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年女舰员生殖相关健康素养和远航健康状况调查与普及教育构想
1
作者 周燕燕 单成祥 +4 位作者 郭玉峰 李冬 胡煜 王强 张伟 《海军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23-228,共6页
目的 了解青年女舰员生殖相关健康素养以及远航对健康状况产生的影响,构思未来的健康科普教育方案。方法 分析49名青年女舰员的年度健康体检结果和问卷调查(包括生殖相关健康调查、生殖相关健康知识储备状况和远航训练后的健康状况)结... 目的 了解青年女舰员生殖相关健康素养以及远航对健康状况产生的影响,构思未来的健康科普教育方案。方法 分析49名青年女舰员的年度健康体检结果和问卷调查(包括生殖相关健康调查、生殖相关健康知识储备状况和远航训练后的健康状况)结果。结果 年度健康体检显示,部分女舰员出现甲状腺相关症状,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为32.65%,甲状腺超声提示甲状腺良性疾病为59.18%,1例可疑乳头状癌(2.04%)。超声检查发现乳腺结节5例(10.00%),乳腺增生46例(93.88%);生殖系统良性疾病6例(12.24%)。问卷调查显示,远航后期青年女舰员认为自身身心状态改变明显,主要表现为情绪和心理变化,与远航时工作和休息环境的改变相关;远航期间月经周期反应与上述改变存在叠加效应,36.73%的女舰员有远航期间月经周期反应明显而影响战位执勤的经历。此外,女舰员对乳腺癌和甲状腺癌预防、检查相关知识储备极为欠缺。结论 远航时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可能对年轻女舰员的甲状腺、乳腺和生殖系统健康造成一定影响,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普及健康知识教育,有助于加强女舰员生殖健康相关素养,提高对疾病防护和自我照护的能力,从而增强部队战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舰员 健康现状 问卷调查 普及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岗位履职能力的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妇产科教学评价标准的构建与应用
2
作者 蒋忠新 马骞 +2 位作者 汪莹 李青先 孙宁霞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8期180-184,共5页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全科医师走向岗位的必经之路。妇产科是与内科、外科并行的二级学科之一,在全科医师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岗位需求。教学评价旨在了解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但目前对于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专科教学尚无公认...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全科医师走向岗位的必经之路。妇产科是与内科、外科并行的二级学科之一,在全科医师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岗位需求。教学评价旨在了解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但目前对于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专科教学尚无公认的体系化评估方法。本文从提升全科医师专科岗位履职能力出发,以妇产科为例构建了涉及教员、学员、教学督导、教学管理者的全方位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妇产科教学评价体系并予以应用,以期提升全科医师专科教学质量,从而提升全科医师妇产科岗位履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价 履职能力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全科 妇产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蜚蠊提取液改善阴道微生态及治疗宫颈持续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林艳 王福菊 +5 位作者 胡佳贞 许岚 张鑫 张忻佩 赵蕴芝 樊伯珍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5期696-702,共7页
目的观察蜚蠊提取液联合干扰素对宫颈持续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的治疗效果,并比较治疗前后阴道微生态及宫颈局部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按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宫颈持续性HR-HPV感染患者8... 目的观察蜚蠊提取液联合干扰素对宫颈持续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的治疗效果,并比较治疗前后阴道微生态及宫颈局部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按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宫颈持续性HR-HPV感染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干扰素阴道纳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蜚蠊提取液进行阴道冲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宫颈HR-HPV检测、阴道微生态评价及宫颈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宫颈持续性HR-HPV感染转为阴性24例(61.54%),对照组转为阴性13例(33.33%),研究组治疗宫颈持续性HR-HPV感染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χ^(2)=6.221,P=0.013);研究组治疗后阴道微生态失衡(χ^(2)=6.642,P=0.010)、乳杆菌分级异常(Ⅱb或Ⅲ级,χ^(2)=6.271,P=0.012)、革兰阴性短杆菌(χ^(2)=7.508,P=0.006)、革兰阳性球菌(χ^(2)=8.419,P=0.004)、pH值异常(χ^(2)=4.198,P=0.040)、H_(2)O_(2)阳性(χ^(2)=5.769,P=0.016)及AV检出(χ^(2)=4.255,P=0.039)等指标较治疗前得到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在pH值异常改善方面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29,P=0.006);两组间治疗后比较,研究组对阴道微生态失衡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χ^(2)=4.446,P=0.035);治疗后研究组宫颈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比对照组更明显,CD4(t=-4.741,P<0.001)、CD8(t=-4.725,P<0.001)、CD4/CD8(Z=-5.022,P<0.001)、TNF-α(t=-4.912,P<0.001)、IL-4(t=-2.162,P=0.0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蜚蠊提取液清利湿热、活血解毒等功效,与干扰素合用可显著提高宫颈持续性HR-HPV感染的治疗效果,其作用可能与通过纠正阴道微生态失衡及改善宫颈局部细胞免疫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蜚蠊提取液 阴道微生态 宫颈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常见生殖内分泌疾病与微生物组关系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何雨洁 孙宁霞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女性生殖内分泌相关疾病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及生活质量,其中多囊卵巢综合征和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两种生殖内分泌疾病。