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育龄妇女不同HCY水平及叶酸利用能力对胎儿出生缺陷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林静 陈惠丽 +2 位作者 何黎 黄芩 韦焘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不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叶酸利用能力对胎儿出生缺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妇产科建档的537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在首次产检时采集其口腔黏膜上皮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不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叶酸利用能力对胎儿出生缺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妇产科建档的537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在首次产检时采集其口腔黏膜上皮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甲蛋氨酸合成还原酶(MTRR) A66G和5,10-亚甲基四氢叶还原酶(MTHFR) C677T、A1298C的基因分型判断叶酸利用能力,比较MTRRA66G、MTHFRC677T、A1298C不同基因型血清Hcy水平。并根据叶酸利用能力分为A组(未发现风险+低风险)及B组(中度风险+高度风险),A组给予叶酸400μg/d,B组给予叶酸800μg/d,给药至孕3个月,孕中期及孕晚期根据Hcy值调整叶酸用量,记录两组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及产后42 d血清Hcy水平及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结果 MTRR的A66G基因分型主要为AA、AG;MTHFR的C677T基因分型主要为CT、TT;MTHFR的A1298C基因分型主要为AA、AC。A66G中AA分型Hcy水平高于AG+GG;C677T中TT分型Hcy水平高于CT+CC;A1298C中AA分型Hcy水平高于AG+GG。B组叶酸补充前血清Hcy水平高于A组,而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及产后42 d血清Hcy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两组新生儿总出生缺陷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经受试者特异曲线(ROC)分析可知,血清中Hcy表达水平> 8.55μmol/L,ROC曲线下最大面积(AUC)为0.79,灵敏性为82.22%、79.63%。结论育龄妇女叶酸代谢关键酶基因多态性与血清Hcy水平有密切关系,为不同基因孕妇提供个体化补充叶酸治疗可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胎儿出生缺陷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育龄妇女叶酸体内分布的因素
2
作者 孙立莉 蒋佩茹 +1 位作者 黄燕 符海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8期32-35,共4页
分析影响育龄妇女叶酸体内分布的因素。方法 本文以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2021年11月-2022年02月之间的产检门诊育龄妇女100例,均为孕早期(6—12+6周)孕妇。检测叶酸水平并分析叶酸代谢多态性,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分析影响育龄妇女叶酸体内分布的因素。方法 本文以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2021年11月-2022年02月之间的产检门诊育龄妇女100例,均为孕早期(6—12+6周)孕妇。检测叶酸水平并分析叶酸代谢多态性,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育龄妇女叶酸体内分布的因素。结果 纳入的100例育龄妇女中,经检查显示血浆叶酸不足32例(32.00%),叶酸正常68例(68.00%),叶酸代谢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为:MTHFR C677T基因型(CC27.00%、CT47.00%、TT26.00%)、MTHFR A1298C基因型(AA66.00%、AC30.00%、CC4.00%)、MTRR A66G基因型(AA56.00%、AG39.00%、GG5.00%),提示叶酸利用能力中等。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流产史、初次怀孕、国家免费发放叶酸的知晓情况、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的知晓情况、是否坚持服用、服用的起止时间是影响孕妇叶酸不足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文化教育、低收入家庭、有流产史、初次怀孕、国家免费发放叶酸的知晓情况、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的知晓情况、未坚持服用叶酸、孕前后均未服用叶酸是育龄妇女体内叶酸不足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低文化教育、低收入家庭、有流产史、非初次怀孕、国家免费发放叶酸的知晓情况、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的知晓情况、未坚持服用叶酸、孕前后均未服用叶酸是影响育龄妇女叶酸体内分布的因素,应针对此类育龄妇女加强干预,提高叶酸增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妇女 叶酸 体内分布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lncRNA CCDC18-AS1、miR-501在HPV感染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查平 邓梦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CCDC18-AS1、微小RNA-501(miR-501)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该院诊治的78例HPV感染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80例单纯的HPV感染患者... 目的探究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CCDC18-AS1、微小RNA-501(miR-501)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该院诊治的78例HPV感染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80例单纯的HPV感染患者及81例单纯非HPV感染的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1、2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lncRNA CCDC18-AS1、miR-501相对表达量,分析研究组临床特征、术后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结果研究组血清lncRNA CCDC18-AS1、miR-501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1、2组(P<0.05),对照2组血清lncRNA CCDC18-AS1、miR-501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1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血清lncRNA CCDC18-AS1和miR-501呈正相关(r=0.421,P<0.001)。