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步七评”法规范化培训机制对肾内科研究生培养初探 被引量:2
1
作者 顾艳艳 梅长林 +1 位作者 毛志国 许晶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1252-1253,共2页
传统的肾内科研究生培养停留在“基础课程-临床实践-完成论文”的“三段式”,随着肾内科理念和血液净化技术的日新月异,以转化医学为核心的科研理念对基础研究提出了挑战,以血管通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临床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生培... 传统的肾内科研究生培养停留在“基础课程-临床实践-完成论文”的“三段式”,随着肾内科理念和血液净化技术的日新月异,以转化医学为核心的科研理念对基础研究提出了挑战,以血管通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临床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生培养是医学生专科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是培养具有独立临床和科研能力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1].目前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具有科研素养和科学思维的临床医师.从医学本身来说,临床中面对的实际难题有赖于科研工作解决;同样,在科研中获得的成果最终也需要通过临床进行检验.因而,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在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中同等重要,具有核心价值.本综述旨在通过建立肾内科研究生规范化培训的“五步七评”培养机制,将学生培养、导师参与和教学评估3个要素有机整合,并在实际应用中积累了初步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内科 研究生 规范化培训 五步七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内科整体教学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顾艳艳 梅长林 +1 位作者 毛志国 许晶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20年第7期677-678,共2页
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约10%,而知晓率仅为约12%,肾脏疾病是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疾病,最终进展至尿毒症、透析或者肾移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肾脏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改善预后十分关键... 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约10%,而知晓率仅为约12%,肾脏疾病是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疾病,最终进展至尿毒症、透析或者肾移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肾脏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改善预后十分关键,因而迫切需要提高临床医师对肾脏疾病的防治的认识[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内科 本科生 整体教学 临床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ezella尿沉渣评分系统用于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孙海棚 王丽雅 +3 位作者 李伟 薛澄 吕学爱 赵学谦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07-110,I0001,共5页
目的:利用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大鼠模型,评价以尿液管型及脱落细胞为基础建立的评分系统是否具有早期预测急性肾损伤的价值。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动脉夹闭45 min后松开动脉... 目的:利用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大鼠模型,评价以尿液管型及脱落细胞为基础建立的评分系统是否具有早期预测急性肾损伤的价值。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动脉夹闭45 min后松开动脉夹并分别再灌注0 h、2 h、6 h、12 h、24 h、48 h,采集各组大鼠的肾脏、血清及尿液标本,使用生化仪检测各时间点大鼠血肌酐情况,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尿沉渣分析仪分析各组大鼠尿液管型情况并根据Perezella尿沉渣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0 h组大鼠血肌酐值为46.50(17.00)μmol/L,6 h组大鼠血肌酐值出现明显上升,为174.50(18.25)μmol/L(P=0.049),24 h达到高峰,为323.00(91.00)μmol/L(P<0.001)。0 h组大鼠病理评分为0.33±0.52,2 h组即出现上升(2.00±0.63,P<0.001),24 h达峰值(3.50±0.55,P<0.001)。0 h组尿液Perezella评分为0.17±0.41,2 h出现上升(2.33±0.52,P<0.001),24 h组达峰值(3.83±0.41,P<0.001)。结论:病理评分和尿液Perezella评分基本同步,均于缺血再灌注2h出现有意义的上升,而血肌酐有意义的上升出现在再灌注6 h组,尿液管型出现变化时间早于血肌酐,可作为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尿液管型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病患者甲状旁腺切除术后症状群及其前哨症状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仕依 张伟 +4 位作者 陈孜瑾 李伟 杨振华 李林 朱大乔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0-44,共5页
目的探索终末期肾病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parathyroidectomy,PTX)后症状群及其前哨症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2所三级甲等医院行PTX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提取内容包括疾病相关资料和透析症... 目的探索终末期肾病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parathyroidectomy,PTX)后症状群及其前哨症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2所三级甲等医院行PTX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提取内容包括疾病相关资料和透析症状指数等。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症状群,基于Apriori算法判定前哨症状,采用广义线性模型探索影响因素。结果共提取骨骼肌肉、皮肤和贫血3类症状群,其前哨症状分别是手/脚麻木、皮肤干燥和疲倦无力。患者性别、围术期血钙、术后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增长量与手/脚麻木程度有关;患者年龄、透析龄、是否规律透析、术前血磷和术后PTH增长量与皮肤干燥程度有关;患者年龄、透析龄、是否规律透析、术前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与疲倦无力程度有关(均P<0.05)。结论患者PTX术后中长期存在3类症状群,其前哨症状与多项实验室指标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甲状旁腺切除术 症状群 前哨症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与免疫治疗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唐琦 邬碧波 +3 位作者 李林 郝晓萍 胡小华 张黎明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19年第3期180-184,共5页