而随着微生物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体共生微生物已被证实与多种内分泌代谢疾病相关。越来越... 女性生殖内分泌相关疾病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及生活质量,其中多囊卵巢综合征和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两种生殖内分泌疾病。而随着微生物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体共生微生物已被证实与多种内分泌代谢疾病相关。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肠道及生殖道微生物组与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密不可分,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拟就多囊卵巢综合征和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和肠道、生殖道微生物组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并探讨微生态制剂的应用,以期为女性生殖内分泌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组 多囊卵巢综合征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
原文传递
Kisspeptin在女性生殖内分泌和辅助生殖技术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章翊 孙宁霞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5-132,共8页
近年来研究显示,kisspeptin在大脑的性别分化、性激素正负反馈调节、青春期始动以及机体能量信号转导等生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表明kisspeptin可能是女性生殖功能成熟及调控的一个关键性信号因子。除下丘脑分泌的kisspeptin之外,生殖... 近年来研究显示,kisspeptin在大脑的性别分化、性激素正负反馈调节、青春期始动以及机体能量信号转导等生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表明kisspeptin可能是女性生殖功能成熟及调控的一个关键性信号因子。除下丘脑分泌的kisspeptin之外,生殖器官局部表达的kisspeptin在机体正常生殖过程中的作用也不断得到证实。研究表明,很多生殖内分泌疾病,如单纯性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的性腺机能减退症(isolated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 IHH)、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病理性高泌乳素血症等,都与kisspeptin的异常表达有关。通过给予外源性kisspeptin可解决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中的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就kisspeptin在女性生殖内分泌尤其是在辅助生殖领域研究中所取得的进展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SSPEPTIN 生殖生理 女性不孕症 辅助生殖技术
原文传递
SARS-CoV-2对女性生殖健康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陈秀菊 孙宁霞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3-529,共7页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 virus 2,SARS-CoV-2)在全球迅速蔓延并引发了世界大流行。目前SARS-CoV-2是否对女性生育力产生潜在不利影响尚不明确,后续需要更多的证据支持。对妊娠合并SARS-C...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 virus 2,SARS-CoV-2)在全球迅速蔓延并引发了世界大流行。目前SARS-CoV-2是否对女性生育力产生潜在不利影响尚不明确,后续需要更多的证据支持。对妊娠合并SARS-CoV-2的初步研究显示,SARS-CoV-2可能会增加子痫前期、早产和胎膜早破的风险,但似乎早期流产风险不高,感染SARS-CoV-2是否垂直传播而影响下一代,目前暂不清楚,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支持。随着SARS-CoV-2的流行,SARS-CoV-2疫苗的研发和临床试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目前研究表明接种SARS-CoV-2疫苗可能不会对女性的生殖系统存在不利影响。本文结合近几年来关于SARS-CoV-2对女性生殖健康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力 卵巢储备 妊娠结局 疫苗接种 SARS-CoV-2
原文传递
孕期微生物:解密母体微生态,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
7
作者 肖力文 周田 +2 位作者 左振强 孙宁霞 赵方庆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321-2323,共3页
怀孕是女性生命中的一段重要时光,是每位准妈妈生命中的一段特殊旅程,它不仅伴随着母亲身体的巨大变化,还涉及母亲微生物组在体内的复杂互动[1,2].微生物组是指生活在我们身体内外的微小生物的总体,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这些微生物... 怀孕是女性生命中的一段重要时光,是每位准妈妈生命中的一段特殊旅程,它不仅伴随着母亲身体的巨大变化,还涉及母亲微生物组在体内的复杂互动[1,2].微生物组是指生活在我们身体内外的微小生物的总体,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这些微生物在我们的身体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3,4].孕期女性体内存在着庞大而复杂的微生物群落.这一群落包括了肠道、阴道和口腔等多个部位的微生物,它们与孕妇的健康和胎儿的发育息息相关[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组 女性生命 微生物群落 母婴健康 微生态 准妈妈
