碍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碍 氧化性应激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输尿管口囊肿电切术在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合并异位输尿管口囊肿患者中的应用(附9例报告)
3
作者 花梅免 杨庆 +5 位作者 张振声 高红亮 杨军 肖城武 叶宸 许传亮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81-1484,共4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口囊肿电切术对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合并异位输尿管口囊肿致肾盂、输尿管积水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21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例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合并异位输尿管口囊肿患者,...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口囊肿电切术对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合并异位输尿管口囊肿致肾盂、输尿管积水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21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例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合并异位输尿管口囊肿患者,其中患侧腰部酸痛3例、排尿困难2例、反复尿路感染2例。9例患者术前均行泌尿系超声、静脉尿路造影、泌尿系增强CT尿路成像和膀胱镜检查确诊,均采用经尿道输尿管口囊肿电切术治疗。结果9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手术时间20~40 min,平均(28.3±7.5)min,术中出血均少于20 mL,3例患者术中放置双J管,术后膀胱冲洗,引流液颜色清亮,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4 h内停止膀胱冲洗,术后2~3 d拔除导尿管并出院,术后平均住院天数(2.4±1.6)d。术后6~8周拔除双J管,术后随诊1~24个月复查超声,9例患者肾积水均减轻,仅有3例患者仍有轻度积水,无腰酸、腰痛、排尿困难等症状,尿路感染未见复发。结论经尿道输尿管口囊肿电切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接受度高等优点,可作为有手术指征的伴有输尿管口囊肿的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肾 输尿管畸形 输尿管口囊肿 经尿道电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疗效比较:术后随访至少10年的配对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宋家璈 柳文强 +4 位作者 陈童 吴小凤 徐红 吴震杰 王林辉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4-850,共7页
目的比较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LESS-RN)与传统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CL-RN)后至少10年的局限性肾癌患者肿瘤疗效和肾功能结局。方法选取2009-2012年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LESS-RN或CL-RN治疗的T1a~T2a期局... 目的比较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LESS-RN)与传统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CL-RN)后至少10年的局限性肾癌患者肿瘤疗效和肾功能结局。方法选取2009-2012年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LESS-RN或CL-RN治疗的T1a~T2a期局限性肾癌患者,按患者年龄、BMI、肿瘤大小进行倾向评分匹配,共纳入31对患者,分析患者的基线特征、手术数据、病理结果和随访信息,以评估LESS-RN和CL-RN的长期预后差异。结果LESS-RN组与CL-RN组患者在手术时间[(179.7±43.0)min vs(172.6±50.9)min,P=0.349]、估计失血量[100(50,200)mL vs 100(50,150)mL,P=0.871]、住院时间[6(5,7)d vs 7(6,9)d,P=0.080]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ESS-RN组有1例患者发生术中并发症,没有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CL-RN组有1例患者发生术中并发症,3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LESS-RN组随访时间为(138.0±9.0)个月,CL-RN组为(137.8±9.8)个月(P=0.730)。LESS-RN组与CL-RN组患者总生存率(80.6%vs 74.2%,P=0.181)、肿瘤特异性生存率(93.6%vs 96.8%,P=0.554)、血肌酐变化水平[32(17,45)μmol/L vs 20(5,47)μmol/L,P=0.098]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60.2±20.9)mL·min^(-1)·(1.73 m^(2))^(-1) vs(66.7±27.8)mL·min^(-1)·(1.73 m^(2))^(-1),P=0.34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ESS-RN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局限性肾癌的手术方法,其长期肿瘤疗效和肾功能结局与CL-RN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细胞癌 单孔腹腔镜 腹腔镜肾切除术 根治性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前列腺癌病理诊断及分子分型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范麟龙 宋子健 +2 位作者 邓龙昕 许雨锶 陈锐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41-1146,共6页
