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2019年海南省住宿类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1
作者 曾月 林裕 +1 位作者 陈莲玉 何昌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111-113,共3页
了解海南省住宿类公共场所基本卫生状况,分析其健康危害因素,为加强住宿类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和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海南省东西南北四个区域各选择一个城市,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三星级(含)以上宾馆、三星级以下宾馆和快捷... 了解海南省住宿类公共场所基本卫生状况,分析其健康危害因素,为加强住宿类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和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海南省东西南北四个区域各选择一个城市,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三星级(含)以上宾馆、三星级以下宾馆和快捷酒店共179家分别于夏冬两季进行卫生监测分析。结果:2016-2019年共计检测样品9880件,整体合格率为73.8%,其中物理因素、室内空气质量和公共用品用具合格率分别为34.0%、83.4%和95.4%,合格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2019年共计检测项目26087项次,合格率为88.0%。主要不合格项目为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噪声、甲醛、空气细菌总数和用品用具pH值。结论:海南省2016-2019年住宿类公共场所物理因素整体合格率较低,室内空气质量不合格因素主要是甲醛和细菌总数,公共用品用具pH值合格率比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场所 卫生监测 室内空气质量 公共用品用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2014—2023年农药中毒病例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金蕾 李宾 +2 位作者 王川健 陈玉珅 唐天统 《中国热带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9-1135,共7页
目的分析海南省2014—2023年农药中毒的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为制定海南省农药中毒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收集海南省2014—2023年农药中毒病例资料,对... 目的分析海南省2014—2023年农药中毒的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为制定海南省农药中毒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收集海南省2014—2023年农药中毒病例资料,对所收集病例资料的时间分布、人口学特征、地区分布、中毒农药种类及发展趋势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4—2023年海南省共报告农药中毒1561例,死亡68例,年均发病率为1.60/10万,总病死率为4.36%。中毒类型以非生产性中毒为主(1227例,78.60%);中毒高发年份为2019年(210例,13.45%)、2018年(209例,13.39%)和2016年(204例,13.07%);以第三季度居多(440例,28.19%),生产性中毒高发于7—9月,非生产性中毒高发于5月、1月和8月;中毒病例以男性为主(832例,53.30%),男女标化病例比为1.05∶1;年龄为(42.10±19.81)岁,高发年龄段为35~<45岁组(305例,19.54%)、45~<55岁组(293例,18.77%)和25~<35岁组(285例,18.26%),总病死率以65~<75岁组(6.84%)最高;总发病率居于前3位的地区为临高县(103.68/10万)、五指山市(71.85/10万)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64.88/10万);导致中毒的农药品种主要为除草剂(590例,37.80%)和杀虫剂(582例,37.28%),农药品种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023,P<0.05),中毒病死率居于前3位的农药种类分别为百草枯(16.15%)、甲胺磷(14.29%)和敌敌畏(12.50%);农药中毒病例呈现年度分布不均的特征,10年总病例、生产性中毒及非生产性中毒病例随年度均呈线性发展趋势(Z=5.027、4.654、3.241,均为P<0.05)。结论非生产性农药中毒是海南省现阶段农药中毒防控的重点,建议通过多部门联合采取加强农药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农药使用安全知识的宣传及加强基层精神卫生建设等综合措施预防农药中毒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中毒 分布 发展趋势 病死率 海南省
原文传递
海南省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调查 被引量:18
