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吴伟英 黄贝燕 田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667-668,672,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比较综合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情况。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P<0.01),尤其是改善患者的心理部分效果明显(P<0.01)。结论:综合...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比较综合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情况。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P<0.01),尤其是改善患者的心理部分效果明显(P<0.01)。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囊内镜在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正义 吕静 云小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49-50,54,共3页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全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腹痛、腹胀、腹泻、便秘13例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结果:13例患者胶囊内镜检查,除2例未发现病变外,11例检出疾病,病种有胃窦息肉、糜烂性胃炎、结肠息...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全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腹痛、腹胀、腹泻、便秘13例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结果:13例患者胶囊内镜检查,除2例未发现病变外,11例检出疾病,病种有胃窦息肉、糜烂性胃炎、结肠息肉、空肠出血性病变,小肠出血性炎症及小肠肿瘤,且顺应性较好,无不良反应。结论:胶囊内镜因其操作简单、安全、无痛苦、无不良反应,能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可以观察全消化道,无需住院等优点,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消化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痛定在消化系疾病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齐全 王运世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消化系疾病 消化性溃疡 胆绞痛 急性腹泻 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胰腺炎 治疗 心痛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心理弹性与情绪调节方式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侯悦媚 邹少华 郑丽端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64-1666,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与情绪调节方式、人格特征相关性,为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147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胃癌组),选取同期15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情绪调节方式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以及心理弹性问卷(...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与情绪调节方式、人格特征相关性,为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147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胃癌组),选取同期15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情绪调节方式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以及心理弹性问卷(CD-RISC)进行调查,分析心理弹性水平与情绪调节方式、人格特征相关性。结果胃癌组患者整体CD-RISC得分为(58.12±9.19)分,属于较差范围;胃癌组人格特征、情绪调节方式、心理弹性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外向、神经质、宣泄调节、抑郁调节对胃癌患者心理弹性水平较低有较大影响(P<0.05);患者的心理弹性与宣泄、抑制调节呈正相关(r=0.287、0.136,P<0.05),与内外向、神经质呈负相关(r=-0.232、-0.789,P<0.05)。结论胃癌患者的内外向、神经质、宣泄调节、抑郁调节是影响心理弹性水平的重要因素,应采取多角度干预措施提高胃癌心理弹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心理弹性 情绪调节方式 心理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正义 吕静 云小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448-449,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 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发现的15例消化道黏膜下肿物进行超声内镜检查(15例病变均位于黏膜下层),应用TT刀、HOOK刀、IT刀等工...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 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发现的15例消化道黏膜下肿物进行超声内镜检查(15例病变均位于黏膜下层),应用TT刀、HOOK刀、IT刀等工具进行内镜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先用1∶10000肾上腺素加美蓝在黏膜下注射抬高病变,使病变与肌层相分离。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剥离病变下方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再对肿瘤进行钝性分离,完整切除病变。结果:病变最大直径为6-18mm,平均8mm,15例均成功完成ESD治疗,手术时间26-61min(平均41min)。所有ESD剥离病变包膜完整,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本组ESD病例未见术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ESD治疗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安全、有效,可以完整切除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黏膜下肿瘤 消化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钟文洲 陈正义 王齐全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和肝癌病发的相关性,为其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5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358例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HBV感染、饮酒、饮茶、食用剩饭菜...