研究组血清lncRNA CCDC18-AS1、miR-501与年龄无关,但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鳞状上皮细胞抗原有关(P<0.05)。Kaplan Meier生存曲线法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CCDC18-AS1与miR-501高表达组术后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均短于低表达组(P<0.05)。结论lncRNA CCDC18-AS1、miR-501相对表达量在HPV感染宫颈癌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这一变化与患者临床特征及术后生存期具有关联性,可作为病情及其预后评估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CCDC18-AS1 微小RNA-501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总生存期 无进展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河南专家共识
4
作者 乔明静 杨立 +18 位作者 徐臻 任芳 李睿 熊丽丽 韩听锋 赵维楠 李素红 权丽丽 刘现红 周传亚 刘秀玲 牛爱琴 于鹤 赵玉杰 杨君 王虹 郭哲 任琛琛 王悦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3期4225-4229,共5页
随着微创理念在妇科手术中应用不断发展,其手术技术水准和学科建设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腹腔镜技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式,以其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成为妇科治疗的基本术式。单孔腹腔镜手术技术基于近年来兴起的自然孔道... 随着微创理念在妇科手术中应用不断发展,其手术技术水准和学科建设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腹腔镜技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式,以其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成为妇科治疗的基本术式。单孔腹腔镜手术技术基于近年来兴起的自然孔道内镜手术的基本理念。针对单孔腹腔镜手术技术在技术规范的前提下,保证医疗安全及治疗效果,河南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经自然腔道内镜学组参考现有文献及结合河南省妇科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术者自身经验制定了本专家共识。本文就妇科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进行了河南省区域技术规范的阐述,旨在降低妇科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河南省区域妇科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的良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经脐单孔腹腔镜 并发症 预防及处理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可调节自噬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颗粒细胞凋亡
5
作者 符山花 包利利 +3 位作者 赵达 李俊 林芳婷 胡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46-1652,共7页
目的: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探讨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的表达及其与颗粒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收集17例PCOS患者(PCOS组)和20例非PCOS患者(对照组)的卵泡液与卵巢颗粒细胞,ELISA检测卵泡液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 目的: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探讨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的表达及其与颗粒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收集17例PCOS患者(PCOS组)和20例非PCOS患者(对照组)的卵泡液与卵巢颗粒细胞,ELISA检测卵泡液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18等表达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颗粒细胞中NLRP3 mRNA和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NLRP3、含CARD的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及裂解型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leaved caspase-1)和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与p62的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两组受试者颗粒细胞的凋亡水平;体外培养人卵巢癌颗粒细胞系KGN细胞,siRNA干扰技术将沉默NLRP3的siRNA(si-NLRP3)和阴性对照序列(si-NC)转染入细胞中,并采用TNF-α进行刺激以模拟PCOS相关的细胞损伤;将KGN细胞按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4组:Ctrl组、TNF-α组、TNF-α+si-NLRP3组和TNF-α+si-NC组;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脱氢表雄酮(DHEA)、睾酮和IL-1β与IL-18水平;TUNEL法检测各组KGN细胞的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KGN细胞中LC3-Ⅱ/LC3-Ⅰ、p62、NLRP3、ASC与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和NF-κB信号通路中NF-κB p-p65的水平(NF-κB p-p65/NF-κB p65)。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COS患者卵泡液中TNF-α、IL-1β和IL-18的表达和颗粒细胞中LC3-Ⅱ/LC3-Ⅰ、NLRP3的mRNA与NLRP3、ASC和cleaved caspase-1的蛋白表达和细胞的凋亡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p62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Ctrl组相比,TNF-α组、TNF-α+si-NC组和TNF-α+si-NLRP3组细胞上清液中DHEA、睾酮和IL-1β与IL-18水平和细胞中LC3-Ⅱ/LC3-Ⅰ、ASC与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及NF-κB p-p65的水平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p62蛋白却显著降低(P<0.01),NLRP3除在TNF-α+si-NLRP3组明显降低外(P<0.01),在TNF-α组、TNF-α+si-NC组中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但与TNF-α组相比,TNF-α+si-NLRP3组的上述检测指标变化趋势均明显降低(P<0.05),TNF-α+si-NC组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颗粒细胞中过度激活的NLRP3炎症小体可能通过NF-κB途径参与促进PCOS患者的细胞炎症损伤与自噬性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 颗粒细胞 自噬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ircATRNL1水平在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对预后的影响