3
作者 杨斌 王帅 +1 位作者 符致效 陈彩云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了解海南省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现状。方法在海南省18个市县随机抽取10个监测县,在每个监测县选择10户居民家庭作为监测点,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监测点的水源类型、供水方式、覆盖人口等进行调查;于2009年丰(7-9月)、枯水期(1-3月)... 目的了解海南省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现状。方法在海南省18个市县随机抽取10个监测县,在每个监测县选择10户居民家庭作为监测点,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监测点的水源类型、供水方式、覆盖人口等进行调查;于2009年丰(7-9月)、枯水期(1-3月)进行水样的采集、检验和评价。结果海南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主要以地下水为主,供水方式以集中式供水为主;共采集水样246件,合格44件,合格率仅为17.9%,各指标合格率由低至高依次为总大肠菌群(35.4%)<菌落总数(80.1%)<pH值(82.9%)<铁(94.3%)<锰(94.7%)<浑浊度(90.7%)<色度(95.5%)<硝酸盐(95.9%)<氯化物(97.6%)<氨氮(98.4%)、氟化物(98.4%)<总硬度(99.6%);以地面水为水源水水样的合格率为22.6%,略高于以地下水为水源水的水样的16.6%;集中式供水水样的合格率为22.5%,高于分散式供水水样的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丰水期水样的合格率为19.2%,略高于枯水期合格率为16.5%。结论微生物污染是海南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偏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水 农村 卫生调查
原文传递
2020—2022年海口市城区大气PM_(2.5)中重(类)金属组成及来源解析
4
作者 何昌华 杨夕 +8 位作者 伍燕春 胡伟 封丹 唐天统 林天 符桂林 李永忠 梅振坤 曾月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802-811,共10页
目的探析海口市主城区大气PM_(2.5)中重(类)金属污染的组成和主要来源。方法于2020—2022年对海口市主城区进行逐月定期(10—16日)采集大气PM_(2.5)样品,每日持续采样时间不少于22 h;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量PM_(2.5)样... 目的探析海口市主城区大气PM_(2.5)中重(类)金属污染的组成和主要来源。方法于2020—2022年对海口市主城区进行逐月定期(10—16日)采集大气PM_(2.5)样品,每日持续采样时间不少于22 h;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量PM_(2.5)样品中25种重(类)金属成分;对PM_(2.5)中检出率较高的16种重(类)金属成分采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解析主要污染来源。结果2020—2022年海口市主城区大气PM_(2.5)质量浓度范围4.00~64.00μg/m^(3),均数(x±s)为(20.48±12.88)μg/m^(3)、中位数(M)17.00μg/m^(3)及四分位数间距(IQR)14.25μg/m^(3),年度间PM_(2.5)24小时平均浓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4,P>0.05);不同季节PM_(2.5)24小时平均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86,P<0.01),PM_(2.5)24小时平均浓度(均数)高低顺序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16种重(类)金属的质量浓度范围为0.01~1008.00 ng/m^(3),质量浓度M值由高到低依次为Fe>Al>Zn>Mn>Pb>Ba>Cu>Sr>Ni>Se>V>As>Sn>Cr>Cd>Li。PMF模型解析结果表明,PM_(2.5)中16种重(类)金属污染主要贡献来源以道路及土壤尘源(49.82%)和交通尾气源(36.96%)为主,次之贡献源有混合燃烧源(9.61%)、建材施工尘源(2.51%)和船舶燃油源(1.10%)。结论2020—2022年海口市大气PM_(2.5)质量浓度均未超过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24小时平均浓度二级限值(75μg/m^(3))水平,PM_(2.5)中重(类)金属构成主要以Fe、Al、Zn、Mn和Pb元素为主,其主要贡献源是道路及土壤尘源和交通尾气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口 细颗粒物 重(类)金属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奥会前后北京市细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及来源
5
作者 黄子烨 胡伟 +11 位作者 靳蕊 侯升杰 李萍 毕凯 何昌华 王亚杰 段沛敏 刘頔 吴礼彬 邓君俊 孙业乐 傅平青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344-5356,共13页
