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底腺黏膜型腺癌4例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孙晓宇 薛晓伟 周炜洵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观察胃底腺黏膜型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 of fundic-gland mucosa type,GA-FG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GA-FGM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黏蛋白(MUC5AC、MUC6)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向... 目的观察胃底腺黏膜型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 of fundic-gland mucosa type,GA-FG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GA-FGM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黏蛋白(MUC5AC、MUC6)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向胃小凹上皮和胃底腺两种方向分化。胃小凹上皮分化部分由低度异型的高柱状肿瘤性上皮构成,可呈乳头状、绒毛状或管状形态,免疫组化标记MUC5AC阳性;胃底腺分化成分表现为向颈黏液细胞、主细胞和壁细胞分化,免疫组化标记MUC6阳性。结论GA-FGM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征,活检诊断困难,与胃底腺型腺癌形态学有重叠又有不同,需加强认识,免疫组化在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底腺黏膜型腺癌 早期胃癌 活检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小细胞性神经内分泌癌3例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温爽 郭爱桃 +3 位作者 刘爱军 韦立新 王丽宏 侯震波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小细胞性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报告3例经病理明确诊断的前列腺小细胞性神经内分泌癌,并复习同期国内报道的23例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的整体生存率及临床、病... 目的探讨前列腺小细胞性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报告3例经病理明确诊断的前列腺小细胞性神经内分泌癌,并复习同期国内报道的23例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的整体生存率及临床、病理特征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26例患者年龄21~82岁,平均59岁。血清PSA水平20例正常,6例升高。病理学检查21例为单纯性,5例为混合性。12例进行了内分泌治疗,10例行化疗,2例行放疗。确诊时12例伴周围组织或脏器侵犯,8例有淋巴、血管侵犯,9例有远隔脏器的转移。最长随访时间为17个月,截至随访时16例死亡,8例生存,2例失访;中位生存时间为8个月,1年生存率为23.2%。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化疗与否与患者生存时间关系密切(P<0.05),而血清PSA水平、手术方式、组织学类型、局部侵犯、淋巴血管侵犯及远隔转移与患者生存时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前列腺小细胞性神经内分泌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很差。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单纯性患者血清PSA往往不升高;手术与否、是否混合有腺泡腺癌成分以及临床分期均与预后无关;化疗是前列腺小细胞性神经内分泌癌的唯一预后相关因素,对于术前穿刺病理提示为该病的患者,将化疗作为一线治疗可能会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小细胞癌 临床特征 病理特征 预后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及胃液中p53、ras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新美 齐兆生 +3 位作者 李建钊 王新云 韩红梅 孙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 :探讨胃良性病变向恶性转化过程中 p5 3、ras基因突变的规律 ,并分析胃癌无损伤基因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PCR SSCP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比研究。结果 :异型增生 p5 3基因突变率 10 % (3/30 )、ras基因突变率 16 7% (5 /30 ) ... 目的 :探讨胃良性病变向恶性转化过程中 p5 3、ras基因突变的规律 ,并分析胃癌无损伤基因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PCR SSCP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比研究。结果 :异型增生 p5 3基因突变率 10 % (3/30 )、ras基因突变率 16 7% (5 /30 ) (二者总突变率 2 6 7% ) ;早期胃癌p5 3基因突变率 35 % (7/2 0 )、ras基因突变率 6 0 % (12 /2 0 ) (二者总突变率 85 % ,其中 2例重复突变 ) ;中晚期胃癌 p5 3基因突变率 6 0 % (18/30 )、ras基因突变率 4 3 3% (13/30 ) (二者总突变率 90 % ,其中 4例重复突变 ) ;胃息肉ras基因突变仅 1/10。 30例胃溃疡边缘正常黏膜均未发现 p5 3、ras基因突变。p5 3基因突变的 2 5例胃癌的胃液中其相应的突变率 32 % (8/2 5 )。 19例胃癌患者的胃液中 9例有ras基因突变 4 7 1% (9/19)。异型增生 p5 3蛋白过度表达阳性率13 3% (4/30 ) ,p2 1ras蛋白阳性率 16 7% (5 /30 )。