6
作者 李俊 王晓黎 +3 位作者 俞岩 包利利 潘子怡 周俏苗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8期90-95,共6页
目的探讨circATRNL1在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对临床诊断价值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在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接受治疗的110例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纳入子宫内膜异位症组,根据美... 目的探讨circATRNL1在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对临床诊断价值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在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接受治疗的110例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纳入子宫内膜异位症组,根据美国生育学会子宫内膜异位症(r-AFS)分期标准分为轻度组(n=36)、中度组(n=46)和重度组(n=28),根据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68)和预后不良组(n=42);另选取同期同院进行体检的11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circATRNL1、糖类抗原125(CA125)、白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ircATRNL1、CA125水平对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价值和预后预测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子宫内膜异位症组circATRNL1、CA125、IL-6、VEGF水平显著升高(P<0.05)。重度组血清circATRNL1、CA125、IL-6、VEGF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血清circATRNL1、CA125二者联合诊断中/重度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4,优于circATRNL1、CA125单独诊断(Z=2.305、2.213,P=0.021、0.027)。预后不良组circATRNL1、CA125、IL-6、VEGF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circATRNL1、CA125二者联合预测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预后的AUC为0.972,优于circATRNL1、CA125单独预测(Z=2.685、2.457,P=0.007、0.014)。circATRNL1、CA125、IL-6、VEGF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circATRNL1水平显著升高,和CA125二者联合对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且对患者预后有较高的评估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ATRNL1 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诊断价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内皮糖蛋白水平与复发性流产女性早期妊娠流产的相关性
7
作者 喻龙凤 洪海柳 郎冰凝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6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内皮糖蛋白(sEng)与复发性流产(RSA)女性早期妊娠流产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妇产科门诊就诊的197例RSA早孕期女性作为RSA组,98例同期同一医院就诊的正常早孕期女性作为正...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内皮糖蛋白(sEng)与复发性流产(RSA)女性早期妊娠流产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妇产科门诊就诊的197例RSA早孕期女性作为RSA组,98例同期同一医院就诊的正常早孕期女性作为正常早孕期组。随访妊娠13^(+6)周之前的妊娠结局,将RSA组分为RSA流产组(n=66)和RSA继续妊娠组(n=131)。比较三组血清sEng水平,并分析其与RSA女性早期妊娠流产的相关性。结果正常早孕期组女性妊娠13^(+6)周之前流产率低于RSA组(P<0.05);RSA流产组女性D-二聚体(D-D)、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sEng水平均高于RSA继续妊娠组、正常早孕期组,且RSA继续妊娠组以上指标均高于正常早孕期组(P<0.05);Pearson直线相关显示,RSA组女性血清sEng与D-D、IL-2、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r>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论是否混杂其他因素,血清sEng水平与RSA女性早期妊娠流产存在关联性(P<0.05)。结论RSA女性血清sEng水平异常升高可能与早期妊娠流产有关,涉及的机制可能包括内皮细胞损伤、炎症、凝血功能异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早期妊娠流产 可溶性内皮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91⁃5p通过SATB1调控滋养层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参与子痫前期发病的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周俏苗 陈秋霞 +4 位作者 黄海燕 许晶 肖美芳 龚护民 吴栋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84-1589,共6页
