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骨科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的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亚琼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5期97-98,共2页
目的 :探讨骨科进行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 :选取近期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26例骨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并分析这些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 :在这些患者中,有88.9%的患者使用了抗菌药... 目的 :探讨骨科进行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 :选取近期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26例骨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并分析这些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 :在这些患者中,有88.9%的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这些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主要有第三代头孢菌素、青霉素类药物、头霉素类药物、第一代头孢菌素等。在手术切口为I类切口的患者中,有65例患者在术前30min^2h使用了抗菌药物。在这些患者中,有17.9%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疗程超过了7d。结论 :我院骨科对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围术期 抗菌药物 应用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用于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亚琼 黄丽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3期140-141,共2页
先兆流产属于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指妊娠20周前,阴道出现少量流血,腰部或下腹可伴有阵发性疼痛,盆腔检查胎膜完整,宫口未开,无妊娠物排出,孕周与子宫大小符。该病随着症状的加重,可发展为难免流产。
关键词 间苯三酚 黄体酮 先兆流产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头孢呋辛钠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抗感染治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翁德民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5期82-83,共2页
目的 :探讨用头孢呋辛钠对剖宫产妇进行抗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12月~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8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80例产妇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40例产妇。为甲组产妇使用注射... 目的 :探讨用头孢呋辛钠对剖宫产妇进行抗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12月~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8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80例产妇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40例产妇。为甲组产妇使用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进行抗感染治疗,为乙组产妇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进行抗感染治疗。然后,比较两组产妇手术切口的甲级愈合率、术后发热的比率及其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结果 :经过治疗,乙组产妇手术切口的甲级愈合率与甲组产妇无明显差异(P〉0.05)。乙组产妇术后发热的比率明显低于甲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乙组产妇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明显短于甲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头孢呋辛钠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抗感染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地促进其手术切口的愈合,降低其术后发热的比率,缩短其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呋辛钠 克林霉素磷酸酯 剖宫产 抗感染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防治剖宫产术后感染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翁德民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3期84-85,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用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防治剖宫产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头孢呋辛钠组(50例)和克林霉素磷酸酯组(50例)。在对两组产妇实施剖宫产手术后,使... 目的 :探讨分析用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防治剖宫产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头孢呋辛钠组(50例)和克林霉素磷酸酯组(50例)。在对两组产妇实施剖宫产手术后,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为头孢呋辛钠组产妇进行抗感染治疗,使用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为克林霉素磷酸酯组产妇进行抗感染治疗,然后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术后感染情况及治疗费用,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术毕1天后及2天后,两组产妇的体温变化均不明显,均处于正常范围内,表明两组产妇均未发生感染的情况。克林霉素磷酸酯组产妇的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均明显少于头孢呋辛钠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用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防治剖宫产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并且与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相比,使用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更加经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林霉素磷酸酯 头孢呋辛钠 防治 剖宫产术后感染 临床效果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5
作者 翁德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109-112,共4页
对临床冠心病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常规心血管药物进行治疗基础上再度加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干预之后,能否更好的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生化指标情况加以观察。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的冠心病患者群体之中,抽取70例进行对比对照研究,将其随机划分组... 对临床冠心病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常规心血管药物进行治疗基础上再度加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干预之后,能否更好的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生化指标情况加以观察。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的冠心病患者群体之中,抽取70例进行对比对照研究,将其随机划分组别,设定观察、对照两组。人数完全一样的情况下,仅有治疗药物及相关方法方面的差异之处,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心血管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则加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组分别治疗之后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脑尿钠肽(BNP)指标情况加以观察和对比,评价临床应用的价值及效果情况。结果 结果对比对照发现了成效方面的差异,凸显在于观察组HDL-C和LVEF明显要更高一些(P<0.05),相反,其LVED、LDL-C、TC、TG及BNP显著降低(P<0.05),呈现出了鲜明的干预效果方面差异之处。结论 临床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抗心肌缺血、冠脉硬化狭窄等相关治疗的基础上,选择他汀类药物降低血脂的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心肌供血等方面的综合情况,促进疾病转归,提升临床治疗干预的综合有效性,并一定程度上预防心血管意外的出现,促进干预有效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临床治疗 冠心病 治疗效果 联合用药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门诊处方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6
作者 李亚琼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3期5-6,共2页
目的 :探讨门诊处方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门诊开具的2400份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处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在这2400份门诊处方中,共有402份处方存在问题(占16.8%)。在这些问题处方... 目的 :探讨门诊处方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门诊开具的2400份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处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在这2400份门诊处方中,共有402份处方存在问题(占16.8%)。在这些问题处方中,有296份处方存在书写不规范的情况(占73.63%),有77份处方存在用药不合理的情况(占19.15%),有29份超常规处方(占7.21%)。在这402份问题处方中,书写不规范处方所占的比例明显大于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和超常规处方所占的比例,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院门诊的处方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医院应加大对各科室医生的管理力度,规范其书写处方的质量,提高其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而提高我院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 问题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干预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翁德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57-60,共4页
通过进行对比实验研究临床药师对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是否会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实验对象选自于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之间接收的需要开展实施清洁手术的病患共有186人,并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是参照组... 通过进行对比实验研究临床药师对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是否会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实验对象选自于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之间接收的需要开展实施清洁手术的病患共有186人,并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是参照组有93人,本组病患按照手术常规的预防措施即可;另一组是实验组有93人,本组病患是临床药师对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进行了干预措施。在实验期间对比两组病患使用抗菌药物的频率、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变化情况、抗菌药物的用药时间与持续时间还有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率。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实验组病患在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频率是41.94%与参照组的频率91.40%相比,频率要低很多且差距显著(P<0.05);在对比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和次数时发现,实验组病患所使用的抗菌药物的种类与次数相对于参照组来说减少了很多且数据之间差异很明显(P<0.05);在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长和持续时间上对比可知,实验组病患在手术后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在8d以内,其中持续使用时间超过3d的病患有10人,占比25.64%,而参照组病患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在18d以内,其中持续使用抗菌药物时间超过3天有70人,占比82.35%,两组之间的数据差距很大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判断预防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知,实验组使用合理率是97.44%,而参照组的仅为60.00%,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临床药师的干预对于清洁手术围手术期使用预防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大大的下降了,而且在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上也减少了很多种,同时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缩短了很多,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不仅有利于病患的健康,还能够防治抗菌药物的滥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干预 清洁手术围手术期 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