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番木瓜种子提取物异硫氰酸苄酯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明月 李伟 +5 位作者 鲁琰 蔡小妹 董栩 陈栘 郭峻莉 李孟森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277-2284,共8页
目的:通过异硫氰酸苄酯(benzyl-isothiocyanate,BITC)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HLE和Bel7402的凋亡影响,初步探讨BITC调控肝癌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BITC对肝癌细... 目的:通过异硫氰酸苄酯(benzyl-isothiocyanate,BITC)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HLE和Bel7402的凋亡影响,初步探讨BITC调控肝癌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BITC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选择具有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BITC浓度处理肝癌细胞后4,6-二脒基-2-苯基吲哚二盐酸盐(DAPI)染色法进行凋亡的形态学观察;Caspase3酶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中的Caspase3酶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具代表性的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8和Caspase3,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的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示BITC对人肝癌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浓度为40μmol/L的BITC处理时,HLE和Bel 7402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1.56%和78.09%,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当用浓度为80μmol/L的BITC处理时,HLE和Bel 7402生长率分别为32.91%和53.06%,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1);经BITC处理后的细胞,DAPI染色显示细胞特征性凋亡变化;Western blot和Caspase活性检测结果显示,随着BITC浓度增加,Caspase8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及活性呈上升趋势,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则明显下降.结论:BITC对人肝癌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能诱导肝癌细胞凋亡;BITC通过激活Caspase8和Caspase3信号途径以及抑制细胞周期进展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异硫氰酸苄酯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癌HepG2细胞表达甲胎蛋白抑制AMD3100诱导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龙儒桃 翁启芳 +4 位作者 朱明月 李伟 马兰 谢协驹 李孟森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09-1113,共5页
目的研究CXCR4信号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表达在肝癌细胞耐受诱导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CXCR4信号的拮抗剂AMD3100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并用Western blot分析AMD3100处理前后AFP、CXCR... 目的研究CXCR4信号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表达在肝癌细胞耐受诱导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CXCR4信号的拮抗剂AMD3100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并用Western blot分析AMD3100处理前后AFP、CXCR4的表达变化;用RNA干扰技术抑制AFP表达24 h后再给予AMD3100处理24 h,荧光显微镜观察HepG2细胞的形态学变化以及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AMD3100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AMD3100处理后HepG2细胞的CXCR4和AFP表达明显受到抑制;干扰AFP表达可协同AMD3100诱导HepG2细胞凋亡。结论 HepG2细胞通过表达AFP导致癌细胞耐受AMD3100诱导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R4信号 甲胎蛋白 肝癌细胞 癌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胎蛋白具有诱导肝细胞恶性转化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为肝癌治疗的新靶点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明月 夏华 李孟森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70-1075,共6页
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在肝癌发生过程中所起的生物学作用一直是个谜.由于其是肝癌细胞高特异性表达的蛋白质,临床上作为诊断肝癌的金标准,但是AFP在肝癌发生过程如何发挥作用并不清楚.最近作者的研究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epat... 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在肝癌发生过程中所起的生物学作用一直是个谜.由于其是肝癌细胞高特异性表达的蛋白质,临床上作为诊断肝癌的金标准,但是AFP在肝癌发生过程如何发挥作用并不清楚.最近作者的研究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诱导肝细胞恶性转化的过程,优先激活AFP基因表达;而且AFP通过抑制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蛋白(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活性促进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等生长信号途径;笔者研究也发现A F P具有信息调控分子样作用,A F P不仅能与维甲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beta,RAR-)结合,阻遏RAR-进入细胞核内调节靶基因的表达,同时也能抑制Caspase3的活性,阻断凋亡信号的传递.靶向抑制AFP表达能增加肝癌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和全反式维甲酸(all trans retinoid acid)的敏感性.提示AFP不仅有驱动肝细胞恶性转化的生物学作用,而且其还具有抗凋亡诱导的功能.新发现AFP的这些功能,预示其是肝细胞恶性转化的先锋因子以及肝癌细胞耐药的新靶点,为肝癌的生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肝细胞恶性转化 细胞凋亡 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驱动甲胎蛋白表达诱导肝细胞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明月 夏华 李孟森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14-819,共6页
肝癌细胞的恶性转化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密切相关.但是HBV没有直接诱导肝癌发生的生物学功能,HBV可通过其x蛋白(HBx)激活生长信号,促进癌基因的表达从而诱导肝细胞恶性转化.在肝细胞恶性转化过程... 肝癌细胞的恶性转化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密切相关.但是HBV没有直接诱导肝癌发生的生物学功能,HBV可通过其x蛋白(HBx)激活生长信号,促进癌基因的表达从而诱导肝细胞恶性转化.在肝细胞恶性转化过程的早期,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基因被激活,而AFP能激发PI3K/AKT信号传递,由于PI3K/AKT信号途径具有促进细胞恶性转化的作用,所以AFP的表达在HBV诱导肝细胞恶性转化过程发挥关键性作用.本文就HBV通过优先驱动AFP表达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和自然重编程从而诱发肝癌的分子机制进行阐述,对认识AFP在HBV相关性肝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预警肝癌发生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恶性转化 乙型肝炎病毒 甲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PI3K信号通路促进TRAIL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