目的探讨miR-191-5p靶向调节AT富集序列特异性结合蛋白1(SATB1),对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滋养层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滋养层细胞系HTR-8/SVneo及人绒毛膜癌细胞系JE... 目的探讨miR-191-5p靶向调节AT富集序列特异性结合蛋白1(SATB1),对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滋养层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滋养层细胞系HTR-8/SVneo及人绒毛膜癌细胞系JEG-3、JAR.分组转染后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iR-191-5p及SATB1的表达;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迁移侵袭相关因子MMP-9、MMP-2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因子的蛋白表达.结果miR-191-5p在HTR-8/SVneo细胞系中高表达,SATB1低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发现过表达miR-191-5p后,SATB1蛋白水平表达下调,抑制miR-191-5p的表达后表达上调(均P<0.05).过表达miR-191-5p,细胞增殖、迁移能力降低,MMP-2及MMP-9表达下调,抑制细胞EMT的发生,抑制miR-191-5p表达则结果相反.而抑制SATB1表达后,与过表达miR-191-5p结果一致,过表达SATB1后结果与抑制miR-191-5p结果一致.结论MiR-191-5p可靶向调节SATB1,降低细胞迁移能力,并抑制HTR-8/SVneo细胞EMT参与P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91-5p SATB1 子痫前期 上皮-间质转化 滋养层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26a-5p、miRNA-135a-5p在子痫前期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周俏苗 汪洪林 +4 位作者 岑慧 肖美芳 黄海燕 许晶 施蕾 《疑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936-939,共4页
目的探讨miRNA-26a-5p、miRNA-135a-5p在子痫前期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7月—2019年8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妇产科收治的子痫前期孕妇30例(观察组)和健康孕妇30例(对照组)的血清及胎盘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组... 目的探讨miRNA-26a-5p、miRNA-135a-5p在子痫前期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7月—2019年8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妇产科收治的子痫前期孕妇30例(观察组)和健康孕妇30例(对照组)的血清及胎盘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组血清中miRNA-26a-5p、miRNA-135a-5p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胎盘组织中E-钙黏蛋白(E-cad)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中miRNA-26a-5p、miRNA-135a-5p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P=198.035/0.000,216.658/0.000);观察组胎盘E-cad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8.207,P=0.000)。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miRNA-26a-5p、miRNA-135a-5p表达与胎盘中E-cad表达均呈现正相关(r/P=0.531/0.001,0.543/0.004)。结论与健康孕妇相比,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miRNA-26a-5p、miRNA-135a-5p相对表达量较高,可能通过调控胎盘E-cad的表达参与子痫前期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26a-5p miRNA-135a-5p E-钙黏蛋白 子痫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止血微球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招莉 孙立莉 +3 位作者 黄燕 张婷 李慧 李波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6期536-539,共4页
目的探究可吸收止血微球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80例行剖宫产术的前置胎盘孕妇,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性止血措施,观... 目的探究可吸收止血微球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80例行剖宫产术的前置胎盘孕妇,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性止血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可吸收止血微球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中和术后24 h出血量、出血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子宫切除率,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观察组APTT、PT、TT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FIB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24 h观察组血清NE、E、Ang-Ⅱ、Cor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2组患者子宫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止血微球应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改善凝血功能,减轻术后应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止血微球 前置胎盘 剖宫产 凝血功能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GHT/HVEM通路研究白藜芦醇对子痫前期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符海内 汪洪林 +2 位作者 张林静 张蕾 符大天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7-82,共6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SV)对子痫前期(PE)大鼠淋巴毒素类似物(LIGHT)/疱疹病毒介入体(HVEM)通路的影响,及对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SD孕鼠随机分为正常孕鼠组(Normal组)、子痫前期模型组(PE组)、白藜芦醇(RSV)低(50 mg/kg)、高(200 m...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SV)对子痫前期(PE)大鼠淋巴毒素类似物(LIGHT)/疱疹病毒介入体(HVEM)通路的影响,及对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SD孕鼠随机分为正常孕鼠组(Normal组)、子痫前期模型组(PE组)、白藜芦醇(RSV)低(50 mg/kg)、高(200 mg/kg)剂量组、LIGHT/HVEM通路阻断剂(淋巴毒素β受体,LTβR-Ig融合蛋白,1600μg/kg,LTβR-Ig组),每组10只。除Normal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腹腔注射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300 mg/kg,共5 d,每天1次)建立大鼠子痫前期模型,造模成功后开始给药,RSV各剂量组灌胃给予相应剂量RSV溶液,LTβR-Ig组经尾静脉注射LTβR-Ig溶液,Normal组和PE组灌胃+尾静脉注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连续给药5 d,每天1次。