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酸镧与碳酸钙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军 陈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3期120-121,共2页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最常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但高磷血症等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目前高磷血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血液透析清除、低蛋白饮食控制饮食中磷的摄入和应用磷结合剂,但是透析治...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最常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但高磷血症等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目前高磷血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血液透析清除、低蛋白饮食控制饮食中磷的摄入和应用磷结合剂,但是透析治疗清除磷的效果有限.作者应用新型不含钙磷结合剂碳酸镧治疗MHD患者高磷血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钙磷代谢 磷结合剂 碳酸镧 甲状旁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对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军 陈文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858-86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血浆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对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PD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监测RRF、血浆ALB、hs-CRP的变化,以24 h...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血浆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对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PD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监测RRF、血浆ALB、hs-CRP的变化,以24 h尿量≤400 m L为随访终点。结果:终点事件组患者与无终点事件组相比,血浆ALB明显降低,hs-CR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ALB改变值>1.52 g/L组RRF明显低于<1.52 g/L组,hs-CRP水平则明显高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白蛋白在PD患者残余肾功能下降中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白蛋白 残余肾功能 微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营养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军 陈文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第2期264-265,共2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展及饮食、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肾脏病(CKD)在我国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且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患病人群也不断增大[1]。肾移植是目前治疗ESRD改善患者生活治疗的最好的治疗方法,但是却受限于肾脏供体、患者...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展及饮食、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肾脏病(CKD)在我国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且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患病人群也不断增大[1]。肾移植是目前治疗ESRD改善患者生活治疗的最好的治疗方法,但是却受限于肾脏供体、患者经济条件等诸多限制。腹膜透析(PD)与血液透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两种肾脏替代治疗手段。随着PD技术的不断提高及医保覆盖面的完善,PD患者长期生存已经得到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CRP 营养指标 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对老年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李佳 庄乙君 +1 位作者 李军 陈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6期1772-1775,共4页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对老年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接诊的80例老年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诊疗情况,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血液透析的方法,对照...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对老年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接诊的80例老年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诊疗情况,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血液透析的方法,对照组采用腹膜透析的方法。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在透析前的体重、血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总二氧化碳结合力(TCO2)、血钾、血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糖、C反应蛋白(CRP),转铁蛋白(Tf)、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相关指标。并绘制患者透析后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分析两组生存率差异,并建立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生存率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透析前年龄、体重、BUN、T_(CO2)、K^+、Na^+、CRP、HGB、ALB以及CCI值等指标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逐一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高龄(即年龄高于80岁)、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透析时CCI≥5、前白蛋白>30 g/L等因素均是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对研究组患者的基本资料逐一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高龄(即年龄高于80岁)、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透析时CCI≥5等因素均是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对对照组患者的基本资料逐一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高龄(即年龄高于80岁)、开始透析时CCI≥5、血浆白蛋白>35 g/L等因素均是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论高龄、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透析时CCI≥5等因素是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而高龄、开始透析时CCI≥5、血浆白蛋白>35 g/L等因素是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终末期肾脏病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肾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田园 刘映红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84-38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和血液透析(HD)对尿毒症患者肾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数表法,将96例接受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PD组和HD组,每组各48例。分别于治疗前、透析3个月后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超敏C-反应蛋白...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和血液透析(HD)对尿毒症患者肾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数表法,将96例接受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PD组和HD组,每组各48例。分别于治疗前、透析3个月后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降钙素原(PCT)等指标,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透析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清SCr、BUN、hs-CRP、IL-6、TNF-α和PCT水平均较透析前明显下降( P <0.05);两组患者SCr、BUN、IL-6、TNF-α和PCT水平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透析后,PD组患者的hs-CRP水平低于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PD组的感染发生率(16.67%)、低蛋白血症发生率(20.83%)分别高于HD组的4.17%、4.17%;PD组的高血压发生率(10.42%)、心律失常发生率(6.25%)和充血性心衰发生率(12.50%)明显低于HD组的29.17%、22.92%、35.