目的:观察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抗体表达情况,探讨血清抗PLA2R抗体和免疫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经肾活检确诊为IMN的患者60例,用间接免疫荧... 目的:观察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抗体表达情况,探讨血清抗PLA2R抗体和免疫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经肾活检确诊为IMN的患者60例,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抗PLA2R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观察肾组织PLA2R的表达。根据血清抗PLA2R抗体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组44例,血清抗PLA2R抗体阴性组16例,均给予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方案治疗,疗程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肌酐、估计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变化以及血清抗PLA2R抗体转阴情况。结果:(1)60例IMN患者在基线时检测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为44例,阳性率73.3%。基线时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患者肾组织PLA2R表达也呈阳性。(2)抗PLA2R抗体阴性组患者24h尿蛋白、血白蛋白恢复情况优于抗PLA2R抗体阳性组(P<0.05)。(3)治疗6个月后抗PLA2R抗体阳性和阴性组总缓解率分别为47.7%和93.9%,治疗12个月总缓解率分别为56.8%和100%。结论:血清抗PLA2R抗体是IMN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的患者免疫治疗效果差。IMN患者检测血清抗PLA2R抗体有助于判断病情,对于治疗策略的选择和病情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18年上海市慢性肾脏病高风险人群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
6
作者 郝思嘉 赵璐 +2 位作者 邬碧波 熊林平 梅长林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92,共7页
目的 基于2016-2018年上海市静安、闵行两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高风险人群筛查数据,分析CKD高风险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上海市静安、闵行两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KD高风险人群的筛查资... 目的 基于2016-2018年上海市静安、闵行两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高风险人群筛查数据,分析CKD高风险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上海市静安、闵行两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KD高风险人群的筛查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疾病史的高风险人群CKD检出率的差异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社区慢性肾脏病高风险人群CKD检出率为14.71%,早期CKD患者(1期、2期)占多数(84.57%);女性高风险人群CKD检出率高于男性(χ^(2)=202.158,P<0.01),老年人群CKD检出率高于非老年(χ^(2)=16.294,P <0.01);筛查对象病史情况复杂,具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数量最多(61.77%),高血压者CKD检出率高于未患高血压者(χ^(2)=67.837,P<0.01),未患糖尿病者CKD检出率高于患有糖尿病者(χ^(2)=13.978,P<0.01);具有4种风险因素的高风险人群有392例,检出CKD患者84例(21.43%),检出率最高。结论 性别、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是CKD患病的影响因素,女性人群CKD检出率较高,年龄越大、患有高血压但未患有糖尿病的人群CKD的检出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高风险人群 流行病学特征 影响因素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慢性肾脏病患病率评估的局限性 被引量:16
7
作者 孙柯 梅长林 《中国临床医学》 2017年第6期958-963,共6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疾病,目前主要根据肾脏结构或功能的异常来定义,通过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来评估。但CKD患病率的评估在不同国家间差异很大,影响因素很多。因此,本文...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疾病,目前主要根据肾脏结构或功能的异常来定义,通过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来评估。但CKD患病率的评估在不同国家间差异很大,影响因素很多。因此,本文就CKD患病率差异的影响因素作一综述,并进一步提出改进方法,以更准确地评估GFR,从而实现对部分CKD患者更精准的CKD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肾小球滤过率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社区慢性肾脏病早期筛查策略 被引量:9
8
作者 邬碧波 梅长林 《上海医药》 CAS 2019年第10期3-6,共4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具有患病率高、知晓率低、预后差和医疗费用高等特点。通过制定上海市慢性肾脏病社区早期筛查的卫生标准,并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应用,可提高本市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的专科诊疗水平,达到早期发现CKD...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具有患病率高、知晓率低、预后差和医疗费用高等特点。通过制定上海市慢性肾脏病社区早期筛查的卫生标准,并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应用,可提高本市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的专科诊疗水平,达到早期发现CKD患者,有效控制影响CKD进展的危险因素,降低终末期肾衰竭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筛查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与肠道微生态的相互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仡豪 郁胜强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9年第9期700-705,共6页