胃癌 p5 3蛋白阳性率 5 6 % (2 8/5 0 ) ,p2 1ras蛋白阳性率 6 0 % (30 /5 0 )。正常胃黏膜上皮、溃疡边缘正常黏膜及胃息肉均呈p5 3及ras蛋白阴性表达。结论 :胃癌的发生发展与癌基因ras与抑癌基因p5 3的突变有关 ,且两种基因同时检测 ,可覆盖绝大多数胃癌病例 ,提高了本项技术的可靠性 ,提供了胃癌无损伤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液 P53 RAS 基因突变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李良 徐其佐 +3 位作者 王新美 李新兵 栾学荣 冯延昌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2-643,646,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 stinals tromaltumors,GIST)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对28例GIS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的CD117、CD34、SMA、S-100结果进行研究。结果该组病例...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 stinals tromaltumors,GIST)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对28例GIS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的CD117、CD34、SMA、S-100结果进行研究。结果该组病例均手术切除,其中GIST发生部位:胃占58%(16/28)、小肠32%(9/28)、结直肠10%(3/28)。良性10例,肿瘤平均直径(3.2±12)cm,交界性4例,平均直径(4.3±1.3)cm,恶性14例,平均直径(8.5±1.5)cm,CD117阳性表达率89%(25/28),CD34阳性率32%(9/28),SMA阳性率25%(7/28),S-100阳性率14%(4/28)。结论肿瘤大小是判断肿瘤良恶性的一个重要指标,CD117阳性是确诊GIST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手术是GIST主要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免疫组织化学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消化道癌的胃肠间质瘤21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新云 尹迎春 +2 位作者 孙红 张清军 李红伟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12期71-73,F0003,共4页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GIST)合并消化道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表型。方法回顾分析合并消化道癌的GIST 21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随访资料,部分病例补充完善CD117、DOG-1、CD34、Vimentin、Actin、S-100、EGFR、VEGF、Ki-6...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GIST)合并消化道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表型。方法回顾分析合并消化道癌的GIST 21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随访资料,部分病例补充完善CD117、DOG-1、CD34、Vimentin、Actin、S-100、EGFR、VEGF、Ki-67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合并消化道癌的GIST以60岁以上男性多见,发生部位以胃体最常见,本组发生在胃体12例,胃底5例,肠道3例,食管1例;合并胃体腺癌12例,食管鳞癌5例,结肠腺癌2例,十二指肠腺癌、空肠腺癌各1例。除消化道癌的常见症状外,均无其他特异性症状,术前GIST均漏诊。免疫表型:CD117、DOG-1、Vimentin阳性率为100%(21/21),CD34为94.4%(19/21),EGFR、VEGF、Ki-67分别为19.0%(4/21)、28.6%(6/21)、23.8%(5/21)。2例Actin和1例S-100灶性区域阳性。GIST危险度分级:极低危7例,低危10例,中危3例,高危1例。随访1~5年,死亡11例(52.4%),均因消化道癌转移及复发死亡。结论伴发消化道癌的GIST较单发GIST恶性程度低,危险度分级以极低度、低度危险为主,预后主要与消化道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 消化系统肿瘤 病理学 临床 免疫表型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周细胞瘤影像诊断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冯吉贞 尹迎春 李加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5期717-720,共4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周细胞瘤的临床影像与病理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7例中枢神经系统SFT/HPC进行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17例患者,CT及MRI均显示肿瘤呈结节状、圆形或者椭圆形,16例有宽基底与...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周细胞瘤的临床影像与病理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7例中枢神经系统SFT/HPC进行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17例患者,CT及MRI均显示肿瘤呈结节状、圆形或者椭圆形,16例有宽基底与硬脑膜相连,肿瘤内密度多不均匀,部分伴有出血、囊性变及瘤周水肿。镜下肿瘤细胞呈椭圆形至梭形,染色质较均匀细腻,核仁多不明显,瘤细胞围绕“鹿角状”血管排列。WHOⅡ级12例,Ⅲ级5例。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弥漫表达vimentin和STAT6,大部分表达CD34、BCL2和CD99。结论中枢神经系统SFT/HPC是一种少见的非脑膜上皮源性肿瘤,临床及影像与脑膜瘤鉴别困难,术后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血管周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ra病影像学与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徐嘉雯 尹迎春 +3 位作者 俞洵宗 纪常生 冯吉贞 王宏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6期1017-1020,共4页