末次给药后收集大鼠24 h尿液,并取血液,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检测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尿液中24 h尿蛋白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肾组织LIGHT、HVEM mRNA相对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LIGHT、HVEM、核转录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Normal组相比,PE组大鼠出现肾小球内皮细胞弥漫性增生等病理损伤,血清Scr、BUN及尿液中24 h尿蛋白量、肾组织LIGHT mRNA及蛋白、HVEM mRNA及蛋白、NF-κB、IL-6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PE组相比,RSV低、高剂量组、LTβR-Ig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缓解,血清Scr、BUN及尿液中24 h尿蛋白量、肾组织LIGHT mRNA及蛋白、HVEM mRNA及蛋白、NF-κB、IL-6蛋白降低(P<0.05),且RSV高剂量组上述指标变化均优于RSV低剂量组;LTβR-Ig组上述指标变化与RSV高剂量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RSV可抑制PE大鼠肾组织LIGHT/HVEM通路蛋白表达,改善PE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子痫前期 肾损伤 淋巴毒素类似物/疱疹病毒介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炎散上药联合苦参洗剂灌洗疗法对慢性宫颈炎伴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微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招莉 王茹 +1 位作者 黄燕 向丽娟 《四川中医》 2023年第9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究宫颈炎散上药联合苦参洗剂灌洗疗法对慢性宫颈炎伴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微生态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4例慢性宫颈炎伴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聚甲... 目的:探究宫颈炎散上药联合苦参洗剂灌洗疗法对慢性宫颈炎伴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微生态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4例慢性宫颈炎伴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聚甲酚磺醛阴道剂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宫颈炎散上药联合苦参洗剂灌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宫颈微生态、阴道清洁度、宫颈糜烂程度。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5.24%)高于对照组(80.95%)(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小便赤短、阴部瘙痒、带下、小腹坠痛以及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阴道pH值、白介素-6(IL-6)、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过氧化氢(H2O2)阳性率、乳酸杆菌异常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阴道清洁度、宫颈糜烂程度较治疗前均获显著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宫颈炎伴宫颈糜烂患者采用宫颈炎散上药联合苦参洗剂灌洗治疗可显著改善疗效、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同时改善宫颈微生态、阴道清洁度与宫颈糜烂程度,临床应用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宫颈炎 宫颈糜烂 宫颈炎散 苦参洗剂 宫颈微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超声联合尿动力学检查对老年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13
作者 符俊娟 颜雪萍 +1 位作者 张婷 吴青京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45-548,共4页
目的评估盆底超声联合尿动力学检查对老年女性盆腔脏器脱垂(PO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到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就诊的60例老年POP患者为POP组,并将20例同期就诊的阴道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POP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 目的评估盆底超声联合尿动力学检查对老年女性盆腔脏器脱垂(PO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到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就诊的60例老年POP患者为POP组,并将20例同期就诊的阴道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POP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且依据国际尿控协会(ICS)的盆腔脏器脱垂分期法(POP-Q)对POP患者进行分期。同时对POP患者和志愿者进行盆底超声,检查其在静息状态和最大Valsalva动作时近端尿道与膀胱后壁的夹角(α)、上段尿道与人体纵轴的夹角(β)、膀胱颈到耻骨联合下缘-腹背侧水平线的垂直距离(L)及最大幅度Valsalva动作时膀胱颈移动度(BND)。分析盆底超声和POP-Q检查阴道前壁(Aa)点位置的相关性。结果对60例患者进行了POP-Q分期;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显示52例POP组有阴道前壁脱垂、45例有阴道后壁脱垂、37例有子宫脱垂、14例伴有膀胱出口梗阻、16例伴有逼尿肌异常、18例伴有膀胱功能异常。超声结果显示不同POP-Q分期患者的α角、β角、L及BN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POP组超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底超声测量值和POP-Q分期与Aa点位置的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和盆底超声对老年POP都具有诊断价值,两者结合可以提高检查的精准性,为老年女性POP的手术方案和术后护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脏器脱垂 盆底超声 尿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GMNN、DAB2、黏蛋白4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磊 陈惠丽 +1 位作者 王德珠 周俏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15-1818,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Geminin(GMNN)、残疾基因同源物(DAB)2、黏蛋白4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子宫内膜癌患者67例。