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梁毅 莫翠毅 钟文洲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281-285,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琼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66例老年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微型营养评分法(MNA)分为营养不良组与非营养不良组。比较不同疾病患者营...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琼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66例老年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微型营养评分法(MNA)分为营养不良组与非营养不良组。比较不同疾病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信息,并将有差异信息纳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明确老年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年龄、巴氏量表(BI)评分预测老年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价值。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466例老年消化内科住院患者MNA评分(19.44±5.29)分,其中营养不良患者104例(22.32%),营养良好患者362例(77.68%)。消化道出血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最高为60.78%(62/102)。营养不良组与非营养不良组年龄、BI评分、合并慢性病数量、焦虑或抑郁、个人月收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745,95%CI 1.241~6.072)、合并慢性病数量(OR=1.137,95%CI 1.034~1.250)、焦虑或抑郁(OR=1.449,95%CI 1.018~2.062)、个人月收入(OR=4.243,95%CI 1.974~9.120)、BI评分(OR=4.209,95%CI 1.339~13.231)是老年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对年龄、BI评分进行ROC曲线分析,证实其对老年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良有较好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7和0.812。结论老年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具有较高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且营养不良的发生受到年龄、合并慢性病数量、焦虑或抑郁、个人月收入、BI评分影响,后续在此类患者的治疗中应当予以相应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消化内科 营养不良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吴伟英 黄贝燕 田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667-668,672,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比较综合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情况。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P<0.01),尤其是改善患者的心理部分效果明显(P<0.01)。结论:综合...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比较综合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情况。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P<0.01),尤其是改善患者的心理部分效果明显(P<0.01)。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多态性指导消化溃疡质子泵抑制剂及抗Hp治疗的价值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英 黄晓曦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3期372-375,共4页
质子泵抑制剂(PPI)已成为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药物,既有利于溃疡创面的愈合,又可以为抗生素根除幽门螺杆菌提供适合的酸性环境。随着对CYP2C19基因多态性研究的不断深入,近期一些研究表明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消化性溃疡质子泵抑制剂及幽门... 质子泵抑制剂(PPI)已成为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药物,既有利于溃疡创面的愈合,又可以为抗生素根除幽门螺杆菌提供适合的酸性环境。随着对CYP2C19基因多态性研究的不断深入,近期一些研究表明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消化性溃疡质子泵抑制剂及幽门螺杆菌治疗的疗效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就CYP2C19基因多态性指导消化溃疡质子泵抑制剂及抗Hp治疗的价值做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基因多态性 消化性溃疡 质子泵抑制剂 幽门螺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囊内镜在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正义 吕静 云小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49-50,54,共3页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全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腹痛、腹胀、腹泻、便秘13例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结果:13例患者胶囊内镜检查,除2例未发现病变外,11例检出疾病,病种有胃窦息肉、糜烂性胃炎、结肠息...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全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腹痛、腹胀、腹泻、便秘13例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结果:13例患者胶囊内镜检查,除2例未发现病变外,11例检出疾病,病种有胃窦息肉、糜烂性胃炎、结肠息肉、空肠出血性病变,小肠出血性炎症及小肠肿瘤,且顺应性较好,无不良反应。结论:胶囊内镜因其操作简单、安全、无痛苦、无不良反应,能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可以观察全消化道,无需住院等优点,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消化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 被引量:5
5