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和肝癌病发的相关性,为其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5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358例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HBV感染、饮酒、饮茶、食用剩饭菜、食用腌制食品、吸烟、家族肝癌史、慢性肝病史、文化程度、生活质量等情况,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HBV感染、饮酒、饮茶、食用剩饭菜、食用腌制食品、吸烟、家族肝癌史、慢性肝病史、文化程度、生活质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BV感染、饮酒、饮茶、食用剩饭菜、家族肝癌史、慢性肝病史、生活质量其OR值分别为13.524、4.856、0.080、3.806、24.691、19.815和0.095,95%CI分别为6.952~18.625、3.784~7.367、0.059~0.605、3.018~8.224、10.890~35.265、8.754~29.543和0.275~0.569。结论 HBV感染、饮酒、家族肝癌史、慢性肝病史、食用剩饭菜可能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和吃食用腌制食品可能是其次要危险因素;饮茶和生活质量则可能是其重要保护因素;文化程度可能是其次要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HBV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中Gal-3与BCL-2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钟文洲 林松挺 +1 位作者 陈正义 黄晓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28-1332,共5页
目的观察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与B淋巴细胞瘤-2基因(B cell leukemia/lymphoma-2,BCL-2)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消化科确诊为UC的患者64例,... 目的观察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与B淋巴细胞瘤-2基因(B cell leukemia/lymphoma-2,BCL-2)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消化科确诊为UC的患者64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志愿者5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结直肠黏膜组织中BCL-2和Gal-3的表达,探讨两者表达与UC分级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Gal-3阳性率为100%,高于观察组的37.5%(χ~2=48.142,P<0.001);对照组BCL-2的阳性率为20%,低于观察组的90.62%(χ~2=58.171,P<0.001);UCⅠ级Gal-3阳性率高于UCⅡ级(χ~2=3.600,P=0.058)和UCⅢ级(χ~2=4.532,P=0.033);UCⅢ级Gal-3阳性率低于Ⅱ级(χ~2=0.183,P=0.669);UCⅠ级BCL-2阳性率低于UCⅡ级(χ~2=5.539,P=0.019)和UCⅢ级(χ~2=6.098,P=0.014);UCⅢ级BCL-2阳性率高于Ⅱ级(χ~2=0.511,P=0.475);BCL-2和Gal-3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均无相关性(P>0.05);BCL-2和Gal-3表达不具备关联性。结论 BCL-2在UC结直肠黏膜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Gal-3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结直肠黏膜,两者表达与UC分级有关,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无关,可作为UC的预测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B淋巴细胞瘤-2基因 半乳糖凝集素3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内外铁的分布情况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春芸 钟文洲 陈夏明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897-2898,共2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内外铁的分布情况。方法 8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8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红细胞内铁、红细胞外铁(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及铁调素的含量。比较两组红细胞内外铁的差异...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内外铁的分布情况。方法 8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8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红细胞内铁、红细胞外铁(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及铁调素的含量。比较两组红细胞内外铁的差异,分析转铁蛋白、铁调素等调节铁分布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红细胞内铁含量、转铁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而红细胞外铁(血清铁、铁蛋白)、铁调素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铁分布在红细胞内外发生失衡。红细胞内铁流失于细胞外,血清铁、铁蛋白、铁调素增高,转铁蛋白降低从而调节铁分布,避免铁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红细胞内铁 血清铁 铁蛋白 转铁蛋白 铁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 被引量:7
9