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PD和HD均是保护尿毒症患者残余肾功能的有效透析模式,并发症方面也各有优势和不足,但PD对降低hs-CRP水平效果更为显著,可考虑作为尿毒症患者主要透析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透析疗法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肾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肾脏移植术后服用西罗莫司出现蛋白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田园 刘映红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1060-1063,共4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片对肾脏移植术后服用西罗莫司出现蛋白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接受西罗莫司治疗的肾移植病人214例中,68例病人肾脏移植术后服用西罗莫司出现蛋白尿(>1.5 g/24 h),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片对肾脏移植术后服用西罗莫司出现蛋白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接受西罗莫司治疗的肾移植病人214例中,68例病人肾脏移植术后服用西罗莫司出现蛋白尿(>1.5 g/24 h),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胺1000 mg+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月1次;观察组采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40~60 mg/d;2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收集尿液标本,测定尿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U)及24 h蛋白尿等,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病人各尿液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尿α1-MG、β2-MG、24 h蛋白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6个月后血肌酐、尿素氮、三酰甘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间比较血肌酐、尿素氮、三酰甘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对肾脏移植术后服用西罗莫司出现蛋白尿的治疗效果确切,能改善肾移植受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雷公藤多苷 西罗莫司 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压力状况分析及干预对策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飞 陈文 +2 位作者 李晓娃 许曼玉 何王燕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年第9期1335-1339,共5页
目的:分析青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压力状况,探讨其干预对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纳入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32例青年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7例,男40例,女27例;对照组65例,男34例,女31... 目的:分析青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压力状况,探讨其干预对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纳入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32例青年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7例,男40例,女27例;对照组65例,男34例,女31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医疗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健康(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心理压力(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和CP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知觉压力量表(CP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40,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600,-6.050;P<0.05)。结论:青年血液透析患者容易焦虑抑郁,心理压力大,心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血液透析 心理压力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频生物电阻抗评价透析前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容量状态及其与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 被引量:1
8
作者 麦湘湘 李柠肖 庄乙君 《西部医学》 2021年第4期535-540,共6页
目的探讨多频生物电阻抗(MBIA)技术评价透析前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者容量状态及其与肺动脉高压(PH)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137例透析前CKD 5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住院后同一天应用MBIA技... 目的探讨多频生物电阻抗(MBIA)技术评价透析前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者容量状态及其与肺动脉高压(PH)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137例透析前CKD 5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住院后同一天应用MBIA技术测量体液分布,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三尖瓣返流峰值速度(TRVmax)。根据TRVmax水平将CKD 5期患者分为PH组32例和非PH组105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MBIA参数及超声心动图参数。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MBIA参数与TRVmax的相关性,同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TRVmax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在MBIA技术测量的体液分布参数中,PH组患者的水过多(OH)、总体水(TBW)、细胞外液(ECW)、ECW占体质量的百分比(ECW%)、OH/ECW、ECW/TBW及ECW/细胞内液(ICW)明显高于非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超声心动图参数中,PH组患者的左房内径(LAD)、左房容积指数(LAV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质量指数(LVMI)、二尖瓣早期血流速度(E)及E/舒张早期二尖瓣环速度(E/E′)明显高于非PH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KD 5期患者TRVmax与OH、TBW占体质量的百分比(TBW%)、ECW%、OH/ECW、ECW/TBW及ECW/ICW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RVmax与ECW%、OH/ECW及ECW/TBW呈独立正相关(P<0.05)。结论MBIA技术测量的体液分布参数ECW%、OH/ECW、ECW/TBW与透析前CKD 5期患者的PH风险密切相关,为其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 体液分布 三尖瓣返流峰值速度 肺动脉高压 慢性肾脏病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沙司他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
9
作者 周慧友 庄乙君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5期7537-7543,共7页
目的:探讨通过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透析时间3个月以内),合并有肾性贫血,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0例,... 目的:探讨通过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透析时间3个月以内),合并有肾性贫血,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5例及对照组35例。观察组给予罗沙司他胶囊治疗3月,对照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3月。收集治疗前和治疗3月之后化验指标,包括RBC,HB,HCT,TC,LDL-C,HDL-C,TG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Hb,RBC,HCT比治疗前均出现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且观察组Hb,RBC,HCT较对照组数值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患者贫血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68.57% (P < 0.05);观察组治疗后TC、LDL-C、HDL-C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TC、LDL-C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罗沙司他治疗腹膜透析肾性贫血疗效不低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同时可以改善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肾性贫血 罗沙司他胶囊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沙司他胶囊对初始腹膜透析患者贫血铁代谢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周慧友 庄乙君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5期7684-7692,共9页
