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kV配电网线路电压测量有限元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邦峂 江子豪 《机电信息》 2017年第30期18-19,共2页
10kV配电网电压测量可在变电站和配电线路两种位置进行,在变电站中可直接使用电压互感器进行电压测量,但在配电线路上则不便于安装电压互感器。现提出基于电容分压原理测量配电线路上的电压,并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电容分压原理进行验证... 10kV配电网电压测量可在变电站和配电线路两种位置进行,在变电站中可直接使用电压互感器进行电压测量,但在配电线路上则不便于安装电压互感器。现提出基于电容分压原理测量配电线路上的电压,并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电容分压原理进行验证,同时对雨水的影响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合理选取分压电容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输电线路的电压测量,而且在雨水较少、未将测量装置短路的情况下,雨水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电压侧量 电容分压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NN-BL模型的低压配电网断零与缺相故障检测方法研究
2
作者 林师远 黄雄 +3 位作者 吴天杰 罗杰 陈锐忠 林少佳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24年第10期40-49,I0005,共11页
低压配电网中因断零与缺相故障对电网公司造成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一直是电网公司迫切解决的难题,随着智能化检测设备在电网中普及,可利用智能电表采集的低压侧负载电压和各序电流数据开展故障检测。首先,建立基于Transformer神经网络(... 低压配电网中因断零与缺相故障对电网公司造成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一直是电网公司迫切解决的难题,随着智能化检测设备在电网中普及,可利用智能电表采集的低压侧负载电压和各序电流数据开展故障检测。首先,建立基于Transformer神经网络(TNN)和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的混合模型TNN-BL;其次,通过选择合适的损失函数和正则化函数完善模型以进一步提高模型检测性能;最后,采用南网数据集对模型性能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拥有更有效的特征提取能力,相比于其他故障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的检测准确度和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配电网 断零与缺相 故障检测 TRANSFORMER Bi-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II的UPQC多目标PI控制器参数优化研究
3
作者 黄雄 吴天杰 +4 位作者 陈锐忠 罗杰 林少佳 宋平平 刘剑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25年第3期315-327,共13页
【目的】本文研究了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II(NSGA-II)的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PQC)多目标比例积分(PI)控制器参数优化问题。UPQC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力质量改善装置,能够有效抑制电网电压波动、谐波及不平衡等问题,但其性能依赖于控制器... 【目的】本文研究了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II(NSGA-II)的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PQC)多目标比例积分(PI)控制器参数优化问题。UPQC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力质量改善装置,能够有效抑制电网电压波动、谐波及不平衡等问题,但其性能依赖于控制器参数的合理配置。针对传统优化方法难以满足系统的多目标性能需求,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NSGA-II的多目标优化策略,旨在寻求一种能够同时优化谐波抑制、电压稳定性和动态响应速度的控制器参数配置方案。【方法】本文采用NSGA-II进行多目标优化,该算法通过快速非支配排序和拥挤度计算来实现多目标函数的全局优化。NSGA-II具有良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快速收敛特性,因此优化UPQC控制器的参数时,能够快速而准确地找到最优解。在优化过程中,以谐波抑制、电压稳定性和动态响应速度作为主要优化目标,通过精确调整PI控制器参数,求得最优的控制策略。【结果】通过电网电压补偿仿真和直流、交流侧电压仿真来验证本文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在电网电压补偿仿真中,将本文策略与非线性比例积分-模型预测控制(PI-MPC)策略进行对比,本文所提策略实际补偿电压波形更趋于正弦曲线,且波形较为光滑平顺,谐波含量比非线性PI-MPC策略更小。在直流、交流侧电压仿真中,本文策略比其他策略的调节时间更短且超调量更低,在系统发生扰动时恢复时间更短,具有更强的鲁棒性。【结论】基于NSGA-II的PI控制器参数优化策略能够有效提升UPQC在复杂工况下的性能表现,提高系统的电能质量和响应效率。与传统方法相比,该优化策略不仅提升了电力质量,而且在动态响应过程中表现出更优的稳定性和更快速的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优化 比例积分控制器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II 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 电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可视化技术及其在电网智能调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林少佳 张国刚 +7 位作者 林家文 黎源源 程范贤 张利利 王恒超 胡微 刘春波 李玉辉 《企业技术开发》 2019年第6期79-81,共3页
现代电网调度,主要以智能调度模式为主,整体调度更加智能、精准,能够切实满足现代社会各项用电需求。为进一步提升电网智能调度质量,达到理想化调度效果,电力系统开始对可视化技术展开了研究与运用。
