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多卡因咽喉表面麻醉对老年患者麻醉诱导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刘丽丽 李笃竽 +1 位作者 孙虎 徐志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237-2238,共2页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咽喉表面麻醉对老年患者麻醉诱导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行气管插管全麻的9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组(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和表面组(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分别监测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和气管插管后1 min...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咽喉表面麻醉对老年患者麻醉诱导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行气管插管全麻的9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组(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和表面组(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分别监测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和气管插管后1 min(T2)、3 min(T3)、5 min(T4)时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和心率(HR)。结果不同组别SBP、DBP、HR和SpO_2在不同时间点变化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T0时间点比较,3组在T1时间点时SBP、DBP和HR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和静脉组T2、T3、T4时间点SBP和DBP较T1时间点升高(P<0.05),表面组在T2和T3时间点的SBP和DBP较T1时间点升高(P<0.05);3组HR在T2时间点升高,同时对照组在T3和T4时间点HR均升高(P<0.05)。与同时间点对照组比较,SBP在T2、T3和T4时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DBP在T1、静脉组和表面组在T2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R在T1和T4时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咽喉表面麻醉能够减轻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表面麻醉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麻醉行无痛人流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刘丽丽 王连才 李笃宇 《海南医学》 CAS 2004年第2期59-59,共1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麻醉行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方法要求无痛人流的初孕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丙泊酚(n=20),Ⅱ组丙泊酚+芬太尼(n=20).Ⅲ组丙泊酚+芬太尼+力月西(n=20)。结果 Ⅰ、Ⅱ、Ⅲ组均对呼吸有一定的抑制.Ⅱ、Ⅲ组对循环影...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麻醉行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方法要求无痛人流的初孕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丙泊酚(n=20),Ⅱ组丙泊酚+芬太尼(n=20).Ⅲ组丙泊酚+芬太尼+力月西(n=20)。结果 Ⅰ、Ⅱ、Ⅲ组均对呼吸有一定的抑制.Ⅱ、Ⅲ组对循环影响较轻,Ⅲ组的无一例发生体动,且扩宫较前两组容易: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力月西麻醉对初次受孕,精神紧张,不易扩宫的孕妇尤为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复合麻醉 无痛人工流产 麻醉药 芬太尼 力月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与七氟醚对小儿麻醉脑氧代谢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小红 《空军医学杂志》 2018年第6期419-421,425,共4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七氟醚对小儿麻醉脑氧代谢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择期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儿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七氟醚维持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维持麻醉。结果 2组患儿在t...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七氟醚对小儿麻醉脑氧代谢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择期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儿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七氟醚维持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维持麻醉。结果 2组患儿在t1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值均较t2、t3、t4时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的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值在t2、t3时间段均较t1高(P<0.05);2组患儿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脑氧代谢率(CERO2)值在t2、t3时间段均较t1低(P<0.05);观察组患儿的SjvO2值在t2、t3时显著较对照组高,而Da-jvO2、CERO2值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麻醉应用七氟醚和丙泊酚,安全可靠,但七氟醚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优于丙泊酚,同时可降低对患儿脑氧代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麻醉 丙泊酚 七氟醚 脑氧代谢 麻醉维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及血清TNF-α、CR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光强 蔡弥松 +1 位作者 肖志博 张作锋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750-4753,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7例。两组均接受腹...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7例。