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前馈注意力ConvNeXt模型分割腹部CT中的胰腺
1
作者 张文瀚 王永雄 +1 位作者 曾福斌 曹洋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6-472,共7页
目的观察基于融合前馈注意力(FA)ConvNeXt架构模型(SC 2-Net)用于分割腹部CT图中胰腺的价值。方法纳入80名健康成人(数据集1)及68例胰腺病变患者腹部3D CT图(数据集2)。向ConvNeXt网络模型中引入FA机制,在编码器部分引入可缩放卷积模块(... 目的观察基于融合前馈注意力(FA)ConvNeXt架构模型(SC 2-Net)用于分割腹部CT图中胰腺的价值。方法纳入80名健康成人(数据集1)及68例胰腺病变患者腹部3D CT图(数据集2)。向ConvNeXt网络模型中引入FA机制,在编码器部分引入可缩放卷积模块(SCB)和特征门控(FG)模块,建立并改进ConvNeXt模型,与其他模型(基于Transformer的Swin UNETR、nnFormer、UNETR、TransBTS模型,以及基于ConvNeXt的3D UX-NET模型)对比观察分割胰腺效果,并对加入的模块进行消融实验。结果SC 2-Net模型可准确分割胰腺,其在数据集1的戴斯相似系数(DSC)、95%豪斯多夫距离(HD95)及平均表面距离(MSD)分别为0.92±0.01、(1.08±0.05)mm及(2.12±0.01)mm,SC 2-Net分割胰腺的DSC及HD95均优于其他模型;在数据集2分别为0.82±0.03、(3.35±0.36)mm及(0.87±0.15)mm,均优于其他模型。SC 2-Net在2个数据集中均分割出完整胰腺,而其他模型均存在欠分割或误分割。FA模块加入基础网络后对分割效果产生了显著影响。结论SC 2-Net可提升分割腹部CT图中胰腺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放疗H-IMRT技术与H-VMAT技术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徐丙臣 曹洋森 李健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511-516,共6页
目的比较基于IMRT的混合调强计划(H-IMRT)与基于VMAT的混合容积调强计划(H-VMAT)在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锁骨上+内乳区)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学参数,为复杂的乳腺癌术后放疗计划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 目的比较基于IMRT的混合调强计划(H-IMRT)与基于VMAT的混合容积调强计划(H-VMAT)在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锁骨上+内乳区)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学参数,为复杂的乳腺癌术后放疗计划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20例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所有患者胸壁、锁骨上淋巴结、内乳淋巴结均需要接受放射治疗,每个患者分别设计制作H-IMRT与H-VMAT两种放疗计划。CRT射野对胸廓方向进行2 cm的多叶准直器(MLC)外放。靶区处方剂量50 Gy,通过剂量计算比较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参数。结果H-IMRT计划靶区均匀性指数为(0.13±0.06),适形指数为(1.33±0.08)。H-VMAT计划靶区均匀性指数为(0.12±0.04),适形指数为(1.24±0.07)。H-VMAT计划中靶区均匀性指数和适形指数均高于H-IMRT计划(P<0.05)。H-IMRT计划患肺V5(48.99±2.91)%、V20(24.5±1.1)%,H-VMAT计划患肺V5(45.87±3.53)%、V20(20.6±1.6)%,H-VMAT计划患肺V5和V20剂量均低于H-IMRT计划(P<0.05)。H-IMRT计划心脏V30(10.44±3.62)%、V40(6.59±3.53)%,H-VMAT计划心脏V30(5.87±1.53)%、V40(4.9±2.8)%,H-VMAT计划心脏V30和V40均低于H-IMRT计划(P<0.05)。H-IMRT计划心脏Dmean(7.43±1.78)Gy,H-VMAT计划心脏Dmean(9.7±0.7)Gy,H-VMAT计划略高于H-IMRT计划(P<0.05)。结论对于带有内乳淋巴结的乳腺癌术后放疗靶区,H-VMAT对比H-IMRT靶区适形度更好,危及器官受照剂量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射治疗 容积调强放射治疗 常规切线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状结肠癌伴肝巨大转移灶患者的MDT诊疗 被引量:2
3
作者 于冠宇 王薇 +9 位作者 龚海峰 隋金珂 朱晓明 沈浮 白辰光 杨继金 张火俊 李刚 周伟平 张卫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483-489,共7页
本文介绍1例乙状结肠癌伴肝巨大转移灶的多学科专家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疗过程。该病例初诊时乙状结肠癌即伴肝右叶巨大多发转移灶,病理证实为腺癌,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KRAS)基因突变... 本文介绍1例乙状结肠癌伴肝巨大转移灶的多学科专家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疗过程。该病例初诊时乙状结肠癌即伴肝右叶巨大多发转移灶,病理证实为腺癌,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KRAS)基因突变型,肝转移瘤因切除后剩余肝脏体积不足,考虑为潜在可切除,经MDT讨论后行4个周期m FOLFOXIRI三药化疗方案(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联合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先行缩瘤转化治疗,化疗后评估肝转移灶较前缩小,乙状结肠病灶退缩良好,第2次MDT讨论考虑具备手术条件,进行门静脉栓塞(portal vein embolization,PVE)代偿性增大左肝体积后,行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切除术+开腹肝转移瘤切除术。