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钼靶联合MRI对乳腺钙化灶及根治术效果的评估应用
1
作者 韩钊定 吴煌福 聂忠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55-0058,共4页
探讨乳腺钼靶联合MRI在评估乳腺钙化灶及根治术效果方面的应用。方法 选取自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在三家三级甲等医院行钼靶或超声任一项检查中提示BI-RADS4类的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均采取乳腺钼靶、MRI动态增强及超声检查,以病理学... 探讨乳腺钼靶联合MRI在评估乳腺钙化灶及根治术效果方面的应用。方法 选取自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在三家三级甲等医院行钼靶或超声任一项检查中提示BI-RADS4类的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均采取乳腺钼靶、MRI动态增强及超声检查,以病理学结果为参照标准。结果 诊断良性病变47例,检出52个病灶;诊断恶性病变33例,总计检出35个病灶。症9个,乳腺腺病11个,纤维腺瘤32个;恶性:导管内癌2个,浸润性小叶癌5个,浸润性导管癌28个。相比单一乳腺钼靶检测,联合检测检查钙化灶良恶性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相对更高(P<0.05);联合检测总有效率98.75%高于单一检测91.25%(P<0.05)。结论 乳腺钼靶与MRI联合检测在乳腺病变诊断方面的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相对更高,对诊断结果误差更小,对乳腺钙化病变提供了临床研究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钼靶 MRI 乳腺钙化灶 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口通畅性量化分析应用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同期预防性淋巴管静脉吻合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宋景涌 汤鹏 +11 位作者 钟晓捷 刘侠 孙洋 亢玉 王遥佳 陈安玥 陈怡安 吉训通 周艳虹 蒋曼妃 修骋 穆籣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2年第1期34-37,共4页
针对乳腺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 related lymphedema,BCRL)的预防,我们医院整形外科联合乳腺外科于2020年9月28日成功应用脱目镜3D超显微技术,借助吲哚菁绿造影,完成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同期预防性淋巴管静脉吻合(Lymphovenous ... 针对乳腺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 related lymphedema,BCRL)的预防,我们医院整形外科联合乳腺外科于2020年9月28日成功应用脱目镜3D超显微技术,借助吲哚菁绿造影,完成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同期预防性淋巴管静脉吻合(Lymphovenous anastomosis,LVA)1例,并借助Zeiss Kinevo 900FLOW800黑白荧光造影及彩色地图分析模块,对淋巴管静脉吻合口的通畅性进行量化评估。本文对该病例进行报道并作相关文献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乳腺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 吻合口通畅性量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岁以下青年乳腺癌多模态超声表现与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指标的相关性
3
作者 孙章秀 黄旴宁 +4 位作者 王爱珠 张亚庆 王乐华 魏云鹏 吴煌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6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40岁以下青年乳腺癌多模态超声表现与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2年6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进行术前超声检查的43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患者的多模态超声图像特征,并分析其与病理特... 目的:探讨40岁以下青年乳腺癌多模态超声表现与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2年6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进行术前超声检查的43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患者的多模态超声图像特征,并分析其与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青年女性乳腺癌病理类型多是中高级别的非特殊性浸润性癌,分子分型以Luminal型最为常见,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分子分型的病理类型、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及系统弹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超声造影模式在增强强度、增强后病灶边缘、增强后是否灌注缺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态超声对40岁以下青年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其超声造影特征与分子亚型有一定关系,可为术前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青年 多模态超声 分子分型 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上极腹直肌前鞘修补TRAM腹壁供区缺损——自体组织制作补片的尝试 被引量:2
4
作者 陈阔 宋达疆 +1 位作者 穆籣 吕鹏威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2年第5期393-396,共4页
