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真皮内缝合法在整形美容外科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刘韵 高飞 任忠亮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4期789-791,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真皮内缝合法在整形美容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本院整形美容外科收治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切口缝合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改良真皮内缝合法)和对照组(传统缝合法),每组各44... 【目的】探讨改良真皮内缝合法在整形美容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本院整形美容外科收治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切口缝合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改良真皮内缝合法)和对照组(传统缝合法),每组各44例。两组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切口缝合质量、满意度和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均为Ⅰ期愈合,未见术后感染、脂肪液化。对照组41例(93.18%)Ⅰ期愈合,有1例(2.27%)术后感染、1例(2.27%)脂肪液化,两组伤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缝合优良率为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80,P=0.048〈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26,P=0.035〈0.05)。【结论】在整形美容外科术的缝合中采用改良真皮内缝合法,可以有效改善切口缝合质量,提升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是一种较好的切口缝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合技术 真皮 外科 整形 病人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瘢痕挛缩的整形治疗
2
作者 游文健 展望 吴念 《海南医学》 CAS 2003年第4期43-43,共1页
目的 报道颈部瘢痕挛缩的治疗体会。方法 松解瘢痕组织后 ,根据瘢痕挛缩的程度 ,分别采用Z成形术、五瓣成形术、皮片移植及局部皮瓣等方法进行修复。结果 共治疗 2 6例 ,除 1例皮片坏死、补充植皮修复外 ,余病例均满意修复 ,术后颈... 目的 报道颈部瘢痕挛缩的治疗体会。方法 松解瘢痕组织后 ,根据瘢痕挛缩的程度 ,分别采用Z成形术、五瓣成形术、皮片移植及局部皮瓣等方法进行修复。结果 共治疗 2 6例 ,除 1例皮片坏死、补充植皮修复外 ,余病例均满意修复 ,术后颈部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颈部瘢痕挛缩治疗应重视瘢痕松解及修复方法的选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 瘢痕 整形治疗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miR-21通过PTEN/PI3K/Akt信号转导抑制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刘韵 展望 +3 位作者 游文健 林遐 高飞 章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31,91,共6页
目的探讨miR-21与PTEN相互作用关系及对PI3K/Akt信号通路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以期为临床诊断治疗增生性瘢痕提供新靶点。方法分别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增生性瘢痕组织和细胞中miR-21和PTEN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 目的探讨miR-21与PTEN相互作用关系及对PI3K/Akt信号通路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以期为临床诊断治疗增生性瘢痕提供新靶点。方法分别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增生性瘢痕组织和细胞中miR-21和PTEN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验证miR-21与PTEN调控关系;Western blot检测miR-21对HSF细胞中PTEN蛋白表达的影响;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在增生性瘢痕组织和细胞中miR-21普遍高表达,PTEN普遍低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Western blot证实了miR-21对PTEN的靶向调控作用;下调miR-21可通过上调PTEN表达来抑制PI3K/Akt通路活性进而抑制HSF细胞增殖。结论下调miR-21可通过PTEN/PI3K/Akt信号转导抑制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显示出其诊断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潜能,并可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1 PTEN 增生性瘢痕 HSF细胞 PI3K/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性下颌角肥大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5
4
作者 黄绿萍 归来 +2 位作者 张智勇 滕利 牛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对称性下颌角肥大的原因及手术治疗。方法 采用下颌角弧形截骨术、下颌骨外板截骨术、颏成形术及颊脂垫取出术等方法 ,治疗不对称性下颌角肥大患者 70例。结果  70例患者术后面部对称性均明显改善。 70例患者中仅 3例出... 目的 探讨不对称性下颌角肥大的原因及手术治疗。方法 采用下颌角弧形截骨术、下颌骨外板截骨术、颏成形术及颊脂垫取出术等方法 ,治疗不对称性下颌角肥大患者 70例。结果  70例患者术后面部对称性均明显改善。 70例患者中仅 3例出现并发症 ,包括术后出血、口唇拉伤增生性瘢痕及术后感染等。结论 治疗不对称性下颌角肥大应根据畸形的特点 ,选择性应用下颌角弧形截骨术、下颌骨外板截骨术、颏成形术及颊脂垫取出术等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性下颌角肥大 手术治疗 下颌角弧形截骨术 下颌骨外板截骨术 颊脂垫取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用bFGF凝胶对CO_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韵 展望 游文健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CO_2点阵激光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凝胶治疗面部痤疮瘢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科室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面部痤疮瘢痕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62例,采用CO_2... 