目的探讨Nora病(NL)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7例NL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临床影像及病理组织学特点并随访。结果 7例NL发病年龄5~49岁,平均32岁,男性3例,女性4例。病变位于手部者... 目的探讨Nora病(NL)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7例NL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临床影像及病理组织学特点并随访。结果 7例NL发病年龄5~49岁,平均32岁,男性3例,女性4例。病变位于手部者6例,足部1例。X线示骨旁边界清晰的高密度肿块,CT、MRI图像显示病变与附着骨的骨髓腔不相通。镜下见由分化成熟的骨、软骨和纤维3种成分构成。轻度异型的软骨细胞可伴钙化,在HE染色切片上呈蓝色而称为"蓝骨";骨小梁周围被覆无异型的骨母细胞。7例均行手术治疗,1例术后复发。结论 NL是一种好发于手足管状骨的罕见的、有复发倾向的良性增生性病变,有特征性的X线和组织病理学表现,应与骨软骨瘤、骨旁骨肉瘤及甲下外生性骨疣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Nora病 影像学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泳池肉芽肿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徐慧蓉 王新云 +3 位作者 崔海燕 韩红梅 孙晓宇 郑瑶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0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游泳池肉芽肿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致病机理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断为游泳池肉芽肿的病例4例,病损结节穿刺液行真菌培养、细菌培养+药敏实验及分枝杆菌培养,同时取小块组织活检并行病原学检测及特殊染色,... 目的探讨游泳池肉芽肿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致病机理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断为游泳池肉芽肿的病例4例,病损结节穿刺液行真菌培养、细菌培养+药敏实验及分枝杆菌培养,同时取小块组织活检并行病原学检测及特殊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检:表皮鳞状上皮增生,真皮及皮下灶性坏死、小脓肿形成伴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上皮样细胞及少许多核巨细胞构成亚急性肉芽肿性炎,无典型结核样肉芽肿改变。真菌培养及鉴定结果:培养7天无真菌生长;细菌培养+药敏结果:培养48 h,无需氧菌生长;分枝杆菌培养(+);结核杆菌检测(-)。特殊染色:网状纤维染色(+);糖原-PAS、真菌荧光及抗酸染色均(-)。病理诊断: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均符合游泳池肉芽肿。结论游泳池肉芽肿是由海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人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炎症性疾病,活检及细菌培养和鉴定是确诊的必要条件,了解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致病机理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池肉芽肿 海分枝杆菌 分枝杆菌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宫颈癌与中老年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韩红梅 彭向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2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青年与中老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宫颈癌患者青年及中老年组的临床病理情况。结果与中老年组相比,青年组患者具有以下特点:①初次性交早或多个性伴侣且HPV感染比例高;②症状以接触性出血为主,宫颈多... 目的探讨青年与中老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宫颈癌患者青年及中老年组的临床病理情况。结果与中老年组相比,青年组患者具有以下特点:①初次性交早或多个性伴侣且HPV感染比例高;②症状以接触性出血为主,宫颈多为糜烂,其次是菜花型肿物;③患者患腺癌及腺鳞癌比例高,肿瘤分化低,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结论青年宫颈癌患者具有特定的临床病理特点,且多伴HPV感染,致5年生存率低,复发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青年 中老年 临床病理特征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源性腺样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红梅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7年第4期83-83,共1页
