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雷公笋的SCoT-PCR体系优化及有效引物筛选
1
作者 孙秀秀 王春梅 +3 位作者 陈加利 夏腾飞 冯依欣 郑道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95-99,共5页
[目的]分析DNA、引物,dNTPs、Taq DNA聚合酶4种因素对雷公笋SCoT-PCR扩增结果的影响,通过最优的SCoT-PCR反应体系筛选多态性引物,为雷公笋种质资源分子标记研究提供条件。[方法]以海南雷公笋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结果... [目的]分析DNA、引物,dNTPs、Taq DNA聚合酶4种因素对雷公笋SCoT-PCR扩增结果的影响,通过最优的SCoT-PCR反应体系筛选多态性引物,为雷公笋种质资源分子标记研究提供条件。[方法]以海南雷公笋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结果]Taq酶对雷公笋SCoT-PCR扩增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模板DNA和dNTPs,最后是引物;最优反应体系为20μL体系中40 ng DNA,0.30μmol/L引物,0.25 mmol/L dNTPs,3.00 U Taq酶。经验证,该体系获得的扩增产物清晰稳定;应用该体系从40条SCoT引物筛选出8条多态性好,且适合雷公笋扩增的引物,多态性条带占62.64%。[结论]该研究为使用SCoT分子标记技术对雷公笋开展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笋 SCoT 反应体系优化 有效性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梅茎段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宣 侯辛辛 +3 位作者 符瑞侃 王景飞 桑利娜 杨珺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7期40-42,共3页
以三角梅茎段为外植体,通过调整不同阶段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种类和浓度,建立三角梅快繁体系。结果表明,三角梅茎段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6-苄氨基嘌呤)0.5 mg/L+IBA(吲哚丁酸)0.1 mg/L,诱导率为80%,7 d左右即可萌发;最适... 以三角梅茎段为外植体,通过调整不同阶段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种类和浓度,建立三角梅快繁体系。结果表明,三角梅茎段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6-苄氨基嘌呤)0.5 mg/L+IBA(吲哚丁酸)0.1 mg/L,诱导率为80%,7 d左右即可萌发;最适增值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萘乙酸)0.2 mg/L,30 d增殖系数为5.28;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1.5mg/L,生根率为87.3%,平均生根条数为5.6;炼苗后移栽在珍珠岩∶椰糠=1∶1的基质中,成活率为92%。本研究建立了以茎段为外植体的三角梅组织培养快繁体系,为三角梅多倍体育种和遗传转化等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梅 茎段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