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县级医院医务工作者锐器伤暴露的分布情况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孙艳丽 陈彬 +2 位作者 茅春红 姜秀芳 徐娟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3期220-221,共2页
目的:通过收集并分析某县级医院医务工作者锐器伤的登记资料,了解锐器伤的分布特点,为提出降低锐器伤发生率的相应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并整理2016年1月-2018年12月记录完整的共115份医务人员锐器伤资料,内容包括医务人员的具体... 目的:通过收集并分析某县级医院医务工作者锐器伤的登记资料,了解锐器伤的分布特点,为提出降低锐器伤发生率的相应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并整理2016年1月-2018年12月记录完整的共115份医务人员锐器伤资料,内容包括医务人员的具体职业、科室、锐器的种类以及发生锐器伤的时间和工作环节等内容。结果:115例锐器伤暴露中,护士构成比(66.67%)明显高于其他职业;最易发生锐器伤的场所是内科病区,其次是手术室;针尖刺伤是最常见的锐器伤;大多数锐器伤发生在白班时段;双手回套针帽和处理医疗废物环节发生锐器伤的风险最大。结论: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的培训,重视规范化医疗操作流程,提高安全警觉性和技术能力,可降低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器伤 回顾性调查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医务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分级护理制度在农村综合医院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朱美琴 施景芳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8期45-47,共3页
分析新分级护理制度在农村综合医院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如医护认知上的差异、部分内容在临床执行困难、护理成本与医疗收费的矛盾、护理人力资源的不足、护士的压力更大而待遇却没有提高等,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促进形成适合我国国... 分析新分级护理制度在农村综合医院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如医护认知上的差异、部分内容在临床执行困难、护理成本与医疗收费的矛盾、护理人力资源的不足、护士的压力更大而待遇却没有提高等,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促进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分级护理制度,以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护理 基础护理 护理质量 基层医院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112例 被引量:7
3
作者 张笋燕 殷艳 黄凯斌 《交通医学》 2012年第6期644-645,共2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12例临床疑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12例临床疑诊病例,彩超明确检出深静脉血栓83例,其中中央型2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12例临床疑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12例临床疑诊病例,彩超明确检出深静脉血栓83例,其中中央型25例,周围型40例,混合型18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图像清晰直观,能明确栓塞的部位及测定栓塞的程度,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详实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86例外科治疗
4
作者 盛宝军 孙铁 龚卫东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6期585-58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GP)的手术时机及方法。方法:对AGP 86例入院后48 h内APACHE-Ⅱ评分及胆道是否梗阻分为2组4型进行分析,非梗阻型AGP先采取保守治疗,病情缓解后,2周左右行延期胆道手术,以免再发,梗阻型AGP应在严密监测下积极...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GP)的手术时机及方法。方法:对AGP 86例入院后48 h内APACHE-Ⅱ评分及胆道是否梗阻分为2组4型进行分析,非梗阻型AGP先采取保守治疗,病情缓解后,2周左右行延期胆道手术,以免再发,梗阻型AGP应在严密监测下积极保守治疗36~72h后,如梗阻不能解除,及时手术。结果:轻型非梗阻型AGP 47例和轻型梗阻型AGP 18例及重型非梗阻型AGP 10例均治愈,重型梗阻型AGP 11例治愈8例,死亡3例。结论:AGP手术方式尽可能简便,以解除胆道梗阻,清除坏死胰腺组织,胰周,腹腔引流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胆囊切除术 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 胰腺坏死组织清除 胰周 腹腔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部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体会
5
作者 施耀新 陈钟 +1 位作者 李厚祥 陈玉泉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年第4期654-655,共2页
关键词 胆管肿瘤 外科手术 肝门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大部切除手术后胃瘫18例 被引量:9
6
作者 芮斌 张锦元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41-1042,共2页
对中西医综合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18例进行分析,探讨胃大部切除手术后胃瘫的病因,寻求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综合方法,结果:245例胃大部切除患者中出现了18例胃瘫,所有病例经综合治疗后在10~20d内治愈。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瘫效果好。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治疗 胃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朱春华 徐健 徐忠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6期104-105,共2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效果。方法 68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切除胆囊,研究组则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效果。方法 68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切除胆囊,研究组则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出血量为(5.17±1.05)ml、肠道排气时间为(25.85±5.94)h、住院时间为(7.64±1.05)d优于对照组的(16.63±1.97)ml、(53.84±7.94)h、(10.85±2.1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低于对照组的1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创伤小、恢复快,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开腹手术 胆结石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5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戴向华 龚卫东 盛宝军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15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原因及降低其误诊率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0年2月65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病例的诊治过程。结果 65例误诊患者中被误诊疾病依次为盆腔炎及附件炎28例,异位妊娠6例,右侧卵巢囊肿蒂... 目的探讨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原因及降低其误诊率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0年2月65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病例的诊治过程。结果 65例误诊患者中被误诊疾病依次为盆腔炎及附件炎28例,异位妊娠6例,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6例,右侧黄体破裂5例,回盲部肿瘤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4例,回盲部结肠憩室炎3例,肠系膜淋巴结炎3例,急性胃肠炎2例,右侧泌尿系结石2例,急性绞窄性肠梗阻1例,阑尾癌1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8例,腹腔脓肿3例,肠瘘1例,切口裂开1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结论完整的病史采集、重视相关的伴随症状、全面的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及增加对少见病例的认识可有效降低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诊 急性阑尾炎 急腹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术后吻合口瘘8例临床治疗和护理 被引量:3
9
作者 樊晓燕 戴向华 +1 位作者 施锦芳 朱美琴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9期1875-1876,共2页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并发胃肠吻合口瘘的护理对策。方法:总结胃癌根治术后并发胃肠吻合口瘘8例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7例均治愈出院,死亡1例。结论:加强心理护理,胃肠减压,营养支持,腹腔持续引流等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胃癌 术后吻合口瘘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片用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成健 陈芷青 +1 位作者 黄森 徐向辉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3年第4期347-348,共2页
