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弥散加权成像骨髓对比率与核素骨显像在脊柱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应满 陈峰 +2 位作者 许琴 戴儒奇 李建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10-814,共5页
目的:对比MR弥散加权成像(DWI)骨髓对比率与核素骨显像在脊柱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脊柱转移瘤患者40例,21例经骨穿刺检查、13例手术病理证实,其余6例经MRI、CT(或X线)、核素骨显像综合分析和随访证实为转移瘤。均进行b=500s/mm2的... 目的:对比MR弥散加权成像(DWI)骨髓对比率与核素骨显像在脊柱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脊柱转移瘤患者40例,21例经骨穿刺检查、13例手术病理证实,其余6例经MRI、CT(或X线)、核素骨显像综合分析和随访证实为转移瘤。均进行b=500s/mm2的DWI扫描,在DWI图上描出感兴趣区(ROI),ROI应尽量包括最典型病灶并避开坏死部分,于病灶ROI上测量异常骨髓信号强度值为SIA,并与相邻椎体ROI上测量的正常骨髓信号强度值SIN比较,骨髓对比率的计算公式为(SIA-SIN)/SIN,测量得出脊柱转移瘤DWI上最典型病灶的骨髓对比率。观察DWI信号变化,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DC),计算骨髓对比率;并同时进行核素骨显像检查对比。结果:40例脊柱转移瘤患者中,DWI阳性共39例,其中颈椎5例,胸椎14例,腰椎20例;并在病变椎体上发现高信号病灶162个;核素骨显像检查共31例阳性,并在脊柱发现病灶131个。经统计学处理结果:转移瘤的阳性检出率磁共振DWI(97.5%)高于核素骨显像检查(77.5%)(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病灶腰椎体的ADC值[(1.37±0.51)×10-3mm2/s]明显高于邻近正常腰椎体[(0.534±0.23)×10-3mm2/s],DWI病灶与邻近正常腰椎体信号强度的骨髓对比率(1.65±1.38)差异大。椎体转移瘤病灶的高信号(162个)和骨髓对比率变化检出比核素骨显像(131个)阳性率高,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核素骨显像比较,DWI的高信号或骨髓对比率在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中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弥散加权成像 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核素显像甲状腺动态曲线的斜率对甲状腺机能的快速判断
2
作者 李诗运 戴儒奇 《海南医学》 CAS 1996年第3期153-155,共3页
本文通过对20例正常人、71例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11例单纯性甲状腺肿、8例元甲亢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甲状腺显像2分钟动态曲线的分析。观察到GRAVE′S病组与正常组间曲线的斜率(Slope)差异显著(P<0.01),GRAVE’S... 本文通过对20例正常人、71例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11例单纯性甲状腺肿、8例元甲亢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甲状腺显像2分钟动态曲线的分析。观察到GRAVE′S病组与正常组间曲线的斜率(Slope)差异显著(P<0.01),GRAVE’S病组曲线在甲状腺血流灌注后仍持续上升,其Slope值大,而正常人曲线低平.Sope值小。单纯性甲状腺肿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组与正常组也有差异(P<0.05),部分病例Slope表现与正常一致,部分病例Slope表现增大。通过Slope值判断甲状腺功能快速、客观.若结合甲状腺显影时间及甲状腺/唾液腺比值其效果更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GRAVE'S病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的临床应用
3
作者 李诗运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8-10,共3页
放射性核素治疗疾病是临床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治疗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放射性核素治疗具有安全、经济、疗效肯定、并发症少的特点,为许多医务人员和患者乐于接受,近年来发展迅速。核素治疗的项目涉及各个器官系统,在临床上广泛... 放射性核素治疗疾病是临床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治疗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放射性核素治疗具有安全、经济、疗效肯定、并发症少的特点,为许多医务人员和患者乐于接受,近年来发展迅速。核素治疗的项目涉及各个器官系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现代治疗学 临床应用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核素心室显像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评价
4
作者 温飒 李诗运 《中国心血管康复医学》 1996年第1期77-79,共3页
我们采用核素心室显像(RNV),通过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对14例心绞痛、9例心肌梗塞病例及10例正常人的收缩血压/收缩末容积(P/ESV)及左室舒张早期功能参数(PFR及TPF)和左室收缩期功能参数(LEVF、1/3EF、PER、TPE)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对... 我们采用核素心室显像(RNV),通过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对14例心绞痛、9例心肌梗塞病例及10例正常人的收缩血压/收缩末容积(P/ESV)及左室舒张早期功能参数(PFR及TPF)和左室收缩期功能参数(LEVF、1/3EF、PER、TPE)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并探讨其对冠心病(CAD)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酚丁胺 负荷试验 核素心室显像 冠心病 心功能 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及云克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周影 潘卫民 +6 位作者 孙雯 王超群 严娟娟 谢权 黄莹 肖欢 颜卫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6期1237-1241,1249,共6页
目的:对比唑来膦酸及云克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机制。方法:2011年7月到2015年11月选择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患者232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云克组116例与唑来膦酸组116例,唑来膦酸组给予唑来膦酸治... 目的:对比唑来膦酸及云克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机制。方法:2011年7月到2015年11月选择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患者232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云克组116例与唑来膦酸组116例,唑来膦酸组给予唑来膦酸治疗,1年1次。云克组给予云克治疗,治疗10 d为1个疗程,每3个月1个疗程,共连续观察3年,记录两组预后疗效与骨密度、血液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唑来膦酸组与云克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9.1%和90.0%,唑来膦酸组高于云克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腰椎与髋部骨密度显著高于治疗前,唑来膦酸组高于云克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关节压痛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云克组明显低于唑来膦酸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钙、血磷含量在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e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含量都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云克组ESR含量也显著低于唑来膦酸组(P<0.05)。结论:唑来膦酸和云克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应用能提高骨密度,缓解关节压痛症状,降低ESR含量。但唑来膦酸提高骨密度比云克显著,云克缓解关节疼痛比唑来膦酸显著,且不会影响患者的血钙、血磷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云克 骨质疏松症 红细胞沉降率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克和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滑膜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6
