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平 朱智玲 +2 位作者 廖清奎 罗春华 李丰益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46-648,共3页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受体(GCR)与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化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检测41例正常对照及77例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儿白细胞GCR水平,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50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15例,恶性淋巴...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受体(GCR)与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化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检测41例正常对照及77例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儿白细胞GCR水平,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50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15例,恶性淋巴瘤12例。结果 ALL及非霍奇金淋巴瘤外周血GCR水平与化疗疗效及预后呈正相关(P<0.05),霍奇金淋巴瘤及AML外周血GCR水平与预后未见相关性(P>0.05)。结论 ALL及非霍奇金淋巴瘤外周血白细胞GCR水平可预测化疗效果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糖皮质激素受体 临床研究 白血病 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肺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老年原发性肺部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伏婷婷 张宝和 +5 位作者 徐洪涛 韩志海 段蕴铀 聂舟山 王吉 温居一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第6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肺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老年原发性肺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27例70岁以上原发性肺部恶性肿瘤患者的230个病灶行经皮肺穿刺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治疗,术后即刻观察不同直径的肿瘤冰球覆盖情况,按实体瘤评价标... 目的:探讨经皮肺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老年原发性肺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27例70岁以上原发性肺部恶性肿瘤患者的230个病灶行经皮肺穿刺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治疗,术后即刻观察不同直径的肿瘤冰球覆盖情况,按实体瘤评价标准评价疗效,动态观察肺部肿瘤治疗前后的变化、并发症和生存率。结果:氩氦刀靶向治疗后肿瘤直径<4 cm的90个冰球覆盖率为(98.6±0.4)%,肿瘤直径>4 cm的140个冰球覆盖率为(90.3±5.4)%,两种不同直径的肿瘤冰球覆盖率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9,P<0.01)。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有效缓解率(CP+PR)分别为56.4%、56.2%、55.4%和53.9%,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3.705,x^2=3.500,x^2=1.604,x^2=0.935;P>0.05)。所有患者治疗过程安全,无死亡病例,术后发热81例(占35.7%),咯血31例(占13.7%),气胸18例(占7.9%),胸腔积液14例(占6.2%),冷休克1例,经对症处理恢复正常。随访6个月、1年、2年和3年,患者生存率分别为89%、68%、26%和12%,中位生存时间14个月。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肺部肿瘤对老年患者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氦刀 冷冻消融 老年 肺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分割治疗少儿脑干肿瘤失败原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聂青 康静波 +3 位作者 李方明 张丽平 袁卓庭 杨平 《实用癌症杂志》 2001年第5期512-512,共1页
关键词 脑干肿瘤 放射疗法 低剂量分割治疗 儿童 失败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姬广辉 杨平 《转化医学杂志》 2015年第4期229-233,共5页
肿瘤的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作为生物治疗手段的一种,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与传统疗法相比,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不仅可以直接杀灭肿瘤,而且能调动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来发挥抑制肿瘤的作用。作者就肿瘤的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肿瘤 免疫治疗 生物治疗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嵌合抗原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破肿瘤放射治疗发展瓶颈的重粒子束治疗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方明 聂青 夏廷毅 《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53-159,共7页