为评估环境空气质量管控措施对北京市PM_(2.5)化学组成的影响,于2022年冬奥会前后在北京城区及西北方向山区背景站点同时开展观测,分析PM_(2.5)样品中水溶性无机离子及碳质组分浓度变化.结果显示,城区与山区PM_(2.5)中碳质组分差异明显... 为评估环境空气质量管控措施对北京市PM_(2.5)化学组成的影响,于2022年冬奥会前后在北京城区及西北方向山区背景站点同时开展观测,分析PM_(2.5)样品中水溶性无机离子及碳质组分浓度变化.结果显示,城区与山区PM_(2.5)中碳质组分差异明显.山区PM_(2.5)中有机碳(OC)及元素碳(EC)的平均质量浓度比值为28.99,水溶性有机碳(WSOC)占OC的平均比例为77%,均显著高于城区(OC:EC=12.93,WSOC:OC=48%).观测期间,京津冀地区及辽东半岛是城区PM_(2.5)各组分(Ca^(2+)除外)的主要潜在源区;而山区既受京津冀地区排放影响,还受来自河套平原方向的传输影响.随时间推移,城区有机物(OM)在PM_(2.5)中的占比由22.7%上升至31.7%,山区由27.7%上升至34.9%,可能指示观测后期气温上升、太阳辐射增强促进了二次有机物生成,或指示排放源发生变化.冬奥期间,城区硝酸盐质量浓度及其在PM_(2.5)中的占比下降、硫酸盐的占比上升,体现了交通限行措施的效果.城区PM_(2.5)中,阴阳离子当量比由0.96逐步上升至1.20,酸性逐渐增强,可能反映了管控措施放松后NO_(x)排放的快速反弹.观测期间,燃烧源及二次源对两站点PM_(2.5)质量浓度的总贡献率均超过70%,反映了人为源颗粒物对北京市PM_(2.5)的显著贡献.另一方面,与冬奥前相比,冬奥期间城区站点的该贡献率降低8.7%,表明严格的管控措施总体上抑制了人为源排放.相较于往年同期,冬奥期间北京城区PM_(2.5)主要组分的质量浓度均明显下降.虽然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但空气质量管控措施仍使冬奥期间北京市空气质量达到近年来的同期最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化学组成 潜在源区 冬奥会 管控措施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陈莲玉 赵仁敏 +3 位作者 李永忠 封丹 王朝江 梁启昌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48-749,共2页
随着城市大型建筑不断增加,中央空调使用量也在逐年增加[1-2]。作为国际旅游岛的海南省,公共场所人群来自世界各地,而越来越多的星级宾馆(酒店)、商场也不断建成[2]。为了解海南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贯彻实施《公共场... 随着城市大型建筑不断增加,中央空调使用量也在逐年增加[1-2]。作为国际旅游岛的海南省,公共场所人群来自世界各地,而越来越多的星级宾馆(酒店)、商场也不断建成[2]。为了解海南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贯彻实施《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场所 集中空调 通风系统 卫生检测
原文传递
海南省2021年中小学生筛查性近视风险因素 被引量:7
7
作者 柏红梅 黄小君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42-1246,共5页
目的分析2021年海南省中小学生筛查性近视状况及影响因素风险评估,为制定海南省学校近视防控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国家项目监测方案要求,2021年9—1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海南省学生常见病监测5个监测点中小学校... 目的分析2021年海南省中小学生筛查性近视状况及影响因素风险评估,为制定海南省学校近视防控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国家项目监测方案要求,2021年9—1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海南省学生常见病监测5个监测点中小学校进行近视筛查及相关因素调查,最终获取12075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采用分层随机的方法,将全部的样本按照7∶3的比例划分为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采用回归分析验证结果的稳健性。结果2021年海南省中小学生筛查性近视检出率为44.3%,其中好片区学生筛查性近视检出率较高(53.5%),城区学生(52.6%)高于郊县学生(34.9%),女生(51.7%)高于男生(37.3%),汉族学生(47.7%)相对于少数民族检出率较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52.71,378.77,167.81,251.94,P值均<0.01);学生的筛查性近视检出率随着学段的增加不断提高(χ^(2)=1421.66,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数据集构建的结果一致,年级较高、每天做眼保健操频率<2次、不良的近距离用眼习惯(躺着或趴着看书或电子屏幕)、父母一人近视或均近视均与筛查性近视发生呈正相关;男生、每天放学后做作业/读书写字时长<2 h、每天使用移动电子设备时长<1 h、每天睡眠时长≥9 h的学生与筛查性近视发生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海南省学生筛查性近视风险随着学龄段的升高呈上升趋势,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对筛查性近视发生风险较高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干预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患病率 回归分析 学生
