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切除纵隔肿瘤及囊肿 被引量:9
1
作者 陈锋夏 钟晓捷 汤鹏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70-70,72,共2页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切除纵隔肿瘤的方法及其适应症。方法 :总结 1996~ 2 0 0 1年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切除的 2 2例纵隔肿瘤及囊肿病人资料。其中胸腺瘤 4例 ,畸胎瘤 8例 ,神经源肿瘤 7例 ,支气管囊肿 3例 ,食管及心包囊肿...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切除纵隔肿瘤的方法及其适应症。方法 :总结 1996~ 2 0 0 1年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切除的 2 2例纵隔肿瘤及囊肿病人资料。其中胸腺瘤 4例 ,畸胎瘤 8例 ,神经源肿瘤 7例 ,支气管囊肿 3例 ,食管及心包囊肿各 1例。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 ,有 1例胸腺瘤病人术后 1年复发 ,1例病人术后出血 2次手术 ,其它病人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辅助小切口的VATS同样具备标准VATS的优点 ,在部分纵隔肿瘤及囊肿病人可完成与传统开胸入路同质量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纵隔肿瘤 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肋间小切口胸膜外切除前纵隔肿瘤 被引量:3
2
作者 陈锋夏 杨作衡 +2 位作者 汤鹏 符勇 王国雄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3期94-95,共2页
目的 :研究肋间小切口胸膜外切除前纵隔肿瘤的手术方法及适应症。方法 :分析该院 1995~ 2 0 0 0年肋间小切口胸膜外切除的 15例前纵隔肿瘤病历 ,其中胸腺瘤 6例、畸胎瘤 9例。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 ,平均用时6 5min ,无严重并发症。结... 目的 :研究肋间小切口胸膜外切除前纵隔肿瘤的手术方法及适应症。方法 :分析该院 1995~ 2 0 0 0年肋间小切口胸膜外切除的 15例前纵隔肿瘤病历 ,其中胸腺瘤 6例、畸胎瘤 9例。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 ,平均用时6 5min ,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本手术较安全 ,具有创伤小的优点 ,适用于前纵隔较小良性实质性肿瘤、囊性肿瘤或囊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纵隔肿瘤 胸膜外手术 手术方法 手术适应症 肋间小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治体会(附10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符勇 陈锋夏 +3 位作者 刘海 李仁峰 王国雄 杨作衡 《海南医学》 CAS 2001年第6期3-5,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治问题。方法 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10 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小肠良性肿瘤 2 5例 ,恶性肿瘤 83例。结果 术前诊断为小肠肿瘤 3 8例 (3 5 .0 % )。诊断方法为消化道造影 ,纤维内镜检查加...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治问题。方法 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10 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小肠良性肿瘤 2 5例 ,恶性肿瘤 83例。结果 术前诊断为小肠肿瘤 3 8例 (3 5 .0 % )。诊断方法为消化道造影 ,纤维内镜检查加活检 ,选择性动脉造影 ,CT、B超检查 ,余均为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小肠良性肿瘤 2 4例行局部切除 ;十二指肠肿瘤 3 3例行 Whipple/ Child术 ,7例行手术探查 ;空回肠恶性肿瘤 44例中 ,18例行根治术 ,4例行姑息切除术 ,2例行手术探查 ,恶性淋巴瘤 2 0例均行手术切除 ,术后行正规化疗。结论 原发性小肠肿瘤术前误诊率高 ;纤维内镜检查和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对十二指肠肿瘤诊出率高 ;小肠分段造影和选择性动脉造影是空肠、回肠肿瘤的重要诊断手段。手术为小肠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小肠肿瘤 临床特点 消化道造影 纤维内镜 组织学检查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肺癌患者外科治疗的体会
4
作者 蔡用清 周志焱 +1 位作者 杨作衡 汤鹏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6期1042-1042,共1页
关键词 高龄肺癌患者 外科治疗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人口平均寿命 疾病控制 70岁以上 增长趋势 主要疾病 手术治疗 肺癌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肿瘤切除对相关神经损伤的预防分析
5
作者 蔡用清 周志焱 汤鹏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650-650,588,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时对相关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治疗甲状腺肿瘤156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行甲状腺腺叶或腺叶加峡部切除治疗原发灶。结果术后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0·6%(1/156)。结论熟悉喉... 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时对相关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治疗甲状腺肿瘤156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行甲状腺腺叶或腺叶加峡部切除治疗原发灶。结果术后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0·6%(1/156)。结论熟悉喉返神经的解剖及变异,术中显露喉返神经,是甲状腺肿瘤手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手术 喉返神经 损伤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分析
6