作者 林玉兰 吴海英 张日玲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4-304,共1页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套扎术 护理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人工腹水结合三维可视化系统辅助射频消治疗难消融复发性肝癌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职妹 宁额尔敦巴格 +4 位作者 李慧 马榕 林青雨 郑舒淇 黄金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7-393,共7页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人工腹水结合三维可视化系统(3DVAPS)辅助射频消融治疗难消融的复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5年3月至2020年12月177例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CT引导下射频消融的资料,其中257...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人工腹水结合三维可视化系统(3DVAPS)辅助射频消融治疗难消融的复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5年3月至2020年12月177例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CT引导下射频消融的资料,其中257个病灶位于有挑战性的消融困难部位。肿瘤预后包括消融相关并发症、人工腹水技术成功率、完全消融技术成功率。结果 177例患者的腹腔注入0.9%氯化钠溶液100~3 000 mL,平均853.71 mL,其中169例(95.48%)成功诱导人工腹水。术后复查腹部CT可见腹腔注水全部消失,其中仅有94例(53.11%)术中出现轻微并发症,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162例患者消融边缘充分,增强扫描示消融区无强化。CT引导下人工腹水结合3DVAPS辅助射频消融手术的完全消融技术成功率为91.53%(162/177)。结论 CT引导下人工腹水结合3DVAPS辅助射频消融治疗难消融复发性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射频消融 困难部位 人工腹水 三维可视化系统 技术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染HBx诱导肝癌细胞株Bel-7404多药耐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松挺 陈正义 钟文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7期16-20,共5页
目的研究HBx转染对肝癌细胞株Bel-7404增殖、细胞周期以及多药耐药的影响,并探讨HBx转染诱导肝癌多药耐药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人肝癌Bel-7404细胞株进行转染,根据HBx转染情况将细胞分为三组,分别为转染HBx细胞组(Bel-7404-HBx组)... 目的研究HBx转染对肝癌细胞株Bel-7404增殖、细胞周期以及多药耐药的影响,并探讨HBx转染诱导肝癌多药耐药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人肝癌Bel-7404细胞株进行转染,根据HBx转染情况将细胞分为三组,分别为转染HBx细胞组(Bel-7404-HBx组)、转染空载体细胞组(Bel-7404-con组)和空白细胞组(Bel-7404组);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HBx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HBx、Notch-1和多药耐药蛋白(MRP)的表达,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和多药耐性,流式分析仪检测各组细胞生长周期。结果 PCR扩增凝胶电泳显示Bel-7404-HBx组有HBx片段出现,而其他两组未见HBx m RNA的表达;Western bolt结果显示在Bel-7404-HBx组处有蛋白条带(即HBx蛋白),而Bel-7404组和Bel-7404-con组未见表达。与Bel-7404组和Bel-7404-con组比较,Bel-7404-HBx组细胞增殖显著加快(P<0.05);与Bel-7404组和Bel-7404-con组比较,Notch-1和MRP在Bel-7404-HBx组的蛋白表达增加;细胞周期结果显示,与Bel-7404组和Bel-7404-con组比较,Bel-7404-HBx组G_0/G_1期细胞显著减少(P<0.05),S期显著增加(P<0.01),G_2/M期变化不大(P>0.05);多药耐药实验显示,与Bel-7404组和Bel-7404-con组比较,丝裂霉素、阿霉素、5-氟尿嘧啶、顺铂和奥沙利铂在Bel-7404-HBx组中耐药指数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结论转染HBx的Bel-7404细胞可能通过诱导Notch-1与MRP的过表达,最终导致肝癌细胞株Bel-7404增殖能力增强和多药耐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X 肝癌细胞株 BEL-7404 NOTCH信号通路 多药耐药蛋白 多药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绝缘头电切刀行直肠肿瘤黏膜下层剥离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秀芳 苏鲁 +2 位作者 潘洪珍 赖雪珍 云小余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41-743,共3页
目的使用绝缘头电切刀行直肠肿瘤黏膜下层剥离术,以求切除一次性大于1.5cm的肿瘤。方法使用绝缘头电切刀(Insulation-tipped,IT)对12例直肠肿瘤(平均病变范围为3.4cm)行黏膜下层注射美蓝肾上腺素液,再用IT刀进行黏膜下层剥离术。结果12... 目的使用绝缘头电切刀行直肠肿瘤黏膜下层剥离术,以求切除一次性大于1.5cm的肿瘤。方法使用绝缘头电切刀(Insulation-tipped,IT)对12例直肠肿瘤(平均病变范围为3.4cm)行黏膜下层注射美蓝肾上腺素液,再用IT刀进行黏膜下层剥离术。结果12例直肠肿瘤均被完整切除,病理结果为绒毛腺管状腺瘤并中度或重度不典型增生,其中4例癌变,基底无残留癌灶。术中1例发生小动脉破裂出血,给予钛夹止血,达到止血目的,该组无穿孔者。结论IT刀可顺利进行直肠肿瘤完整黏膜下层剥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绝缘头电切刀 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100A12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诊断和疾病评估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松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103-1106,共4页
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外周血清中S100A12水平,探讨其对UC的诊断价值和对疾病发生发展的评估作用.方法:采集66例活动期UC患者、24例患者缓解期UC患者和20例健康成人外周血清样本,使用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清... 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外周血清中S100A12水平,探讨其对UC的诊断价值和对疾病发生发展的评估作用.方法:采集66例活动期UC患者、24例患者缓解期UC患者和20例健康成人外周血清样本,使用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清中S100A12水平.分析其对疾病的诊断以及对疾病发生发展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发现活动期UC患者外周血清中S100A12明显高于缓解UC患者和健康对照者(725.6 pg/mL±239.6 pg/mL vs 311.2pg/mL±87.5 pg/mL、218.6 pg/mL±76.8 pg/mL)(P<0.001).尤其发现重症UC患者比中度和轻度UC患者明显升高(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UC患者S100A12水平与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关系(P<0.05).活动期UC患者经过有效治疗后,血清中S100A12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活动期UC患者外周血清中S100A12水平明显升高,并能够预测UC的疾病活动程度,提示S100A12是一项有效的指标,可用于判断UC疾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外周血 S100A12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34例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丹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30-30,32,共2页