作者 周影 潘卫民 +6 位作者 孙雯 王超群 严娟娟 谢权 黄莹 肖欢 颜卫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与观察云克和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KOA)合并滑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KOA合并滑膜炎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与观察云克和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KOA)合并滑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KOA合并滑膜炎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给予云克治疗,都治疗观察两疗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7%和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降低,Lysholm评分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CRP分别为(4.76±3.42)和(11.14±3.19)mg/L,均低于治疗前的(27.44±8.24)和(26.98±7.1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外周血CD3^+值和CD3^+CD8^+值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云克和玻璃酸钠治疗KOA合并滑膜炎能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快速缓解和改善膝关节疼痛,促进CRP降低,从而提高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滑膜炎 云克 玻璃酸钠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碘-131对中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未发生远处转移患者清甲成功和无病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周影 肖欢 +6 位作者 孙雯 王超群 严娟娟 谢权 黄莹 潘卫民 颜卫文 《肿瘤药学》 CAS 2019年第4期649-652,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碘-131对中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未发生远处转移患者清甲成功和无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中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未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分化型甲状腺癌全切术。按照放射性碘治疗剂量的不同,...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碘-131对中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未发生远处转移患者清甲成功和无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中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未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分化型甲状腺癌全切术。按照放射性碘治疗剂量的不同,分为高剂量组(100~150 mCi)和低剂量组(50~100 mCi),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清甲成功情况和无病生存率。结果高剂量组清甲评定时间为(6.89±1.16)个月,低剂量组为(6.78±1.5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清甲成功率(86.67%)显著高于高剂量组(63.33%)(P<0.01)。低剂量组无病生存率(96.67%)显著高于高剂量组(76.67%)(P<0.01)。结论对于中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未发生远处转移患者,低剂量碘-131可取得较高的清甲成功率和无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远处转移 碘-131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引导鼻咽癌靶区勾画对危及器官剂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黄光 杨时平 +3 位作者 王献维 殷艳海 陈峰 陈泽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5期1178-1182,共5页
目的:比较18F-FDG-PET/CT与CT/MRI引导鼻咽癌靶区勾画在调强放疗中危及器官放射剂量的差异。方法:选择局部晚期鼻咽癌31例患者,由18F-FDG-PET/CT引导靶区勾画作为实验组,由CT/MRI引导靶区勾画作为对照组,分别制定调强放疗计划。比较两... 目的:比较18F-FDG-PET/CT与CT/MRI引导鼻咽癌靶区勾画在调强放疗中危及器官放射剂量的差异。方法:选择局部晚期鼻咽癌31例患者,由18F-FDG-PET/CT引导靶区勾画作为实验组,由CT/MRI引导靶区勾画作为对照组,分别制定调强放疗计划。比较两组中大体肿瘤体积(GTV)、危及器官的剂量差异。结果:PET/CT较CT/MRI勾画的原发灶体积小,T3、T4体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GTV在Dmin、 Dmean、 D95,实验组小于对照组;在Dmax,实验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脊髓的Dmin、Dmax实验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0.042);Dmean,两组无差异。脑干、腮腺的Dmax实验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47);Dmin、Dmean两组无差异。视交叉、颞叶的Dmin、 Dmean、Dmax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CT引导靶区勾画在晚期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中同步加量的应用,在MRI显示的原发病灶靶区当中,使PET/CT浓聚区的病灶剂量较高,平均剂量及最小剂量较小。数据显示脊髓、脑干及腮腺所受剂量减少,对视交叉及颞叶无影响。未来要观察剂量变化对病灶控制及危及器官的长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调强放射治疗 危及器官 剂量差异 PE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CT显像与血清CA125水平的关系及在老年卵巢癌早期诊断、分期及术后随访中的价值 被引量:8
9