目的探索在带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手术中尝试运用自体组织制作补片——游离上极腹直肌前鞘以修补腹壁供区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TRAM手术的供区用自体游离上极腹直前鞘进行修补,而非人工补片。应用自体腹直肌前鞘进行修复与传统... 目的探索在带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手术中尝试运用自体组织制作补片——游离上极腹直肌前鞘以修补腹壁供区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TRAM手术的供区用自体游离上极腹直前鞘进行修补,而非人工补片。应用自体腹直肌前鞘进行修复与传统的人工补片修补手术用时相同,但为患者节省了相应的人工补片费用。结果手术后,腹部供区恢复良好。术后6个月并未出现腹壁膨隆、腹壁疝和脐周坏死等并发症,患者对结果满意。结论使用自体组织制作补片,不增加手术时间与难度,可为修补腹壁供区缺损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M皮瓣 腹直肌前鞘 自体组织 补片 乳房重建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乳腺癌患者生育力保护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5
作者 宋景涌 吴婷婷 穆籣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2年第4期243-246,共4页
乳腺癌是威胁全世界育龄女性健康的最常见恶性肿瘤,有年轻化趋势。随着乳腺癌综合治疗手段的不断提高,患者OS率有明显改善,育龄期乳腺癌患者的生育需求越来越受到重视。乳腺癌相关的手术、化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均可... 乳腺癌是威胁全世界育龄女性健康的最常见恶性肿瘤,有年轻化趋势。随着乳腺癌综合治疗手段的不断提高,患者OS率有明显改善,育龄期乳腺癌患者的生育需求越来越受到重视。乳腺癌相关的手术、化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均可能损害女性生育力。现阶段,生育力的保护措施主要有药物性卵巢去势、卵母细胞及胚胎冷冻技术、体外成熟、卵巢组织的冷冻及移植等。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是卵母细胞及胚胎冷冻技术,同时,新兴的卵巢组织冷冻及移植技术近年也被国内多家机构应用并报道。笔者就乳腺癌治疗对患者生育力的影响、生育力保护策略相关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为临床医师的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乳腺肿瘤 生育力保护 卵母细胞及胚胎冷冻技术 卵巢组织的冷冻及移植
原文传递
兔后肢继发淋巴水肿模型的建立
6
作者 钱幼蕾 穆籣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0-566,共7页
目的建立兔后肢继发淋巴水肿模型,应用吲哚菁绿(ICG)淋巴管造影对模型进行评估。方法本研究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动物实验中心以7只雌性新西兰白兔为实验对象,以兔右后肢为对照侧,左后肢为实验侧。实验侧后肢采用... 目的建立兔后肢继发淋巴水肿模型,应用吲哚菁绿(ICG)淋巴管造影对模型进行评估。方法本研究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动物实验中心以7只雌性新西兰白兔为实验对象,以兔右后肢为对照侧,左后肢为实验侧。实验侧后肢采用单纯手术法(清扫腹股沟淋巴结,清除股血管周围淋巴组织,环形清除5.0 cm宽皮下组织)建立兔后肢淋巴水肿模型。术后24周通过后肢周径和体积测量、ICG造影和组织学观察对模型进行评估。连续性变量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其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所有统计分析用SPSS 26.0软件包完成。双侧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7只雌性新西兰白兔中1只于建模时死亡,剩余6只术后24周淋巴水肿出现率为83.3%(5/6),所有兔的后肢淋巴管结构及功能均受损。后肢周径和体积在术后20~24周逐渐趋于稳定,术后24周实验侧膝上2 cm周径[(17.58±0.23)cm]大于对照侧[(16.65±0.47)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实验侧膝周径[(15.23±0.47)cm]大于对照侧[(14.42±0.51)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实验侧小腿中部周径、踝周径、足中部周径及体积均大于对照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ICG造影提示,6只新西兰白兔实验侧肢体均出现明显的淋巴管形态改变、淋巴液瘀滞与皮肤淋巴反流等淋巴管结构及功能损伤表现;组织学检查见实验侧肢体皮肤表面角化层增生,真皮层增厚,皮下淋巴管增多、扩张,股动、静脉之间纤维增生且未见集合淋巴管。结论单纯手术法可诱导兔后肢继发性淋巴水肿的发生,且ICG造影可有效评估继发性淋巴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淋巴水肿 吲哚菁绿 淋巴管造影 淋巴水肿模型
原文传递
组织工程技术在淋巴水肿治疗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7
作者 陈阔 吕鹏威 穆籣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2年第4期449-456,共8页
淋巴水肿发病率高,但缺少可持续的有效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及跨学科治疗方案的普及,淋巴干细胞再生医学技术、组织工程技术结合细胞支架重建淋巴网络,治疗和预防淋巴水肿的发生,近期已在实验中获得初步成功,远期疗效... 淋巴水肿发病率高,但缺少可持续的有效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及跨学科治疗方案的普及,淋巴干细胞再生医学技术、组织工程技术结合细胞支架重建淋巴网络,治疗和预防淋巴水肿的发生,近期已在实验中获得初步成功,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实验验证。作者查询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干细胞和组织工程治疗淋巴水肿的研究文献,从淋巴管的生理特性、淋巴水肿的病理机制、干细胞技术在淋巴水肿治疗中的应用、淋巴组织工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与分析,认为随着对淋巴再生医学技术和淋巴组织工程的深入研究,通过淋巴再生医学技术和组织工程来实现治疗和预防淋巴水肿的愿望是可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水肿 干细胞 组织工程学 再生医学 淋巴再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