目的探讨牙源性腺样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0例牙源性腺样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肿瘤X射线表现病变呈单房性透明阴影,含未萌出的牙齿,部分囊性肿瘤囊壁内衬立方上皮、扁平上皮或复层鳞状上皮,上皮增殖并突入囊腔内,... 目的探讨牙源性腺样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0例牙源性腺样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肿瘤X射线表现病变呈单房性透明阴影,含未萌出的牙齿,部分囊性肿瘤囊壁内衬立方上皮、扁平上皮或复层鳞状上皮,上皮增殖并突入囊腔内,并查见类似于前成釉细胞的立方状或柱状上皮细胞所增生形成的条索状或筛孔状结构。结论牙源性腺样瘤在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和治疗结果等方面均有其独立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腺样瘤 临床病理特征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分泌型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红梅 《罕少疾病杂志》 2007年第2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分泌型癌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和预后及组织起源。方法对1例乳腺分泌型癌进行光镜、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分泌型乳腺癌主要表现为乳房内近乳晕区无痛肿块,大体观察肿物大多周界较清、质硬;... 目的探讨乳腺分泌型癌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和预后及组织起源。方法对1例乳腺分泌型癌进行光镜、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分泌型乳腺癌主要表现为乳房内近乳晕区无痛肿块,大体观察肿物大多周界较清、质硬;光镜下肿瘤细胞异型性较小,排列为实性、小囊性和导管性三种结构,癌细胞有颗粒性嗜酸性胞质,癌细胞内外有大量均质嗜伊红耐淀粉酶的PAS阳性分泌物。免疫组化标记:CK(+);CEA(+);α-乳清蛋白(++);S-100(+++);CgA(-);NSE(-);actin(-);ER:(-);PR(+)。腋下淋巴结无转移。结论乳腺分泌型癌是一种罕见且预后较好的肿瘤。临床易误诊为良性肿瘤.确诊必须依赖于组织学、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免疫组化S-100强阳性而其他神经内分泌标记均阴性,是否排除神经内分泌肿瘤而考虑为乳腺肌上皮细胞向粘液上皮分化而形成的肿瘤,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分泌型癌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前妇女子宫内膜癌16例临床病理分析
12
作者 王新云 孙素玲 +1 位作者 牛光明 王新美 《滨州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75-276,共2页
子宫内膜癌患者常见于更年期或绝经后妇女,绝经前妇女较少发生。我科1990~1998年共确诊子宫内膜癌130例,其中绝经前妇女16例,占12.3%。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最小者25岁,最大者49岁,平均年龄4... 子宫内膜癌患者常见于更年期或绝经后妇女,绝经前妇女较少发生。我科1990~1998年共确诊子宫内膜癌130例,其中绝经前妇女16例,占12.3%。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最小者25岁,最大者49岁,平均年龄41.5岁。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子宫内膜 诊断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7和cyclin E在胆囊癌中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关系的研究
13
作者 王新美 孙克坚 牛光明 《肿瘤防治杂志》 2003年第11期1161-1164,共4页
目的 :探讨p2 7蛋白及细胞周期素E(cyclinE)与胆囊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 5 4例胆囊癌、4 8例胆囊腺瘤及 5 0例胆囊正常黏膜中p2 7及cyclinE表达情况 ,同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 4例胆囊癌中 ,... 目的 :探讨p2 7蛋白及细胞周期素E(cyclinE)与胆囊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 5 4例胆囊癌、4 8例胆囊腺瘤及 5 0例胆囊正常黏膜中p2 7及cyclinE表达情况 ,同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 4例胆囊癌中 ,8例 (15 % )p2 7高表达 ,4 4例 (81 4 8% )cyclinE表达 ;4 8例胆囊腺瘤中 ,2 9例 (6 0 % )p2 7高表达 ,2 7例 (5 6 2 5 % )cyclinE表达 ;5 0例胆囊正常黏膜中 ,35例 (70 % )p2 7高表达 ,2 6例 (5 2 % )cyclinE表达。p2 7蛋白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明显降低 ,三者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0 5。另外 ,p2 7在胆囊癌中表达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低分化癌p2 7表达较低 ,高分化与低分化的p2 7表达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p2 7低表达的患者 1年生存率显著降低。cyclinE在胆囊癌中表达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和肿瘤的病理分期有关。p2 7和cyclinE在胆囊癌中表达存在着相反的联系。结论 :p2 7是细胞周期的负调控因子和潜在的肿瘤抑制因素。p2 7蛋白的降低和cyclinE的过表达在胆囊癌的发生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p2 7是胆囊癌预后的一个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病理学 肿瘤蛋白质类 细胞周期蛋白E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后滑膜的病理改变
14
作者 王爱真 《滨州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35-36,42,共3页