目的:探讨罗沙司他胶囊联合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对初始腹膜透析患者铁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初始腹膜透析肾性贫血患者7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5例及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罗沙司他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罗沙司他胶囊联合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对初始腹膜透析患者铁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初始腹膜透析肾性贫血患者7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5例及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罗沙司他治疗,对照组采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两组均联合多糖铁复合物治疗,连续治疗12周,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T检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12周贫血、铁代谢等相关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基线临床资料及一般临床生化资料无明显差异(P > 0.05);随着时间延长,两组患者RBC、HB、HCT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 < 0.01),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幅度相差增大(P < 0.01),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随着时间延长,观察组患者TIBC、Tf水平显著升高(P < 0.01)与SF显著下降(P < 0.01),且幅度与对照组相差增大(P < 0.01),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相比,罗沙司他联合多糖铁复合物治疗肾性贫血能明显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改善铁代谢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肾性贫血 罗沙司他胶囊 铁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对肾性贫血铁代谢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周慧友(综述) 庄乙君(审校)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25年第1期187-190,共4页
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的常见并发症,其患病率随CKD的进展而增加。贫血可影响肾脏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肾脏疾病进展、终末期肾脏病、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的风险,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s)是目前治疗肾性贫血的新方法,... 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的常见并发症,其患病率随CKD的进展而增加。贫血可影响肾脏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肾脏疾病进展、终末期肾脏病、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的风险,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s)是目前治疗肾性贫血的新方法,其通过增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产生和提高铁的利用来治疗CKD的贫血。本文总结了HIF-PHIs的铁代谢机理,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肾性贫血 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 铁代谢
原文传递
狼疮性肾炎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飞 陈文 +2 位作者 李晓娃 韩淑苗 许曼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7-690,共4页
目的分析狼疮性肾炎(LN)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7年10月的138例L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医院感染情况、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7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 目的分析狼疮性肾炎(LN)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7年10月的138例L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医院感染情况、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7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50.72%,感染部位以肺部、泌尿道为主,检出7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48株占61.54%,革兰阴性菌23株占29.49%,真菌7株占8.97%,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是主要病原菌。革兰阳性菌对氨苄西林、呋喃妥因、庆大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较高,对头孢他啶、妥布霉素、头孢替坦的耐药率较低。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哌酮等的耐药率较高,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头孢西丁的耐药率较低。结论 LN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特点且耐药性较高,临床医生应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测,合理制订抗感染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医院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分析
原文传递
联合检测尿肾损伤标志物诊断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云晓滢 王菲菲 +1 位作者 陈春苗 李冰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19-627,共9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尿肾损伤标志物诊断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价值,以期为临床开展早期DKD筛查提供依据。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type 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尿肾损伤标志物诊断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价值,以期为临床开展早期DKD筛查提供依据。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将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UACR<30 mg/g)、早期DKD组(30 mg/g≤UACR≤300 mg/g)和临床DKD组(UACR>300 mg/g),比较3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检测肾小球损伤标志物尿微量白蛋白、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Ig)、α2巨球蛋白,以及肾小管损伤标志物尿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尿肾损伤标志物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T2DM患者发生DKD(UACR>300 mg/g)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尿肾损伤标志物诊断早期DKD(30 mg/g≤UACR≤300 mg/g)的价值。结果该研究纳入116例T2DM患者,年龄(61.99±12.56)岁(30~91岁),男性79例(68.1%)。单纯糖尿病组44例(37.9%),早期DKD组27例(23.3%),临床DKD组45例(38.8%)。临床DKD组患者血肌酐(H=34.183,P<0.001)和血尿素氮(H=34.082,P<0.001)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早期DKD组。