作者 周卫平 刘海 符勇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773-774,共2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治问题。 方法 回顾性分析省人民医院 1985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收治 110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 结果 小肠肿瘤术前确诊 3 8例 ,余均术后病理确诊 ;小肠良性肿瘤术后预后好 ,恶性肿瘤本组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治问题。 方法 回顾性分析省人民医院 1985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收治 110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 结果 小肠肿瘤术前确诊 3 8例 ,余均术后病理确诊 ;小肠良性肿瘤术后预后好 ,恶性肿瘤本组 5年生存率为 3 8%。 结论 纤维内窥镜、十二脂肠低张造影 ,小肠分段造影和选择性动脉造影可做为小肠肿瘤诊断的手段 ,手术是小肠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小肠肿瘤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平滑肌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附13例报告)
7
作者 陈锋夏 扬作衡 王国雄 《海南医学》 CAS 1993年第4期27-29,共3页
胃平滑肌肿瘤在临床上较少见。我院自1985年5月至1992年3月经切除病理证实的胃平滑肿瘤13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3例胃平滑肌肿瘤中平滑肌瘤8例,其中有一例部分有恶变倾向,平滑肌肉瘤4例,平滑肌母细胞瘤1例。 1.1 性别与年龄:男5例... 胃平滑肌肿瘤在临床上较少见。我院自1985年5月至1992年3月经切除病理证实的胃平滑肿瘤13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3例胃平滑肌肿瘤中平滑肌瘤8例,其中有一例部分有恶变倾向,平滑肌肉瘤4例,平滑肌母细胞瘤1例。 1.1 性别与年龄:男5例,女8例,男:女为1:1.6,年龄36~70岁,平均50岁。平滑肌瘤:男3例,女5例,男:女为1:1.71,年龄43—62岁,平均年龄51.1岁;平滑肌肉瘤:男2例,女2例,男:女为1:1,年龄38~70岁,平均年龄51岁。1例平滑肌母细胞瘤为36岁的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药物配制及注射方法的改进
8
作者 王丽花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51-952,共2页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配制 注射方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酸盐敷料的临床应用:与传统材料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108
9
作者 王清华 钟文菲 何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3-536,共4页
目的:对澡酸盐敷料的特性及临床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创面愈合提供更好的生物敷料。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万方数据库、Science Direct数据库、Ei数据库1960-01/2009-10期间相关文献,检... 目的:对澡酸盐敷料的特性及临床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创面愈合提供更好的生物敷料。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万方数据库、Science Direct数据库、Ei数据库1960-01/2009-10期间相关文献,检索词为"澡酸盐,敷料,临床应用,dressing,alginate",纳入澡酸盐特性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排除重复及Meta分析类文献。并手工查阅相关书籍。结果:共检索到65篇相关文献,1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48篇文献为重复或Meta分析。藻酸盐是由海带中提取的天然多糖碳水化合物,而藻酸盐敷料是从海藻中提炼的柔软无纺织纤维,它含有85%天然藻酸盐纤维,15%的羧甲基纤维素纳。它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渗出液,形成凝胶,与渗液发生Na+/Ca2+离子交换。藻酸盐敷料的出现,为患者带来了福音,目前在压疮的处理、肛瘘的护理、造口护理、糖尿病足护理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与传统敷料比较,藻酸盐敷料感染率较低,其原因,一是其密闭性好,与外界隔绝;二是可促进局部血管增生,增加血液供应,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三是潮湿、微酸环境有利于中性粒细胞发挥作用,增强局部杀菌能力,降低感染发生率。这类材料还可用于腹部手术术后伤口愈合,脓肿切开引流术后伤口的应用等。结论:澡酸盐湿性敷料可以提供最适宜伤口生长的湿润环境,保留渗出液中的活性物质并促进活性物质的释放,有利于坏死组织的溶解和组织细胞的增殖分化及上皮细胞的移行;同时使伤口内微循环保持低氧状态,刺激新生毛细血管的生长,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酸盐敷料 临床应用 生物材料 湿性敷料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0例胃癌手术治疗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仁峰 杨作衡 +4 位作者 王国雄 汤鹏 周卫平 方壮伟 蔡国豪 《海南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5-6,共2页
目的 对 15 0例胃癌手术治疗预后因素的分析 ,探讨合理的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式。方法 对 1987-1997年间收治的 15 0例胃癌行根治性切除术 10 0例 ,姑息性切除术 43例 ;采用AJCC胃癌TNM分期 ,分析其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全组术后 3、5... 目的 对 15 0例胃癌手术治疗预后因素的分析 ,探讨合理的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式。方法 对 1987-1997年间收治的 15 0例胃癌行根治性切除术 10 0例 ,姑息性切除术 43例 ;采用AJCC胃癌TNM分期 ,分析其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全组术后 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 44.7%、40 %、2 7%;根治性切除组和姑息性切除组分别为 6 0 .0 %、5 6 .0 %、42 .9%及 9.3%、7.0 %、0 .0 %,两组术后 3、5、10年生存率对比差异极显著 ,P值均〈0 .0 0 0 1;根治性切除组中切缘癌残留占 2 %,D≤N占 6 4%。结论 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是影响本组胃癌手术治疗预后的关键因素 ,胃癌姑息切除、切缘癌残留及D≤N等可能为影响胃癌手术治疗预后的负面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手术治疗 预后 因素 根治性 切除术 姑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225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锋夏 钟晓捷 汤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9期51-53,共3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分化型癌的诊治。