重粒子束的高线性能量传递射线突破了常规放射肿瘤的发展瓶颈,是肿瘤放射治疗最尖端技术。重粒子束作为难治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尤以碳离子是这一研究领域的亮点。①碳离子是迄今最佳的治疗肿瘤用重粒子射线;②... 重粒子束的高线性能量传递射线突破了常规放射肿瘤的发展瓶颈,是肿瘤放射治疗最尖端技术。重粒子束作为难治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尤以碳离子是这一研究领域的亮点。①碳离子是迄今最佳的治疗肿瘤用重粒子射线;②碳离子突出的特点是拥有高相对生物效应值,同时兼有比质子更好的肿瘤剂量适形性的双重优越性;③碳离子放疗对常规放疗抗拒的一些难治性肿瘤疗效好、疗程短,无明显并发症;④碳离子放疗对外科手术困难的肿瘤、邻近重要组织器官的肿瘤仍能够治疗,对老年患者组织器官功能减退及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儿童患者具有特殊的临床意义;⑤对常规放疗无效或复发患者的再程放疗仍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粒子线 高线性能量传递射线 碳离子放疔 肿瘤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体会
6
作者 蔡昌兰 黄叶莉 +4 位作者 李琼 温居一 张俊莉 谭敬华 韩雪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4期391-391,共1页
关键词 细胞因子类 杀伤细胞 肿瘤 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分割治疗少儿脑干肿瘤失败原因分析
7
作者 聂青 康静波 +3 位作者 李方明 张丽平 袁卓庭 杨平 《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80-181,共2页
目的:总结低剂量分割治疗少儿脑干肿瘤失败原因,以确保提高疗效。方法:1998~1999收治8例少儿脑干肿瘤,分割剂量 0.8~1.87Gy/次,总剂量为50Gy。结果:7例在治疗后6个月内死亡.1例以伽吗刀补量后长期... 目的:总结低剂量分割治疗少儿脑干肿瘤失败原因,以确保提高疗效。方法:1998~1999收治8例少儿脑干肿瘤,分割剂量 0.8~1.87Gy/次,总剂量为50Gy。结果:7例在治疗后6个月内死亡.1例以伽吗刀补量后长期存活。结论:低剂量分割治疗少儿脑干肿瘤虽然相对安全,但容易复发导致治疗失败,应增加疗程总剂量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肿瘤 低剂量分割 放疗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现代微创或无创治疗的临床工作准则
8
作者 李方明 聂青 +4 位作者 康静波 张丽萍 杨平 张军 朱奇 《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现代微创或无创治疗的临床工作准则。方法 分析目前恶性肿瘤临床治疗的8种微创或无创治疗 (X 刀、γ 刀、粒子刀、中子刀、微波集束聚能刀、高能射频集束刀、超声聚焦刀、氩氦刀 )的基本特性与临床特征 ,结合临床经...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现代微创或无创治疗的临床工作准则。方法 分析目前恶性肿瘤临床治疗的8种微创或无创治疗 (X 刀、γ 刀、粒子刀、中子刀、微波集束聚能刀、高能射频集束刀、超声聚焦刀、氩氦刀 )的基本特性与临床特征 ,结合临床经验及文献资料进行讨论。结果 ①恶性肿瘤现代微创或无创治疗技术可分为 3类 ,即射线束的毁损效应、高温消融效应、超低温冷冻消融效应。②具有对局部肿瘤能量高度集中、能量强度高的特点。③高能量集聚效应可高效性原位灭活或局部根治肿瘤 ,对人体损伤小 ,适应证较宽。④主要适用于肿瘤体积在一定范围而且形态较规则的肿瘤。结论 恶性肿瘤现代微创或无创治疗方法具有高科技、高效性杀灭肿瘤的特点 ,是肿瘤局部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外科手术治疗形成挑战。恶性肿瘤微创或无创治疗应把握好综合治疗的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微创 无创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肿瘤伽玛刀定位方法的探讨
9
作者 李建国 康静波 《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索一种精确定位颈部肿瘤的途径.方法自2002年1月~2004年5月利用自行研制的热塑记忆膜对28例(原发肿瘤2例)颈部肿瘤患者进行颈部固定,用真空垫进行体部固定,之后行CT定位扫描,并将扫描图像经网络传输到治疗计划系统,治疗计划完成... 目的探索一种精确定位颈部肿瘤的途径.方法自2002年1月~2004年5月利用自行研制的热塑记忆膜对28例(原发肿瘤2例)颈部肿瘤患者进行颈部固定,用真空垫进行体部固定,之后行CT定位扫描,并将扫描图像经网络传输到治疗计划系统,治疗计划完成后行伽玛刀治疗.结果 28例颈部肿瘤患者伽玛刀治疗后3个月复查CT显示,病灶完全消失者4例,缩小21例,缓解率89%;无变化3例.结论我们采用热塑记忆膜进行体位固定,保证了患者颈部的稳固性,提高了伽玛刀治疗摆位的精确性,重复性好,保证了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记忆膜 颈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肿瘤T细胞免疫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平 姬广辉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7-273,共7页
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监视、防御、调控功能的重要系统,其中T细胞是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目前,各种肿瘤免疫疗法相继应用于临床,标志着肿瘤免疫治疗进入了新时代。本文将对目前正在进行的T细胞免疫治疗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肿瘤 免疫治疗 T淋巴细胞过继疗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肿瘤化疗药敏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8
11
作者 唐亚辉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142-142,共1页
关键词 肿瘤 化疗 药敏试验 MT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伽玛刀联合热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丽萍 聂青 +4 位作者 康静波 王斌 蔡昌兰 李建国 齐文杰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04-1207,共4页