随着对肠道微生态研究的深入,更多学者关注到肠道微生态与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数百万亿的肠道微生物成为了影响慢性肾脏病发展及转归的重要因素。慢性肾脏病患者多有肠道内环境及上皮屏障改变,导致肠道菌谱明显不同于正常人。而肠道菌... 随着对肠道微生态研究的深入,更多学者关注到肠道微生态与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数百万亿的肠道微生物成为了影响慢性肾脏病发展及转归的重要因素。慢性肾脏病患者多有肠道内环境及上皮屏障改变,导致肠道菌谱明显不同于正常人。而肠道菌群失调及其所造成的肠源性尿毒症毒素的蓄积,又进一步导致慢性肾脏病的加重。近年来,针对调节肠道微生态以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一些研究又为控制慢性肾脏病进展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着重探讨慢性肾脏病与肠道微生态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介绍了重建肠道微生态平衡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肠道微生态 益生菌 益生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在肾性贫血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顾佳雨 戴兵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2年第4期276-279,共4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病率高,早期起病隐匿,可逐渐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依赖于透析和移植治疗,医疗费用高昂,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CKD晚期常伴随不同程度钙磷代谢紊乱、贫血、继发性甲状旁腺...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病率高,早期起病隐匿,可逐渐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依赖于透析和移植治疗,医疗费用高昂,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CKD晚期常伴随不同程度钙磷代谢紊乱、贫血、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大量研究发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除了参与人体内的钙磷调节外,同时影响着CKD患者红细胞的生成。FGF23的深入研究有望为临床治疗肾性贫血带来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贫血 低氧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测量方法及诊治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灿 薛澄 梅长林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0年第7期597-602,共6页
高血压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也是目前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因素。慢性肾脏病(CKD)是引起高血压的常见病因,也是高血压的并发症,两者相互影响,增加了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标准化血压测量对CKD合并高血压的诊断和管理至关重要。诊室血压是测... 高血压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也是目前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因素。慢性肾脏病(CKD)是引起高血压的常见病因,也是高血压的并发症,两者相互影响,增加了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标准化血压测量对CKD合并高血压的诊断和管理至关重要。诊室血压是测量和诊断CKD高血压的金标准,随着技术发展,家测血压和动态监测血压越来越受到广泛运用。此外,考虑到CKD动脉硬化发病率高,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中心动脉压监测也变得更加常用。在管理治疗方面,除了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降压药、强化夜间血压控制等措施外,改变生活方式如限盐饮食也不容忽视。本文主要对适用于CKD患者的各种血压测量技术、标准及合并高血压时的管理治疗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高血压 血压测量 诊室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12
作者 林鹭 郁胜强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8年第12期724-726,共3页
近十年来人们通过新一代测序技术,对囊肿性肾病的潜在致病基因进行大规模分析,发现了超过100余种参与囊性肾病的突变基因[1]。因此,目前将肾囊肿性疾病分为遗传性和非遗传性。前者最为人们熟悉的代表疾病有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 近十年来人们通过新一代测序技术,对囊肿性肾病的潜在致病基因进行大规模分析,发现了超过100余种参与囊性肾病的突变基因[1]。因此,目前将肾囊肿性疾病分为遗传性和非遗传性。前者最为人们熟悉的代表疾病有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和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ARP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常染色体隐性 非遗传性 致病基因 突变基因 囊性肾病 囊肿性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肾脏体积在评价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进展中的应用
13
作者 卜磊 薛澄 +1 位作者 马熠熠 梅长林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9年第2期81-85,120,共6页
目的通过核磁共振测量肾脏总体积(TKV)来观察与评价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DPKD)患者的疾病进展。方法纳入166例未进入终末期肾脏病的ADPKD患者,采集病史、家族史、体格检查、血尿常规及生化检测结果,并行腹部核磁共振(MRI)检查,对... 目的通过核磁共振测量肾脏总体积(TKV)来观察与评价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DPKD)患者的疾病进展。方法纳入166例未进入终末期肾脏病的ADPKD患者,采集病史、家族史、体格检查、血尿常规及生化检测结果,并行腹部核磁共振(MRI)检查,对MRI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后精确测算TKV。对TKV与各项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通过TKV年增长率分析肾体积快速增长的原因。结果女性患者的TKV显著低于男性患者(P<0.05),且TKV年增长率略低于男性患者(P>0.05)。ADPKD患者的TKV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与年龄呈正相关(P<0.01),TKV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显著负相关(P<0.01)。TKV缓慢增长型(TKV年增长率≤5%)和快速增长型(TKV年增长率>5%)相比,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与缓慢增长型相比,快速增长型的基线TKV明显增高(P<0.01)。结论精确测量ADPKD患者的TKV可用于评估疾病的进展以及ADPKD潜在治疗方案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总体积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 核磁共振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拣微管连接蛋白9对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初级纤毛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申嫒文 胡莞芊 +1 位作者 林鹭 郁胜强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1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分拣微管连接蛋白9(sorting nexin 9,SNX9)对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初级纤毛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为ADPKD的治疗提供新的干预靶标。