原文传递
海口市公交司机全身振动暴露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方法比较研究
8
作者 陈云 王龙义 +2 位作者 王忠旭 贾宁 陈青松 《环境与职业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64-1269,1277,共7页
[背景]长期暴露于全身振动(WBV)影响职业司机身体健康,对城市公交司机暴露的WBV特征与健康风险的研究尚不充分。[目的]分析海口市公交集团3家分公司31条线路的公交车司机驾驶过程中的WBV暴露特征,探索公交车司机WBV相关的职业健康风险... [背景]长期暴露于全身振动(WBV)影响职业司机身体健康,对城市公交司机暴露的WBV特征与健康风险的研究尚不充分。[目的]分析海口市公交集团3家分公司31条线路的公交车司机驾驶过程中的WBV暴露特征,探索公交车司机WBV相关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从海口市公交集团3家分公司运营的142条线路中按比例共抽取31条线路,监测31位公交车司机在驾驶过程中的WBV暴露情况。在公交司机驾驶座椅位置安装六通道人体全身振动测量仪,测量司机驾驶时长内的x、y、z三轴向的频率计权加速度(a_(wx)、a_(wy)、a_(wz))与三轴向波峰因数(CF_(x)、CF_(y)、CF_(z))数据。应用基于aw的8 h频率计权加速度的均方根值[A(8)]与基于振动剂量(VDV)的日暴露振动剂量[VDV(8)]两种方法,参考ISO 2631-1:1997标准对A(8)与VDV(8)推荐的行动限值与暴露限值,将WBV的健康风险分级为高、中、低三个水平,对3家分公司的公交线路的WBV健康风险进行分级评价;并采用Fisher’s精确法,分析A(8)与VDV(8)两种评价方法的差异性。[结果]研究对象的WBV合成加速度(av)范围为0.321~0.680 m·s^(-2),监测区间VDV与VDV(8)的范围分别为3.824~10.174 m·s^(-1.75)与6.039~13.505 m·s^(-1.75)。av的均数加减标准差为(0.480±0.100)m·s^(-2),监测区间的VDV为(6.987±2.737)m·s^(-1.75),VDV(8)为(9.773±4.540)m·s-^(1.75)。a_(wx)与a_(wz),a_(v)与a_(wz)存在较强的正相关,CF_(x)与CF_(y),CF_(y)与CF_(z)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分别采用A(8)与VDV(8)两种评价方法对公交线路WBV健康风险进行评价,未呈现“高健康风险”水平。采用A(8)评价“低健康风险”水平的线路数为26条,而采用VDV(8)评价“低健康风险”水平的线路数为12条。3家分公司采用两种方法评价的风险等级结果一致的线路数分别为6、6、5条,一致率分别为66.7%(6/9)、54.6%(6/11)和45.5%(5/11)。两种评价方法对WBV健康风险评价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轴向加速度间和三轴向波峰因数间存在正相关。在城市铺装路面条件下,使用A(8)与VDV(8)两种方法对公交线路进行健康风险等级评价结果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振动 频率计权 波峰因数 振动剂量 健康风险
原文传递
海口市城区2021—2022年大气PM_(2.5)中主要重金属构成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何昌华 伍燕春 +6 位作者 杨夕 曾月 胡伟 符桂林 李永忠 梅振坤 封丹 《中国热带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4-671,共8页
目的 探析海口市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中主要重金属构成特征,并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方法 于2021—2022年逐月在海口市典型城区采集环境大气PM_(2.5)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 目的 探析海口市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中主要重金属构成特征,并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方法 于2021—2022年逐月在海口市典型城区采集环境大气PM_(2.5)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量样品中砷(As)、镉(Cd)、铬(Cr)、铅(Pb)、锰(Mn)、镍(Ni)、铜(Cu)、钒(V)、锌(Zn)9种重金属元素浓度,并结合健康风险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 2021—2022年海口市大气PM_(2.5)质量浓度为(20.506±13.054)μg/m^(3),范围为4.000~64.000μg/m^(3)。PM_(2.5)浓度呈现明显季节变化:冬季最高,秋、春季次之,夏季最低。9种重金属元素的总浓度范围为0.030~138.000 ng/m^(3),Zn、Mn、Pb含量最高,且在秋、冬两季表现较为突出。