关键词 电网智能调度 设计线路 可视化技术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调度运行故障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4
5
作者 甘忠 《光源与照明》 2021年第5期123-124,共2页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其运行过程中,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相应的电力能源。配电网的运行质量会对区域内的供电水平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对配电网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了解,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便提高...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其运行过程中,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相应的电力能源。配电网的运行质量会对区域内的供电水平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对配电网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了解,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便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水平。文章针对配电网调度运行故障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据此提出配电网调度运行故障问题的解决措施,以降低配电网运行故障的发生概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调度运行故障 故障预防 故障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运行状态实时监控数据可视化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少佳 林家文 +3 位作者 王昌宏 黎源源 王骥 程范贤 《企业技术开发》 2019年第1期98-100,共3页
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可视化技术已逐步运用于电网系统中,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配电网各个位置的相关信息。但其所需数据,分别来源于电网管理系统与配电网地理信息管理系统这两个不同的系统。文章采用电力运行数据二维可视化算... 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可视化技术已逐步运用于电网系统中,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配电网各个位置的相关信息。但其所需数据,分别来源于电网管理系统与配电网地理信息管理系统这两个不同的系统。文章采用电力运行数据二维可视化算法,将以上两种数据进行集合,实现了针对节点电压与线路潮流的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数据可视化 运行状态 二维可视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在电网企业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黄雄 黎永灿 +7 位作者 张良 王崇鲁 潘运贵 李昌德 刘彬 胡微 刘春波 李玉辉 《企业技术开发》 2019年第6期47-49,共3页
文章通过对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内涵与工作流程的介绍,对该项技术在电网企业中的应用方式展开深度探究,旨在提高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应用水平,推动国内电网行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 数据资源 电网企业 大数据可视化技术 电网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设备运行环境综合在线系统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雄 黎永灿 +2 位作者 张良 王崇鲁 顾李文 《机电信息》 2019年第5期55-56,共2页
从配电网设备外部环境关键指标的选取入手,阐述了配电网设备运行环境综合在线系统的构架,通过监测配电设备运行时的温度及机械振动等关键运行参数,以便及时了解配电设备的运行情况,为设备状态检修提供参考。
关键词 配电设备 运行参数 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中多台并联逆变器之间的交互影响
9
作者 陈浩翔 《自动化应用》 2023年第17期163-165,共3页
多台DFACTS设备同时投入配电网时,设备的控制器之间存在交互影响,可建立并联逆变器的诺顿等效模型并利用RGA法定量分析多台并联逆变器之间的稳定性、网络参数及其交互影响的强弱关系。通过MATLAB仿真结果,可知逆变器的各控制参数对逆变... 多台DFACTS设备同时投入配电网时,设备的控制器之间存在交互影响,可建立并联逆变器的诺顿等效模型并利用RGA法定量分析多台并联逆变器之间的稳定性、网络参数及其交互影响的强弱关系。通过MATLAB仿真结果,可知逆变器的各控制参数对逆变器的交互影响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可通过协调控制各参数降低逆变器的交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FACTS 设备 配电网 交互影响 RGA 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伏逆变器的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研究
10
作者 李巧媛 《电子乐园》 2021年第2期108-108,共1页
针对传统电压越限节点实施就地控制方案导致控制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光伏逆变器的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研究。结合光伏电源和负荷的运行区间,分析光伏输出有功和无功功率对电网电压的影响,计算可用于电压控制的最大无功输出,以电压不... 针对传统电压越限节点实施就地控制方案导致控制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光伏逆变器的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研究。结合光伏电源和负荷的运行区间,分析光伏输出有功和无功功率对电网电压的影响,计算可用于电压控制的最大无功输出,以电压不越上限为基础,设计配电网电压实时控制方案,具有良好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逆变器 配电网 电压控制 有功和无功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与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措施的探讨