方法 :总结 2 2 5例甲状腺分化型癌的临床资料 ,对原发灶行根治切除 ,第一次手术不彻底者行二次手术。对颈淋巴结阳性 (N+ )患者行颈清扫术 ,颈淋巴结阴性 (N0 )患者当出现颈淋巴结转移时再行治疗性颈... 目的 :探讨甲状腺分化型癌的诊治。方法 :总结 2 2 5例甲状腺分化型癌的临床资料 ,对原发灶行根治切除 ,第一次手术不彻底者行二次手术。对颈淋巴结阳性 (N+ )患者行颈清扫术 ,颈淋巴结阴性 (N0 )患者当出现颈淋巴结转移时再行治疗性颈清扫术。结果 :颈部N+ 患者的 5 ,10年生存率分别为 80 .2 %和 77.1% ,颈部N0 患者随访中出现颈淋巴结转移行清扫术后 5 ,10年生存率分别为 85 .2 %和 80 .4%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B超、CT对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及发现颈淋巴结有否肿大是有效的手段。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术中冰冻病理学检查是明确诊断的主要方法。对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N+ 患者行治疗性颈清扫 ,提倡功能性颈清扫 ,颈部N0 患者不主张选择性颈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诊断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皮瓣分离方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伤口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海 符勇 +2 位作者 朱晒红 杨文龙 杨湘武 《实用癌症杂志》 2007年第1期73-74,共2页
目的比较肾上腺盐水皮下浸润后手术刀片游离皮瓣和电刀游离皮瓣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伤口的影响。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6年9月实施Auchincloss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者130例,均采用横切口,肾上腺盐水皮下浸润后手术刀片游离皮瓣组75例(A组),电... 目的比较肾上腺盐水皮下浸润后手术刀片游离皮瓣和电刀游离皮瓣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伤口的影响。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6年9月实施Auchincloss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者130例,均采用横切口,肾上腺盐水皮下浸润后手术刀片游离皮瓣组75例(A组),电刀游离皮瓣55例(B组)。结果A组发生皮瓣坏死共6例(8.0%),均经换药治疗后痊愈;B组发生皮瓣坏死18例(32.7%),其中3例需植皮治疗,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A组发生皮下积液3例(4.0%),B组发生皮下积液8例(14.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手术刀皮瓣游离 肾上腺素 皮瓣坏死 皮下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术后癌性腹水的免疫化学治疗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海 朱晒红 +2 位作者 符勇 杨文龙 杨湘武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01-502,506,共3页
目的观察短棒状杆菌联合替加氟、奥沙利铂腹腔内灌注治疗胃癌术后癌性腹水的疗效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41例胃癌术后癌性腹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1)单纯化疗组,20例,用替加氟、顺铂行腹腔灌注化疗;(2)腹腔免疫化疗组,21例,采用腹腔... 目的观察短棒状杆菌联合替加氟、奥沙利铂腹腔内灌注治疗胃癌术后癌性腹水的疗效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41例胃癌术后癌性腹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1)单纯化疗组,20例,用替加氟、顺铂行腹腔灌注化疗;(2)腹腔免疫化疗组,21例,采用腹腔注射短棒状杆菌联合替加氟、顺铂治疗。用B超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腹水消退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静脉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和NK细胞。结果腹腔免疫化疗组有效率100%,其中CR19例(90.1%),PR2例(9.5%);单纯化疗组有效率60.0%,其中CR2例(10%),PR10例(50%)(P<0.01);免疫化疗组治疗后的外周血T细胞CD3+、CD4+、CD4+/CD8+比值和NK细胞数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而腹腔化疗组治疗前后外周血的T细胞CD3+、CD4+、CD4+/CD8+比值和NK细胞数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短棒状杆菌联合替加氟、奥沙利铂腹腔免疫化疗可以改善患者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提高癌性腹水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腹水/胃癌 细胞免疫 腹腔免疫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8例大肠癌合并息肉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国豪 周卫平 +2 位作者 李仁峰 王国雄 刘海 《海南医学》 CAS 2004年第11期53-54,共2页
目的 探讨大肠癌病人同时合并息肉的诊断、处理。方法 对 1994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 88例大肠癌合并大肠息肉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癌肿连同息肉一期处理的 63例病人中 ,术后息肉仅 5例复发 ( 7.94% ) ,恶变 2例 ( ... 目的 探讨大肠癌病人同时合并息肉的诊断、处理。方法 对 1994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 88例大肠癌合并大肠息肉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癌肿连同息肉一期处理的 63例病人中 ,术后息肉仅 5例复发 ( 7.94% ) ,恶变 2例 ( 3 .18% ) ,术中未处理的 19例有 5例息肉增大恶变 ( 2 6.3 2 % ) ,两者有显著差异。 6例未得到随访。结论 息肉在大肠癌中漏诊率高 ,并有明显的恶变倾向。