人工智能(AI)在前列腺癌(PCa)病理诊断、影像学诊断、预后预测、分子分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远大前景。本文主要关注AI分析病理切片在PCa病理诊断及分子分型中的应用进展,简要介绍了AI在穿刺病理诊断和Gleason分级、切除术后病理的诊... 人工智能(AI)在前列腺癌(PCa)病理诊断、影像学诊断、预后预测、分子分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远大前景。本文主要关注AI分析病理切片在PCa病理诊断及分子分型中的应用进展,简要介绍了AI在穿刺病理诊断和Gleason分级、切除术后病理的诊断和分级、基于病理切片预测PCa患者预后中的应用。在穿刺病理诊断和Gleason分级方面,AI已经和普通病理医师表现不相上下;在切除术后病理的诊断和分级方面,AI可以对肿瘤进行精准分级与评分;在PCa患者预后预测方面,AI可以直接从病理组织切片中提取相关预后信息,预测PCa患者的术后情况。此外,AI还可以预测PCa患者的基因突变,通过分析病理切片得出基因突变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人工智能 病理诊断 GLEASON评分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WSR1-FLI1通过代谢重编程影响尤文肉瘤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赵薇 江润益 +2 位作者 江爱民 龚海熠 魏海峰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0-626,共7页
尤文肉瘤是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第二常见恶性原发性骨肿瘤,该病恶性程度极高,患者病程短,转移事件发生快,严重危害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肿瘤细胞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调控机制促进包括糖、氨基酸、脂类等在内的营养物质发生代谢重编程,进... 尤文肉瘤是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第二常见恶性原发性骨肿瘤,该病恶性程度极高,患者病程短,转移事件发生快,严重危害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肿瘤细胞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调控机制促进包括糖、氨基酸、脂类等在内的营养物质发生代谢重编程,进而维持肿瘤高代谢状态,促进肿瘤发生、发展;同时代谢重编程相关产物可作用于肿瘤微环境中各细胞组分,抑制肿瘤免疫反应,甚至诱导耐药事件的发生。尤文肉瘤断裂区域1(EWSR1)-佛氏白血病病毒整合蛋白1(FLI1)融合蛋白是尤文肉瘤的关键促癌分子,具有多重功能和复杂的调控机制,了解EWSR1-FLI1对尤文肉瘤细胞代谢变化的影响及其相关调控机制,可为探究尤文肉瘤的病因、寻找有效的诊疗靶点及治疗策略提供线索。本文就EWSR1-FLI1影响尤文肉瘤代谢重编程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汇总与剖析,旨在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骨瘤 尤文肉瘤 代谢重编程 EWSR1-FLI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分段式培训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叶宸 杨懿人 +6 位作者 徐梦璐 施晓磊 薛庆 庞庆阳 柳文强 肖成武 张威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3-498,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分段式培训体系,并应用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成形术(RALP的手术培训。方法采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机器人模拟培训系统对3名泌尿外科医师进行基础操作培训和缝合相关技能培训,对比培训前后受训医师术中...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分段式培训体系,并应用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成形术(RALP的手术培训。方法采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机器人模拟培训系统对3名泌尿外科医师进行基础操作培训和缝合相关技能培训,对比培训前后受训医师术中吻合时间等关键指标的变化。将RALP分为游离、裁剪、吻合、缝合4个分段,受训医师通过机器人系统参与真实手术操作,先以分段为单位完成学习曲线,再独立完成完整的RALP。结果经虚拟现实培训后,受训医师术中的吻合时间[(141.0±9.0)s vs(312.6±34.5)s]和运动距离[(140.9±16.2)cm vs(323.1±50.6)cm]显著缩短(P均<0.01),机械臂碰撞次数[(1.6±0.6)次vs(7.1±1.0)次]和器械离开视野次数[(0.8±0.5)次vs(3.2±0.9)次]显著减少(P均<0.05),脱离目标次数在训练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每人2轮的分段式真实手术训练后,受训医师独立完成RALP,其手术时间较具备成熟RALP手术经验医师同期的手术时间略长[(149.0±36.0)min vs(117.0±10.0)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术中出血量、漏尿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分段式培训体系可成功应用于RALP的手术培训,其可在保证手术安全性和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受训医师的操作水平,使其具备独立完成RALP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腹腔镜肾盂成形术 虚拟现实 分段式培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止血材料在战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曹智 鲁欣 +5 位作者 杨印辉 赵琳 李劲锋 侯建国 陈基快 王林辉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54-1160,共7页
