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显微CT成像在大鼠肺部形态及容积成像中的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凤卓 夏艺 李兵 《国际呼吸杂志》 2019年第6期401-407,共7页
目的应用常规Micro-CT及基于同步辐射相位衬度Micro-CT技术对大鼠肺脏进行成像,探讨两种检查方法显示鼠肺部细微结构的能力,并评价其优缺点。方法常规饲养Wistar大鼠7 d,适应环境后进行活体常规Micro-CT扫描。处死大鼠获取大鼠离体肺脏... 目的应用常规Micro-CT及基于同步辐射相位衬度Micro-CT技术对大鼠肺脏进行成像,探讨两种检查方法显示鼠肺部细微结构的能力,并评价其优缺点。方法常规饲养Wistar大鼠7 d,适应环境后进行活体常规Micro-CT扫描。处死大鼠获取大鼠离体肺脏标本,标本经10%甲醛固定24 h后,梯度酒精脱水获得干燥标本,行离体成像。离体大鼠肺脏标本分别在SCANCO uCT80 Micro-CT及Skyscan1172 Micro-CT进行不同分辨率的常规Micro-CT成像,之后在上海光源(SSRF)X射线成像与生物医学应用光束线站(BL13W)进行基于同步辐射相位衬度Micro-CT成像。成像后将原位肺脏组织再次浸泡在10%甲醛中,行HE染色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估。结果利用常规Micro-CT可行活体大鼠肺脏成像,高分辨率常规Micro-CT和基于同步辐射相衬Micro-CT成像技术可以清晰显示大鼠肺组织微结构,包括气管、各级支气管、肺泡及肺脏血管,与病理学图像所示结构特征相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经后处理可进一步对肺脏容积、支气管束、肺泡及血管束等进行测量,提供更多参考数据。结论常规Micro-CT成像技术可应用于实验动物的影像学动态监测,高分辨率的常规Micro-CT和基于同步辐射相衬Micro-CT成像技术一定程度上可替代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同步辐射 显微摄影术 组织 形态学
原文传递
循环和肿瘤组织内中性粒细胞促肿瘤机制
2
作者 尹基忠 李兵 《国际呼吸杂志》 2020年第7期536-540,共5页
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内最常见的炎细胞,也是肿瘤微环境中最丰富的细胞种类。正常中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具有清除病原、组织修复作用;而在肿瘤背景下,中性粒细胞会衍生出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亚群,这是一种未成熟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内最常见的炎细胞,也是肿瘤微环境中最丰富的细胞种类。正常中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具有清除病原、组织修复作用;而在肿瘤背景下,中性粒细胞会衍生出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亚群,这是一种未成熟中性粒细胞,具有强烈免疫抑制作用。循环MDSCs通过产生活性氧及精氨酸酶抑制T淋巴细胞抗肿瘤免疫,释放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促进肿瘤细胞血运转移。肿瘤组织内MDSCs通过表达PD-L1抑制T细胞功能,还可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血管新生,释放金属基质蛋白酶引起上皮-间质转化,加剧肿瘤进展。中性粒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诱导作用,本文就中性粒细胞的起源、循环和肿瘤组织内中性粒细胞促进肿瘤进展的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生物学标记 中性粒细胞 骨髓源性抑制细胞 免疫抑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