因此 ,术前尽可能明确诊断 ,力争在根治大肠癌的同时处理息肉或术中结合术前肠镜及仔细探查 ,而达到明确息肉而提高切除率 ,术后加强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 大肠癌 诊断 恶变 病人 处理 术前 合并 结论 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吉奥联合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治疗中晚期胃鳞癌的效果和安全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珑 王琳 +4 位作者 何冬雷 梁冬 林海锋 冯军 黄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0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讨比较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联合替吉奥化疗治疗中晚期胃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7年1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以及海南省人民医院临床确诊的中晚期原发性胃鳞癌、KPS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的患者共31例,采... 目的探讨比较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联合替吉奥化疗治疗中晚期胃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7年1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以及海南省人民医院临床确诊的中晚期原发性胃鳞癌、KPS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的患者共3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6例,对照组15例,试验组接受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联合替吉奥化疗方案,对照组单用替吉奥化疗方案,21 d为1个治疗周期,观察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50.0%和33.3%,两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7.5%和66.7%,试验组患者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0个月和7.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结果提示试验组的总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腹泻、恶心呕吐、口腔炎过敏、肾功能损害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联合替吉奥治疗中晚期胃鳞癌患者的效果较替吉奥单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鳞癌 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 替吉奥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有群 王国雄 《海南医学》 CAS 2004年第8期116-117,共2页
目的 探讨胃肠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67例应用胃肠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在67例病例中,无吻合口狭窄,吻合瘘2例,病理检查直肠下切缘均未肿瘤残留,术后随防6个月内未见肿瘤... 目的 探讨胃肠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67例应用胃肠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在67例病例中,无吻合口狭窄,吻合瘘2例,病理检查直肠下切缘均未肿瘤残留,术后随防6个月内未见肿瘤局部复发,所有病例均无大便失禁。结论 应用胃肠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在临床上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吻合器 低位直肠癌 外科治疗 切除术 手术适应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误穿异位主动脉一例原因分析及预防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雅萍 王清华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17期155-156,共2页
经外周静脉置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置管,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方法。PICC因其具有留置时间长(留置时间为5d至1年)、插管操作并发症少,与其他血管通路器材相比感染发生率较... 经外周静脉置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置管,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方法。PICC因其具有留置时间长(留置时间为5d至1年)、插管操作并发症少,与其他血管通路器材相比感染发生率较低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长期的输液通道,同时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异位主动脉 原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切除治疗血液病的现状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海 杨作衡 《临床外科杂志》 2000年第1期49-50,共2页
本文阐述了现代脾切除术治疗各种血液病的适应证和疗效;并就围手术期处理和手术并发症的防治作了讨论。
关键词 血液病 治疗 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横动脉为蒂斜方肌肌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3
19
作者 展望 徐杰 +2 位作者 蔡用清 游文健 刘韵 《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 2006年第3期467-469,共3页
目的探讨以颈横血管为蒂的斜方肌肌皮瓣的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0具(40侧)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颈横动脉走行、分支及分布。结果颈横动脉分为颈段及背段,颈段长47mm,起始外径4.1mm;背段长5.6mm,起始外径3.2mm。背段的浅支、横支、降支... 目的探讨以颈横血管为蒂的斜方肌肌皮瓣的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0具(40侧)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颈横动脉走行、分支及分布。结果颈横动脉分为颈段及背段,颈段长47mm,起始外径4.1mm;背段长5.6mm,起始外径3.2mm。背段的浅支、横支、降支及肩胛冈支长度分别为50mm、51mm、136mm及49mm,回流静脉与相应动脉伴行。结论颈横动脉是斜方肌的主要血供来源,行径恒定,血管蒂长,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肌皮瓣或复合组织瓣,适合于修复头面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方肌 颈横动脉 肌皮瓣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射频治疗的进展和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海 彭永红 杨作衡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4年第4期371-372,共2页
关键词 肝肿瘤 射频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