目的探讨膨胀止血材料在战创伤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体外物理性能评价中,将聚乙烯醇(PVA)和聚醚酯-氨基甲酸乙酯(PEEC)分别置于生理盐水、抗凝兔血及生理盐水与抗凝兔血1∶1混合液中,记录2种膨胀止血材料的体积、重量变化及体积压缩... 目的探讨膨胀止血材料在战创伤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体外物理性能评价中,将聚乙烯醇(PVA)和聚醚酯-氨基甲酸乙酯(PEEC)分别置于生理盐水、抗凝兔血及生理盐水与抗凝兔血1∶1混合液中,记录2种膨胀止血材料的体积、重量变化及体积压缩一半时所需压强。体内止血性能评价中,构建大鼠股动静脉损伤出血模型和兔肝损伤出血模型,观察无菌纱布、PVA和PEEC 3种止血材料对股动静脉损伤出血和肝损伤出血的止血效果;观察记录术后1 h和术后24 h总出血量、取出止血材料后1 min出血量、取出止血材料时粘连程度和难易程度。结果在3种模拟体液中PVA的体积变化系数、体积变化速率均大于PEEC,重量变化系数小于PEEC(P均<0.01),在生理盐水和抗凝兔血中PVA体积压缩一半所需的压强小于PEEC体积压缩一半所需的压强(P均<0.05)。术后1 h,2个动物模型实验中取出PVA时的粘连程度和取出难易程度均优于无菌纱布和PEEC;取出止血材料后1 min内仅无菌纱布组动物见少量出血,PVA组、PEEC组动物均未见活动性出血。在股动静脉损伤出血模型中PVA组的术后1 h总出血量低于PEEC组(P<0.01),在肝损伤出血模型中术后1 h总出血量PVA组高于PEEC组(P<0.01)。术后24 h,2个动物模型实验中取出PVA时的粘连程度和取出难易程度均优于无菌纱布,PEEC大部分被降解,无法取出;取出止血材料后1 min内,无菌纱布、PVA、PEEC组动物均未见活动性出血。在股动静脉损伤出血模型中无菌纱布组与PVA组的24 h总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损伤出血模型中PVA组的24 h总出血量高于无菌组纱布组(P<0.01),在2个动物模型中PEEC组术后24 h总出血量均见少量出血,无法计算出血量。在股动静脉损伤出血模型中,PVA组止血材料附近肌肉组织周边浸润的炎症细胞少于无菌纱布组和PEEC组。结论PVA和PEEC均可通过吸收包括血液在内的体液使自身体积膨大控制股动静脉损伤出血和肝损伤出血,为战创伤救治新装备的研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创伤 肝损伤 股动静脉 膨胀止血材料 聚乙烯醇 聚醚酯-氨基甲酸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手术创新的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王野 闫石 +2 位作者 常易凡 徐伟东 任善成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7-630,共4页
远程手术是指外科医师使用无线网络和机器人技术为远在异地的患者做手术,属于远程医疗的一部分。远程手术不仅可以缓解区域外科医师短缺的情况,而且能打破空间壁垒,及时、有效地开展手术,降低医疗成本和患者转运风险。远程手术的发展需... 远程手术是指外科医师使用无线网络和机器人技术为远在异地的患者做手术,属于远程医疗的一部分。远程手术不仅可以缓解区域外科医师短缺的情况,而且能打破空间壁垒,及时、有效地开展手术,降低医疗成本和患者转运风险。远程手术的发展需要5G网络技术和手术机器人技术的双重辅助。本文分析了5G网络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技术在远程手术中的应用与限制,总结了远程手术创新发展的现状和进展,为远程手术的发展提供更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手术 远程医疗 机器人手术 5G 军事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在经后腹腔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清毅 张超 +7 位作者 魏勇 王正 肖成武 沈露明 杨健 周铁 杨波 王林辉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89-1193,共5页
目的探索经后腹腔单孔机器人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采用国产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经后腹腔肾... 目的探索经后腹腔单孔机器人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采用国产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经后腹腔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7例,其中肾上腺肿瘤切除术4例,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3例。记录所有患者肿瘤最大直径、手术入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数量、切口大小、围手术期并发症、病理诊断等资料。记录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前和出院前血肌酐、热缺血时间和切缘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采用经后腹腔途径。4例患者接受肾上腺肿瘤切除术,3例肿瘤位于右侧、1例位于左侧,肿瘤最大直径1.2~3.3 cm;4例均为纯单孔手术,切口直径3.0~4.5 cm;手术操作时间50~96 min,术中出血量10~50 mL,围手术期无明显并发症。3例患者接受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术前血肌酐分别为77、43、108μmol/L;3例肿瘤均位于右侧,最大直径1.9~2.7 cm,R.E.N.A.L.评分分别为5P、4X、4P;2例采用纯单孔术式,切口分别为4.5、4.0 cm,1例增加一个12 mm辅助通道;手术操作时间52~150 min,术中出血量10~50 mL,热缺血时间22~30 min;术后病理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2例、切缘均为阴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围手术期未出现出血、漏尿、发热等并发症,出院前血肌酐分别为99、50、93μmol/L。结论采用国产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可安全、有效地开展经后腹腔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单孔腹腔镜手术 肾上腺肿瘤 肾肿瘤 肾上腺部分切除术 肾部分切除术 蛇形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50例腹膜后占位的病理诊断单中心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武宇轩 塔娜 +6 位作者 杜甑衎 屈小翔 庚广烨 王沈凡 施挺 冯翔 陈锐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2-277,共6页
