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P联合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及对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2
1
作者 马维理 陈国奋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海南中德骨科医院收治的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海南中德骨科医院收治的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PRP治疗。术后3个月比较治疗效果,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及治疗前、治疗1周后的骨钙素(BG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3.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为(124.17±13.21)°、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9.13±6.2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2.48±11.38)°、(75.13±5.88)分,而VAS评分为(2.78±0.4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9±0.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GP、IGF-I、MMP-1水平分别为(9.46±1.46)μg/L、(9.13±2.10)μg/L、(8.13±1.01)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20±1.52)μg/L、(11.10±1.13)μg/L、(10.27±1.13)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P联合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效果明显,其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损伤 富血小板血浆 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 关节功能 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后路长节段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成人脊柱退行性侧凸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马维理 陈国奋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1268-1271,共4页
目的探讨经后路长节段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成人脊柱退行性侧凸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11月海南中德骨科医院收治的90例成人脊柱退行性侧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长节段组和短节段组,每组45例。长节段组采用经... 目的探讨经后路长节段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成人脊柱退行性侧凸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11月海南中德骨科医院收治的90例成人脊柱退行性侧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长节段组和短节段组,每组45例。长节段组采用经后路减压长节段腰椎体间融合术,短节段组采用经后路减压短节段椎体间融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涉及节段、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前、手术后1年时的腰部、下肢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侧凸、后凸Cobb角、Cobb角矫正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长节段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50.51±27.24)min、(13.75±1.64)d,明显长于短节段组的(164.70±20.81)min、(9.51±1.55)d,术中出血量和术中涉及节段分别为(1975.52±215.18)mL、(6.13±1.58)个,明显多于短节段组的(1301.42±186.34)mL、(4.26±0.51)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两组患者的腰部、下肢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长节段组患者的侧凸Cobb角和后凸Cobb角分别为(16.42±3.03)°、(17.32±2.65)°,明显低于短节段组的(22.15±2.51)°、(22.96±2.40)°,侧凸Cobb角矫正率和后凸Cobb角矫正率分别为(66.26±5.85)%、(56.21±4.11)%,明显高于短节段组的(54.24±5.27)%、(42.37±3.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为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路长节段腰椎体间融合术可明显改善成人脊柱退行性侧凸患者脊柱畸形,预后良好,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及涉及节段较多,对于身体机能较差的患者可选择短节段融合术减少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脊柱退行性侧凸 腰椎体间融合术 长节段 短节段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间盘切除术中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穿刺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马维理 陈国奋 熋亮 《颈腰痛杂志》 2021年第4期562-564,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间盘切除术中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穿刺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 herniation,LDH)患者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PELD手术...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间盘切除术中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穿刺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 herniation,LDH)患者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PELD手术,观察组采用3D打印导航板辅助穿刺PELD手术。记录术中相关指标,评估术前、术后1d、3个月、6个月时的VAS评分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时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后6个月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透视次数、穿刺次数、手术用时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术期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相比于术前,两组术后VAS评分、ODI指数均明显降低,但术后1d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导航板辅助穿刺PELD手术治疗LDH,能够为不同患者设计个性化的穿刺路径,减少了穿刺、透视次数以及手术时间,术后当天疼痛症状更轻,具有良好的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导航板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穿刺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及与PCT、Presepsin、ESR水平 被引量:12
4
作者 马维理 陈国奋 +2 位作者 熊亮 钟柱威 欧塞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655-3658,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疾病术后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与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Presepsin)及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海南中德骨科医院收治的287例脊柱疾病术后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是... 目的探讨脊柱疾病术后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与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Presepsin)及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海南中德骨科医院收治的287例脊柱疾病术后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n=26)和未感染组(n=261)。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术后1 d的血清PCT、血清Presepsin水平及ESR变化;对影响脊柱疾病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1 d,感染组血清PCT、血清Presepsin及ESR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有糖尿病、手术时间≥3 h、有内固定以及PCT、Presepsin、ESR水平偏高是脊柱疾病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PCT、血清Presepsin及ESR在脊柱疾病术后感染患者中呈高表达,脊柱疾病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当予以重视并予以相关措施以防止脊柱疾病术后患者发生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感染 危险因素 降钙素原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 红细胞沉降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