作者 黄治国 苏汝开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09X期308-309,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2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实施内镜下注射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2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实施内镜下注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金属夹钳夹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即时止血的例数、72h内再出血以及出血停止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内镜下注射联合金属夹钳夹术治疗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痛定在消化系疾病中的应用
6
作者 王齐全 王运世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消化系疾病 消化性溃疡 胆绞痛 急性腹泻 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胰腺炎 治疗 心痛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瑞博思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52例疗效观察
7
作者 王齐全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6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普瑞博思 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7对Hp诱导胃上皮细胞自噬及EMT的影响
8
作者 曾茹 毛山山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77-181,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7(miR-7)对幽门螺杆菌(Hp)诱导的胃上皮细胞(GES-1)自噬及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体外将Hp悉尼株(SS1)与GES-1细胞共培养建立GES-1细胞转化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Hp组、miR-7模拟物(mimics)组、Hp... 目的探讨微小RNA-7(miR-7)对幽门螺杆菌(Hp)诱导的胃上皮细胞(GES-1)自噬及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体外将Hp悉尼株(SS1)与GES-1细胞共培养建立GES-1细胞转化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Hp组、miR-7模拟物(mimics)组、Hp+miR-7 mimics组。qRT-PCR验证转染效果;MTT法、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GES-1细胞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自噬体;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GES-1细胞自噬相关蛋白[RM-9106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Ⅰ(LC3-Ⅰ)、LC3-Ⅱ]及EMT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情况。结果与NC组比较,Hp组GES-1转化细胞增殖抑制率、p62蛋白、E-Cadherin蛋白水平降低(P<0.05),迁移率、侵袭数、自噬体数量及自噬泡/胞质总面积、LC3-Ⅱ/LC3-Ⅰ比值、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miR-7 mimics组GES-1细胞增殖抑制率、p62蛋白、E-Cadherin蛋白水平升高(P<0.05),迁移率、侵袭数、自噬体数量及自噬泡/胞质总面积、LC3-Ⅱ/LC3-Ⅰ比值、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与miR-7 mimics组比较,Hp+miR-7 mimics组转化细胞增殖抑制率、p62蛋白、E-Cadherin蛋白水平降低(P<0.05),迁移率、侵袭数、自噬体数量及自噬泡/胞质总面积、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比值、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miR-7下调Hp诱导的GES-1细胞自噬,降低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抑制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7 幽门螺杆菌 胃上皮细胞GES-1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506对急性胰腺炎大鼠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及肠屏障功能影响
9
作者 曾茹 毛山山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44-347,共4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506(miR-506)对急性胰腺炎大鼠(AP)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PF级SD大鼠5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iR-506组、MIF组、miR-506+MIF组。观察各组胰腺组织病理学变化、观察胰腺组织病... 目的探讨微小RNA-506(miR-506)对急性胰腺炎大鼠(AP)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PF级SD大鼠5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iR-506组、MIF组、miR-506+MIF组。观察各组胰腺组织病理学变化、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变化、肠屏障功能[血清淀粉酶、内毒素、血浆D-乳酸、乳果糖/甘露醇排除率(L/M)、细菌移位率]及MIF水平变化。。结果HE染色显示,对照组胰腺组织形态结构正常,无明显的病理改变;模型组、MIF组、miR-506组及miR-506+MIF组均有不同程度胰腺坏死,MIF组病变最为严重;miR-506组病变最轻。miR-506组胰腺病理评分、血清淀粉酶、内毒素、MIF、血浆D-乳酸水平、L/M、细菌移位率及MIF mRNA相对表达量较其他干预组降低,miR-506相对表达量则升高(P<0.05);miR-506+MIF组血清淀粉酶、内毒素、MIF、血浆D-乳酸水平、L/M、细菌移位率及MIF mRNA相对表达量较miR-506组升高,miR-506相对表达量较miR-506组下降(P<0.05)。结论miR-506的高表达减轻AP大鼠病变,改善肠屏障功能,其作用可能与抑制MIF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miR-506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 肠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心理弹性与情绪调节方式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侯悦媚 邹少华 郑丽端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64-1666,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与情绪调节方式、人格特征相关性,为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147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胃癌组),选取同期15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情绪调节方式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以及心理弹性问卷(...