两组均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术后统计对比两组机体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段(术后1d、术后2d、术后3d)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变化情况、术前及术后第1天血清CRP、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术前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d、2d、3d两组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术后不同时间段VAS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术前血清CRP及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血清CRP及TNF-α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切口感染率〔2.70%(1/37)〕、粘连性肠梗阻率〔5.41%(2/37)〕、腹腔脓肿率〔2.70%(1/3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4.32%(9/37)、24.32%(9/37)、27.03%(1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中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感,降低血清CRP及TNF-α水平,促使机体功能及早康复,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切口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硬膜外麻醉 急性阑尾炎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切口感染 肿瘤坏死因子-α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光强 李艳 +1 位作者 蔡弥松 肖志博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10期2025-2027,共3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拟实施PC-NL手术的12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和B组(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前...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拟实施PC-NL手术的12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和B组(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前(T1)、置入喉罩后(T2)、手术开始时(T3)、术毕(T4)患者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两组患者T0、术中10 min、20 min时刻的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比较手术及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T0、T4时两组患者的SBP、DBP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1、T2、T3时A组患者的SBP、DBP值均显著高于B组(P<0.05);T0、T3、T4时两组患者的HR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1、T2时A组患者的HR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P<0.05).T0时两组患者的AAI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10 min、术中20 min,A组患者的AAI值均低于B组(P<0.05);A组和B组患者术中体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患者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出喉罩时间均短低于B组(P<0.05).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3/60),与B组的11.67%(7/6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较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对PCNL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波动影响更小、术中麻醉效果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外科学 腹腔镜检查 碎石术 二异丙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发生高血糖的相关因素及乌司他丁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丽丽 李笃竽 +2 位作者 王涛 孙虎 徐志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5857-5858,共2页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发生高血糖的相关因素及乌司他丁的干预效果。方法肝切除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采用全身麻醉方式,观察组麻醉开始前和手术开始前给予乌司他丁,对照组给予20 ml生理盐水,检查两组手术切...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发生高血糖的相关因素及乌司他丁的干预效果。方法肝切除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采用全身麻醉方式,观察组麻醉开始前和手术开始前给予乌司他丁,对照组给予20 ml生理盐水,检查两组手术切皮前(T0)、切肝后即刻(T1)、切除肝脏后20 min(T2)、缝合即刻(T3)、术后第1天(T4)和术后第2天(T5)血糖水平,并分析高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T1、T2、T3、T4和T5血糖水平差异显著(P<0.05);与T0比较,两组血糖逐渐升高,至T3最高,T4、T5降低,观察组上升和下降幅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术中出血量、手术切除范围(肝段切除,联合肝段切除)和具有糖尿病史是肝切除术发生高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以明显预防肝切除术后血糖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高血糖 乌司他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掌心和腋窝区域皮肤温度变化对乳腺癌患者胸椎旁神经阻滞效果的评估 被引量:4
7
作者 李艳 谢海 +4 位作者 向伟 吴多志 周期 马乃全 欧阳碧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的乳腺癌患者手掌心和腋窝区域皮肤温度变化与阻滞效果之间的关系,探讨温度变化对阻滞效果评估的准确性。方法选择行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120例,均为女性,年龄29~67岁,ASAⅠ~Ⅲ级。全麻之前行超声...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的乳腺癌患者手掌心和腋窝区域皮肤温度变化与阻滞效果之间的关系,探讨温度变化对阻滞效果评估的准确性。方法选择行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120例,均为女性,年龄29~67岁,ASAⅠ~Ⅲ级。全麻之前行超声引导下T3~4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椎旁间隙注入0.25%罗哌卡因25 ml。随机在阻滞侧和非阻滞侧的手掌心和腋窝区域皮肤各取一个测量点,记录神经阻滞前、阻滞后15 min的皮肤温度。以神经阻滞效果佳(阳性)、神经阻滞效果差(阴性)作为评判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手掌心和腋窝区域皮肤温度变化对阻滞效果反应的敏感性和特异度,寻找诊断临界值(cutoff值);Pearson分析温度变化和阻滞效果的相关性。结果手掌心温度变化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AUC手掌心)为0.892(95%CI 0.803~0.947),Cutoff值为0.9℃,其敏感度为87.3%,特异性为75.9%;腋窝温度变化的AUC(AUC腋窝)为0.813(95%CI 0.756~0.884),Cutoff值为0.4℃,其敏感度为80.7%,特异性为71.6%;AUC手掌心明显大于AUC腋窝(P<0.05)。