方法运用免疫荧光法观察人ADPKD囊肿衬里上... 目的探讨分拣微管连接蛋白9(sorting nexin 9,SNX9)对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初级纤毛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为ADPKD的治疗提供新的干预靶标。方法运用免疫荧光法观察人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WT9-12细胞)中SNX9的定位,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正常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RCTEC)和WT9-12细胞中SNX9的差异表达;在RCTEC细胞中分别下调和上调SNX9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纤毛内运输蛋白88(intraflagellar transport proteins,IFT88)表达,并用免疫荧光法观察纤毛长度的变化。结果本研究发现SNX9位于WT9-12细胞的胞膜和胞质,并且表达低于其在RCTEC中的表达水平(P<0.05)。当SNX9表达下调后,IFT88表达减少,纤毛变短(P<0.05);而通过慢病毒SNX9上调SNX9表达后,IFT88表达增加,纤毛变长(P<0.01)。结论ADPKD时SNX9存在于囊肿上皮细胞的胞膜和胞质中,且表达低于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会引起初级纤毛形态和功能受损。而当SNX9表达增多时,对初级纤毛的结构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成为ADPKD治疗的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拣微管连接蛋白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初级纤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30
15
作者 汤晓静 陈楠 +8 位作者 戎殳 陈晓农 倪兆慧 张伟明 王应灯 庄峰 汪年松 盛晓华 梅长林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19年第7期486-490,共5页
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flux hemodialysis,HFHD)与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lowfluxhemodialysis,LF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15 例,随机... 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flux hemodialysis,HFHD)与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lowfluxhemodialysis,LF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15 例,随机分为试验组(HFHD,3 次/周)与对照组(LFHD 2 次/周+HDF 1 次/周),随访24 个月。结果①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死亡率分别为5.66%和9.55%(χ^2=1.701,P=0.191),住院率分别为27.04%和25.48%(χ^2=0.100,P=0.752),均无显著差异。②试验组和治疗组治疗后单室尿素清除指数(1.70 ± 1.03 比1.37 ± 0.24,t=1.782,P =0.079)、尿素下降率(75.08%±13.15%比70.31%±10.69%, t=1.760,P=0.082)无显著差异。试验组血清β2微球蛋白降低[(21.52±9.94)mg/L 比(27.28±16.51)mg/L,t=-2.148,P=0.034],说明试验组对中分子毒素的清除优于对照组。③2 组均未发生透析器相关急性并发症和透析器相关不良事件。结论2 种透析方式总体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当。HFHD 对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高通量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死亡患者相关信息及贫血治疗情况的多中心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孙明继 赵新菊 +9 位作者 唐盛 唐子勇 高民 王彬 周晨辰 薛澄 王悦 彭小梅 左力 梅长林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19年第9期618-621,共4页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为改善维持性透析患者的生存率提供更多依据。方法通过查阅上海长征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共5家HD中...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为改善维持性透析患者的生存率提供更多依据。方法通过查阅上海长征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共5家HD中心透析登记资料和病历系统,收集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透析患者病死率及死亡病例的信息包括患者性别、年龄、透析龄、透析方式、原发病、合并症、铁剂和红细胞生成刺激素(erythropoiesis stimulating agent,ESA)使用情况及死亡相关信息,经校验后进行统计。结果统计的5 家医院维持性HD 患者总数2022人,总患者月40753个月,死亡人数289人,2年死亡率14.3%,通过患者月修正后年死亡率为85.1每1000患者年。其中透析龄3~3.9年的死亡患者比例最高(11.1%),其次为透析龄<1.0 年者(10.4%)。主要的死亡原因第1 位为心血管疾病(32.6%),第2位为感染(23.3%),第3 位为脑血管事件(12.3%),第4 位为肿瘤(8.8%),第5 位为消化道出血等出血性疾病(7.9%)。使用铁剂治疗210例(72.7%),使用ESA治疗269 例(93.1%),合并的铁剂及ESA 使用率达93.4%。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死亡率的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透析龄处于3.0~3.9年和<1.0年阶段的高死亡率患者,应积极预防和处理其心脑血管疾病、感染、出血、贫血等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死亡率 心血管疾病 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国内外指南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4
17
作者 王仡豪 郁胜强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19年第5期332-334,共3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期的逐渐延长,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成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巨大问题。针对该情况,近年来各国都相继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血管通路...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期的逐渐延长,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成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巨大问题。针对该情况,近年来各国都相继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血管通路的指南或专家共识。本文着重对4部指南:日本透析治疗学会血管通路的建立和修复指南(Japanese society for dialysis therapy,JSDT)[1]、美国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血管通路临床实践指南(kidney disease outcomes quality initiative,KDOQI)[2]、英国肾脏病学会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临床指南(United Kingdom renal association,UKRA)[3]、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中国共识)[4]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临床实践指南 血管通路 国内外 慢性肾脏病 quality 公共卫生问题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卡格雷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8