作者 卓小丽 李诗运 +2 位作者 戴儒奇 殷艳海 符宇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5070-5072,共3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与血清糖类抗原(CA)125水平的关系及在老年卵巢癌早期诊断、分期及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 70例老年卵巢癌患者,针对^(18)F-FDG PET/CT显像与血清CA125水平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早期诊断、...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与血清糖类抗原(CA)125水平的关系及在老年卵巢癌早期诊断、分期及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 70例老年卵巢癌患者,针对^(18)F-FDG PET/CT显像与血清CA125水平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早期诊断、分期以及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18)F-FDG PET/CT与CA125在老年卵巢癌患者的复发、转移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升高组与正常组PET/CT检测复发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Ⅰ期14例(20%)、Ⅱ期32例(45.71%)、Ⅲ期24例(34.29%);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的生存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2.86%、21.23%和27.14%。结论^(18)F-FDG PET/CT与CA125在老年卵巢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分期以及随访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和互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显像 糖类拟原125 卵巢癌 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根海 杨舒盈 +3 位作者 李诗运 贺国丽 陈春英 王雁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21期1656-1657,167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切除及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妇科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5例复发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腹腔镜下切除复发癌灶并于切除病灶周边植入125I粒子。结果:随访5~11个月,4例患者血CA125恢复正常,检查肿瘤消失,并且未...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切除及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妇科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5例复发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腹腔镜下切除复发癌灶并于切除病灶周边植入125I粒子。结果:随访5~11个月,4例患者血CA125恢复正常,检查肿瘤消失,并且未出现新的病灶;1例患者血CA125异常,原切除及植入粒子的部位肿块消失,其他部位出现新的复发灶。未见急性或严重的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有一过性CA125升高、肿块切除部位及粒子植入部位隐痛及短期会阴部水肿。结论:腹腔镜下手术切除及125I粒子植入是治疗复发妇科恶性肿瘤可行和有效的方法,但结论尚有待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肿瘤 女(雌)性/外科学 腹腔镜检查 碘放射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9)SrCl_2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9
11
作者 梁坤 戴儒奇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观察氯化锶(89Sr Cl2)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83例前列腺癌骨转移伴骨痛病例,随机分为89Sr Cl2联合唑来膦酸组(A组,68例)、89Sr Cl2联合锝-99-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DP)组(B组,64例)及99Tc-... 目的:观察氯化锶(89Sr Cl2)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83例前列腺癌骨转移伴骨痛病例,随机分为89Sr Cl2联合唑来膦酸组(A组,68例)、89Sr Cl2联合锝-99-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DP)组(B组,64例)及99Tc-MDP组(C组,51例),观察各组缓解骨痛、骨转移、生活质量改善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骨痛缓解有效率(88.23%)高于B组(75.00%,P=0.049)和C组(68.63%,P=0.008);A组骨转移减少率为48.53%,高于C组(29.41%,P=0.035);A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61.76%,高于C组(41.18%,P=0.004);B组和C组的骨痛缓解有效率、骨转移减少率、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89Sr Cl2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在骨痛缓解、骨转移减少及生活质量改善等方面均优于89Sr Cl2,较89Sr Cl2联合99Tc-MDP治疗方式简捷,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锶 唑来膦酸 锝-99-亚甲基二膦酸盐 前列腺癌 骨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与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卓小丽 谢贤和 +1 位作者 李诗运 戴儒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比较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与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晚期NSCLC患者55例随机分成两组: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组26例,TP组29例,两组均完成2个周期以上化疗。结果: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组... 目的:比较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与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晚期NSCLC患者55例随机分成两组: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组26例,TP组29例,两组均完成2个周期以上化疗。结果: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组有效率为30.8%,TP组有效率为31.0%,两组近期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组白细胞减少及脱发发生率明显低于TP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受损、贫血、皮疹等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NSCLC与TP方案的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可以作为临床一线方案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培美西塞 多西紫杉醇 顺铂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确定乳腺癌术前诊断与分期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13