结论手掌心和腋窝区域皮肤温度变化对评估T3~4胸椎旁神经阻滞效果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用于T3~4胸椎旁神经阻滞效果的评价;手掌心皮肤温度变化对阻滞效果评估的准确性高于腋窝皮肤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旁神经阻滞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手掌心温度 腋窝区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乳腺癌保留乳头改良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贺延斌 李笃竽 +2 位作者 梁若冰 吴忠 张凯 《肿瘤药学》 CAS 2018年第4期581-584,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乳腺癌患者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手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右美托咪定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乳腺癌患者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手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右美托咪定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生活质量(QOL)评分及术后躁动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感染、水肿及乳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QO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躁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加强患者乳房再造的美观性,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乳腺癌 保留乳头 改良根治手术 术后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因素剖宫产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及建议 被引量:5
9
作者 贺延斌 陈秋霞 杜玉开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890-892,共3页
目的分析社会因素剖宫产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为正常妊娠孕产妇选择分娩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的孕产妇各100例,并对其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社会因素剖宫产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新生儿黄疸和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均高... 目的分析社会因素剖宫产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为正常妊娠孕产妇选择分娩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的孕产妇各100例,并对其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社会因素剖宫产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新生儿黄疸和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均高于自然分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因素剖宫产会增加新生儿黄疸和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危害新生儿的健康。应加强对产妇和胎儿的评估,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并对孕妇产前进行针对性的安抚、宣教和指导,以更好地减少新生儿并发症,为新生儿的预后提供良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因素 剖宫产 自然分娩 新生儿 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奈福泮在硬膜外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笃竽 刘丽丽 《海南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98-98,共1页
关键词 盐酸奈福泮 硬膜外 剖宫产术后 镇痛药 临床观察 肌松作用 剖官产 新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对小儿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炎性因子及脑代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谭忠 贺延斌 李笃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9期923-927,共5页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对小儿重度颅脑损伤(sTBI)患者炎性因子及脑代谢功能的影响,为优化麻醉管理提供研究依据。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sTBI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对小儿重度颅脑损伤(sTBI)患者炎性因子及脑代谢功能的影响,为优化麻醉管理提供研究依据。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sTBI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七氟醚及依托咪酯进行静吸复合麻醉维持,研究组患儿同时给予右美托咪定注射液静脉泵注。选取麻醉诱导前(T 1)、气管插管时(T 2)、切皮时(T 3)、硬脑膜切开时(T 4)、硬脑膜切开后1 h(T 5)、关闭硬膜时(T 6)作为监测时点,对2组患儿上述时点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对2组患儿在T 3、T 4、T 5、T 6时点时的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 2)、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AV-DO 2)、脑氧摄取率(CO 2ER)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T 1~T 6,2组患儿的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均逐级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T 3时点开始,研究组患儿的血清IL-6、TNF-α水平较对照组出现降低,血清IL-10水平较对照组出现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在T 3~T 6时点的SjvO 2水平逐渐升高,AV-DO 2、CO 2ER水平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T 4时点开始,研究组患儿的SjvO 2水平较对照组出现升高,AV-DO 2、CO 2ER水平较对照组出现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应用七氟醚及依托咪酯进行静吸复合麻醉维持,在小儿sTBI手术中加用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的炎症反应程度,相对减轻创伤和手术的炎症应激损害,并可改善患儿术中的脑代谢指标,纠正脑组织的氧代谢紊乱状态,有利于维持患儿术中机体稳态、确保手术效果、改善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重度颅脑损伤 右美托咪定 炎性因子 脑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吸入氧浓度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灌注术围术期气体交换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梁小青 吴多志 梁明超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128-129,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吸入氧浓度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灌注术围术期气体交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非紫绀型)1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两组患儿在麻醉... 