背景与目的:放疗及化疗等非手术治疗是局部晚期胰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本研究旨在评价三维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联合热化疗对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1年12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75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7例仅采... 背景与目的:放疗及化疗等非手术治疗是局部晚期胰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本研究旨在评价三维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联合热化疗对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1年12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75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7例仅采用单纯放疗,38例在放疗的同时及以后给予热化疗。放疗采用三维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50%~60%等剂量曲线,单次周边剂量3.0~4.5Gy,治疗8~12次,热化疗自伽玛刀治疗开始后同步进行。热疗时维持温度41.5~43.5℃,每次1h,每周2次,共6次。热疗中同时给予替加氟0.6~1.0g,亚叶酸钙0.2g静脉滴注,进行4~6次;或伽玛刀治疗同时及治疗后给予吉西他滨0.6~1.0g/m2d1,8静脉滴注;顺铂20~30mg/m2d1~3静脉滴注,每28天重复一次,总疗程3~6周期。结果:治疗后3个月全组总有效率(CR+PR)为70.7%(53/75),综合组与单纯放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3.7%、67.6%。全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48.3%和22.1%,其中综合组分别为51.2%和26.5%,单纯放疗组分别为45.2%和17.6%。治疗及随访期间未见穿孔、大出血、持续高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三维立体定向伽玛刀联合热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近期疗效满意,毒副反应可耐受,且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期,是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伽玛刀治疗 热疗 化学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胰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2
13
作者 郑伟 聂青 +1 位作者 康静波 张丽萍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995-1000,共6页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放疗(体部伽玛刀)联合吉西他滨(GEM)治疗胰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1例局部中晚期胰腺癌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A、B两组,A组(82例)仅接受立体定向放疗,B组(49例)接受立体定向放疗联合GEM单药化疗。立体定向放疗以...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放疗(体部伽玛刀)联合吉西他滨(GEM)治疗胰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1例局部中晚期胰腺癌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A、B两组,A组(82例)仅接受立体定向放疗,B组(49例)接受立体定向放疗联合GEM单药化疗。立体定向放疗以50%等剂量曲线覆盖100%计划靶区,60%等剂量曲线覆盖90%临床靶区,70%等剂量曲线覆盖80%肿瘤区。以50%等剂量曲线作为处方剂量,胰头部肿瘤3~4Gy/次,胰体尾部肿瘤4~5Gy/次,8~12次,计划靶区边缘总剂量32~50Gy。首程同步化疗,GEM 0.5g/m2静滴30min,放疗治疗开始第1、8天给药。放疗结束3周后开始序贯化疗,GEM 1g/m2,静滴30min,第1、8、15天给药,28天为1周期。共化疗2~6周期。中位随访时间17.0个月,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随访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结果 A、B两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71.9%、79.6%,止痛有效率分别为94.3%、93.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两组的总胆红素、CA199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B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4.1、16.4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7.9、13.0个月。B组患者的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率较A组高,但能够耐受,其余毒副反应相近,均未见穿孔、大出血、持续高热以及4级骨髓抑制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立体定向放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能使肿瘤局部得到准确的高剂量照射,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疗效较好。联合GEM显著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时间,但未能改善总生存时间,同时增加了部分毒副反应,但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体酮对腹部开放伤海水浸泡大鼠肠道黏膜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浦江 崔立红 +4 位作者 刘超群 吴姗珊 李欣 李辉 荣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35-638,共4页