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与情绪调节方式、人格特征相关性,为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147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胃癌组),选取同期15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情绪调节方式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以及心理弹性问卷(CD-RISC)进行调查,分析心理弹性水平与情绪调节方式、人格特征相关性。结果胃癌组患者整体CD-RISC得分为(58.12±9.19)分,属于较差范围;胃癌组人格特征、情绪调节方式、心理弹性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外向、神经质、宣泄调节、抑郁调节对胃癌患者心理弹性水平较低有较大影响(P<0.05);患者的心理弹性与宣泄、抑制调节呈正相关(r=0.287、0.136,P<0.05),与内外向、神经质呈负相关(r=-0.232、-0.789,P<0.05)。结论胃癌患者的内外向、神经质、宣泄调节、抑郁调节是影响心理弹性水平的重要因素,应采取多角度干预措施提高胃癌心理弹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心理弹性 情绪调节方式 心理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索拉唑对糜烂性胃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γ水平的变化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钟文洲 陈正义 +2 位作者 黄晓曦 李春芸 邹晓平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5-147,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兰索拉唑对糜烂性胃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变化,探究兰索拉唑对Th1/Th2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口市人民医院消化科收治的诊断为糜烂性胃炎患者74例,其中37例幽门螺杆菌(Hp)阴性患... 目的通过观察兰索拉唑对糜烂性胃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变化,探究兰索拉唑对Th1/Th2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口市人民医院消化科收治的诊断为糜烂性胃炎患者74例,其中37例幽门螺杆菌(Hp)阴性患者为对照组;37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为实验组,2组均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治疗前后患者糜烂性胃炎愈合率、血清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γ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实验组IL-4值较对照组高,IFN-γ值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IL-4,IFN-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IL-4较对治疗前明显下降,IFN-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糜烂性胃炎症状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91.89%)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肠溶胶囊对糜烂性胃炎有疗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能够明显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繁殖;兰索拉唑肠溶胶囊能够改善IL-4、IFN-γ细胞因子水平,平衡Th1/Th2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烂性胃炎 白细胞介素-4 干扰素-Γ 兰索拉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正义 吕静 云小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448-449,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 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发现的15例消化道黏膜下肿物进行超声内镜检查(15例病变均位于黏膜下层),应用TT刀、HOOK刀、IT刀等工...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 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发现的15例消化道黏膜下肿物进行超声内镜检查(15例病变均位于黏膜下层),应用TT刀、HOOK刀、IT刀等工具进行内镜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先用1∶10000肾上腺素加美蓝在黏膜下注射抬高病变,使病变与肌层相分离。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剥离病变下方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再对肿瘤进行钝性分离,完整切除病变。结果:病变最大直径为6-18mm,平均8mm,15例均成功完成ESD治疗,手术时间26-61min(平均41min)。所有ESD剥离病变包膜完整,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本组ESD病例未见术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ESD治疗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安全、有效,可以完整切除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黏膜下肿瘤 消化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钟文洲 陈正义 王齐全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和肝癌病发的相关性,为其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5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358例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HBV感染、饮酒、饮茶、食用剩饭菜...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和肝癌病发的相关性,为其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5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358例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HBV感染、饮酒、饮茶、食用剩饭菜、食用腌制食品、吸烟、家族肝癌史、慢性肝病史、文化程度、生活质量等情况,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HBV感染、饮酒、饮茶、食用剩饭菜、食用腌制食品、吸烟、家族肝癌史、慢性肝病史、文化程度、生活质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BV感染、饮酒、饮茶、食用剩饭菜、家族肝癌史、慢性肝病史、生活质量其OR值分别为13.524、4.856、0.080、3.806、24.691、19.815和0.095,95%CI分别为6.952~18.625、3.784~7.367、0.059~0.605、3.018~8.224、10.890~35.265、8.754~29.543和0.275~0.569。结论 HBV感染、饮酒、家族肝癌史、慢性肝病史、食用剩饭菜可能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和吃食用腌制食品可能是其次要危险因素;饮茶和生活质量则可能是其重要保护因素;文化程度可能是其次要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HBV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中Gal-3与BCL-2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钟文洲 林松挺 +1 位作者 陈正义 黄晓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28-1332,共5页