目的研究不同吸入氧浓度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灌注术围术期气体交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非紫绀型)1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两组患儿在麻醉前均进行预先吸氧3min,并在麻醉诱导时面罩通气2min,最后行气管插管,对照组采用纯氧通气,观察组采用混合通气,观察两组患儿吸氧前、气管插管后30min、拔管后30min、术后1d、2d的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患儿带管时间、ICU病房停留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吸氧前,两组PaO2、PaCO2、PaO2/Fio2指标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插管后30min、拔管后30min、术后1d、术后2d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在带管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方面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混合通气方法可对先天性心脏病(非紫绀型)手术患儿气体交换功能影响较小,且该方式通气患儿的恢复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氧浓度 先天性心脏病 体外循环灌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浸透的明胶海绵切口皮下植入对子宫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
13
作者 李笃竽 刘丽丽 +3 位作者 聂明朝 贺延斌 吴仁丰 潘新隆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3期320-322,共3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浸透的明胶海绵切口皮下植入对子宫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择期子宫切除术的24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各80例,A组采用罗哌卡因浸透的明胶海绵切口...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浸透的明胶海绵切口皮下植入对子宫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择期子宫切除术的24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各80例,A组采用罗哌卡因浸透的明胶海绵切口皮下植入进行术后镇痛,B组术后直接静脉滴注0.5%罗哌卡因镇痛,C组置入明胶海绵后注射0.9%生理盐水,监测并对比三组术后疼痛、血流动力学等指标。结果 A、B两组患者术后1、4、8、12、24、48h的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同一时间点C组患者(F=51.204,P<0.05),A、B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疼痛程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276,均P>0.05);A、B、C三组患者T0、T1、T2、T3、T4时刻的血氧饱和度(Sp 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57,均P>0.05);A、C组患者T1、T2、T3、T4时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监测值与本组T0时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684、1.419,均P>0.05),B组患者患者T1、T2时刻的M AP、HR监测值与本组T0时刻比较降低(t值分别为13.085、10.684,均P<0.05);A、C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头痛发生率均低于B组(χ~2值分别为18.279、10.833,均P<0.05);A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C组(χ~2=4.498,均P<0.05)。结论罗哌卡因浸透的明胶海绵切口皮下植入对子宫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显著,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明胶海绵 子宫切除术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对运动神经的影响
14
作者 李笃竽 刘丽丽 《海南医学》 CAS 2004年第5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小剂量 吗啡 剖宫产 术后镇痛 运动神经 硬膜外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全麻喉罩通气在小儿眼科肿瘤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小红 殷国华 史琪清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年第6期48-50,共3页
目的 :探究七氟醚全麻喉罩通气在小儿眼科肿瘤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眼科收治的86例眼科肿瘤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43例患儿给予七氟醚全麻喉罩通气检查... 目的 :探究七氟醚全麻喉罩通气在小儿眼科肿瘤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眼科收治的86例眼科肿瘤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43例患儿给予七氟醚全麻喉罩通气检查,对照组43例患儿给予静脉氯胺酮检查,比较两组患儿在手术前,诱导时、诱导5 min后、手术结束心率、呼吸频率以及二氧化碳分压情况。比较两组患儿诱导时间以及苏醒时间,并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在手术过程中心率[(137.9±24.1)次·min^(-1) vs(167.5±34.9)次·min^(-1),P<0.05]及麻醉结束时心率[(139.2±29.8)次·min^(-1) vs(153.4±27.4)次·min^(-1),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呼吸频率和二氧化碳分压方面,麻醉前、诱导时、诱导后5min以及麻醉结束时都没有明显的区别(P>0.05)。且试验组患儿进行诱导的时间[(2.6±0.8)min vs(6.5±1.5)min,P<0.05]以及苏醒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3.6±0.8)min vs(32.6±5.2)min,P<0.01],试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11.6%vs 23.3%,P<0.05)。结论:对眼肿瘤患儿进行检查时,选用七氟醚全麻喉罩通气与传统的氯胺酮麻醉相比可以减少检查对患儿心率、呼吸频率以及二氧化碳分压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全身麻醉 喉罩通气 氯胺酮 小儿眼肿瘤
原文传递