目的以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大鼠为模型,观察黄体酮对肠道的炎症反应、黏膜破坏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腹部开放伤+灭菌注射用水(16mg/kg)(n=10);B组:腹部开放伤海水浸泡+灭菌注射用水... 目的以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大鼠为模型,观察黄体酮对肠道的炎症反应、黏膜破坏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腹部开放伤+灭菌注射用水(16mg/kg)(n=10);B组:腹部开放伤海水浸泡+灭菌注射用水(16mg/kg)(n=10);C组:腹部开放伤海水浸泡+黄体酮治疗(16mg/kg)(n=10)。建立腹部开放伤海水浸泡模型;黄体酮治疗组分别于1、6、12h皮下注射黄体酮16mg/kg,16h后处死全部大鼠。观察肠道组织病理改变;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肠道黏膜TNF—α、IL-6浓度;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蛋白;TUNEL法检测肠道黏膜凋亡细胞。结果B组小肠组织TNF-仅和IL-6浓度及肠道黏膜病理损伤评分较A组明显升高(P〈0.01);C组小肠组织TNF—α和IL-6浓度较B组明显下降(P〈0.01)。B组Caspase-3蛋白表达与凋亡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A组(P〈0.01);C组Caspase-3蛋白表达与凋亡细胞百分比较B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黄体酮能够有效抑制腹部开放伤海水浸泡大鼠肠道黏膜炎症反应,保护肠道黏膜上皮组织结构,减少肠道黏膜细胞凋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酮 腹部开放伤 海水浸泡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镜技术难点与对策》 被引量:12
15
作者 方恒虎 康静波 +4 位作者 赵向飞 吴姗珊 张新红 张军 贾海威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年第1期47-49,共3页
内容简介本书以临床实践为基础,通过57个有趣的阴道镜案例和226幅精美典型阴道镜图像,展现了阴道镜检查中可能存在的各种疑难问题并针对性进行剖析,提出各种具体的解决路径。本书涉猎了阴道镜、宫颈细胞学、组织病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 内容简介本书以临床实践为基础,通过57个有趣的阴道镜案例和226幅精美典型阴道镜图像,展现了阴道镜检查中可能存在的各种疑难问题并针对性进行剖析,提出各种具体的解决路径。本书涉猎了阴道镜、宫颈细胞学、组织病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适合于专门从事阴道镜及子宫颈疾病研究的妇科医生及其他专业医生阅读,是阴道镜医生培训课程的基础读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图像 专业医生 临床实践 妇科医生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伽玛刀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丽萍 聂青 +2 位作者 康静波 李建国 齐文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23-725,共3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晚期胰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OUR-QGD型立体定向伽玛射线体部治疗系统(体部伽玛刀)治疗了31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伽玛刀治疗采用三维立体定向治疗计划系统给予患者精确定位,采用旋转聚焦原理使60℃o放射源...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晚期胰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OUR-QGD型立体定向伽玛射线体部治疗系统(体部伽玛刀)治疗了31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伽玛刀治疗采用三维立体定向治疗计划系统给予患者精确定位,采用旋转聚焦原理使60℃o放射源围绕肿瘤中心作锥状非共面穿射聚焦至靶区.通常剂量为50%~65%等剂量曲线包绕靶区的95%以上;肿瘤≤5 cm的单次周边剂量3.5~4.5 Gy,肿瘤>5 cm的单次周边剂量3.0~4.0 Gy;治疗总剂量为32~48 Gy;治疗次数8~11次,大多数患者为隔日治疗.结果伽玛刀治疗过程中既有患者上腹部及腰背部疼痛明显减轻,12位患者黄疸消退.伽玛刀治疗3个月第1次复查,病变部位达到CR:10例,PR:16例;总有效率(CR+PR)83.8%.未见穿孔、大出血、持续高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体部伽玛刀治疗晚期胰腺癌能使肿瘤局部得到准确的高剂量照射,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近期疗效理想,为临床肿瘤医师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胰腺癌 体部伽玛刀 立体定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体酮对海水浸泡腹部开放伤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浦江 崔立红 +4 位作者 刘超群 吴姗珊 李欣 李辉 罗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观察黄体酮对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大鼠胃黏膜炎性反应、黏膜组织破坏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A组:腹部开放伤+灭菌注射用水皮下注射;B组:腹部开放伤海水浸泡+灭菌注射用水皮下注射;C组... 