目的:探讨CO_2点阵激光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凝胶治疗面部痤疮瘢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科室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面部痤疮瘢痕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62例,采用CO_2点阵激光疗法联合bFGF凝胶治疗;对照组:62例,采用CO_2点阵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EC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联合组的ECC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瘢痕基底深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1个月后、3个月的瘢痕基底深度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结痂时间、红斑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O_2点阵激光联合bFGF凝胶治疗面部痤疮瘢痕患者其疗效优于单用CO_2点阵激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激光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痤疮 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dpor支架行耳廓再造术后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刘韵 展望 游文健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肋软骨已经发生钙化的耳缺损或先天性小耳患者应用Medpor支架行耳廓再造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5年5月于本院行耳廓再造术治疗的102例(102耳)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3例(53耳)采用MEDPOR支架实施耳廓再造术为研... 目的:探讨肋软骨已经发生钙化的耳缺损或先天性小耳患者应用Medpor支架行耳廓再造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5年5月于本院行耳廓再造术治疗的102例(102耳)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3例(53耳)采用MEDPOR支架实施耳廓再造术为研究组,49例(49耳)采用自身肋软骨实施耳廓再造术为对照组,对比两种手术方法的效果及术后外观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有1例出现皮瓣坏死,皮瓣存活率为98.11%,对照组未出现皮瓣坏死及支架外露,皮瓣存活率100.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耳廓外形术后效果评价结果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满意率为86.79%低于对照组的93.88%,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软骨已经发生钙化的耳缺损或先天性小耳患者采用Medpor支架行耳廓再造术,疗效确切,可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再造 MEDPOR支架 肋软骨 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痣剜除真皮内荷包缝合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林遐 展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7期1117-1118,共2页
传统的方法,色素痣一般采用切除缝合、因其遗留比痣直径长出一倍左右的走红一瘢痕,尤其面部影响外观,2008年12月-2011年12月,笔者采用痣剜除真皮内荷包缝合的方法治疗54例面部色素痣,创面自然愈合,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面部色素痣 荷包缝合术 疗效分析 剜除 皮内 内荷包缝合 切除缝合 自然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腿外侧逆行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踝部瘢痕挛缩 被引量:1
8
作者 展望 宁金龙 刘韵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3806-3807,3810,共3页
目的探讨小腿外侧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踝部瘢痕挛缩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切除踝部瘢痕并松解皮下挛缩组织,皮肤缺损3.0cm×5.0cm~5.0cm×12.0cm,设计小腿外侧皮瓣,3.0cm×7.0cm~5.0cm×15.0cm大小,蒂部旋转点不低于外踝... 目的探讨小腿外侧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踝部瘢痕挛缩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切除踝部瘢痕并松解皮下挛缩组织,皮肤缺损3.0cm×5.0cm~5.0cm×12.0cm,设计小腿外侧皮瓣,3.0cm×7.0cm~5.0cm×15.0cm大小,蒂部旋转点不低于外踝上5.0cm,由远段向近端切取皮瓣,修剪皮瓣远端成为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转移修复踝部缺损。结果应用16例,17块皮瓣,除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余皮瓣均成活,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小腿外侧逆行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不牺牲主要血管,是修复踝部缺损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真皮下血管网皮辩 修复 踝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动脉化预构轴型皮瓣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展望 朱飞 +2 位作者 刘韵 林遐 宁金龙 《解剖学研究》 CAS 2010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静脉动脉化进行皮瓣预构的可行性。方法在兔的腹股沟区设计2cm×3cm大小的任意型皮瓣,并分离出双侧股血管束,实验组将股血管束中动脉与静脉分离,其远端行动、静脉端端吻合形成静脉动脉化血循环通路,将动脉化的静脉部分... 目的探讨利用静脉动脉化进行皮瓣预构的可行性。方法在兔的腹股沟区设计2cm×3cm大小的任意型皮瓣,并分离出双侧股血管束,实验组将股血管束中动脉与静脉分离,其远端行动、静脉端端吻合形成静脉动脉化血循环通路,将动脉化的静脉部分移植于腹股沟皮瓣下方;对照组将完整的股动静脉血管束移植于腹股沟皮瓣下方。术后2周,以植入的血管为蒂游离出腹股沟皮瓣,原位缝回。观察皮瓣成活面积,并经血管灌注中华墨汁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除1例死亡、1例感染外,术后2周预构皮瓣均完全成活,病理切片显示皮瓣各层组织的血管内均有墨汁。结论静脉动脉化预构的皮瓣血供良好,可用于局部或远位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动脉化 预构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横动脉为蒂斜方肌肌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3