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肾小球损伤标志物尿微量白蛋白、转铁蛋白、Ig、α2巨球蛋白与血肌酐、血尿素氮、UACR均呈正相关,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血清白蛋白均呈负相关(均P<0.05);肾小管损伤标志物尿α1-MG、β2-MG、NAG、RBP、NGAL与血肌酐、血尿素氮、UACR均呈正相关,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血清白蛋白均呈负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140 mmHg(OR=1.033,95%CI 1.008~1.060,P=0.010)、高尿微量白蛋白(OR=1.018,95%CI 1.007~1.030,P=0.001)、高尿RBP(OR=1.309,95%CI 1.086~1.577,P=0.005)、高尿NGAL(OR=1.004,95%CI 1.000~1.008,P=0.037)、低血清白蛋白(OR=0.833,95%CI 0.749~0.926,P=0.001)及低尿Ig(OR=0.994,95%CI 0.990~0.999,P=0.018)均为DKD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单独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诊断早期DKD的曲线下面积(AUC=0.976,95%CI 0.955~0.997,P<0.001)最大,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5.6%、90.1%。联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Ig+转铁蛋白+α2巨球蛋白+α1-MG+β2-MG+NAG+RBP+NGAL诊断早期DKD的AUC为0.986(95%CI 0.971~1.000,P<0.001),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3.3%、98.5%,优于各项单独检测指标。进一步优化检测组合后,以尿微量白蛋白+β2-MG+NGAL联合检测诊断效能最佳(AUC=0.978,95%CI 0.958~0.999,P<0.001),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5.6%、93.0%。结论相比各指标的单独检测,尿肾小球及肾小管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有更高的早期DKD诊断价值。尿微量白蛋白+β2-MG+NGAL联合检测诊断早期DKD的价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肾病 尿 肾损伤标志物 肾小球 肾小管
原文传递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病原菌分布监测 被引量:6
14
作者 田园 陈文 +2 位作者 李军 胡学芹 林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295-2297,2313,共4页
目的监测和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PDAP)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感染治疗和控制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126例PD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腹膜透析液进行病原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 目的监测和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PDAP)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感染治疗和控制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126例PD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腹膜透析液进行病原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对患者腹膜透析液中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在126例PDAP患者腹膜透析液样本中共检出13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75株占55.97%、革兰阴性菌49株占36.57%、真菌10株占7.46%,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为主要病原菌,构成比分别为20.15%、17.16%、12.69%;在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均>55%,均未检出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在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派拉西林、头孢呋辛的耐药株数较多,均未检出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的菌株。结论 PDAP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临床医生应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和密切监测,选用敏感性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 病原菌 耐药性分析
原文传递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飞 陈文 +2 位作者 李晓娃 韩淑苗 许曼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96-1200,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 related peritonitis,PDRP)病原菌连续三年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工作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89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 related peritonitis,PDRP)病原菌连续三年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工作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89例PDR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腹膜透析透出液中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和临床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发生感染186例次,其中,110例次感染中的透出液病原菌培养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59.14%,共检出138株病原菌,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分别检出50株、47株、41株病原菌,不同年度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7年度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构成比低于2015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原菌所致PDRP患者的治愈率和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病原菌培养阴性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其他三类病原菌培养阳性的患者(P<0.05),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的治愈率高于真菌感染患者(P<0.05)。真菌感染的死亡率高于病原菌培养阴性患者(P<0.05)。结论在PDRP患者透出液的病原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条件致病菌的比例在近三年内出现下降,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真菌等高耐药性病原菌的比例在近三年出现上升,而真菌感染患者的预后较差,临床医生应给予高度关注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病原菌 耐药性 预后
原文传递
罗沙司他对慢性肾脏病合并地中海贫血患者贫血疗效及铁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慧友 周迎 +2 位作者 王莹玉 张其帆 庄乙君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15-921,927,共8页
目的 观察罗沙司他对慢性肾脏病合并地中海贫血患者贫血疗效及铁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慢性肾脏病同时合并有地中海贫血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 目的 观察罗沙司他对慢性肾脏病合并地中海贫血患者贫血疗效及铁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慢性肾脏病同时合并有地中海贫血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观察组给予罗沙司他治疗,经过12周治疗,对比两组4周、8周、12周的贫血指标、铁代谢指标、炎症指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基线临床资料、治疗前临床化验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观察4周、8周、12周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均升高(均P<0.05),治疗时间延长升高幅度增大;罗沙司他组RBC、Hb、HCT与rHuEPO组相比,升高幅度相差增大(均P<0.05)。rHuEPO组4周、8周、12周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T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与治疗前数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 HuEPO组4周、8周总铁结合力(TIBC)、血清铁(SI)水平与治疗前数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TIBC、SI水平较治疗前数值升高(均P<0.05);罗沙司他组4周、8周、12周TIBC、SI、Tf、TSAT均升高(均P<0.05),且随治疗时间延长升高幅度增大;SF呈下降趋势(P<0.05);两组间相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罗沙司他组患者TIBC、SI、Tf、TSAT水平升高幅度与rHuEPO组相差增大(均P<0.05),罗沙司他组SF的下降幅度与rHuEPO组相差增大(P<0.05)。rHuEPO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沙司他组12周hs-CRP、ESR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 罗沙司他能够有效地提高慢性肾脏病合并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提高铁的利用,改善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沙司他 慢性肾脏病 地中海贫血 铁代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