原文传递
卷曲乳酸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体外益生菌特性评价
8
作者 陈秀菊 向沙沙 +1 位作者 朱炫 孙宁霞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分离并筛选健康女性阴道中的卷曲乳酸杆菌并评估其体外益生特性,为进一步筛选有效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微生态制剂提供新型菌株。方法2023年4月至2023年5月期间采集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体检中心10名健康女性阴道分泌物并分... 目的分离并筛选健康女性阴道中的卷曲乳酸杆菌并评估其体外益生特性,为进一步筛选有效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微生态制剂提供新型菌株。方法2023年4月至2023年5月期间采集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体检中心10名健康女性阴道分泌物并分离筛选卷曲乳酸杆菌,通过16S rRNA序列鉴定卷曲乳酸杆菌,并测定其生长特性、产酸能力、产H 2O 2能力、抑菌能力。结果从10名健康女性阴道内共分离并鉴定出39株卷曲乳酸杆菌。本实验卷曲乳酸杆菌的生长对数期为10~40 h,其中卷曲乳酸杆菌4-5及卷曲乳酸杆菌6-7生长速度较快。本实验卷曲乳酸杆菌的pH在8~24 h内下降速度较快,48 h菌液的pH稳定在3.89~4.05之间,其中卷曲乳酸杆菌6-6、6-7、6-9、6-11的产酸性能较好。筛选的10株卷曲乳酸杆菌均能产H 2O 2,其中卷曲乳酸杆菌4-5、4-11、6-5、6-7产H 2O 2性能较好。卷曲乳酸杆菌6-5、6-7和6-9抑制白假丝酵母菌的效果较好,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0.90±0.31)mm、(20.61±0.70)mm、(21.73±0.37)mm;卷曲乳酸杆菌4-5、6-5和6-7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较好,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0.95±0.07)mm、(23.52±0.49)mm、(23.49±0.34)mm;卷曲乳酸杆菌6-5、6-6和6-7抑制大肠埃希菌的效果较好,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9.03±0.23)mm、(18.20±0.18)mm、(18.55±0.29)mm。结论卷曲乳酸杆菌6-5和卷曲乳杆菌6-7产酸能力、产H 2O 2能力、抑菌活性较好,具有优良的生物学特性,有望成为用于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微生态制剂的备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曲乳酸杆菌 乳酸菌 分离 鉴定
原文传递
DNA甲基化调控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刘鹏 孙宁霞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05-1209,共5页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一种严重影响育龄期女性的生殖障碍性疾病,其发生、发展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随着表观遗传学领域的深入研究,DNA甲基化逐渐成为POI病理生理机制的新视角。研究表明,DNA...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一种严重影响育龄期女性的生殖障碍性疾病,其发生、发展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随着表观遗传学领域的深入研究,DNA甲基化逐渐成为POI病理生理机制的新视角。研究表明,DNA甲基化修饰调控与POI密切相关,DNA甲基化异常及其引起的基因表达失调都可能会影响卵泡的发育过程,最终导致POI的发生、发展。本文综述DNA甲基化调控在POI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POI的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表观遗传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原文传递
PGT活检技术对妊娠围产结局及子代健康影响的分析研究
10
作者 庞文娟 封旭 +3 位作者 汪翔 王亮 胡晓媛 孙宁霞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50-558,共9页
目的:探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技术对妊娠围产结局及子代健康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8月期间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PGT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 目的:探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技术对妊娠围产结局及子代健康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8月期间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PGT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助孕、冷冻复苏周期单囊胚移植的患者资料,纳入882例患者,共行1081个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周期。其中PGT组399例患者,行527个周期,ICSI组483例患者,行554个周期。根据PGT技术指征不同,将PGT组又分为染色体结构异常检测/单基因遗传学检测(PGT for structural rearrangements/monogenic defects/single gene defects monogenic,PGT-SR/M)亚组和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PGT for aneuploidies,PGT-A)亚组,分别与ICSI组比较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对移植后临床妊娠者进行分析,以活产作为观察终点,其中PGT-SR/M亚组共102例行189个周期,PGT-A亚组共184例行338个周期,ICSI组268例,分别比较围产结局以及子代安全性。结果:PGT-SR/M亚组的临床妊娠率[71.96%(136/189)]高于ICSI组[61.73%(342/554),P=0.011],而PGT-A亚组的临床妊娠率[64.50%(218/338)]与ICS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T-SR/M亚组与PGT-A亚组的活产率高于ICSI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间流产率、早产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另外,PGT-SR/M亚组与PGT-A亚组在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率、巨大儿出生率、出生缺陷发生率等方面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GT组儿童2岁内的生长发育曲线正常,与ICSI组相比,PGT组的身高和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同授精方式下,侵入性的胚胎活检操作并未增加妊娠围产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暂未发现PGT对子代的生长发育有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精子注射 细胞质内 早产 低出生体质量 出生缺陷