以往对股骨颈陈旧性骨折的滑膜病变未加注意。自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术以来,我们将取得的髋关节滑膜组织进行了病理观察,发现有滑膜组织增生、软骨化生、滑膜软骨体形成以及绒毛性滑膜炎的形态改变。现将观察结果报告与讨论如下。
关键词 滑膜 股骨颈骨折 病理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活检病理应用于胃癌临床诊断的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佩孜 王新云 石磊 《中外医疗》 2019年第15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在胃癌诊断的过程中应用胃镜活检病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抽取该院在2017年9月-2018年9月接受治疗的112例胃癌患者作为该次实验的研究主体,分别对其进行胃镜活检的诊断方式以及手术活检的诊断方式,收集并统计患者检查结果的有... 目的探讨在胃癌诊断的过程中应用胃镜活检病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抽取该院在2017年9月-2018年9月接受治疗的112例胃癌患者作为该次实验的研究主体,分别对其进行胃镜活检的诊断方式以及手术活检的诊断方式,收集并统计患者检查结果的有关信息,并且对比检查结准确率、病变形态、组织类型以及分化情况。结果按照患者手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作为参照标准,胃镜活检的检出率为77例(68.75%),其中,疑似患者为26例(23.21%),其余9例(8.04%)患者并未确诊。胃镜活检的诊断几率、对于病变形态、组织类型以及分化情况和手术活检相比较低。手术活检的检出率112(100.00%)显著高于胃镜活检77例(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82,P<0.05)。结论在胃癌诊断的过程中应用胃镜活检病理的方式,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但是还需要结合手术活检的方式,更加利于诊断的准确度。临床上可以结合上述两种检查方式,进而减少误诊以及漏诊的发生,为患者提供更为及时和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活检病理 胃癌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导管腺癌中PD-L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静 孙爱群 +4 位作者 许发美 邓燚 田侠 王湛博 石怀银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763-766,共4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病理科确诊的PDAC手术切除标本82例,采用PD-L1检测试剂盒(免疫组织化学法)(PD-L1 IHC 22C3 pharmDx)检测肿瘤细胞及相关免疫细胞中PD-L1表达(CPS评分),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PDA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在PDAC标本中,有29例(35.4%)PD-L1高表达,53例(64.6%)低表达。PD-L1在特殊亚型导管腺癌的高表达率高于普通导管腺癌(100%vs 30.3%)(P=0.001),在低分化癌中的高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癌(77.8%vs 30.1%)(P=0.008)。PD-L1的表达与患者性别(P=0.273)、年龄(P=0.248)、肿瘤最大径(P=0.440)、淋巴结转移(P=0.062)、肿瘤部位(P=0.787)以及是否伴有IPMN(P=0.660)均无相关性。PD-L1的表达状态对PDAC患者的总生存期无影响(P=0.900)。结论PD-L1在低分化及特殊亚型PDAC中表达更高;PD-L1的表达状态与PDAC患者的总生存期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导管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气囊肿症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发美 王利群 +5 位作者 陈薇 姬翔 吴诚 许伟 李小龙 袁静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1年第6期456-460,共5页
目的探讨肠气囊肿症(PCI)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病理科2005-05—2020-04确诊的手术切除空肠及乙状结肠PCI各1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 目的探讨肠气囊肿症(PCI)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病理科2005-05—2020-04确诊的手术切除空肠及乙状结肠PCI各1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PCI均为老年女性;以不全肠梗阻入院,接受病变肠管的切除术。大体检查见肠壁增厚,肠黏膜皱襞消失、呈线性隆起或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隆起,切面肠壁可见扩张囊腔,不含内容物,内壁光滑、囊腔边界清,不易塌陷。显微镜下见肠壁黏膜下层、肌层及浆膜下层内弥漫分布、大小不一的圆形囊性空泡,囊腔内及囊壁内可见多核巨细胞,囊壁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D68(组织细胞+),CK、CD1a及S-100均(-);抗酸染色、PAS染色均未见阳性病原体。经手术切除后恢复良好。结论 PCI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病理表现的罕见疾病,保守或手术治疗后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气囊肿症 临床病理表现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VEGF及Ki-67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新云 王新美 +2 位作者 尹迎春 韩红梅 孙红 《临床误诊误治》 2012年第7期60-64,共5页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38例GIST中EGFR、VEGF及Ki-67的表达...