目的总结腹膜后肿瘤的疾病谱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冯翔医师牵头的外科团队收治的1050例诊断为腹膜后占位/肿瘤患者的病理信息,分析各类肿瘤占比及临床和病理特征。... 目的总结腹膜后肿瘤的疾病谱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冯翔医师牵头的外科团队收治的1050例诊断为腹膜后占位/肿瘤患者的病理信息,分析各类肿瘤占比及临床和病理特征。结果共纳入1050例病理标本,间叶源性肿瘤407例(38.76%),其中恶性肿瘤348例(33.14%),良性肿瘤59例(5.62%);神经源性肿瘤211例(20.10%),其中恶性肿瘤18例(1.71%),良性肿瘤193例(18.38%);淋巴造血组织来源肿瘤127例(12.10%),其中恶性肿瘤88例(8.38%),良性肿瘤39例(3.71%);其他原发性腹膜后肿瘤19例(1.81%);未知来源恶性肿瘤42例(4.00%);转移性肿瘤244例(23.24%)。在间叶源性肿瘤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脂肪肉瘤(178例,16.95%)、平滑肌肉瘤(54例,5.14%)。结论在腹膜后肿瘤中,间叶源性肿瘤最为常见,同时存在较高比例的神经源性肿瘤、淋巴造血组织来源肿瘤、转移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肉瘤 神经组织肿瘤 淋巴瘤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初步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濛 鲍一 +3 位作者 时佳子 庞庆阳 王林辉 刘冰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7-371,共5页
目的评估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舒尼替尼治疗的25例晚期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为特瑞普利... 目的评估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舒尼替尼治疗的25例晚期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为特瑞普利单抗240 mg静脉注射(每3周1次)和舒尼替尼50 mg口服(每日1次),根据患者耐受性调整剂量。对治疗效果进行影像学评估,按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判断疗效,并按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5.0版记录不良反应。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中男21例、女4例,中位年龄为59(95%CI 33~80)岁。病理类型包括23例肾透明细胞癌和2例转录因子E3(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其中1例肾透明细胞癌伴部分肉瘤样变。所有患者均有局部进展或远处转移。中位随访时间11.0(95%CI2.5~24.0)个月。25例患者均完成疗效评价,部分缓解9例,疾病稳定12例,疾病进展4例;总体客观缓解率为36.0%(9/25),疾病控制率为84.0%(21/2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2.7(95%CI 10.7~14.7)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尚未达到。治疗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0%(22/25),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腹泻、手足皮肤反应等,90.0%(45/50)的不良反应为1~2级。结论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舒尼替尼对晚期肾细胞癌的初步疗效可观,安全性总体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特瑞普利单抗 舒尼替尼 免疫疗法 靶向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电离辐射损害男性生育功能生物学机制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3
作者 包业炜 房晓 +4 位作者 甘欣欣 晏睿 刘冰 王军凯 王林辉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8-313,共6页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长期暴露于某些非电离辐射(NIR)是诱发癌症、男性不育等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NIR对精子参数及激酶在生殖细胞代谢与内分泌系统中的作用均有不利影响,且会产生遗传毒性、基因组不稳定性和氧化应激。然而NIR作用...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长期暴露于某些非电离辐射(NIR)是诱发癌症、男性不育等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NIR对精子参数及激酶在生殖细胞代谢与内分泌系统中的作用均有不利影响,且会产生遗传毒性、基因组不稳定性和氧化应激。然而NIR作用于男性性腺造成不育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总结NIR造成男性不育机制的生物医学研究,从NIR对生殖内分泌系统、精子激酶活性和氧化还原平衡的影响及其诱发的细胞凋亡、DNA损伤和表观遗传学改变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该领域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电离辐射 性腺 男性不育 生物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阴茎恶性肿瘤50例临床随访分析
14
作者 任冠宇 王磊 +2 位作者 朴曙光 许成 刘智勇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52-957,共6页
