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CI模型中大鼠后足不同位置机械痛阈值的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晓丹 胡远艳 +3 位作者 于树润 丁青 罗素兰 长孙东亭 《热带生物学报》 2015年第4期474-477,共4页
为获得测定大鼠CCI机械痛阈的最佳位置,笔者选取符合条件的SD雄性大鼠,进行坐骨神经慢性挤压性神经损伤模型制作,测定其足底不同位置机械痛阈,并比较其效果。结果为大鼠CCI手术前,1,2,3号位置的痛阈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CCI手术后... 为获得测定大鼠CCI机械痛阈的最佳位置,笔者选取符合条件的SD雄性大鼠,进行坐骨神经慢性挤压性神经损伤模型制作,测定其足底不同位置机械痛阈,并比较其效果。结果为大鼠CCI手术前,1,2,3号位置的痛阈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CCI手术后,对于手术侧后肢,1,2号位置与3号位置进行比较显示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01),1号位置与2号位置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未手术侧后肢,1,3号位置与2号位置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1号位置与3号位置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2号位置为CCI模型机械痛阈测定的最佳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坐骨神经慢性挤压性神经损伤(CCI) 大鼠后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菖蒲芋螺不同大小基因组DNA片段的分离制备 被引量:1
2
作者 丁青 刘月鹏 +3 位作者 朱晓鹏 吴科榜 罗素兰 长孙东亭 《热带生物学报》 2017年第3期267-276,共10页
使用常规酚/氯仿抽提法(CTAB法)、离心柱法和磁珠吸附法,分别从菖蒲芋螺毒腺、肌肉及肝胰脏中提取基因组DNA,利用普通琼脂糖凝胶电泳与脉冲场电泳(PFGE)对基因组DNA片段进行分离,并检测提取DNA的大小和分布范围,同时,对脉冲场电泳条件... 使用常规酚/氯仿抽提法(CTAB法)、离心柱法和磁珠吸附法,分别从菖蒲芋螺毒腺、肌肉及肝胰脏中提取基因组DNA,利用普通琼脂糖凝胶电泳与脉冲场电泳(PFGE)对基因组DNA片段进行分离,并检测提取DNA的大小和分布范围,同时,对脉冲场电泳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可提取基因组DNA,其中CTAB法和离心柱法提取的毒腺DNA纯度高,产率大,可用于后续实验,而磁珠法产率适中且纯度不高,但离心柱法的DNA片段较小,大多在9 kb以下,而CTAB法提取的DNA片段较大,获得的20 kb以上的大片段量较多,更适合于大片段基因组文库的构建。3种芋螺组织中,肝胰脏产率最高但片段弥散有降解,毒腺DNA片段较大且集中,产率也较高,而肌肉的DNA片段产率最低且片段较小。因此,用CTAB法提取菖蒲芋螺毒腺的DNA更适合构建大片段基因组DNA文库。筛选高质量的菖蒲芋螺的DNA,利用优化的脉冲场电泳条件进行分离回收,获得了不同大小片段的DNA,为后续菖蒲芋螺不同载体系统的基因组文库构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菖蒲芋螺 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基因组DNA片段 分离制备 脉冲场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pha-芋螺毒素TxID合成方法的优化
3
作者 吴勇 朱芙蓉 +2 位作者 刘倩 长孙东亭 罗素兰 《热带生物学报》 2014年第2期107-110,135,共5页
在常规两步氧化法合成的基础上,对芋螺毒素TxID第2对二硫键形成的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条件包括有无氮气保护、氧化试剂中碘的浓度、三氟乙酸(TFA)含量、氧化时间等多个参数,研究其对TxID氧化折叠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气保护有利于TxID... 在常规两步氧化法合成的基础上,对芋螺毒素TxID第2对二硫键形成的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条件包括有无氮气保护、氧化试剂中碘的浓度、三氟乙酸(TFA)含量、氧化时间等多个参数,研究其对TxID氧化折叠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气保护有利于TxID的氧化折叠,碘浓度需5~10倍于巯基浓度,TFA含量对氧化折叠影响不明显,氧化时间约5 min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芋螺毒素TxID 化学合成 碘氧化 优化 二硫键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RNA7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4
作者 刘益巧 孙志华 +2 位作者 钱江 长孙东亭 罗素兰 《热带生物学报》 2019年第2期178-183,共6页
为了检测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e acetylcholine receptors,nAChRs)α7亚基基因(CHRNA7)的表达,笔者根据人源CHRNA7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CHRNA7基因,亚克隆到pMD-18T载体中后,测序鉴定并制备重组质粒,以梯度稀释的重组质粒为模... 为了检测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e acetylcholine receptors,nAChRs)α7亚基基因(CHRNA7)的表达,笔者根据人源CHRNA7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CHRNA7基因,亚克隆到pMD-18T载体中后,测序鉴定并制备重组质粒,以梯度稀释的重组质粒为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来绘制标准曲线,并进行灵敏度和重复性实验,成功建立了检测CHRNA7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最低可检测10 1 copies·μL^-1,且重复性良好,在10 4,10 5,10 6 copies·μL^-1时,5次重复的变异系数分别是1.22%,1.90%,2.63%。