术中取患者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癌旁正常组织标本(距离癌组织>5 cm)。qRT-PCR检测组织标本中GMN... 目的 探讨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Geminin(GMNN)、残疾基因同源物(DAB)2、黏蛋白4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子宫内膜癌患者67例。术中取患者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癌旁正常组织标本(距离癌组织>5 cm)。qRT-PCR检测组织标本中GMNN、DAB2、黏蛋白4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GMNN、DAB2、黏蛋白4蛋白表达。收集患者年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浸润深度、肿瘤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p53基因、ki67表达情况。术后对患者进行3年随访,记录生存情况,计算总生存率。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GMNN、黏蛋白4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1);子宫内膜癌组织中DAB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1)。FIGO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p53阳性、Ki67阳性的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GMNN、黏蛋白4高表达率明显高于FIGO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p53阴性、Ki67阴性患者;DAB2高表达率明显低于FIGO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p53阴性、Ki67阴性患者;随着肿瘤组织分级的增加,GMNN、黏蛋白4高表达率明显升高,DAB2高表达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GMNN、黏蛋白4高表达的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GMNN、黏蛋白4低表达的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均P<0.05)。DAB2高表达的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DAB2低表达的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及GMNN、DAB2、黏蛋白4表达水平是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GMNN、黏蛋白4高表达,DAB2低表达,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GEMININ 残疾基因同源物2 黏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声触诊组织定量与MRI技术对不同级乳腺病灶的鉴别诊断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韩春苗 孟小慧 +2 位作者 李雪娇 朱道谋 董华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12期61-64,共4页
目的:分析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声触诊组织定量(VTQ)与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对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Ⅲ~Ⅳ级乳腺病灶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并经手术或活检后病理证实的161例女性患者共161个超声BI-RADSⅢ~... 目的:分析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声触诊组织定量(VTQ)与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对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Ⅲ~Ⅳ级乳腺病灶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并经手术或活检后病理证实的161例女性患者共161个超声BI-RADSⅢ~Ⅳ级乳腺病灶,依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恶性组(73例)和良性组(88例)。所有患者术前或活检前行CDUS、VTQ与MRI技术检查,测量并比较两组容量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浆容积分数(Vp)等MRI定量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US、VTQ与MRI对乳腺病灶的诊断效能。结果:恶性组73例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61例(占83.56%),比例最高;良性组88例患者中纤维腺瘤56例(占63.64%),比例最高。CDUS诊断良性病灶55例,占62.5%(55/88),诊断恶性病灶70例,占95.8%(70/73)。恶性组患者Ktrans的最大值(max)及平均值(mean)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58,Z=-5.719;P<0.05)。MRI诊断良性病灶67例,占76.1%(67/88),诊断恶性病灶57例,占78.0%(57/73)。恶性组患者VTQ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79,P<0.01)。VTQ诊断良性病灶80例,占90.9%(80/88),诊断恶性病灶68例,占93.1%(68/73)。三者联合诊断良性病灶83例,占94.3%(83/88),诊断恶性病灶70例,占95.8%(70/73)。CDUS、VTQ和MRI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8、0.869和0.781;三者联合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AUC为0.915。结论:VTQ技术对BI-RADSⅢ~Ⅳ级乳腺病灶的良恶性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联合CDUS、MRI检查可显著提高诊断的特异度、准确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 声触诊组织定量(VTQ) 磁共振成像(MRI) 乳腺病灶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 鉴别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及中药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于双双 赵锐 +1 位作者 李芳 王秋艳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328-332,共5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以高雄激素、内分泌代谢障碍和月经排卵异常为特征的复杂异质性疾病。目前主要通过口服避孕药、二甲双胍、克罗米酚等药物改善患者症状,不良反应较大,不适于长期治疗。近年来的研...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以高雄激素、内分泌代谢障碍和月经排卵异常为特征的复杂异质性疾病。目前主要通过口服避孕药、二甲双胍、克罗米酚等药物改善患者症状,不良反应较大,不适于长期治疗。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中草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有潜在的治疗作用,副作用较少,并且具有代替西药治疗的潜能。本文通过整理近年来临床试验系列文献,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病症、以及治疗各种病症的中药这两个方面对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而为中药防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孕妇甲状腺功能指标及围产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芳芳 《中国性科学》 2020年第9期58-61,共4页