10
作者 展望 徐杰 +2 位作者 蔡用清 游文健 刘韵 《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 2006年第3期467-469,共3页
目的探讨以颈横血管为蒂的斜方肌肌皮瓣的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0具(40侧)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颈横动脉走行、分支及分布。结果颈横动脉分为颈段及背段,颈段长47mm,起始外径4.1mm;背段长5.6mm,起始外径3.2mm。背段的浅支、横支、降支... 目的探讨以颈横血管为蒂的斜方肌肌皮瓣的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0具(40侧)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颈横动脉走行、分支及分布。结果颈横动脉分为颈段及背段,颈段长47mm,起始外径4.1mm;背段长5.6mm,起始外径3.2mm。背段的浅支、横支、降支及肩胛冈支长度分别为50mm、51mm、136mm及49mm,回流静脉与相应动脉伴行。结论颈横动脉是斜方肌的主要血供来源,行径恒定,血管蒂长,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肌皮瓣或复合组织瓣,适合于修复头面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方肌 颈横动脉 肌皮瓣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扩张术在整形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展望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0年第5期356-357,共2页
1976年Radovan报道应用可控式扩张器以来,皮肤扩张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组织缺损的修复,尤其在烧伤后遗畸形的修复以及耳、鼻、乳房等器官再造和体表良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修复等方面,被公认为20世纪80年代整形外科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1976年Radovan报道应用可控式扩张器以来,皮肤扩张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组织缺损的修复,尤其在烧伤后遗畸形的修复以及耳、鼻、乳房等器官再造和体表良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修复等方面,被公认为20世纪80年代整形外科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张涤生称之为:“组织扩张技术是整形外科历史上最有创造性的成就”。我国于1985年开始应用这一技术,20多年来,在皮肤扩张术实验研究、临床应用、扩张方法、并发症防治等方面已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扩张术 临床应用 整形外科 创面修复 良恶性肿瘤 并发症防治 组织缺损 后遗畸形
原文传递
小腿逆行筋膜皮瓣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展望 宁金龙 +1 位作者 朱飞 刘韵 《解剖与临床》 2006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报道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方法和体会。方法:应用小腿逆行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缺损62例,其中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小腿后侧逆行筋膜皮瓣34例,腓动脉穿支小腿外侧逆行筋膜皮瓣20例(21块皮瓣),胫后动脉穿支小腿内侧筋膜皮瓣8例。结果... 目的:报道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方法和体会。方法:应用小腿逆行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缺损62例,其中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小腿后侧逆行筋膜皮瓣34例,腓动脉穿支小腿外侧逆行筋膜皮瓣20例(21块皮瓣),胫后动脉穿支小腿内侧筋膜皮瓣8例。结果:58块皮瓣完全成活,4块部分坏死、1块完全坏死者经补充植皮治愈。随访1~6a,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该组筋膜皮瓣血供良好、操作简单,不损伤小腿主要血管,尤其适合修复足跟及踝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部 组织缺损 逆行筋膜皮瓣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胶乳房假体表面改性的实验研究及CT评价
13
作者 展望 朱飞 +1 位作者 方月娥 宁金龙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576-577,F002,共3页
目的:研究乳房假体表面改性对减少纤维囊壁形成的影响及CT评价。方法:利用钴60共辐射的方法把亲水性单体N-乙烯基吡咯烷酮( N-VP )接枝到硅胶乳房假体表面,改变其表面特性后植入兔的背部,以未经改性的正常假体作为对照组,隔一定时间通... 目的:研究乳房假体表面改性对减少纤维囊壁形成的影响及CT评价。方法:利用钴60共辐射的方法把亲水性单体N-乙烯基吡咯烷酮( N-VP )接枝到硅胶乳房假体表面,改变其表面特性后植入兔的背部,以未经改性的正常假体作为对照组,隔一定时间通过组织切片及CT扫描的方法观察假体周围纤维囊壁的形成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改性后假体周围的炎症反应较轻,形成的纤维囊壁在各个时间段均薄于对照组;CT扫描显示术后8个月,改性的硅胶假体外形无明显改变,而未改性组外形显著改变。结论:在硅胶乳房假体表面接枝N-VP后可以有效地改善假体表面的组织相容性,减少周围纤维囊壁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乳房假体 表面改性 实验研究 CT评价 N-乙烯基吡咯烷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电离子手术仪治疗汗管瘤58例
14
作者 李梅 倪永英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338-339,共2页
关键词 汗管瘤 多功能电离子手术 一次性治疗 效果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吸脂术的临床应用及体会
15