富集因子(enrichment factor,EF)分析表明Cd、Zn中度富集(10^(-5)~3.068×10^(-1)),HQ值大小顺序为Mn>Cd>Cr>As>Pb>V>Zn>Cu>Ni,总非致癌风险指数(total non-carcinogenic hazard index,HI)为0.171~0.361。Cr、As、Cd和Ni 4种具有致癌效应的重金属元素呼吸摄入终生增量致癌风险值(incremental lifetime carcinogenic risk,ILCR)范围为2.911×10^(-7)~1.558×10^(-5),ILCR依次降低;总致癌风险指数(total carcinogenic risk index,TR)为1.502×10^(-5)~3.169×10^(-5),HI和TR风险强度大小依次为儿童>成年男性>成年女性。结论 海口市城区大气PM_(2.5)平均浓度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的24 h平均浓度一级限值(35μg/m^(3)),但与2021年WHO推荐控制标准(15μg/m^(3))还有一定差距。PM_(2.5)中检测的9种重金属元素非致癌健康风险均不显著,但Cr和As具有潜在致癌风险,且对儿童的风险较其他人群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重金属 健康风险 海口市
原文传递
装修客房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仁敏 侯小娜 夏冬青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6-466,共1页
目前室内装修导致的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受到广泛关注。为了解室内装饰材料的污染状况及其对人体免疫水平的影响,于2011年选择海口市新装修的一家大型宾馆中装修后2、7、21、56、80d的20间客房及装修3个月后的10间客房,共30间... 目前室内装修导致的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受到广泛关注。为了解室内装饰材料的污染状况及其对人体免疫水平的影响,于2011年选择海口市新装修的一家大型宾馆中装修后2、7、21、56、80d的20间客房及装修3个月后的10间客房,共30间;同时选择近3年来未装修的一家同级别的宾馆的20间客房作为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室内 装修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公用电话及娱乐场所麦克风细菌污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仁敏 高秀君 许志广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2-873,共2页
随着城乡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及社会活动的增多,公用电话设立及娱乐场所麦克风应用越来越普及,由于人群与其广泛频繁接触,也带来了严重的致病微生物、细菌污染等公共卫生问题〔1-2〕。为了解其细菌污染状况,为制订公用电话及麦克风微生... 随着城乡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及社会活动的增多,公用电话设立及娱乐场所麦克风应用越来越普及,由于人群与其广泛频繁接触,也带来了严重的致病微生物、细菌污染等公共卫生问题〔1-2〕。为了解其细菌污染状况,为制订公用电话及麦克风微生物学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于2011年5—6月对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龙华区和琼山区部分公用电话和娱乐场所麦克风的细菌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用电话 麦克风 细菌污染
原文传递
放射防护检测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雒潇 李梦雪 +6 位作者 王川健 乔宝军 赵宇 朱仔运 李沅 邓君 孙全富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38-543,共6页
目的开发一套放射防护检测信息系统,与正在运行的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医用辐射监测子系统对接,提高检测工作效率。方法依据相关工作规范和标准,开展需求调研和系统建模分析,采用B/S架构研究建立包括检测、审核和系统管理3个模块的放... 目的开发一套放射防护检测信息系统,与正在运行的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医用辐射监测子系统对接,提高检测工作效率。方法依据相关工作规范和标准,开展需求调研和系统建模分析,采用B/S架构研究建立包括检测、审核和系统管理3个模块的放射防护检测信息系统,设置管理员、检测人、审核人和报告签发人4个级别用户。结果试用结果表明,所开发的信息系统可实现放射防护检测信息从填报、审核、签发、出具检测报告到上传数据的全流程信息化,提高了检测工作效率。结论开发的检测信息系统可提高检测工作效率,能与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医用辐射监测子系统成功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防护 检测 信息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