目的分析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孕妇甲状腺功能指标及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4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诊治的150例ICP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合并HBV感染将其分为研究组(104例... 目的分析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孕妇甲状腺功能指标及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4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诊治的150例ICP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合并HBV感染将其分为研究组(104例,合并HBV),对照组(46例,未合并HBV),对比两组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型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围产结局。结果研究组T3、T4、FT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研究组TSH水平较低,FT4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早产、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胎儿窘迫发生率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P合并HBV感染易诱发产妇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故应密切监测患者甲状腺功能及病情,积极采取防治措施,以改善母婴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乙型肝炎病毒 甲状腺功能 围产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T-737对M2型TAM来源外泌体处理的卵巢癌细胞SKOV3自噬性凋亡与干性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符山花 包利利 +3 位作者 赵达 李俊 林芳婷 彭芸 《西部医学》 2023年第5期654-661,669,共9页
目的探讨Bcl-2小分子抑制剂ABT-737对经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来源外泌体(Exo)处理的卵巢癌细胞自噬性凋亡及干性特征的作用。方法利用佛波酯(PMA)与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THP-1为M2型TAM,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 目的探讨Bcl-2小分子抑制剂ABT-737对经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来源外泌体(Exo)处理的卵巢癌细胞自噬性凋亡及干性特征的作用。方法利用佛波酯(PMA)与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THP-1为M2型TAM,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巨噬细胞相关标志物表达;差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透射电镜与纳米粒子追踪技术观察外泌体形态及径粒分布,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标志蛋白表达,Dil结合PKH67染色检测TAM来源外泌体被卵巢癌细胞系SKOV3摄取情况;实验分组为对照组、Exo组、Exo+ABT-737组,采用TAM来源外泌体与ABT-737按照分组处理SKOV3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双荧光mRFP-GFP-LC3实验检测细胞自噬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Beclin-1、p62)与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leaved-caspase3)表达,肿瘤细胞成球实验检测细胞干性,Western blot检测肿瘤干细胞相关蛋白(CD133、OCT4、SOX2)表达。结果经PMA与IL-4诱导后,THP-1细胞形态发生改变,M1型巨噬细胞标记物CD86表达比例降低而M2型巨噬细胞标记物CD206表达比例升高(P<0.05)。分离的颗粒物为球形囊泡,大小均匀,粒径峰值约为140 nm,外泌体标志蛋白Alix、CD63、TSG101表达明显,由此判断成功分离到M2型TAM来源Exo,且其能被SKOV3摄取。与对照组比较,Exo组SKOV3细胞凋亡率减少,GFP与mRFP的荧光斑点减少,细胞内LC3-Ⅱ/LC-3Ⅰ、Beclin-1、Bax及Cleaved-caspase3表达均下调,p62与Bcl-2表达均上调,此外,细胞成球数量增加,CD133、OCT4及SOX2表达均上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xo组比较,Exo+ABT-737组SKOV3细胞凋亡率增加,GFP与mRFP的荧光斑点也增加,细胞内LC3-Ⅱ/LC-3Ⅰ、Beclin-1、Bax及Cleaved-caspase3表达均上调,p62与Bcl-2表达均下调,细胞成球数量减少,且CD133、OCT4及SOX2表达均下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T-737能够在M2型TAM来源外泌体处理的卵巢癌细胞中发挥促自噬性凋亡的作用,并且可以抑制卵巢癌肿瘤干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ABT-737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外泌体 自噬性凋亡 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或抑制TAK1表达能够通过NF-κB信号通路改善卵巢癌细胞的紫杉醇耐药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青慧 李波 +3 位作者 胡传翠 聂明朝 郑小妹 金克龙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6-582,共7页