目的探讨补片修补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侵犯腹直肌和/或腹膜)切除后腹壁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0年5月17例采用无张力补片修补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引起的腹壁缺损的临床资料。结果... 目的探讨补片修补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侵犯腹直肌和/或腹膜)切除后腹壁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0年5月17例采用无张力补片修补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引起的腹壁缺损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者均获得满意效果,其中腹膜外修补12例,腹腔内修补5例,手术顺利,随访1~3年均未见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和切口疝。结论补片修补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切除后腹壁缺损的临床效果显著,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壁 补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十二指肠疾病易感性与IL-1B-31和TNF-α-103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小永 邵伟斌 孙永强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6-109,共4页
目的分析胃十二指肠疾病易感性与IL-1B-31和TNF-α-1031基因多态性在人群之间的表达关系,为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诊断和预防提供新的治疗理念。方法使用等位特异PCR法和PCR-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方法检测52例慢性胃炎患者、48例十二指肠溃疡... 目的分析胃十二指肠疾病易感性与IL-1B-31和TNF-α-1031基因多态性在人群之间的表达关系,为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诊断和预防提供新的治疗理念。方法使用等位特异PCR法和PCR-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方法检测52例慢性胃炎患者、48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50例胃癌患者与100例健康对照组的IL-1B-31和TNF-α-1031的基因多态性。结果在本次研究中,IL-1B-31和TNF-α-1031位点均存在C/T多态性,有C/C、T/T、C/T 3种基因型,IL-1B-31基因PCR扩增产物可见282 bp的条带,限制性内切酶Alu I切割后,C/C型为282 bp,T/T型为100 bp和182 bp,C/T型为100 bp、182 bp和282 bp,TNF-α-1031基因的PCR扩增产物T/C型是T引物和C引物均可见452 bp的条带,C/C型是加上C引物可见452 bp的条带,而T引物未见条带,T/T型是加上T引物有452 bp的条带,而C引物未见条带;本次实验中的所有基因型及其等位基因的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且经χ2检验分析可知,观察组的IL-1B-31基因各基因型频率的分布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TNF-α-1031基因各基因型的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在胃炎伴H.pylori患者中、十二指肠溃疡伴H.pylori感染患者中和胃癌伴H.pylori患者中的频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4组风险性的比较中,携带TNF-α-1031 C/C者发生慢性胃炎的危险性OR=5.69(95%CI:1.00~33.84),发生十二指肠溃疡的危险性OR=6.87(95%CI:1.19~40.63),发生胃癌的危险性OR=5.98(95%CI:1.09~35.36)。经过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IL-1B-31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1=0.879,r2=0.826,r3=0.901;TNF-α-1031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1=0.426,r2=0.328,r3=0.645。结论 IL-1B-31各基因型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发生不存在相互关系。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的易感性与TNF-α-1031基因型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疾病 白介素-1-B-31 肿瘤坏死因子-A-1031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治疗阑尾切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戴向华 丁浩 +2 位作者 汤飞 蔡则灵 周吉秋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6期487-488,共2页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阑尾切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海门市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9年2月行阑尾切除术后发生早期炎性肠梗阻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常规保守治疗3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阑尾切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海门市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9年2月行阑尾切除术后发生早期炎性肠梗阻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常规保守治疗3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38例(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减压量、腹胀缓解时间、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胃肠减压量、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92.24±29.93) mL/d、(38.21±8.34) h、(60.25±8.43) h、(256.21±71.64) h,均明显少于对照组[(856.69±39.86) mL/d、(54.85±8.56) h、(83.54±11.93) h、(330.68±82.69) h](均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为(11718.36±578.64)元,对照组(11562.75±621.42)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治疗阑尾切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效果显著,可在腹部手术并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生长抑素 阑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术后患者留置管道的风险管理 被引量:9
13
作者 顾志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8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胃癌术后患者留置管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胃癌术后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加强护士的风险意识教育;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改进管道的护理方法等。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胃癌术后患者留置管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胃癌术后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加强护士的风险意识教育;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改进管道的护理方法等。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1)。结论胃癌术后患者留置管道中运用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胃癌 管道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术式疝修补术后发生血清肿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戴向华 丁浩 +2 位作者 汤飞 蔡则灵 周吉秋 《交通医学》 2019年第5期490-491,494,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探讨临床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方法:腹股沟疝患者211例,其中行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76例,经腹腔镜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72例,完全腹膜外腹腔... 目的:比较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探讨临床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方法:腹股沟疝患者211例,其中行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76例,经腹腔镜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72例,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63例,比较3种术式术后血清肿的发生情况。