作者 游文健 王美英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6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手术方法 肥胖 治疗 超声吸脂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唇沟皮瓣在鼻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开达 姚昌利 展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鼻唇沟皮瓣修复鼻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2例鼻部皮肤组织缺损患者,缺损面积1.0cm×1.5cm^2.0cm×3.0cm。均采用鼻唇沟皮瓣修复,切取皮瓣面积1.0cm×2.0cm^2.0cm×3.5cm,皮瓣沿鼻唇沟长轴方向设计,皮瓣面积... 目的:探讨鼻唇沟皮瓣修复鼻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2例鼻部皮肤组织缺损患者,缺损面积1.0cm×1.5cm^2.0cm×3.0cm。均采用鼻唇沟皮瓣修复,切取皮瓣面积1.0cm×2.0cm^2.0cm×3.5cm,皮瓣沿鼻唇沟长轴方向设计,皮瓣面积根据缺损范围而定,皮瓣蒂宽1.0~1.5cm,长宽比例不超过4:1。结果:1例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换药后愈合;余21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质地、色泽与周围皮肤协调,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鼻唇沟皮瓣取材方便,供区瘢痕隐蔽,操作容易,是修复鼻部组织缺损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部缺损 鼻唇沟皮瓣 缺损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蝶形切口联合自体软骨修复唇裂继发鼻畸形
17
作者 范鹏飞 王凯 +1 位作者 侴海燕 李磊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4-8,共5页
目的:探索应用双侧不对称蝶形切口联合自体软骨移植修复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手术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2年1月收治的46例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患者,年龄14~36岁,平均24.6岁。采用不对称蝶形切口联合自体软骨移植修复鼻背缺... 目的:探索应用双侧不对称蝶形切口联合自体软骨移植修复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手术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2年1月收治的46例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患者,年龄14~36岁,平均24.6岁。采用不对称蝶形切口联合自体软骨移植修复鼻背缺陷、鼻尖突出度不足、鼻翼畸形、鼻中隔偏曲等畸形,恢复鼻对称三维立体结构及美学效果,并利用主观和客观两种评价方法对术后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Ⅰ期愈合,44例患者术后切口瘢痕不明显,2例患者术后切口出现增生,经积极抗瘢痕治疗后,瘢痕明显减轻,效果满意。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8个月,终末随访时进行效果评价。46例患者鼻背、鼻尖、鼻翼及鼻小柱改善明显,主观评价平均分97.6分;客观指标方面,角α矫正率为30.56%;鼻孔的纵径、横径矫正率分别为13.30%、13.50%;对比值分别为1.03、0.93。结论:不对称蝶形切口联合自体软骨移植修复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进行综合整复,可以很好地对鼻背、鼻尖、鼻翼、鼻小柱进行矫正,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鼻畸形 皮瓣 自体软骨 人体测量学 不对称蝶形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角肥大矫治术及其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被引量:26
18
作者 黄绿萍 归来 +1 位作者 张智勇 滕利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4-366,共3页
目的 探讨下颌角肥大的常见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1996~2 0 0 1年采用下颌角弧形截骨术治疗下颌角肥大 2 0 3例 ,其中 19例同时行颧骨截骨降低术 ,18例行颏成形术 ,11例行下颌角截除骨质隆颏术 ,2例行颏下吸脂术 ,... 目的 探讨下颌角肥大的常见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1996~2 0 0 1年采用下颌角弧形截骨术治疗下颌角肥大 2 0 3例 ,其中 19例同时行颧骨截骨降低术 ,18例行颏成形术 ,11例行下颌角截除骨质隆颏术 ,2例行颏下吸脂术 ,2 9例行颊脂垫取出术。结果  2 0 3例中发生并发症者 9例 ,包括出血及血肿、感染、颏神经损伤、口唇拉伤后增生性瘢痕、双侧不对称及下颌角形态不良。结论 手术治疗下颌角肥大不但要求术前精确设计 ,手术中还要严格无菌 ,以免发生髁突骨折等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角肥大 并发症 下颌角弧形截骨术 手术设计 整形外科
原文传递
逆行翻转脂肪筋膜瓣修复四肢深度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6
19
作者 展望 宁金龙 +1 位作者 刘韵 朱飞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2-233,共2页
目的报道翻转脂肪筋膜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方法根据肢体深筋膜血供的特点,紧邻缺损区设计逆行脂肪筋膜瓣,组织瓣大小2.5 cm×3.0 cm~6.0 cm×9.0 cm,长宽比例为(1~3):1,自深筋膜层分离组织瓣至近缺损缘1~2 cm,将脂... 目的报道翻转脂肪筋膜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方法根据肢体深筋膜血供的特点,紧邻缺损区设计逆行脂肪筋膜瓣,组织瓣大小2.5 cm×3.0 cm~6.0 cm×9.0 cm,长宽比例为(1~3):1,自深筋膜层分离组织瓣至近缺损缘1~2 cm,将脂肪筋膜瓣翻转180°转移修复缺损,表面游离皮片移植。结果临床应用26例,22例完全成活,4例部分坏死,2例补充植皮愈合,2例换药后愈合。术后经3个月~2年随访,肢体功能及外形恢复满意。结论逆行翻转脂肪筋膜瓣修复肢体缺损设计及操作简便,血供可靠,不损伤主要血管,是修复肢体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筋膜瓣 移植 四肢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吸脂术的安全性评价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14
20
作者 黄绿萍 吴念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3-145,共3页
关键词 吸脂术 安全性 并发症 肿胀技术 利多卡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