18
作者 胡方圆 王九生 +3 位作者 杨伟鹏 曹鹏 吴多博 熊林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4-250,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血小板抑制剂替卡格雷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差异,为心血管事件层面ACS血小板抑制剂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重庆维普(VIP)、Taylor&Francis平台、万方、C... 目的系统评价血小板抑制剂替卡格雷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差异,为心血管事件层面ACS血小板抑制剂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重庆维普(VIP)、Taylor&Francis平台、万方、Cochrane图书馆、Sino Med、EMbase、Pub Med数据库2000年1月-2017年5月收录的关于ACS后使用替卡格雷及氯吡格雷安全性比较的文献,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后,采用Rev 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得出最终效应值为优势比(OR),同时检验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并分析合并研究的敏感性。结果共纳入12个研究,其中随机对照试验8篇,病例对照研究2篇,队列研究2篇,共86 849例患者。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的质量评价显示,多数文章在7个可能的风险方面均为低风险。采用Jadad量表对纳入的8篇随机对照研究进行评分(满分5分),得到3分的文献4篇,4分文献3篇,5分文献1篇,纳入文章质量普遍较高。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氯吡格雷相比,替卡格雷的心血管死亡率(OR=0.80,95%CI 0.72~0.89,P<0.0001)及心肌梗死发生率(OR=0.78,95%CI 0.61~0.99,P=0.04)更低。结论在ACS治疗中,替卡格雷相对于氯吡格雷有较低的心血管死亡率及心肌梗死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小板抑制剂 替卡格雷 氯吡格雷 心血管死亡 心肌梗死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介入技术处理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并发症 被引量:7
19
作者 郁胜强 刘森炎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6-537,共2页
终末期肾脏病(ESRD)已经成为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年来ESRD患者数量迅速增长,国内血液透析(HD)占肾脏替代治疗达80%以上,处于绝对主导地位。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长期血管通路首选自体动静脉内瘘(ateriovenous fistula,AV... 终末期肾脏病(ESRD)已经成为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年来ESRD患者数量迅速增长,国内血液透析(HD)占肾脏替代治疗达80%以上,处于绝对主导地位。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长期血管通路首选自体动静脉内瘘(ateriovenous fistula,AVF),无法建立AVF时可选择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teriovenous graft,AVG)或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unneled cuffed catheters,TCC)。血管通路被称为HD患者的"生命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血管通路并发症是HD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间血液透析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疗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柯 刘子毓 +2 位作者 汤晓静 马熠熠 梅长林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9年第6期396-400,共5页
目的比较夜间血液透析(nocturnal hemodialysis,NHD)相对于传统血液透析(conventional hemodialysis,CHD)对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疗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09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透析的26例NHD患者,其中21例由CHD... 目的比较夜间血液透析(nocturnal hemodialysis,NHD)相对于传统血液透析(conventional hemodialysis,CHD)对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疗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09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透析的26例NHD患者,其中21例由CHD更改为NHD,匹配患者性别、年龄、初始血红蛋白水平等标准,按照时间先后顺序选出60例CHD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透析患者的一般情况、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指标及透析间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h,EPO)用量、铁剂用量、输血事件发生率等差异。结果NHD与CHD组在入选时基线状态的CRP、铁蛋白与转铁蛋白饱和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NHD组随访末次的EPO用量低于CHD组(103.4±53.6 IU·kg^-1·w^-1 vs 126.34±54.9 IU·kg^-1·w^-1,P<0.05),NHD组随访末次的血红蛋白高于CHD组,且NHD组静脉铁剂使用率低于CHD组,两组间CRP、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无显著性差异。更换透析模式治疗的21例患者,随访末次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基线值血红蛋白水平(P<0.05),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CRP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EPO用量与更换模式治疗前1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106±34.6 IU·kg^-1·w^-1 vs 110±30.9 IU·kg^-1·w^-1)。结论夜间透析与传统血液透析相比,减少患者EPO及静脉铁剂的剂量,对透析患者的贫血控制效果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血液透析 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