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38例GIST中EGFR、VEGF及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及相互关系。结果 EGFR、VEGF及Ki-67在GIST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3%、61.6%和64.5%。EGFR的表达与肿瘤的直径(χ2=8.387,P=0.004)、包膜的完整性(χ2=4.779,P=0.029)、风险分级(χ2=17.182,P=0.000)和发生部位(χ2=13.362,P=0.000)相关;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直径(χ2=7.891,P=0.005)、包膜的完整性(χ2=8.962,P=0.003)及风险分级(χ2=24.280,P=0.000)相关;Ki-67的表达与肿瘤的直径(χ2=7.626,P=0.006)、包膜的完整性(χ2=4.924,P=0.026)及风险分级(χ2=9.859,P=0.002)相关。三者的表达均与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无关。EGFR、VEGF和Ki-67经分析显示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结论 EGFR、VEGF及Ki-67可能参与了GIST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在此过程中相互协调,提示三者可作为评价GIST危险程度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增殖细胞核抗原 胃肠间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上皮性肿瘤中c-myc和CD44v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新美 尹迎春 +4 位作者 张俊玲 杨燕 韩红梅 孙红 周自强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5期365-368,共4页
目的探讨c-myc及CD44v6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7例卵巢上皮性肿瘤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myc、CD44v6的表达。结果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c-myc和CD44v6基因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2%和26.... 目的探讨c-myc及CD44v6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7例卵巢上皮性肿瘤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myc、CD44v6的表达。结果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c-myc和CD44v6基因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2%和26.7%,c-myc蛋白基因的表达在卵巢良性、交界性及恶性肿瘤间差异显著(P<0.05);但CD44v6的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的卵巢癌中c-myc的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CD44v6的表达与卵巢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但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且随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强。c-myc与CD44v6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卵巢肿瘤组织中c-myc的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提示c-myc可作为卵巢癌的肿瘤标记物;而CD44v6参与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c-myc与CD44v6在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性肿瘤 C-MYC CIM4v6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1和NOS_2在骨关节炎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宁杰 徐东潭 +3 位作者 侯斌 王新美 韩红梅 王英振 《临床骨科杂志》 2008年第4期363-366,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进一步了解TGF-β1、NOS2在骨关节炎(OA)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GF-β1和NOS2在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GF-β1和NOS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目的通过检测进一步了解TGF-β1、NOS2在骨关节炎(OA)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GF-β1和NOS2在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GF-β1和NOS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和13.3%。TGF-β1和NOS2表达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s=0.306,P>0.05)。结论TGF-β1与NOS2在骨关节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没有相关性,TGF-β1的表达率较正常组织为低,NOS2的表达率较正常组织高,TGF-β1和NOS2的改变是OA发生、发展的重要介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滑膜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