11
作者 陈科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自然科学》 2018年第12期00039-00039,43,共2页
配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落实安全管控措施和管理路径,切实维护管理效果,从而保证配电网和配电线路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本文主要对配电网与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 配电网 存在问题 安全运行 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领域的大数据应用
12
作者 吉小康 《电子乐园》 2019年第15期5-5,共1页
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基于传感测量技术等一系列新型技术的推动作用,从而得到了智能电网这一新型的现代化技术。智能电网 所覆盖的方面较多,诸如发电、电力调度以及配电等,它需要协调好各服务对象的用电需求,为电网系统创设稳定的运行环境... 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基于传感测量技术等一系列新型技术的推动作用,从而得到了智能电网这一新型的现代化技术。智能电网 所覆盖的方面较多,诸如发电、电力调度以及配电等,它需要协调好各服务对象的用电需求,为电网系统创设稳定的运行环境,并进一步 降低运营所需成本。关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它最初被应用于金融领域中,此后逐步向交通以及能源等领域以延展,当前也成为智能电网 的基本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大数据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13
作者 王开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16年第9期229-229,共1页
我国电力系统发电、输电、配电以及变电乃至用电等各个环节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发展中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智能配电网的出现同时也对继电保护的功能要求更高,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为促进配电网健康、稳定、更加快速的发展,相关... 我国电力系统发电、输电、配电以及变电乃至用电等各个环节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发展中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智能配电网的出现同时也对继电保护的功能要求更高,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为促进配电网健康、稳定、更加快速的发展,相关人员应该加强对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继电保护技术的研究,促进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的意义入手,对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环境 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如何做好变电站运行管理及电网安全运行
14
作者 林才就 《电力系统装备》 2019年第3期206-207,共2页
在变电站运行管理中,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变电站安全运行,才能更好的保障变电站稳定运行。本文主要对影响变电运行安全的主要因素和加强变电运行管理的有效途径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 变电站 运行管理 安全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自动化继电保护技术探究分析
15
作者 王辉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16年第10期260-260,共1页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发展,配电网自动化必将全面取代传统电网。配电网自动化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从而对电能的供应压力有所减缓。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技术是维持其稳定运行的关键。然而,原有的传...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发展,配电网自动化必将全面取代传统电网。配电网自动化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从而对电能的供应压力有所减缓。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技术是维持其稳定运行的关键。然而,原有的传统继电保护技术并不适用于配电网自动化环境,这就对新型继电保护技术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充分发挥继电保护技术的作用,就需要不断对其应用进行研究、探讨,不断完善,从而为配电网自动化的长足、稳定运行提供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自动化 继电保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措施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名乾 《光源与照明》 2024年第1期225-227,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我国电力建设事业也呈现出了快速发展态势。其中,智能电网的积极建设,使电网调度初步实现了智能化的整体运行态势。配电自动化是目前电力系统智能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为保障人们生活和...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我国电力建设事业也呈现出了快速发展态势。