术后m FOLFOXIRI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6个周期,后因化疗耐受不佳改卡培他滨联合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术后近1年发现肝脏转移复发,再次引入m FOLFOXIRI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无效,行肝脏转移瘤切除术,后因新发肝脏转移和盆腔淋巴结转移予以口服呋喹替尼治疗维持,近期肝脏新发转移灶,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恢复佳。该病例考虑了患者意愿、个人身体状况并结合MDT团队的意见,通过转化治疗+PVE术后腹腔镜结合开腹同期切除乙状结肠癌伴肝巨大转移灶,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患者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结肠癌 肝转移瘤 肝门静脉栓塞 腹腔镜结合开腹手术 多学科诊疗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腔肿瘤外照射放疗危及器官保护研究进展
4
作者 曾福斌 赵文娟 +2 位作者 何洁 陈迪 张火俊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7-634,共8页
如何在摧毁肿瘤细胞的同时保护盆腔内的正常器官,是盆腔肿瘤放射治疗领域在临床和技术上面临的双重挑战。本文通过评述最新文献,聚焦于放疗定位、计划设计、实施等关键环节中的技术创新,包括:摆位固定技术、危及器官避让照射技术和非共... 如何在摧毁肿瘤细胞的同时保护盆腔内的正常器官,是盆腔肿瘤放射治疗领域在临床和技术上面临的双重挑战。本文通过评述最新文献,聚焦于放疗定位、计划设计、实施等关键环节中的技术创新,包括:摆位固定技术、危及器官避让照射技术和非共面照射技术,以及器官移位保护和图像引导的自适应技术等,总结并讨论了盆腔肿瘤放疗中危及器官保护的研究进展。本文重点关注放疗定位、计划设计、实施各环节中危及器官保护的技术进展,旨在为盆腔肿瘤外照射放疗中危及器官保护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瘤 放射治疗 外照射 危及器官保护
原文传递
援汉医疗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护的组织管理
5
作者 肖瑛 张茜 +2 位作者 刘芬 杨丽英 陈怡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0年第5期412-414,共3页
探讨某部援鄂医疗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护的组织管理。从人员抽组、建章立制、科学管理三方面详细阐述组织管理经验,并提出建立护理应急人力资源库、优化救护流程、高效的组织管理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手段,可提高救护效率,... 探讨某部援鄂医疗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护的组织管理。从人员抽组、建章立制、科学管理三方面详细阐述组织管理经验,并提出建立护理应急人力资源库、优化救护流程、高效的组织管理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手段,可提高救护效率,保障救护质量及安全,可为类似事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护理管理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内副脾与G1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MRI鉴别诊断 被引量:5
6
作者 卢明智 王铁功 +1 位作者 邵成伟 詹茜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289-294,共6页
目的:总结胰腺内副脾(IPAS)与G1级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的MRI特征,明确两者的影像学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例经手术病理或99mTc热变性红细胞显像证实的IPAS患者和9例经手术病... 目的:总结胰腺内副脾(IPAS)与G1级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的MRI特征,明确两者的影像学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例经手术病理或99mTc热变性红细胞显像证实的IPAS患者和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发生在胰尾的G1级PNENs患者资料。观察IPAS组和PNENs组病灶的MRI特征,包括病灶形态、大小、是否突出于胰腺轮廓之外、是否囊变、平扫T 2WI信号、DWI信号、多期强化方式及有无假包膜等,比较两组病灶表现特征的差异。结果:IPAS组和PNENs组在病灶突出于胰腺轮廓之外、T 2WI及DWI信号、多期强化方式、假包膜的差异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NENs组病灶(9/9)较IPAS组病灶(3/11)更容易突出于胰腺轮廓之外;PNENs组病灶T 2WI及DWI信号略高于IPAS组病灶,其T 2WI、DWI高信号占比分别为6/9、4/9,而IPAS组均为0;PNENs组病灶多期强化更倾向于强化范围前后一致(6/9),而IPAS组病灶则以强化范围前后不一为主(10/11);PNENs组病灶增强后均可见假包膜,IPAS组病灶增强后均无假包膜。结论:病灶突出于胰腺轮廓之外、T 2WI及DWI信号特点、多期强化方式及假包膜是IPAS与G1级PNENs的重要鉴别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鉴别 胰腺内副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