目的观察黄体酮对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大鼠胃黏膜炎性反应、黏膜组织破坏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A组:腹部开放伤+灭菌注射用水皮下注射;B组:腹部开放伤海水浸泡+灭菌注射用水皮下注射;C组:腹部开放伤海水浸泡+黄体酮治疗。按16mg/kg剂量分别于浸泡后1、6、12h在皮下注射灭菌注射用水或黄体酮,16h后处死全部大鼠。计算各组大鼠胃黏膜溃疡指数(UI);光镜下观察胃黏膜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法测定胃黏膜炎症介质TNF-α、IL-6含量;免疫组化检测胃黏膜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变化;TUNEL法检测胃黏膜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B组大鼠UI,胃黏膜TNF-α、IL-6水平及胃黏膜病理损伤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1)及C组(P<0.05)。B组胃黏膜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23.8%±3.5%)与凋亡细胞百分比(26.4%±2.8%)明显高于A组(分别为10.2%±1.6%和8.5%±1.5%,P<0.01),C组(分别为17.1%±2.3%和19.8%±2.4%)与B组比较则明显下降(P<0.05)。结论黄体酮能够有效抑制海水浸泡腹部开放伤大鼠胃黏膜炎性反应,保护胃黏膜上皮组织结构,减少胃黏膜细胞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酮 胃黏膜 细胞凋亡 海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护理对癌痛患者止痛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蔡昌兰 李琼 +1 位作者 谭敬华 张俊莉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5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晚期癌痛患者止痛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10月海军总医院收治的癌症患者108例,患者住院期间给予舒适护理,采用疼痛评估量表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ll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晚期癌痛患者止痛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10月海军总医院收治的癌症患者108例,患者住院期间给予舒适护理,采用疼痛评估量表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ll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及睡眠质量。结果经舒适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疼痛评分及暴发痛次数、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安眠药物和日间功能等各因子均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将舒适护理渗透于各项护理行为中,使癌痛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家庭及社会的关爱,以愉快的身心状况配合癌痛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癌痛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高分级星形细胞瘤术后同步放化疗的潜在价值(附5例长期生存报告)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方明 田增民 +5 位作者 聂青 于新 康静波 张丽萍 杨平 张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放射疗法 化学疗法 综合疗法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晚期肺癌三维适形放疗的靶区勾画中的价值及对短期疗效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梁英魁 康静波 +6 位作者 郭烽 雷霄 王新强 赵文锐 赵向飞 王伟 孔垂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3期1337-1341,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靶区勾画中的价值及对短期疗效评价和1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56例NSCLC临床Ⅲ期的患者分为PET/CT引导定位组(PET/CT组,26例)和普通CT定位组(CT组30例)。PET/C...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靶区勾画中的价值及对短期疗效评价和1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56例NSCLC临床Ⅲ期的患者分为PET/CT引导定位组(PET/CT组,26例)和普通CT定位组(CT组30例)。PET/CT组将PET和CT图像融合后进行靶区和重要脏器勾画,制定治疗计划后进行相应3DCRT治疗。CT组用普通CT定位,治疗同上。所有病例均用TP方案辅助化疗6个周期。结果随访率100%。随访满1年者共计39例,PET-CT组和CT组分别为19和20例。治疗计划显示应用PET/CT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与计划靶区体积(PTV)均小于CT勾画的靶区(t=3.712,P<0.05;t=9.430,P<0.05)。PET//CT组和CT组短期疗效有效率分别为80.7%vs.70.0%(P=0.537),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9.2%vs.56.7%(P=0.412),1年生存率分别为73.1%vs.66.7%(P=0.772)。PET-CT组肺门、纵隔淋巴结复发率(1年内)低于CT组,分别为11.5%vs.36.7%(P=0.036);治疗失败主要原因均为远处转移,分别为42.3%vs.53.3%(P=0.436)。结论与CT相比,PET/CT引导定位可以优化晚期NSCLC放疗设野计划,略微提高短期疗效,明显降低肺门、纵隔淋巴结复发率,而1年期生存率无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三维适形放射疗法 PET/CT 靶区勾画 短期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