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南与越南缅甸蟒线粒体控制区遗传多样性及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雅芳
侯冠彧
+3 位作者
于萍
赵春萍
曹婷
张立岭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期398-401,408,共5页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管理和繁育缅甸蟒(Python bivittatus)濒危物种,有必要利用分子技术对地方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研究。试验采用TA克隆双向测序方法对来自海南的37条缅甸蟒和来自越南的28条缅甸蟒部分控制区II序列进行了测定。结...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管理和繁育缅甸蟒(Python bivittatus)濒危物种,有必要利用分子技术对地方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研究。试验采用TA克隆双向测序方法对来自海南的37条缅甸蟒和来自越南的28条缅甸蟒部分控制区II序列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个地理群体共分为25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Hd)为0.877±0.025,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04 76±0.000 41,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2.676,显示缅甸蟒整体遗传多样性不高;通过比较两群体遗传多样性,发现海南缅甸蟒的单倍型多样度要高于越南缅甸蟒,但核苷酸多样性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低于越南缅甸蟒;基于控制区构建ML树和Network网络分析显示,两群体均各自形成了明显的两大分支;通过计算得到两群体的固定指数(Fst)为0.201(P<0.001),显示海南缅甸蟒与越南缅甸蟒存在极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甸蟒(Python
bivittatus)
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蟒蛇性别鉴定技术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建省
刘建才
+1 位作者
张立岭
林明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19513-19513,19515,共2页
[目的]探索蟒蛇性别鉴定方法,为生产实践和蟒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和性别鉴定针法对111条不同年龄(1岁、2岁和3岁龄以上)缅甸蟒进行鉴定,记录其形态特征和性别鉴定针插入生殖腔部分所占的鳞片数,然后解剖查看其生...
[目的]探索蟒蛇性别鉴定方法,为生产实践和蟒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和性别鉴定针法对111条不同年龄(1岁、2岁和3岁龄以上)缅甸蟒进行鉴定,记录其形态特征和性别鉴定针插入生殖腔部分所占的鳞片数,然后解剖查看其生殖器官验证其性别,统计雌雄蟒蛇的性别规律。[结果]雄性蟒蛇,进入生殖孔的鉴定针长度大部分占10~17片尾部鳞片,个别的占8、9和19片;而雌性蟒蛇,进入生殖孔的鉴定针的长度占到尾部鳞片的4~5片,相对比较集中。[结论]形态学观察和性别鉴定针鉴定法相结合可以方便、高效地判定出蟒蛇的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甸蟒
性别鉴定
鉴定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南与越南缅甸蟒线粒体控制区遗传多样性及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雅芳
侯冠彧
于萍
赵春萍
曹婷
张立岭
机构
海南
大学农学院动物科学系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
研究所
海南蟒蛇研究所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期398-401,408,共5页
基金
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ZDXM20120007)
文摘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管理和繁育缅甸蟒(Python bivittatus)濒危物种,有必要利用分子技术对地方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研究。试验采用TA克隆双向测序方法对来自海南的37条缅甸蟒和来自越南的28条缅甸蟒部分控制区II序列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个地理群体共分为25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Hd)为0.877±0.025,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04 76±0.000 41,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2.676,显示缅甸蟒整体遗传多样性不高;通过比较两群体遗传多样性,发现海南缅甸蟒的单倍型多样度要高于越南缅甸蟒,但核苷酸多样性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低于越南缅甸蟒;基于控制区构建ML树和Network网络分析显示,两群体均各自形成了明显的两大分支;通过计算得到两群体的固定指数(Fst)为0.201(P<0.001),显示海南缅甸蟒与越南缅甸蟒存在极显著差异。
关键词
缅甸蟒(Python
bivittatus)
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差异性
Keywords
Python bivittatus
control region
genetic diversity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分类号
Q959.6 [生物学—动物学]
Q78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蟒蛇性别鉴定技术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建省
刘建才
张立岭
林明栋
机构
海南
大学农学院
海南
省东盛弘
蟒蛇
研究所
海南
省东盛弘蟒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19513-19513,19515,共2页
基金
海南省重点科技项目(090113)
海南大学重点项目(hd09-xm13)
文摘
[目的]探索蟒蛇性别鉴定方法,为生产实践和蟒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和性别鉴定针法对111条不同年龄(1岁、2岁和3岁龄以上)缅甸蟒进行鉴定,记录其形态特征和性别鉴定针插入生殖腔部分所占的鳞片数,然后解剖查看其生殖器官验证其性别,统计雌雄蟒蛇的性别规律。[结果]雄性蟒蛇,进入生殖孔的鉴定针长度大部分占10~17片尾部鳞片,个别的占8、9和19片;而雌性蟒蛇,进入生殖孔的鉴定针的长度占到尾部鳞片的4~5片,相对比较集中。[结论]形态学观察和性别鉴定针鉴定法相结合可以方便、高效地判定出蟒蛇的性别。
关键词
缅甸蟒
性别鉴定
鉴定针
Keywords
Python molurus
Gender identification
Identification needle
分类号
S865.32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南与越南缅甸蟒线粒体控制区遗传多样性及差异性分析
刘雅芳
侯冠彧
于萍
赵春萍
曹婷
张立岭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蟒蛇性别鉴定技术
张建省
刘建才
张立岭
林明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