全身麻醉下瞳孔直径变化率对伤害性刺激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艳 谢海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瞳孔直径(pupillary diameter,PD)变化对手术切皮后心率或SBP变化的反应性,探讨PD变化率对伤害性刺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患者150例,均经静脉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手术开始前5min给予芬太尼1μg/kg。记录手术切皮... 目的通过观察瞳孔直径(pupillary diameter,PD)变化对手术切皮后心率或SBP变化的反应性,探讨PD变化率对伤害性刺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患者150例,均经静脉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手术开始前5min给予芬太尼1μg/kg。记录手术切皮前5min(T0)、手术切皮后即刻(T1)和切皮后1min内每5s[5s(T2)、10s(T3)、15s(T4)、20s(T5)、25s(T6)、30s(T7)、35s(T8)、40s(T9)、45s(T10)、50s(T11)、55s(T12)、60s(T13)]的心率、SBP和PD,计算各个时点心率、SBP对T0时点的变化率和PD对T0时点的最大变化率,分别记为△HR、△SBP和△PD。以△HR或△SBP为15%分别作为评判伤害性刺激/抗伤害性刺激标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PD对△SBP、△HR反应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寻找诊断临界值(cutoff值);Pearson相关分析△PD与△SBP、△HR的相关性;比较心率、SBP和PD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时间。结果△PD对△SBP、△HR反应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分别为0.936(95%CI0.894~0.997)和0.921(95%CI0.884~0.971);△PD对△HR反应的cutoff值为44.5%,敏感度89.7%,特异性92.5%;△PD对△SBP反应的cutoff值为46.5%,敏感度88.6%,特异性89.1%;△PD和△HR的Pearson相关系数r=0.721(95%CI0.617,0.786);△PD和△SBP的Pearson相关系数r=0.679(95%CI0.605~0.758);PD、心率和SBP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时间分别为(5.5±2.7)、(28.3±9.9)、(32.7±7.2)s,△PD比△HR、△SBP的反应时间均短(P<0.05)。结论PD对术中伤害性刺激/抗伤害性刺激平衡的评价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其反应时间更短,是评估术中伤害性刺激/抗伤害性刺激平衡的有价值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瞳孔直径 伤害性刺激 疼痛 心率 收缩压
原文传递
复方苹果酸林格液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小红 朱毅 +4 位作者 高文莉 王琦 王萍 姚尚龙 戴中亮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74-877,共4页
目的评价复方苹果酸林格液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7~9周龄,280~32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组)、生理盐水组(NS组)、乳酸林格液组(RL组)和复方苹果酸林格液组(RM组)。N... 目的评价复方苹果酸林格液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7~9周龄,280~32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组)、生理盐水组(NS组)、乳酸林格液组(RL组)和复方苹果酸林格液组(RM组)。NS组、RL组和RM组制备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休克60min后进行液体复苏,复苏后3h处死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测定肺组织湿重(W)和干重(D),计算W/D比值,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TNF-α、IL-1β和IL-6含量。取肺组织做病理切片,观察病理学结果。结果与S组比较,NS组、RL组和RM组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肺W/D比值、MPO活性和TNF-α、IL-1β和IL-6含量升高(P<0.05);与NS组和RL组比较,RM组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肺W/D比值、MPO活性和TNF-α、IL-1β和IL-6含量降低(P<0.05)。结论失血性休克大鼠采用复方苹果酸林格液复苏时急性肺损伤程度较生理盐水和乳酸林格液复苏时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酸盐 休克 出血性 补液疗法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原文传递
帕瑞昔布钠联合右美托咪定对甲状腺术患者术后苏醒及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光强 李艳 +1 位作者 蔡弥松 肖志博 《现代医学》 2019年第8期946-950,共5页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联合右美托咪定对甲状腺术患者术后苏醒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甲乳外科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1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71例术前予以右美托咪定治疗,研究组7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帕瑞昔布钠。比较...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联合右美托咪定对甲状腺术患者术后苏醒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甲乳外科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1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71例术前予以右美托咪定治疗,研究组7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帕瑞昔布钠。比较两组间苏醒质量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血清P物质(SP)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同时比较苏醒期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较短,Riker镇静躁动评分量表(S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低,拔管后5 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水平及麻醉前后差值较低,手术后血清S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手术前后差值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苏醒期躁动及拔管呛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恶心呕吐、嗜睡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联合右美托咪定能缩短甲状腺手术患者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控制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减少苏醒期并发症,提高术后苏醒质量,降低血清SP、TNF-α、IL-6水平,减轻术后疼痛,药物镇静镇痛作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帕瑞昔布钠 右美托咪定 术后苏醒质量 疼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