作者 卓小丽 李诗运 戴儒奇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4期442-445,469,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确定乳腺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外科收治的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患者中,有32例患者在术前进行了全面PET-CT检查,检查范围包含乳房原发病灶、区域淋巴结及周身脏...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确定乳腺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外科收治的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患者中,有32例患者在术前进行了全面PET-CT检查,检查范围包含乳房原发病灶、区域淋巴结及周身脏器。最后将手术病理与PET-CT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2例患者中,18F-FDG PETCT检查结果是:Ⅰ期是3例,Ⅱ期22例,Ⅲ期4例,Ⅳ期2例,良性肿块1例(最后病理证实为浸润性小叶癌)。Ⅰ期-Ⅱ期25例患者中PET-CT发现腋下淋巴结转移15例,同侧内乳淋巴结2例,锁骨上窝淋巴结1例。手术后病理或针吸活检病理提示:浸润性导管癌24例,浸润性小叶癌5例,导管内原位癌2例,高分化腺癌1例,腋下淋巴结转移14例,淋巴结转移正确率为93.3%(14/15)。结论18F-FDG PET-CT检查对于诊断乳腺癌具有较强的检测能力,尤其是在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中更具优势,对于乳腺癌术前诊断及分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18F-FDG PET-CT 诊断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4
作者 梁坤 李诗运 戴儒奇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339-342,共4页
目的评价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简称"清甲")的疗效,并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接受^(131)I治疗的290例行全切或次全切的DTC患者的临床... 目的评价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简称"清甲")的疗效,并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接受^(131)I治疗的290例行全切或次全切的DT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131)I影像学检查,24 h摄^(131)I率评价疗效,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290例患者,^(131)I清甲成功率为60.69%(176/29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残余甲状腺质量、肿瘤是否转移、TSH水平、24 h摄^(131)I率、^(131)I剂量是影响^(131)I疗效的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残余甲状腺质量(OR=1.578,95%CI:1.167~2.793),肿瘤是否转移(OR=2.115,95%CI:1.414~3.285)是影响^(131)I清甲成功与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31)I治疗DTC术后残余甲状腺组织成功率较高,残余甲状腺质量和肿瘤是否转移是影响^(131)I清甲成功与否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 疗效 影响因素 131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在移植肾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殷艳海 李诗运 戴儒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4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SPECT)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在监测异体移植肾排异反应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该院收治的对60例异体肾移植患者为观察对象,术后随访半年,随访间隔2个月。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四组:功能稳定组,33例肾功能稳定;慢性...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SPECT)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在监测异体移植肾排异反应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该院收治的对60例异体肾移植患者为观察对象,术后随访半年,随访间隔2个月。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四组:功能稳定组,33例肾功能稳定;慢性排异组,5例发生慢性排斥反应;急性排异组,19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组,3例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四组均接受99mTc-DTPA肾动态示踪剂SPECT检查,分析四组患者检查指标差异。结果稳定组显像清晰,而其他3组均早期肾影欠清晰。稳定组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及K/A(移植肾最大放射性计数/主动脉最大放射性计数)均最高(P<0.05),且B/K(25min膀胱放射性计数/移植肾最大放射性计数)均大于1。随访第1个月慢性排异组的GFR及K/A值高于急性排异组及ATN组(P<0.05),而急性排异组及AT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第2个月起慢性排异组与急性排异组的GFR及K/A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TN组GFR及K/A值显著较高(P<0.05)。3组的B/K值均小于1。结论SPECT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能早期评估异体移植肾排斥反应发生情况,并对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具有鉴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显像 排异反应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对恶性腹膜弥漫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 被引量:5
16
作者 殷艳海 李诗运 戴儒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6-589,共4页
目的:探究^(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对恶性腹膜弥漫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结果。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腹膜弥漫性病变患者127例,包括结核性腹膜炎患者72例和恶性腹膜弥漫性病变患者55例。将^(18)F-FDG PET/CT检测结果记为观察... 目的:探究^(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对恶性腹膜弥漫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结果。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腹膜弥漫性病变患者127例,包括结核性腹膜炎患者72例和恶性腹膜弥漫性病变患者55例。将^(18)F-FDG PET/CT检测结果记为观察组,而常规CT检查结果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检测结果及准确度。结果:恶性腹腔积液患者^(18)F-FDG PET/CT显像示腹腔积液代谢升高,^(18)F-FDG PET/CT准确度、敏感度以及特异性为91.34%、92.73%、90.28%,均显著高于常规CT的69.29%、67.27%、70.83%(均P<0.05)。在对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统计对比得出结核组受累腹膜SUVmax、腹腔积液SUVmax以及腹腔积液T/NT水平低于恶性组,而腹腔积液CT值高于恶性组。结核组结节直径小于恶性组,结核组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为74.19±11.42、57.93±10.21、65.16±11.26、62.42±11.03,均显著高于恶性组的68.83±10.79、51.22±9.41、59.73±10.44、56.73±1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积液代谢升高对恶性腹腔积液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价值,^(18)F-FDG PET/CT阅片分析应密切结合腹腔积液SUV,以进一步提高对不明原因腹腔积液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腹膜弥漫性病变 ^18F-氟脱氧葡萄糖PET/CT 诊断 准确度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碘-131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7