结果: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组发生血清肿5例(6.58%),TAPP组发生血清肿13例(18.06%),TEP组发生血清肿12例(19.05%),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组血清肿发生率低于TAPP组和TE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P组和TEP组血清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降低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血清肿的发生,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对存在发生血清肿高危因素的患者可选择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 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血清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姚杰 王小永 黄凯斌 《中外医疗》 2016年第29期70-71,7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6年3月期间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行开腹手术取石,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切开胆管取石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6年3月期间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行开腹手术取石,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切开胆管取石术(LCBDE),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补液、术后恢复、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21.36±14.36)min、术中补液量(2 475.65±520.70)m L、术后排气时间(20.96±5.25)h、下床活动时间(14.56±4.26)h、术后住院时间(6.69±0.68)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并发症风险低、术后恢复效果高,应推广使用该微创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总管结石 胆道镜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门静脉缩窄法制备犬门静脉高压症动物模型门静脉压力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戴向华 龚卫东 +2 位作者 丁浩 盛宝军 朱美琴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5期333-335,共3页
目的:通过一期门静脉缩窄法制备犬门静脉高压症动物模型,观察门静脉压力的变化情况,探讨制备动物模型时门静脉压力控制的合理范围。方法:犬24只,分为A、B、C3组,行开腹结扎法缩窄门静脉,术中A组门静脉压力控制在20.0~25.0cmH2O,B组控制... 目的:通过一期门静脉缩窄法制备犬门静脉高压症动物模型,观察门静脉压力的变化情况,探讨制备动物模型时门静脉压力控制的合理范围。方法:犬24只,分为A、B、C3组,行开腹结扎法缩窄门静脉,术中A组门静脉压力控制在20.0~25.0cmH2O,B组控制在25.0~30.0cmH2O,C组控制在30.0~35.0cmH2O。分别于术后2、4、6、8、10、12、14周测量门静脉压力。并于14周开腹观察胃底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情况。结果:术后各组门静脉压力逐渐下降,14周门静脉压力已平稳。A组门静脉压力自(22.87±1.43)cmH2O下降至(19.56±0.80)cmH2O(P<0.05),14周后有4只动物胃底食管下段静脉曲张不显著,无动物死亡。B组门静脉压力自(27.22±1.47)cmH2O下降至(21.81±0.99)cmH2O(P<0.05),14周后所有动物胃底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显著,1只动物死亡;C组门静脉压力自(31.86±1.52)cmH2O下降至(25.32±1.79)cmH2O(P<0.05),所有动物胃底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显著,3只动物死亡。结论:一期门静脉缩窄法制备犬门静脉高压症动物模型,术中门静脉缩窄后门静脉压力应控制在25.0~30.0cmH2O,在这个范围内动物模型胃底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显著,且死亡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缩窄 实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向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26期132-133,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开腹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组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观察比较2组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及... 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开腹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组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观察比较2组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可尽早下床活动且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早,同时住院时间较短(P均<0. 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分值均较高(P <0. 01)。结论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效果理想,较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腹腔镜根治术 开腹根治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29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汤飞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5期362-363,共2页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9例。术后24小时起给予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A组予常规治疗加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EN);B组予常规治疗加早期全肠外营...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9例。术后24小时起给予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A组予常规治疗加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EN);B组予常规治疗加早期全肠外营养(TPN)。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运动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手术前后营养指标、平均住院日。结果:EEN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41.63±15.58)h较TPN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64.32±18.64)h要早(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前后营养指标变化值、平均住院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促进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肠道功能尽早恢复,改善了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是胃癌根治术后一种重要营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早期肠内营养 全肠外营养 血清白蛋白 血清前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保留型乳腺癌手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9
作者 沈耀 盛宝军 龚卫东 《系统医学》 2016年第10期96-98,共3页
分析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保留型乳腺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25例,其中对照组行传统切除术,实验组行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 分析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保留型乳腺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25例,其中对照组行传统切除术,实验组行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保留型乳腺癌手术,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情况与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00%,两组数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肌肉萎缩率为20.00%,对照组患者肌肉萎缩率为48.00%,两组数值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患者治疗中,行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保留型乳腺癌手术,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降低了肿瘤的复发与转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前神经保留型乳腺癌手术 乳腺癌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治疗老年胆囊疾病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峰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22期3586-3588,共3页
目的探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治疗老年胆囊疾病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胆囊疾病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胆囊... 目的探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治疗老年胆囊疾病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胆囊疾病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术期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治疗老年胆囊疾病合并胆总管结石,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 开腹手术 老年 胆囊疾病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