此外,还对人宫颈癌细胞SiHa和人正常宫颈细胞Ect1/E6E7中α7 nAChR亚基基因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α7 nAChR亚基在SiHa细胞系的表达明显低于其在Ect1/E6E7细胞系中的表达(P=0.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7 NACHR 宫颈癌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6/α3β4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β4亚基双点突变体的制备及其功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旭扬 陈舒苗 +2 位作者 于津鹏 罗素兰 长孙东亭 《热带生物学报》 2021年第4期403-411,共9页
在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家族中,含α6亚型的受体是比较特殊的一类。研究发现α6β4^(*)亚型(^(*)表示含其他亚基)在神经系统方面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与神经性疼痛、成瘾等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可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比对大鼠与人... 在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家族中,含α6亚型的受体是比较特殊的一类。研究发现α6β4^(*)亚型(^(*)表示含其他亚基)在神经系统方面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与神经性疼痛、成瘾等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可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比对大鼠与人类α6和β4亚基的序列,以野生型基因为模板,采用基因定点突变的方式,成功得到3种相邻位点突变的α6/α3β4受体突变型基因。通过体外转录、显微注射等手段,构建α6/α3β4受体野生型和突变型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上的表达模型,并使用双电极电压钳检测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野生型受体相比,突变体α6/α3β4[S52N, I53V]对ACh的敏感性有所提升,EC_(50)为59.58μmol·L^(-1),是野生型的1/2,而其他两种突变体的敏感性与野生型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6/α3β4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相邻位点突变 体外表达 双电极电压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6/α3β2β3乙酰胆碱受体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条件优化
6
作者 施西子 毛楷林 +2 位作者 朱晓鹏 长孙东亭 罗素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0-77,共8页
为建立有效的α6/α3β2β3 nAChRs(α6/α3β2β3,或简写为α6β2*,*代表其他亚基)体外重组表达实验模型,利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表达体系,采用显微注射RNA的方法,利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检测电流,对α6/α3β2β3 nAChRs亚型进行体外重组... 为建立有效的α6/α3β2β3 nAChRs(α6/α3β2β3,或简写为α6β2*,*代表其他亚基)体外重组表达实验模型,利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表达体系,采用显微注射RNA的方法,利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检测电流,对α6/α3β2β3 nAChRs亚型进行体外重组表达研究,并对其表达条件进行优化,获得了α6/α3β2β3 nAChRs优化的重组表达体系.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是一类重要的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其亚型众多且结构相似,但各亚型的生理学和药理学功能截然不同.天然的α6β2*nAChRs很难体外表达,体外表达模型的表达电流非常小.因此,本实验拟研究优化该亚型的表达,进行优化后的体外表达模型,产生的激发电流显著提高,为以该亚型为靶点的新药筛选提供实验模型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6/α3β2β3乙酰胆碱受体 非洲爪蟾卵母细胞 双电极电压钳 表达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3 nAChRs亚基基因中定点氨基酸的突变研究
7
作者 雷宇苗 朱晓鹏 +3 位作者 凌小惠 张璐 长孙东亭 罗素兰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268-272,共5页