目的:探究利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或转化生长因子β活化激酶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activated kinase 1,TAK1]抑制剂5Z-7-oxozeaenol进行靶向沉默或抑制TAK1表达对卵巢癌细胞紫杉醇(taxol)耐药... 目的:探究利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或转化生长因子β活化激酶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activated kinase 1,TAK1]抑制剂5Z-7-oxozeaenol进行靶向沉默或抑制TAK1表达对卵巢癌细胞紫杉醇(taxol)耐药性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应用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TAK1在正常卵巢上皮细胞与卵巢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并筛选TAK1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较高与较低的卵巢细胞OVCAR3和SKOV3进行研究;使用siRNA转染技术下调OVCAR3和SKOV3细胞中的TAK1表达,RT-PCR进行验证转染效率;将OVCAR3或SKOV3细胞分为三组:si-NC+taxol组、si-TAK1+taxol组和si-NC+taxol+5Z-7-oxozeaenol组;CCK-8法检测紫杉醇对各组卵巢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Tunel荧光染色检测紫杉醇对各组细胞的介导凋亡发生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IκBα(p-IκBα/IκBα)与p65(p-p65/p65)的磷酸化水平和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使用SKOV3细胞建立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并将小鼠分为四组:control组、si-NC+taxol组、si-TAK1+taxol组和si-NC+taxol+5Z-7-oxozeaenol组,监测肿瘤生长,免疫组化检测TAK1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并再次使用Tunel荧光染色与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裸鼠肿瘤组织中的细胞凋亡率与NF-κB信号通路IκBα、p65的磷酸化水平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卵巢上皮细胞相比,TAK1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在卵巢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且在OVCAR3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最高,而在SKOV3细胞中表达最低;利用siRNA转染成功下调了OVCAR3与SKOV3细胞中TAK1表达;与si-NC+taxol组相比,si-TAK1+taxol组与si-NC+taxol+5Z-7-oxozeaenol组紫杉醇的IC_(50)值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细胞中IκBα与p65的磷酸化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裸鼠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与control组相比,si-NC+taxol组、si-TAK1+taxol组与si-NC+taxol+5Z-7-oxozeaenol组的肿瘤重量和生长速度均明显降低(P<0.05),且肿瘤组织中TAK1的蛋白表达强度明显下降(P<0.05),NF-κB信号通路IκBα、p65的磷酸化水平亦显著降低(P<0.05),而细胞凋亡率与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其中与si-NC+taxol组相比,si-TAK1+taxol组与si-NC+taxol+5Z-7-oxozeaenol组中上述检测指标的变化趋势更为显著(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体内外实验表明TAK1是卵巢癌发生紫杉醇耐药性的重要分子,而通过沉默或抑制TAK1的表达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水平促进紫杉醇诱导的细胞凋亡,从而提高肿瘤对紫杉醇的化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转化生长因子β活化激酶1 紫杉醇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的TNFAIP3和TNFAIP8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俏苗 王胜坦 +2 位作者 俞岩 肖美芳 万珍玲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的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TNFAIP)3和TNFAIP8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的宫颈癌组织117例、正常宫颈组织49例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92例,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上述组织的TNFAIP3和TNFA...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的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TNFAIP)3和TNFAIP8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的宫颈癌组织117例、正常宫颈组织49例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92例,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上述组织的TNFAIP3和TNFAIP8水平,比较不同宫颈组织的两者水平差异,分析两者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在线分析TNFAIP3和TNFAIP8与宫颈癌预后的关系。结果49例正常宫颈组织、92例CIN组织和117例宫颈癌组织的TNFAIP3水平依次为1.016±0.062、2.070±0.120和4.521±0.209,TNFAIP8水平依次为1.051±0.092、2.618±0.156和5.240±0.199,宫颈癌组织的TNFAIP3、TNFAIP8水平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和CIN组织,而CIN组织的两指标水平亦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宫颈癌组织中,TNFAIP3和TNFAIP8水平呈正相关(r=0.617,P<0.001)。TNFAIP3水平与年龄、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和月经状态无关(P>0.05),而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FIGO分期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TNFAIP8水平与年龄、肿瘤直径、病理类型和月经状态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FIGO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宫颈癌组织TNFAIP3水平与总生存期(OS)有关,而与无复发生存期(RFS)无关,其中低水平者的中位OS为45.73个月,长于高水平者的21.97个月(HR=1.83,95%CI:1.15~2.92),TNFAIP8水平与RFS和OS均无关(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的TNFAIP3、TNFAIP8水平升高,两者水平有助于判断宫颈癌的分化程度、FIGO分期和浸润深度,TNFAIP3水平还与预后有关,两者可能共同促进了宫颈癌的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 临床意义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