作者 梁坤 李诗运 +1 位作者 戴儒奇 廖建英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23-325,共3页
目的评价放射性碘-131(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转移灶的疗效,并分析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131I治疗并出现转移的204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131I影像学检查、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检测评价... 目的评价放射性碘-131(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转移灶的疗效,并分析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131I治疗并出现转移的204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131I影像学检查、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检测评价疗效,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204例患者中治愈占22.5%,好转或稳定占60.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转移部位、平均服碘剂量、治疗前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和瞻水平与”。I治疗甲状腺癌转移灶疗效存在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7.01,95%CI5.57~9.46)、TSH水平(OR=0.38,95%C10.14~0.77)、治疗前Tg水平(OR=1.25,95%CI1.01~1.82)及转移部位(OR=3.12,95%CI1.14~5.67)是131I治疗甲状腺癌转移灶疗效的影响因素。结论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安全有效;年龄、治疗前Tg水平、TSH水平、是否出现淋巴结远处转移是影响131I治疗甲状腺癌转移灶疗效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放射性碘-131 疗效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18F-FDG PET-CT显像对胰腺炎和胰腺癌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14
18
作者 汤颖 李诗运 黎芬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2-574,共3页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调整、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肥胖症、糖尿病等营养代谢性疾病发病率上升,胰腺炎和胰腺癌成为临床常见病[1]。
关键词 PET-CT 胰腺炎 胰腺癌 氟代脱氧葡萄糖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联合^(99)Tc-MD治疗Graves眼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梁坤 李诗运 戴儒奇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7期2811-2813,共3页
目的探讨碘131(^(131)I)联合锝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99)Tc-MD)治疗Graves眼病(GO)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2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270例Graves眼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43例)和对照... 目的探讨碘131(^(131)I)联合锝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99)Tc-MD)治疗Graves眼病(GO)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2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270例Graves眼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43例)和对照组(127例)。观察组采用^(131)I联合^(99)Tc-MD治疗,对照组仅使用^(131)I治疗,两组患者均规范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甲亢及突眼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甲亢总有效率分别为95.10%和86.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突眼总有效率分别为70.63%和4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Ⅰ度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65.79%,Ⅱ度有效率分别为71.83%和34.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度有效率分别为36.67%和23.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突眼度、甲状腺容积分别为(17.78±2.42)mm、(25.79±3.23)g,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的(18.85±2.73)mm、(27.56±3.51)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未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131)I联合^(99)Tc-MD治疗Graves眼病,能提高患者的突眼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锝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 碘131 甲状腺亢进 突眼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8
20
作者 卓小丽 李诗运 戴儒奇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6期665-667,共3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的42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全身18F-FDG PET/CT检查与CT强化检查,依据PET/CT与强化CT图像对患者的术后吻合口是...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的42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全身18F-FDG PET/CT检查与CT强化检查,依据PET/CT与强化CT图像对患者的术后吻合口是否复发及是否存在转移进行分析。最终以再次手术或活检病理学进行确诊,对比18F-FDG PET/CT检查与CT强化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42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中,最终诊断2例有复发无转移,19例有转移无复发,11例既有复发又有转移,10例既无复发也无转移。PET/CT对诊断的准确率、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虽高于强化CT检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CT对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强化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在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高于传统强化CT,有条件的医院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PET/CT 诊断 结直肠癌 复发和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