目的总结阴茎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经验,并随访分析其手术相关并发症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阴茎癌患者的年龄、发病病程、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方式、病理检查结果、预后、术后复查时间及结果、... 目的总结阴茎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经验,并随访分析其手术相关并发症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阴茎癌患者的年龄、发病病程、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方式、病理检查结果、预后、术后复查时间及结果、并发症及处理方法、随访时生存状态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46例行阴茎部分切除术,4例行阴茎全切术联合会阴部造口术;19例患者同时行淋巴结清扫术,其中6例患者行双侧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7例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标准清扫术,6例行双侧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示鳞状细胞癌43例(高分化19例、中分化23例、低分化1例),疣状癌4例,湿疣样癌2例,鳞状上皮乳头状瘤1例。患者定期随访3~7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6.50(25.25,52.50)个月,有10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包括尿道外口狭窄3例、阴茎切口感染1例、腹股沟区切口皮瓣坏死伴感染2例、淋巴水肿4例。随访期间有5例患者死亡,其余存活良好。结论对于阴茎癌患者来说,合理地选择肿瘤切除方式,根据指征合理地选择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的时机和方式,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并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恶性肿瘤 阴茎切除术 淋巴结清扫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坏死性凋亡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晶体黏附的影响及聚乙二醇的干预作用
15
作者 万洋 彭泳涵 高小峰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4-401,共8页
目的 考察坏死性凋亡抑制剂及分子量为4 000的聚乙二醇(PEG-4000)对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TCMK-1表面一水草酸钙(COM)晶体黏附沉积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400、800μg/m L COM作用于TCMK-1细胞,或先用受体相互作用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RIP... 目的 考察坏死性凋亡抑制剂及分子量为4 000的聚乙二醇(PEG-4000)对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TCMK-1表面一水草酸钙(COM)晶体黏附沉积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400、800μg/m L COM作用于TCMK-1细胞,或先用受体相互作用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RIPK) 3抑制剂GSK-872预处理后再加入400、800μg/m L COM处理TCMK-1细胞,37℃孵育12 h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表面晶体黏附情况,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探针法检测细胞氧化应激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RIPK1、RIPK3、磷酸化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p-MLKL)的表达,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检测细胞表面晶体黏附量。将TCMK-1细胞分为3组,分别用800μg/m L COM、先用PEG-4000溶液再加入800μg/m L COM、先用800μg/m L COM再加入PEG-4000溶液处理细胞,37℃孵育12 h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表面晶体黏附情况,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DCFH-DA探针法检测细胞氧化应激水平,ICP检测细胞表面晶体黏附量。结果 400μg/m L COM作用时,与COM处理组相比,GSK-872预处理组中TCMK-1细胞晶体黏附量减少、细胞增殖活性增强(P<0.05)、氧化应激水平降低(P<0.05);800μg/m L COM作用时,与COM处理组相比,GSK-872预处理组中TCMK-1细胞晶体黏附量无明显变化、细胞增殖活性增强(P<0.05)、氧化应激水平降低(P<0.05)、RIPK3和p-MLKL表达减少(P<0.05)。与COM处理组相比,PEG-4000预处理组TCMK-1细胞晶体黏附量明显减少、细胞增殖活性增强、氧化应激水平降低(P均<0.05),而后加入PEG-4000组与COM处理组相比晶体黏附量、细胞增殖活性、氧化应激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 用GSK-872抑制坏死性凋亡可以一定程度减少COM在细胞表面黏附沉积,但在较高的晶体负荷下晶体可在细胞表面聚集形成不定型沉淀。在培养基中使用PEG-4000预处理能够使COM微晶粒在悬液中保持悬浮稳定,减少晶体聚集沉积及细胞黏附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但充分接触COM晶体后的TCMK-1细胞再加入PEG-4000不能逆转晶体细胞黏附聚集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 草酸钙结石 坏死性凋亡 GSK-872 聚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