目的观察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与B淋巴细胞瘤-2基因(B cell leukemia/lymphoma-2,BCL-2)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消化科确诊为UC的患者64例,... 目的观察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与B淋巴细胞瘤-2基因(B cell leukemia/lymphoma-2,BCL-2)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消化科确诊为UC的患者64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志愿者5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结直肠黏膜组织中BCL-2和Gal-3的表达,探讨两者表达与UC分级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Gal-3阳性率为100%,高于观察组的37.5%(χ~2=48.142,P<0.001);对照组BCL-2的阳性率为20%,低于观察组的90.62%(χ~2=58.171,P<0.001);UCⅠ级Gal-3阳性率高于UCⅡ级(χ~2=3.600,P=0.058)和UCⅢ级(χ~2=4.532,P=0.033);UCⅢ级Gal-3阳性率低于Ⅱ级(χ~2=0.183,P=0.669);UCⅠ级BCL-2阳性率低于UCⅡ级(χ~2=5.539,P=0.019)和UCⅢ级(χ~2=6.098,P=0.014);UCⅢ级BCL-2阳性率高于Ⅱ级(χ~2=0.511,P=0.475);BCL-2和Gal-3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均无相关性(P>0.05);BCL-2和Gal-3表达不具备关联性。结论 BCL-2在UC结直肠黏膜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Gal-3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结直肠黏膜,两者表达与UC分级有关,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无关,可作为UC的预测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B淋巴细胞瘤-2基因 半乳糖凝集素3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 被引量:7
15
作者 林玉兰 吴海英 张日玲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4-304,共1页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套扎术 护理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内外铁的分布情况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春芸 钟文洲 陈夏明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897-2898,共2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内外铁的分布情况。方法 8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8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红细胞内铁、红细胞外铁(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及铁调素的含量。比较两组红细胞内外铁的差异...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内外铁的分布情况。方法 8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8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红细胞内铁、红细胞外铁(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及铁调素的含量。比较两组红细胞内外铁的差异,分析转铁蛋白、铁调素等调节铁分布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红细胞内铁含量、转铁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而红细胞外铁(血清铁、铁蛋白)、铁调素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铁分布在红细胞内外发生失衡。红细胞内铁流失于细胞外,血清铁、铁蛋白、铁调素增高,转铁蛋白降低从而调节铁分布,避免铁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红细胞内铁 血清铁 铁蛋白 转铁蛋白 铁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干扰Slug基因表达对胰腺癌BxPC-3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齐全 郑健超 魏小斌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79-1084,共6页
目的:探讨siRNA干扰Slug基因表达对BxPC-3细胞γ射线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制备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的siRNA-Slug质粒载体,用脂质体转染法将siRNA-Slug(实验组)、pGCL-GFP(阴性对照)导入BxPC-3细胞(空白对照组),G418筛选阳性细... 目的:探讨siRNA干扰Slug基因表达对BxPC-3细胞γ射线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制备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的siRNA-Slug质粒载体,用脂质体转染法将siRNA-Slug(实验组)、pGCL-GFP(阴性对照)导入BxPC-3细胞(空白对照组),G418筛选阳性细胞,获得稳定转染的阳性克隆.将转染载体的BxPC-3阳性克隆细胞和未转染载体的BxPC-3细胞采用60Coγ射线对其进行照射3Gy.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不同组细胞经γ射线后的Slug、PUMA表达,MTT检测细胞生长抑制,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实验组细胞内Slug基因被有效沉默;实验组细胞内PUMA蛋白和PUMAmRNA的相对值明显高于对照组(0.98±0.15vs0.32±0.08,1.03±0.16vs0.38±0.08,均P<0.05).实验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和凋亡率分别高于对照组(37.46%±9.63%vs2.13%±0.12%,32.4%±9.5%vs3.47%±0.18%,均P<0.05).实验组细胞受到γ射线作用后,PUMAmRNA和PUMA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分别为1.26±0.18和1.23±0.18,生长抑制率和凋亡率增加,分别为78.4%±18.5%和73.3%±17.4%,与射线作用的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siRNA干扰Slug基因后,解除Slug对PUMA基因的抑制,增强BxPC-3对γ射线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P53正向凋亡上调因子 SLUG基因 RNA干扰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饲对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患者胃肠激素及肠道准备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云小余 刘鹏 黄晓曦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4期1104-1108,共5页