为了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对α3亚基中指定的氨基酸进行定点突变,以便为今后深入研究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nAChRs)中关键氨基酸的功能及与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本研究以α3 nAChRs亚基基因作为... 为了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对α3亚基中指定的氨基酸进行定点突变,以便为今后深入研究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nAChRs)中关键氨基酸的功能及与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本研究以α3 nAChRs亚基基因作为模板,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对α3亚基中指定的氨基酸进行了定点突变,突变后的基因片段被连接到pMDTM18-T载体上,并通过基因测序来验证突变的正确性.结果表明:通过重叠延伸PCR法已将α3 nAChR N端第174位的丙氨酸(Alanine,Ala,A)成功突变为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E).由此认为:重叠延伸PCR法成功实现了α3 nAChRs亚基基因中定点氨基酸的突变,该方法可为更多受体突变型的建立提供借鉴,也可为研究nAChRs中关键氨基酸的功能以及药物与nAChRs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定点突变 重叠延伸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芋螺毒素LvIA第11位氨基酸的新突变体合成及其靶点活性
8
作者 李浩楠 杨奕帅 +2 位作者 长孙东亭 朱晓鹏 罗素兰 《热带生物学报》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为了进一步探究第11位氨基酸的性质对LvIA靶点结合活性的影响,设计了LvIA的2个新型突变体[D11R]LvIA和[D11H]LvIA,即用2个碱性氨基酸-精氨酸(R)和组氨酸(H)分别替换原来的酸性氨基酸D。先人工合成了这2个新突变体的线性肽,然后采用2步... 为了进一步探究第11位氨基酸的性质对LvIA靶点结合活性的影响,设计了LvIA的2个新型突变体[D11R]LvIA和[D11H]LvIA,即用2个碱性氨基酸-精氨酸(R)和组氨酸(H)分别替换原来的酸性氨基酸D。先人工合成了这2个新突变体的线性肽,然后采用2步氧化法进行折叠,以获得在第1位和第3位半胱氨酸(Cys 1~3)、第2位和第4位半胱氨酸(Cys 2~4)之间定点连接形成二硫键。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和质谱鉴定,合成了含有Cys(1~3, 2~4)二硫键连接方式的多肽,其分子质量正确,纯度在95%以上。利用双电极电压钳电生理学技术对这2种突变体与α3β2 nAChR的结合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当该位点的氨基酸性质由酸性转换为碱性后,对LvIA的活性影响巨大,直接导致对α3β2 nAChR的阻断活性丧失。[D11R]LvIA和[D11H]LvIA的活性与野生型LvIA相比分别降低了574.38%和408.62%。由此表明,第11位氨基酸的酸碱性对LvIA的活性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芋螺毒素LvIA 突变体设计与合成 α3β2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靶点结合活性 电生理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给药时间间隔对吗啡诱导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的影响
9
作者 熊剑 油珅 +2 位作者 长孙东亭 李晓丹 罗素兰 《热带生物学报》 2021年第3期363-368,共6页
为比较不同给药时间间隔下,同等剂量的吗啡诱导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模型的差异,为后续抗吗啡依赖药物的筛选奠定基础,本研究建立了不同时间间隔的吗啡诱导CPP模型,(1)吗啡组(24 h):连续4 d皮下注射,上午注射吗啡(5 mg·kg^(−1)),下... 为比较不同给药时间间隔下,同等剂量的吗啡诱导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模型的差异,为后续抗吗啡依赖药物的筛选奠定基础,本研究建立了不同时间间隔的吗啡诱导CPP模型,(1)吗啡组(24 h):连续4 d皮下注射,上午注射吗啡(5 mg·kg^(−1)),下午注射生理盐水,吗啡给药间隔24 h,建立CPP模型;(2)吗啡组(48 h):连续8 d皮下注射,1、3、5、7 d注射吗啡(5 mg·kg^(−1)),2、4、6、8 d注射生理盐水,吗啡给药间隔48 h,建立CPP模型。测定造模前后小鼠在伴药箱的停留时间\造模后CPP得分及CPP模型维持时间。结果表明,吗啡给药时间间隔24 h和48 h均能显著增加小鼠在伴药箱内的停留时间,造模后CPP得分明显增加,吗啡组(24 h)小鼠CPP模型能持续5 d,而吗啡组(48 h)小鼠CPP模型能持续15 d。短期内给药时间间隔不影响CPP模型的形成,与吗啡组(24 h)进行长期对比,给药时间间隔为48 h时,CPP模型维持时间更长、不易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药时间间隔 吗啡 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 维持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9α10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雷宇苗 朱晓鹏 +3 位作者 黄艺 于津鹏 长孙东亭 罗素兰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95-1698,共4页
乙酰胆碱受体(AChRs)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膜蛋白,能调节生物体一系列的生理功能,如:痛觉、认知、记忆、焦虑等。按照对配体敏感性的不同,AChRs分为毒蕈型乙酰胆碱受体(mAChRs)和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 乙酰胆碱受体(AChRs)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膜蛋白,能调节生物体一系列的生理功能,如:痛觉、认知、记忆、焦虑等。按照对配体敏感性的不同,AChRs分为毒蕈型乙酰胆碱受体(mAChRs)和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两大类。其中nAChRs按照不同分布又可分为肌肉型nAChRs和神经型nAChRs两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9α10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慢性疼痛 肺肿瘤 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