原文传递
卵巢组织玻璃化冷冻移植效果及体外受精结局的动物实验研究
11
作者 许大兵 章翊 +2 位作者 顾佳怡 王亮 孙宁霞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0-157,共8页
目的探讨玻璃化冷冻和组织移植对小鼠卵巢组织的影响。方法将雌性ICR小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卵母细胞体外培养及受精,n=9)、新鲜移植组(卵巢组织移植后卵母细胞体外培养及受精,n=9)、冷冻移植组(卵巢组织玻璃化冷冻复苏-移植、卵母细... 目的探讨玻璃化冷冻和组织移植对小鼠卵巢组织的影响。方法将雌性ICR小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卵母细胞体外培养及受精,n=9)、新鲜移植组(卵巢组织移植后卵母细胞体外培养及受精,n=9)、冷冻移植组(卵巢组织玻璃化冷冻复苏-移植、卵母细胞体外培养及受精,n=9)。同时,为了更为直接地说明玻璃化冷冻对于卵泡数量的影响和卵巢移植后内分泌功能的改变情况,本研究还设置了冷冻复苏组(卵巢组织玻璃化冷冻复苏,n=6)和卵巢去势组(卵巢组织切除,n=6)。卵巢组织移植3周后,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计算各组小鼠的卵泡数量、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卵巢组织新生血管形成、Masson染色观察卵巢组织纤维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并统计获卵数、体外受精数量和形成囊胚数量。结果新鲜移植组和冷冻移植组小鼠的卵巢组织中总卵泡数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均P<0.001),且都明显少于冷冻复苏组(均P<0.001);新鲜移植组小鼠卵巢组织CD31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44),冷冻移植组小鼠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2);新鲜移植组和冷冻移植组小鼠卵巢组织纤维化面积百分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4;P=0.005);新鲜移植组和冷冻移植组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5;P=0.001),但明显高于卵巢去势组(P=0.011;P=0.035),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40;P=0.012),但明显低于卵巢去势组(P=0.001;P=0.004);新鲜移植组和冷冻移植组小鼠的获卵数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均P<0.001),新鲜移植组小鼠的获卵数高于冷冻移植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2);新鲜移植组和冷冻移植组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数量和囊胚数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01)。新鲜移植组和冷冻移植组小鼠在总卵泡数量、CD31阳性率、纤维化面积百分率、血清雌二醇和FSH水平、受精数和形成囊胚数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鼠卵巢组织在接受玻璃化冷冻复苏-移植后能够恢复卵泡生长、内分泌功能以及生育功能,证实利用玻璃化冷冻技术进行卵巢组织冻存可以作为女性生育力保存的一个有效手段。玻璃化冷冻和组织移植均会造成卵巢组织中的卵泡损失并影响生育能力,移植后阶段是卵巢组织冷冻复苏-移植过程中卵泡损失的主要阶段,组织移植是影响卵巢组织冷冻复苏-移植效果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精 体外 生育力保存 卵巢组织玻璃化冷冻保存 卵巢组织移植
原文传递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胚胎移植液EmbryoGlue对冻胚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
12
作者 郝敏 王亮 +2 位作者 汪翔 庞文娟 孙宁霞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03-1108,共6页
目的研究EmbryoGlue移植液对冻胚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冻胚移植患者的共2848个周期,根据移植培养液种类分为两组:G-2组(1605个周期)... 目的研究EmbryoGlue移植液对冻胚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冻胚移植患者的共2848个周期,根据移植培养液种类分为两组:G-2组(1605个周期)和EmbryoGlue组(1243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及临床结局的差异。将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因素、不孕年限、内膜准备方案、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移植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阶段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后,再次比较两组临床结局的差异。结果PSM前EmbryoGlue组与G-2组比较,患者年龄[(33.46±4.66)岁比(31.92±4.62)岁,P<0.001]、不孕年限[(4.11±2.98)年比(3.36±2.60)年,P<0.001]、内膜厚度[(9.51±1.77)mm比(10.01±1.77)mm,P<0.001]、移植胚胎数(1.52±0.50比1.59±0.49,P=0.001)、移植优质胚胎数(1.28±0.64比1.47±0.57,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SM后两组基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mbryoGlue组和G-2组的生化妊娠率[61.1%(609/996)比61.9%(617/996),P=0.713]、临床妊娠率[56.5%(563/996)比57.0%(568/996),P=0.821]、植入率[44.3%(674/1523)比44.4%(691/1555),P=0.919]、异位妊娠率[1.8%(10/563)比1.8%(10/568),P=0.984]、流产率[16.9%(95/563)比17.3%(98/568),P=0.86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EmbryoGlue作为胚胎移植液的临床结局与G-2相似,尚不能认为EmbryoGlue移植液可以改善冻胚移植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bryoGlue 胚胎移植 临床妊娠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