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同时测定类鼻疽患者血浆中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他啶的浓度
1
作者 符香香 钟莉莉 +4 位作者 陈君 柴芳 云雄 吴华 王敏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经济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用于同时测定人血浆中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他啶的药物浓度。方法采用Millipore 10KD超滤离心去蛋白,使用互为内标法,色谱柱为SunFire-C18柱(4.6 mm×250 mm,5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经济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用于同时测定人血浆中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他啶的药物浓度。方法采用Millipore 10KD超滤离心去蛋白,使用互为内标法,色谱柱为SunFire-C18柱(4.6 mm×250 mm,5µm);预柱为C18柱(4.0 mm×2.1 mm,5µm),流动相为0.1 mol·L^(-1)的3-(N-吗啡啉)丙磺酸(pH=7.0)和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99nm,流速1.0mL·min^(-1),运行时间30min,进样体积30µL。结果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他啶的保留时间分别为6.699 min、10.795 min和8.722 min。血浆内源性物质对样品的测定无干扰,峰形良好。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准确度和精密度。不同浓度的样品在–20℃反复冻融、–20℃长期冷冻和4℃(48 h)下均表现出了较高的稳定性。结论该方法操作成本低、专属性强、分离效果好,可用于类鼻疽患者血浆中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他啶治疗药物浓度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头孢他啶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逐瘀通络血痹汤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相关性手足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陈桂珠 周松晶 +2 位作者 韩叶光 符永鋆 林师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66-70,共5页
目的观察逐瘀通络血痹汤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相关性手足综合征(HF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9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化疗相关性HFS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另给... 目的观察逐瘀通络血痹汤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相关性手足综合征(HF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9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化疗相关性HFS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另给予逐瘀通络血痹汤加减治疗),每组47例。对比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临床疗效、HFS分级、相关量表评分[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数字疼痛量表评分(NRS)]、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主症、次症评分及总分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FS分级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KPS评分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NRS评分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4^(+)、CD4^(+)/CD8^(+)及NK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逐瘀通络血痹汤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相关性HFS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HFS分级,降低疼痛,恢复体力状况,提高免疫功能,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手足综合征 化疗 逐瘀通络血痹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刺激分子超家族成员sPD-1和OX40对关节炎小鼠的脾CD4+T细胞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黄艳艳 林书典 +5 位作者 詹锋 詹宇威 肖璐 韩叶光 王茹 刘莉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97-403,共7页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超家族成员sPD-1和OX40对类风湿性关节炎(CIA)模型小鼠CD4+T细胞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DBA/1小鼠建立CIA模型,分别免疫诱导35 d和49 d。小鼠分为9组,每组10只,包括正常对照组(NC组)、急性CIA...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超家族成员sPD-1和OX40对类风湿性关节炎(CIA)模型小鼠CD4+T细胞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DBA/1小鼠建立CIA模型,分别免疫诱导35 d和49 d。小鼠分为9组,每组10只,包括正常对照组(NC组)、急性CIA组(A-CIA组,免疫诱导35 d)、慢性CIA组(C-CIA组,免疫诱导49 d)、sPD-1组(0.1 mg/kg,i.p.)、OX40组(15 mg/kg,i.p.)、sPD-1+OX40组(0.1 mg/kg sPD-1联合15 mg/kg OX40蛋白,i.p.)、PD-1抑制剂AUNP-12组(0.2 mg/kg,i.p.)、siOX40组(60μg OX40的siRNA注射,i.v.)、阴性对照siOX40-Ctrl(60μg,i.v.)。对CIA模型小鼠的踝关节进行H&E染色并进行病理和关节肿胀评分,ELISA检测sPD-1、OX40、IL-2、IL-5、IL-4、IL-17、INF-γ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PD-1和OX40阳性CD4+T细胞的水平。蛋白免疫印迹分析NF-κB信号蛋白表达。结果sPD-1和OX40在CIA小鼠血清和CD4+T细胞上的表达均增加(均P<0.01);s PD-1联合OX40注射明显促进CIA模型小鼠的细胞因子IL-2、IL-5、IL-4、IL-17、INF-γ的分泌,并上调pP65的(P<0.05),抑制sPD-1和沉默OX40对CIA小鼠的细胞因子IL-2、IL-5、IL-4、IL-17、INF-γ的分泌有显著抑制作用,并抑制小鼠滑膜组织IKKβ、p-P65的表达,上调IκBα的表达(P<0.05)。结论sPD-1和OX40协同调控关节炎小鼠的炎症水平,sPD-1和OX40信号的失衡是关节炎动物机体免疫炎症的关键调节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刺激分子 程序性死亡分子1 OX40 类风湿性关节炎 CIA模型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鼻疽胸部受累病人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郭珊熹 冀晓东 +5 位作者 黄黎香 赵玉娇 陈丽华 周晓君 黄薇园 沈文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8-283,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类鼻疽胸部受累病人的临床特点、实验室结果及胸部CT特征,结合病人临床预后,探讨影响其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细菌培养证实为类鼻疽感染且胸部受累的病人67例,男61例,女6例,平均年龄(53.52±13.75)岁... 目的回顾性分析类鼻疽胸部受累病人的临床特点、实验室结果及胸部CT特征,结合病人临床预后,探讨影响其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细菌培养证实为类鼻疽感染且胸部受累的病人67例,男61例,女6例,平均年龄(53.52±13.75)岁。根据病人出院时预后状态分为预后良好组(37例)及预后不良组(30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不同预后组间临床特点、实验室结果及胸部CT特征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采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危险因素预测效能的差异。结果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入院时和入院1周时肾功能不良病人的占比较高,血红蛋白和血清总蛋白较低;CT上出现结节和空洞的占比较高,病灶累及肺段及肺叶数较多(均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入院时及入院1周的肾功能不良,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减低,胸部CT上可见结节、空洞、病灶累及肺段及肺叶数是类鼻疽胸部受累病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1周肾功能不良和累及肺段数,是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累及肺段数的诊断效能更高(P=0.011);当累及肺段数为11个时诊断预后不良的敏感度为56.67%,特异度为97.3%。结论累及肺段数和入院1周时肾功能不良为类鼻疽胸部感染病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累及肺段数的特异度高、诊断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测定类鼻疽患者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血药浓度及其个体给药方案的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敏 陈君 +5 位作者 林良沫 吴琼诗 韦超超 郑亚妹 蔡兴俊 吴华 《江苏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1202-1206,1211,共6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方法检测海南省类鼻疽患者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血药浓度,并结合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f%T>MIC计算模型优化该类患者抗感染个体给药方案。方法4例类鼻疽患者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达...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方法检测海南省类鼻疽患者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血药浓度,并结合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f%T>MIC计算模型优化该类患者抗感染个体给药方案。方法4例类鼻疽患者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达稳态后,取用药前30 min和3 h的血样,采用甲醇沉淀蛋白和二氯甲烷萃取的外标UPLC法测定血药浓度,采用E-Test法测定相应的最低抑菌浓度,运用Excel软件计算f%T>MIC,从而评价类鼻疽患者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药效达标情况。结果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在0.5~200.0μg/mL内线性良好(R2=0.995和0.993)。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提取回收率为(82.70±9.14)%和(92.86±4.50)%,方法回收率为(90.92±4.63)%和(98.48±2.95)%,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为2.99%和11.40%,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00%和13.87%。4例类鼻疽患者中,1例出现f%T>MIC不达标情况,经计算调整治疗方案后疗效改善。结论成功建立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血药浓度测定的方法学,结合f%T>MIC计算模型为海南省类鼻疽患者提供个体化给药方案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 血药浓度 f%T>MI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