目的:探索结肠镜检查前假饲对患者胃肠激素水平、依从性及肠道清洁度的影响。方法:结肠镜检查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饲组和对照组各55例。假饲组患者则从服用完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后开始咀嚼口香糖,对照组患者仅服用... 目的:探索结肠镜检查前假饲对患者胃肠激素水平、依从性及肠道清洁度的影响。方法:结肠镜检查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饲组和对照组各55例。假饲组患者则从服用完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后开始咀嚼口香糖,对照组患者仅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采用ELISA法检测假饲前及假饲后4h后胃动素、胃泌素、胆囊收缩素水平,波士顿量表评价两组肠道清洁度,评价患者的舒适度及依从性。结果:假饲组在咀嚼口香糖4h后血浆胃动素水平降低(P<0.05),胃泌素及胆囊收缩素水平无差别(P>0.05),腹胀、恶心的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假饲组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依从性、肠蠕动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肠道清洁度总得分、内镜操作难度和时间、插管成功率和内镜下疾病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咀嚼口香糖可以提高血清胃动素水平,加快肠道蠕动,并且提高肠道准备过程的舒适度,提高患者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假饲 胃动素 肠道准备质量 聚乙二醇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ug-siRNA干扰Slug基因表达对胰腺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欧树安 张克君 +1 位作者 严明总 王齐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713-1719,共7页
目的:研究携带Slug-siRNA的rAAV对裸鼠体内胰腺癌的作用.方法:建立人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2wk后随机将建模成功的裸鼠分为3组,每组6只.构建携带Slug-siRNA的rAAV载体,采用瘤体内多点注射的方法,阴性对照组裸鼠按1×109puf(50... 目的:研究携带Slug-siRNA的rAAV对裸鼠体内胰腺癌的作用.方法:建立人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2wk后随机将建模成功的裸鼠分为3组,每组6只.构建携带Slug-siRNA的rAAV载体,采用瘤体内多点注射的方法,阴性对照组裸鼠按1×109puf(50μL)标准注射rAAV-EGFP,空白对照组裸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组裸鼠按1×109puf(50μL)标准注射rAAV2-EGFP-slug-siRNA,只注射1次.观察裸鼠的一般情况,摄食,活动能力,每周用电子天平秤体质量,绘制裸鼠生长曲线.治疗6wk后二氧化碳吸入法处死裸鼠,切取肿瘤称质量;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lug蛋白的表达,TUNEL检测皮下移植瘤细胞凋亡,透射电镜检测细胞超微结构.结果:3组裸鼠分别接受不同的处理后,在开始的2wk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无明显差别,2wk以后,实验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的体积增长明显滞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wk后,实验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的质量明显轻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6±0.48gvs7.56±1.25g,7.50±1.23g,均P<0.05).实验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的AI值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27±0.06vs0.024±0.01,0.025±0.01,均P<0.05);实验组的抑瘤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71.4%vs0.04%,P<0.01).透射电镜下,实验组肿瘤细胞可见细胞器结构模糊,核固缩,染色质边集等现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示实验组Slug表达明显减少.结论:Slug基因被有效沉默,Slug基因沉默后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胰腺癌实体瘤增殖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ug—siRNA 胰腺癌 基因治疗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腹水患者肾功能早期损害标志物的评价及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钟文洲 郑秀芳 李春芸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682-684,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腹水患者肾功能早期损害标志物的评价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是否并发腹水分为肝癌组53例,肝癌腹水组97例,同期健康体检者3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静脉血和尿标本中的肾功能标志物。结...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腹水患者肾功能早期损害标志物的评价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是否并发腹水分为肝癌组53例,肝癌腹水组97例,同期健康体检者3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静脉血和尿标本中的肾功能标志物。结果肝癌腹水组和肝癌组血清Cys C、IgG、mAlb、α1-M、β2-MG及SC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肝癌腹水组血清Cys C、IgG、mAlb、α1-M及SCr水平均明显高于肝癌组(P<0.05);肝癌组和肝癌腹水组Child-Pugh等级为B、C级的血清Cys C、IgG、mAlb、α1-M及β2-MG水平均明显高于A级(P<0.05);肝癌腹水组Child-Pugh等级为C级的血清Cys C、IgG、mAlb、α1-M、β2-MG、SCr及Urea水平均明显高于B级(P<0.05)。结论血清Cys C、IgG、mAlb、α1-M及β2-MG水平随着肝癌患者病情进展和肾功能损害而升高,比传统的血清SCr、Urea更敏感地反映肝癌腹水患者肾功能早期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肾功能 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