其中,智能电网的积极建设,使电网调度初步实现了智能化的整体运行态势。配电自动化是目前电力系统智能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为保障人们生活和工作用电的稳定,有必要对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进行深度探析。基于此,文章分析了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的重要性,简述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实用化运维场景,重点分析了加强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自动化系统 运维措施 实用化运维 配电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序电压变化的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接地故障定位优化Vdip方法研究
17
作者 罗杰 林师远 +3 位作者 黄雄 吴天杰 陈锐忠 林少佳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24年第10期9-17,I0002,共10页
针对电压监测器记录下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接地故障难以准确定位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负序电压变化的优化电压骤降(Vdip)方法。首先,通过非对称故障定位概率计算方法比较馈电变电站的负序电流和配电变压器低压侧负序电压确定不对称故障定位... 针对电压监测器记录下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接地故障难以准确定位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负序电压变化的优化电压骤降(Vdip)方法。首先,通过非对称故障定位概率计算方法比较馈电变电站的负序电流和配电变压器低压侧负序电压确定不对称故障定位的概率;然后,基于此概率对接地故障定位进行确认;最后,针对频率偏差和间谐波等问题,提出基于滑动窗平均的间谐波消除方法。通过对谐振接地配电网短接辅助电阻进行仿真试验,并在某地区电网22 kV谐振接地网络中进行验证,其中平均接地故障定位误差为1.06 km。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在规避间谐波干扰下,实现高达98.7%的故障定位精确率,且模型各性能指标均优于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故障 故障定位 负序电流 负序电压 间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螺旋状接地模块的接地装置自动化控制
18
作者 罗杰 宋平平 +1 位作者 陈锐忠 林少佳 《自动化与仪表》 2024年第4期61-64,88,共5页
针对接地装置当中电流泄露不足,跨步电压较大以及装设接地装置时间过长的问题,该文提出结合螺旋状接地模块的接地装置自动化控制模型。通过中央控制单元对接地装置进行自动化控制,并结合气动筒调节接地装置的长度;同时通过将螺旋状接地... 针对接地装置当中电流泄露不足,跨步电压较大以及装设接地装置时间过长的问题,该文提出结合螺旋状接地模块的接地装置自动化控制模型。通过中央控制单元对接地装置进行自动化控制,并结合气动筒调节接地装置的长度;同时通过将螺旋状接地模块代替传统接地模块的接地装置,以提高接地电流的引流以及泄流的水平。经过实验验证,该办法能够使跨步电压降低,同时降低接地装置控制成本。通过工作人员的接地装置装设对比,该文设计接地装置装设简单,极大提高了接地装置的装设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装置 螺旋状接地模块 自动控制系统 薄管状接地模块 气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遗传混合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无功补偿研究
19
作者 林少佳 林师远 +5 位作者 罗杰 黄雄 吴天杰 陈锐忠 周守辉 张诚 《电力与能源》 2024年第5期550-553,567,共5页
由于电力系统中存在感性负载和容性负载,导致电力系统存在电压波动。为提高电力系统无功补偿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遗传混合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无功补偿方法。首先,将混沌算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在初始阶段先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搜... 由于电力系统中存在感性负载和容性负载,导致电力系统存在电压波动。为提高电力系统无功补偿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遗传混合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无功补偿方法。首先,将混沌算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在初始阶段先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快速找到一组较好的初始解,随后使用混沌算法进行局部搜索和优化。其次,构建了一个多目标无功补偿优化模型。最后,基于IEEE 30节点进行了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无功补偿的准确度,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电压波动 无功补偿 混沌算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朴素贝叶斯算法的避雷器缺陷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亚锦 刘英男 +3 位作者 张婉莹 于大洋 张国新 苏宁 《电工电气》 2022年第1期20-23,共4页
高温、高湿、高盐特殊环境下,加速了避雷器劣化或潜伏性缺陷的发展。仅依靠避雷器监测指标判断缺陷,难以识别特殊环境下避雷器的异常状态。提出一种基于朴素贝叶斯算法的避雷器缺陷识别技术,提取特殊环境下影响避雷器运行状态的关键特征... 高温、高湿、高盐特殊环境下,加速了避雷器劣化或潜伏性缺陷的发展。仅依靠避雷器监测指标判断缺陷,难以识别特殊环境下避雷器的异常状态。提出一种基于朴素贝叶斯算法的避雷器缺陷识别技术,提取特殊环境下影响避雷器运行状态的关键特征量,通过朴素贝叶斯算法计算训练样本的先验概率和测试样本的后验概率,从而识别避雷器缺陷类型。利用实际监测和检测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朴素贝叶斯算法 特殊环境 带电检测 避雷器 缺陷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