关键词 息肉 肠疾病 电凝法 大肠息肉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玉兰 《海南医学》 CAS 2001年第11期38-39,共2页
目的 完善系统化整体护理 ,促进护理事业发展。方法 :更新观念 ,将护理工作模式“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结果 :开展整体护理取得了一定成绩 ,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提高了护士在病人心目中的位... 目的 完善系统化整体护理 ,促进护理事业发展。方法 :更新观念 ,将护理工作模式“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结果 :开展整体护理取得了一定成绩 ,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提高了护士在病人心目中的位置 ,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和护理质量。但开展整体护理工作中发现一些问题 ,护士转变观念不够 ,缺乏自觉性 ,护士的学历层次、知识结构偏低 ,高素质的护理人才缺乏 ,护理程序欠规范 ,从入院到出院全程不变 ,护理措施往往是千篇一律 ,缺乏科学性。健康教育语言简单 ,缺乏针对性 ,护士外出时间多 ,做非临床护理工作仍存在 ,造成护士编制不足 ,资源浪费。结论 :拓展知识面 ,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按护理程序为病人解决健康问题 ,牢固树立以病人为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 护理事业 护理人才 医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引导下放置PTBD管引流治疗肝脓肿1例
16
作者 王齐全 朱才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23-23,共1页
患者,男,68岁,临床表现为右上腹疼痛伴畏寒,发热(最高达39.5℃)35 d,有恶心、无呕吐,纳差,大小便正常.既往无肝炎、肝硬化病史.体检:t 38.6℃,P90min-1,BP 17.29/9.3 kPa,痛苦病容,消瘦,巩膜轻-中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 患者,男,68岁,临床表现为右上腹疼痛伴畏寒,发热(最高达39.5℃)35 d,有恶心、无呕吐,纳差,大小便正常.既往无肝炎、肝硬化病史.体检:t 38.6℃,P90min-1,BP 17.29/9.3 kPa,痛苦病容,消瘦,巩膜轻-中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右上腹有压痛,莫非氏征(-),肝区有明显叩击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腹水征(-),双下肢无浮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脓肿 超声检查 引流 病例报告 PTBD管 B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6例诊疗体会
17
作者 陈正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25-226,共2页
关键词 胃肿瘤 胃粘膜 幽门螺旋杆菌 胃镜检查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5例
18
作者 王丹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70-171,共2页
关键词 保留灌肠 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 利多卡因 甲硝唑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高频电切除小儿大肠息肉32例报告
19
作者 郑秀芳 《海南医学》 CAS 2005年第10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成人结肠镜对小儿检查的可行性及小儿大肠息肉内镜下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便血小儿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检查前常规按每公斤体重口服50%硫酸镁1.2ml进行导泻。对发现息肉需内镜下电切者测血常规、血型、凝血酶原时间,不配合的患... 目的探讨成人结肠镜对小儿检查的可行性及小儿大肠息肉内镜下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便血小儿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检查前常规按每公斤体重口服50%硫酸镁1.2ml进行导泻。对发现息肉需内镜下电切者测血常规、血型、凝血酶原时间,不配合的患者在麻醉下进行。结果本组32例大肠息肉患者经内镜治疗成功,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病理结果:幼年性息肉22例,腺瘤6例,炎性息肉4例。结论用成人结肠镜对小儿进行检查及大肠息肉切除,只要方法得当,效果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大肠息肉 内镜 电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Slug基因表达抑制胰腺癌侵袭转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柳湘洁 宋彩霞 +1 位作者 张群声 王启全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3-515,F0002,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Slug基因表达对胰腺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用脂质体转染法将表达siRNA-Slug的真核表达载体pGenesil-1-Slug-siRNA(pSlug-siRNA)和空载体pGenesil-1-Neg-siRNA(pNeg-siRNA)导入PANC-1细胞,G418筛选阳性细胞,获得稳定转... 目的探讨RNA干扰Slug基因表达对胰腺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用脂质体转染法将表达siRNA-Slug的真核表达载体pGenesil-1-Slug-siRNA(pSlug-siRNA)和空载体pGenesil-1-Neg-siRNA(pNeg-siRNA)导入PANC-1细胞,G418筛选阳性细胞,获得稳定转染的阳性克隆。观察siRNA-Slug对Slug表达的沉默及对胰腺癌细胞体外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中Slug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测定蛋白表达水平。建立不同组裸鼠原位胰腺癌模型,观察Slug沉默对裸鼠原位胰腺癌转移的抑制作用。结果pSlug-siRNA组细胞内Slug mRNA及Slug蛋白的表达被有效沉默。重组细胞基底膜(Matrigel)侵袭实验显示,pSlug-siRNA组、空白对照组、pNeg-siRNA组穿透基底膜细胞数分别为(35±10)、(228±71)、(219±72)个/高倍镜(×200),pSlug-siRNA组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pNeg-siRNA组,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裸鼠体内实验表明,pSlug-siRNA组的肿瘤转移结节、肝脏转移结节、腹水明显减少。结论RNA干扰Slug基因表达对胰腺癌细胞侵袭转移有抑制作用,Slug可能成为胰腺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SLUG RNA干扰 转染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