5
作者 朱明月 李伟 +7 位作者 夏华 鲁琰 董栩 陈栘 郭峻莉 符史干 谢协驹 李孟森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68-677,共10页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对癌细胞有独特的细胞毒性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没有影响.但乳腺癌细胞耐受TRAIL诱导凋亡.本研究探索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对癌细胞有独特的细胞毒性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没有影响.但乳腺癌细胞耐受TRAIL诱导凋亡.本研究探索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信号通路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耐受TRAIL的影响.采用MTT法、显微照相以及DAPI染色观察TRAIL对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诱导细胞凋亡状况;流式细胞分析细胞凋亡的情况;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多聚ADP核糖多聚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1,PARP-1)的迁移和定位;Western印迹分析死亡受体、caspase-3/8、磷酸化的AKT[pAKT(Ser473)]、Src和PARP-1等蛋白质表达.结果显示,小剂量TRAIL(<80 nmol/L)和Ly294002(<40μmol/L)对MCF-7细胞生长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大剂量TRAIL(160 nmol/L)和Ly294002(80μmol/L)则能抑制MCF-7细胞生长;低剂量Ly294002协同TRAIL抑制MCF-7细胞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Ly294002和TRAIL共同作用能促进PARP-1从胞浆进入细胞核;蛋白质表达分析显示,MCF-7细胞均表达死亡受体DR4、DR5、诱骗受体DcR1和DcR2、以及caspase-8,但是不表达caspase-3;Ly294002和TRAIL共同作用也能抑制pAKT(Ser473)和Src的表达,并且导致PARP-1断裂.本研究结果提示,抑制PI3K信号可增加MCF-7细胞对TRAIL诱导的敏感性;MCF-7细胞通过PI3K/AKT途径促进Src的表达耐受TRAIL的细胞毒性作用;Ly294002联合TRAIL是一种新的药物组合方式治疗乳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细胞凋亡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 PI3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P含量和寄生血管对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何二霞 聂忠仕 +5 位作者 朱明月 林海峰 王琳 林志东 谢协驹 李孟森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931-1938,共8页
目的:评价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 F P)含量变化和寄生血管存在对中晚期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的影响.方法:临床上病理学、影像学和肿瘤分子标志物检测,确诊163例中晚期肝癌的... 目的:评价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 F P)含量变化和寄生血管存在对中晚期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的影响.方法:临床上病理学、影像学和肿瘤分子标志物检测,确诊163例中晚期肝癌的患者,在行TACE治疗前后用放射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AFP含量变化以及TACE治疗前行供血动脉CT血管造影(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了解肝癌的寄生血管供血动脉情况.结果:在163例患者中,有131例AFP阳性,经TACE治疗后,其中82例AFP降低,有效治疗(1年生存以上)率为87.8%(72/82);13例AFP升高,有效治疗率为30.8%(4/13);36例AFP含量没有显著变化,有效治疗率为58.3%(21/36).32例AFP阴性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为100%(32/32);分析显示,AFP降低或AFP阴性的患者的有效治疗率均显著性高于AFP升高或不变的患者(P<0.01).CTA成像显示在163例患者中,有56例患者有寄生血管存在(AFP阳性53例,AFP阴性3例),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对照,吻合率100%.经TACE治疗后,无寄生血管患者有效治疗率为78.5%(84/107),而有寄生血管患者有效治疗率则为41.1%(23/5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析AFP含量与寄生血管存在的相关性表明,AFP阳性患者有寄生血管存在率为40.1%(53/131),而AFP阴性患者有寄生血管存在率为9.4%(3/32),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AFP含量高和有寄生血管供应是导致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效果不良的重要因素;AFP含量升高与肝癌组织寄生血管生成有关;联合AFP含量监测和CTA检查能评价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肝癌 甲胎蛋白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寄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结合全肝增强扫描对41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行TACE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何二霞 聂忠仕 +5 位作者 朱明月 林海锋 王琳 张英辉 林志东 李孟森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34-1738,共5页
目的评价CT灌注成像结合全肝增强扫描在中晚期肝癌患者行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疗效的价值。方法 41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行TACE术后4周再行CT灌注扫描,计算肝血流量、肝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肝动脉分数及表面通透性等参数及基线图像,... 目的评价CT灌注成像结合全肝增强扫描在中晚期肝癌患者行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疗效的价值。方法 41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行TACE术后4周再行CT灌注扫描,计算肝血流量、肝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肝动脉分数及表面通透性等参数及基线图像,并于灌注扫描后即行全肝增强扫描。结果根据肝癌行TACE术后基线图像显示碘油在肿瘤区域的沉积形态,观察到在41患者中,碘油完全填充型1例、缺损型或环形10例、簇集型25例及稀少型5例;与肝癌再次行TACE治疗时肝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比较,两者诊断吻合率100%。各灌注参数显示碘油沉积区域肝癌组织血流灌注消失;非碘油沉积区域与正常肝组织比较,肝血流量、肝血容量及平均通过时间等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肝动脉分数及表面通透性等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结果显示,全肝增强扫描可弥补CT灌注成像覆盖范围较小,无法全面了解全肝碘油填充情况的缺点;全肝增强扫描可提供肝癌及子灶大小、形态、密度、强化程度以及扫描范围其他脏器有无异常,是否有腹腔淋巴结转移等详细的临床资料。结论 CT灌注成像结合全肝增强扫描可判断中晚期肝癌患者行TACE疗效,对进一步治疗中晚期肝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肝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CT灌注成像 全肝增强扫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